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同步测试 D卷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同步测试 D卷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同步测试 D卷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同步测试 D卷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同步测试 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同步测试 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运用 (共10题;共10分)1. (1分)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填序号)ddjcnj蹭_着答应_回答_几个_一骨碌_几乎_2. (1分) 联系上下文,体会红头和青头对话时的心情,然后在括号里填入表示心情的词语。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你在哪儿?”青头_地问。“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红头_地回答。3. (1分) 根据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内容填空。 (1) 青头和红头玩1游戏,2被吞进牛肚子里。 (2) 青头运用自己的知识把红头救出来了,它知道牛有1个胃, 第2个贮藏食物,第3个管消化。4. (1分) 填上适当的词。勇敢的_高兴得_笑眯眯地_拼命地_5. (1分) 找出近义词。 非常-_周围-_悲哀-_贮藏-_6. (1分) 看拼音,写词语lznlinjimngpn_行_们可_写7. (1分) 根据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内容填空(1) 青头_,它一下子_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_,青头就给_地上了。 (2)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_个胃,前_个胃是_,只有第_个胃才是_! 8. (1分) 青头是怎么救好朋友红头的呢?读课文 在牛肚子里旅行 的第720自然段,根据提示补充完整。红头被大黄牛吃进了嘴里,青头为救红头蹦到牛身上,却_;然后,青头对红头大声喊,让它躲开牛的牙齿。_;最后_蹭来蹭去,红头被喷出来了。9. (1分) 分辨带下划线字的读音。 可怜_(lnlin)答应_ (dd)旅行_ (ll)吞进_ (tntn )10. (1分) 读一读,猜一猜 像龙不是龙,卧在万山中。古代防敌人,现在迎宾朋。谜底_二、 阅读理解 (共1题;共3分)11. (3分) (2018安阳模拟) 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做题。 讲故事的人小时候,我迷恋故事。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们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母亲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将白天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渐渐地被吸引了。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安排活儿,默许我去集市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去放牧。我把牛羊带到草滩,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空荡荡的。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想。我们家乡流传着许多狐狸变美女的故事。我幻想着能有个狐狸变成美女与我做伴放牛,可她始终没出现。但有一次,一只火红色的狐狸从我面前的草丛中跳出来时,我被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狐狸跑得没踪影了,我还在那颤抖。有时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我的倒影。有时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鸟儿对话。有时我会对着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许多年后,我成为一个小说家,讲自己的故事。当年的许多幻想,都被我写进小说,用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爷爷奶奶等村里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坦率地说,讲述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后来,我的亲人们的故事、村里人的故事,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样,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当然,我对他们都进行了文学化的处理,使他们超越了他们自身,成为文学中的人物。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节选自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1) 认真读短文,梳理概括主要内容。 小时候,_;许多年后,_;后来_;今后的岁月,“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由此看来,这篇短文是按照_顺序来写的。(2) 短文第二自然段中“_不耐烦被吸引_”这些词语写出了母亲对“我”听、讲故事态度的变化,从中可以推测出_。 (3) 第三自然段主要写_,表达了“我”_的心情。 (4) 认真品读第五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作者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 (5) 冯骥才先生曾这样评价莫言的作品:“他的作品蕴含着极强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拥有大量逼真的细节,在历史与现实中来回穿梭。荡气回肠,震撼人心。”请抓住一两个关键词,联系上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