我的母亲胡适_第1页
我的母亲胡适_第2页
我的母亲胡适_第3页
我的母亲胡适_第4页
我的母亲胡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母亲,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xn),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诗人、学者。,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胡适母亲所处的家庭情况。,父亲胡传母亲冯顺弟,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一个乡村女子,是胡适父亲胡传的第三任妻子(续弦)。出嫁时还不满16岁,胡传已48岁。胡传的发妻留下三儿三女,多一半比冯顺弟大。胡适三岁时父亲病故,彼时母亲才二十三岁。青年丧夫,做了寡妇,本是一个中国妇女的最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诚如她的儿子所说,“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冯顺弟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于46岁死去。,母亲的命这么苦,她会跟人去诉苦吗?会还是不会?,1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2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补充说明关于“她是慈母兼任严父”?,胡适的父亲胡传生前在台湾做台东直隶州知州。1895年7月病死。这时胡适只有3岁零八个月。在这种情况下,胡适的母亲担起了“慈母兼任严父”的双重责任。,学习上的督促,做人上的训导,补充:胡适的母亲重视教育投资,我们家乡的蒙馆学金太轻,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先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书,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我母亲大概是受了我父亲的叮嘱,她嘱托四叔和禹臣先生为我“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我先已认得了近千个“方字”,每个字都经过父母的讲解,故进学堂之后,不觉得很苦。(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1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2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3,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3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1910年考取官费赴美留学,一生共获取36个博士头衔。1917年7月回国。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是中国现代史最著名的学者之一。在百年前那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胡适的在世不是以传奇、天才等身份出现的,他几乎是半个多世纪的神话,一个纵横学界、政界、文化界的偶像和伟人。他一生留下大量著作、论述、书信、日记;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62年2月24日胡适逝世,1939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蒋介石亲手写下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研讨探究: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1、前三段表明,作者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2、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与文末相呼应。3、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程,把母亲当作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是绩溪县中屯人。19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胡传的续弦。胡适的父亲胡传是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50出头便撒手人寰(hun),抛下了孤儿寡母。成了寡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23岁的冯顺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胡适的教育一、言传身教培养胡适的好脾气和自尊心。二、胡适早期的“代理启蒙教师”和“助教”,培养了胡适爱读书的好习惯。三、重教尊师,一切以教育孩子为重。四、育子有方,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育效果佳。,九年的读书生活,母亲是,母亲对“我”做人的教育,一、对“我”的管教:,谆谆教诲,严格督学。,严厉责罚,正确教导。,二、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