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骨质疏松治疗的早期指标_第1页
评价骨质疏松治疗的早期指标_第2页
评价骨质疏松治疗的早期指标_第3页
评价骨质疏松治疗的早期指标_第4页
评价骨质疏松治疗的早期指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标志物评价骨质疏松疗效早期指标,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张云良,主要内容,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概述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分类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骨的组成,骨组织的构成成分: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占骨重70%,也称为骨盐,这些骨盐大都沉积在胶原纤维中。95%是钙和磷,次要矿物质是镁、钠、钾等。有机物:占骨重30%,胶原(型胶原)占有机物90%,形成胶原纤维非胶原占10%,骨联结蛋白、骨钙素、骨桥蛋白和骨涎蛋白等,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标志物定义,在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骨合成与分解的代谢产物,叫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或骨转换标志物。可用于评价骨吸收和骨形成是否正常,提示潜在的骨骼疾病。骨转换标志物还可预测骨折风险,监测骨骼疾病患者的疗效,,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型胶原羧基端肽,N端骨钙素,骨代谢周期:转换2000,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平均百分比改变,尿NTX,BALP,阿仑膦酸钠治疗10年骨转换指标变化,年数,年数,AdaptedfromBoneHGetalNEnglJMed2004;350:11891199.,NTx=尿1型胶原N端肽BSAP=血浆骨骼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转换率降低至绝经前的正常范围内,特立帕肽治疗后PICP/PINP变化与腰椎骨密度改善相关,药物治疗三个月后PINP即可判断治疗效果,合成治疗:用特立帕肽治疗在开始治疗后3个月总P1NP即显示150的增加。增加40表明治疗是成功的。抗骨吸收治疗:用双膦酸盐(阿仑唑奈)治疗总P1NP下降80%,骨形成标志物下降,表明骨转换正常,这个治疗是成功的。对于抗再吸收治疗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再吸收标志物均下降。总P1NP下降超过40就表明抗再吸收治疗是成功的。,用P1NP监测治疗,抗再吸收治疗三个月后-CTX即可判断治疗效果(治疗监测),治疗前基础值,治疗后3个月,之后每612个月监控一次治疗前基础值,治疗后3个月,之后每612个月监控一次,至少下降40至少增加40,抗再吸收治疗合成代谢治疗,骨形成标志物,totalP1NP,治疗前基础值,治疗后3个月,每612个月监控一次,至少下降3555,抗再吸收治疗,骨再吸收标志物,-CrossLaps(-CTX),检测间隔,期望值,治疗,类型,Elecsys,P1NP/-CTX的临床应用和使用建议(IOF),P1NP/-CTX监测骨质疏松治疗推荐流程,总结,骨转换标志物P1NP/-CTX是评估骨质疏松的敏感指标,在早期比BMD有更好的敏感性骨转换标志物P1NP/-CTX可以:在治疗后三个月即能监测治疗是否有效帮助鉴别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帮助鉴别对治疗方案无效的患者预测患者治疗后骨折风险的降低和BMD的改变情况帮助鉴别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