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毕业论文 格式_第1页
城市规划毕业论文 格式_第2页
城市规划毕业论文 格式_第3页
城市规划毕业论文 格式_第4页
城市规划毕业论文 格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简阳市石钟镇总体规划设计总说明:石钟镇地处简阳市东北部,距简城河东新区 9公里。东邻平武镇、青龙镇、东溪镇,南与石桥镇隔河相望,西靠平窝乡,北连三星镇。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为17。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资源丰富,主要生产水稻、玉米、小麦等。本设计项目是受简阳市石钟镇人民政府委托,以简阳市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为指导,规划镇域范围45.68平方公里,16个村,176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33065亩,镇区范围约25.58公顷,常住人口2500人。本设计规划原则为(1)统筹城乡一体推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综合考虑镇土地资源利用,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镇乡村协调发展。(2)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好发展与保护的冲突,降低开发建设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消耗,强调建设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镇,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的利用土地资源,即有利于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做到迅速的起飞,也有利于给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3)合理调整用地结构,明确功能分区,创造与其区位特色相适应的城镇结构和城镇形态。本设计规划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事求是、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要求,充分考虑石钟镇实际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镇区发展目标和战略,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以人居镇、休闲旅游镇为镇区发展目标,积极发展农业,同时切实改善镇区居住条件,建设一个城乡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小城镇。为加强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对石钟镇域范围的公共建筑分析后进行了重新配置。由于石钟镇城镇化水平处于城镇化进程的起步阶段,城镇化速度缓慢,预测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30%40%之间,所以规划2030年镇区人口规模为12000人。规划将石钟镇域空间大体分为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三大类型区域,通过制定相应发展策略,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石钟镇镇区现状格局较为单一,镇区主要街道为南北向和东西向的两条镇区道路。道路多为水泥路,道路质量较好。居住用地分布在道路两侧,公共建筑主要沿现状镇区道路两侧布置,主要为底商的形式。在对镇区现状进行分析后总结了镇区现状存在的问题:镇区用地布局形态不合理,夹道发展严重,缺乏纵深发展;各类用地布局混杂,功能分区不明显,居住和市场、商贸等混合布局;道路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道路网系统;各类用地主要沿道路两侧建设,镇内没有大块公共绿地;道路形式单一,各类管线混乱布置,无污水处理设施。根据镇区发展状况、自身条件和现状特点,镇区性质确定为:简阳市近郊区的休闲旅游、商贸居住的特色小城镇。由于石钟镇镇区受地形地貌限制,故近期考虑结合现状镇区周围逐步往九义学村方向发展,同时在规划区北部,结合沱江,规划建设一定的产业。远期考虑利用现有建成区与近期建设区的辐射,扩大镇区规模,镇区主要向南拓展,形成集旅游、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小城镇。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根据现状用地条件制约,确定石钟镇镇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为:依托现状镇区,向南、东北发展,集行政、文化、商贸、居住、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小城镇。建设用地范围总面积约118.12公顷。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方法(2006年4月1日)、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年9月29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范(GB50357-2005)、简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简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简阳市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等国家及地方法规、规范、技术标准。关键词:石钟镇; 总体规划; 小城镇;近郊城镇Master plan of Shizhong town in Jianyang, SichuanSummary: Shizhong town located northeast of Jianyang City,9 km away from Hedong District. The east is Pingwu town, Qinglong town, Dongxi town, the south across the river is Qinglong town, the west is Pingwu town, the north is Sanxing town. Belongs to the subtropical moist monsoon climate, rainfall is abundant, beautiful scenery, pleasant climate,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of 17 .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ich land resources, mainly the production of rice, corn, wheat etc.The design project is entrusted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Shizhong Town of Jianyang City. The urban system planning in Jianyang (2000 - 2020) as a guide. Town gamut 45.68 square kilometers, 16 villages, 176 village groups, with a total land area of 33,065 acres, the township area of approximately 25.58 hectares,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of 2,500 people.The design and planning principles is (1) co-ordin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breaking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considering the town l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wns. (2) 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solve the conflic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to reduce the ecological damage and consumption, emphasizing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own, highlighting the people-oriented philosophy, scientific use of land resources, that is conducive to the current economic conditions to achieve rapid take-off,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rve sufficient space for development. (3) reasonable adjustments to land use structure, a clear functional division, creating their l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o adapt to urban structure and urban morphology.The design and planning guiding ideology is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acts, based on the curren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ong-term requirements,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actual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hizhong Tow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reasonably determine the township development goals and strategies, conservation and intensive use resources to the people living in the town, leisure and tourism town as township development goals, and actively develop agricultur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township to build a coordin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 vibrant small town. To strengthe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bjectives, improve public services,after analysis the Shizhong Town public buildings were reconfigured. As Shizhong town low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ization level predicted in 2030 reached 30% to 40%, and so the plan in 2030 township population size of 12,000 people. Shizhong town will be divided into built-up areas, control the construction area and prohibiting the construction area,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strategies, rational use of space and land resources, to achieve sustained and coordinat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Shizhong town current road is relatively simple, two main streets is the north-south and east-west. Many roads are cement road, road quality is better. Residential land located in the sides of the road, the main public building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sides of the road situation township, mostly in the form of the underlying busines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the township, summed up the status quo problems: Township land layout form is unreasonable, development along the roads, the lack of in-depth development; Various types of land layout mixed, partition function is not obvious, housing, market, trade mixed layout; Form of a single road, the road network does not form a complete system; All kinds of land along both sides of the road construction, no large public green space; The road forms a single, all kinds of pipeline layout confusion, no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situation, the township properties are determined as: Leisure tourism town, commercial residential town of Jianyang city suburbs. Because Shizhong town area restricted by topography, so consider combining the recent situation surrounding townships gradually to nine righteous village school direction, but also in the planning area north of combining Tuo,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ertain industries. Forward to consider the use of existing built-up area and the recent construction of the radiation zone, expanding the scale of the township, the township mainly southward expansion, the formation of tourism, leisure, living as one of the small town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 variety of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land use conditionality to determine Shizhong town construction l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Relying on the status quo township, south, northeast development, set administrative, cultural, commercial, residential, tourism as an integrated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towns. Scope of construction land total area of about 118.12 hectares.Planning authority: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Law (January 1, 2008),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Urban Planning Methods (April 1, 2006),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Ru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ity Planning Methods (1995 June 8),Town planning standards (GB50188-2007),Sichuan Provinc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Ordinance (September 29, 2011),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norms (GB50357-2005),The master plan of Jianyang (1999-2020),The land use planning of Jianyang (2006-2020),Jianyang urban system planning (2000-2020), etc. national and local regulations, standards, technical standards.Key words: Shizhong town, Master plan, Small town, Suburbs town目 录设计总说明ISummaryIII目 录VI前 言1第1章 概 况41.1 镇域概况41.1.1 区位关系及交通现状41.1.2 自然条件41.1.3 地形地貌特征41.1.4 行政辖区及人口41.1.5 社会经济状况46、镇域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51.2 镇区概况5第2章 规划背景分析72.1 宏观背景72.2 石钟镇在简阳市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定位分析72.2.1 石钟镇在简阳市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地位72.2.2 石钟镇在经济分区中的位置及产业发展方向8第3章 总 则93.1 规划依据、期限和范围93.1.1规划依据93.1.2期限和范围93.2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103.2.1 规划指导思想103.2.2 规划原则103.3 规划目标10第4章 镇域总体规划124.1 人口发展及镇化水平预测124.1.1 人口现状及发展状况124.1.2 城市化水平预测124.2 公共建筑配置124.3 镇域空间分区管制与协调发展规划144.3.1 镇域空间划分154.3.2 分区管治、协调要点154.3.3 镇控制线的规划16第5章 镇区建设规划185.1 镇区现状和问题185.1.1镇区现状185.1.2现状存在问题185.2 镇区性质及规模185.2.1 镇区性质185.2.2 镇区规模195.3 镇区功能结构规划195.3.1 镇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选择195.3.2 镇区建设用地范围195.3.3 镇区总体发展布局构想195.3.4 镇区功能结构195.4 镇区用地布局规划205.4.1 居住用地205.4.2 公共设施用地205.4.3 对外交通用地215.4.4 道路广场用地215.4.5 工程设施用地215.4.6 绿地225.5 镇区绿地景观规划235.5.1 绿地系统规划235.5.2 景观规划245.6 镇土地开发控制规划255.6.1 控制目标255.6.2 控制标准25第6章 镇区道路交通规划266.1 镇区道路现状266.2 镇区道路规划266.2.1 镇区对外交通266.2.2 镇区道路网266.2.3 道路交通设施规划26第7章 镇区基础设施规划287.1 给水工程规划287.1.1 规划水源287.1.2 用水量预测287.1.3 管网布置287.2 排水工程规划287.2.1 排水体制287.2.2 雨水工程规划287.2.3 污水工程规划297.3 供电工程规划297.3.1 负荷预测297.3.2 规划电源297.3.3 线路布置307.4 燃气工程规划307.4.1 用气量预测307.4.2 气源307.4.3 配气压力307.4.4 管线布置307.5 管线综合规划307.5.1 基本原则307.5.2 平面综合307.5.3 竖向综合31第8章 环境保护及环境卫生工程规划328.1 环境保护规划328.1.1 环境目标328.1.2 大气环境保护328.1.3 水环境保护328.1.4 噪声控制328.1.5 固体废弃物控制328.2 环境卫生工程规划338.2.1 环卫工程措施338.2.2 环卫设施33第9章 镇综合防灾规划349.1 防洪规划349.2 消防规划349.3 抗震防灾规划349.4 地质灾害的防治35第10章 近期建设规划3610.1 近期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3610.2 近期建设目标3610.3 近期建设规模3610.4 近期建设重点3610.4.1 居住建筑用地规划3610.4.2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3610.4.3 对外交通用地规划3710.4.4 工程设施用地规划37第11章 规划管理措施与建议41结 论42致 谢43参考文献44附录1 英文译文46附录2 外文复印件50附录3 文 本51附录4 图 纸64前 言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目的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一个城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乡空间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布局和全面安排,还包括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订该城镇远、近期目标及其实施步骤和措施等工作。总体规划主要包括城乡总体规划、区域总体规划、园区总体规划、都市区总体规划、开发区总体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这次我所选定的毕业设计就是总体规划里面的城乡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工作体系中的高层次规划,是城市规划综合性、整体性、政策性和法制性的集中体现。本人在大四学习期间通过“城市规划设计一”这门课程设计已经接触到了这一层次类型的规划设计训练。通过对“四川省射洪县瞿河乡镇区总体规划”使我明确地认识到,总体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等等情况所做的综合部署,对一个镇区而言还要确定镇区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口规模、镇区性质、发展方向等的具体情况。在我们规划行业,总体规划是所有规划的指导,如果一个区域内总体规划没做好,那么其它规划也就跟着错误下去,所以我认为总体规划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个环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有必要在大学毕业设计中再将这一设计方法与过程进一步熟练与掌握。毕业实习期间,我实习所在的规划设计院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分院正好接受了由简阳市石钟镇人民政府委托的四川省简阳市石钟镇总体规划(20122030)这一项目,并由我所在的规划设计项目组负责规划设计,我便以实习生的身份参与其中。熟悉项目的各项基础资料,获取相关的原始设计素材。在这样的条件下,我最终选择了四川省简阳市石钟镇总体规划(20122030)作为我的毕业设计题目。石钟镇幅员面积45.68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176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33065亩。2011年末,石钟镇镇域总人口2921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33人。地处简阳市东北部,距简城河东新区 9公里。东邻平武镇、青龙镇、东溪镇,南与石桥镇隔河相望,西靠平窝乡,北连三星镇。石钟镇西侧紧邻沱江,沱江河岸线达11公里。镇区地处镇域西部。镇区内主要居住用地分布在道路两侧,公共建筑主要沿道路两侧布置,主要为底商的形式。2011年石钟镇现状镇区约25.58公顷,常住人口2500人。现有九义校(小学和初中)一所,幼儿园一所,卫生院一所,市场一个,文化站一个,现有商业及娱乐设施基本能满足镇居民生活需要。在简阳市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将石钟镇规划为一般镇,城镇人口规模远期确定为1.2万人,城镇定性确定为休闲旅游居住型城镇。本设计规划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事求是、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要求,充分考虑石钟镇实际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镇区发展目标和战略,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以人居镇、休闲旅游镇为镇区发展目标,积极发展农业,同时切实改善镇区居住条件,建设一个城乡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小城镇。规划原则为统筹城乡一体推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综合考虑镇土地资源利用,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镇乡村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好发展与保护的冲突,降低开发建设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消耗,强调建设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镇,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的利用土地资源,即有利于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做到迅速的起飞,也有利于给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合理调整用地结构,明确功能分区,创造与其区位特色相适应的城镇结构和城镇形态。本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为:(1)确定城镇性质和发展方向,估算城镇人口发展规模,确定城镇总体规划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2)选定城镇用地,确定规划范围,划分城镇用地功能分区,综合安排工业、对外交通运输、仓库、生活居住及绿化等用地。(3)布置镇域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以及车站、港口等主要交通运输枢纽的位置。(4)公共建筑的规划与布点。(5)确定城镇主要广场位置、交叉口形式、主次干道断面、主要控制点的坐标及标高。(6)提出给水、排水、防洪、电力、电讯、煤气、公共交通等各项工程管线规划,制定城镇园林绿化规划。(7)综合协调人防、抗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8)旧城区的改造规划。(9)综合布置各居民点,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绿地和风景区。(10)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和主要工程项目的确定,安排近期建设用地和建设步骤。(11)估算城镇近期建设投资。本设计针对石钟镇的特色做出总体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镇区历史文脉的延续为重点,协调好社会经济生态的关系,充分利用与发挥石钟镇的区位、基础设施和资源的优势,把石钟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休闲旅游居住型城镇。第1章 概 况1.1 镇域概况1.1.1 区位关系及交通现状石钟镇地处简阳市东北部,距简城河东新区 9公里。东邻平武镇、青龙镇、东溪镇,南与石桥隔河相望,西靠平窝乡,北连三星镇。石钟镇西侧紧邻沱江,沱江河岸线达11公里。1.1.2 自然条件石钟镇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为17。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资源丰富,主要生产水稻、玉米、小麦等。1.1.3 地形地貌特征石钟镇属浅丘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350-450米,最高的花果山海拔450米。境内有两小溪从东北至西南流经6个村组,于场北侧注入沱江。1.1.4 行政辖区及人口石钟镇幅员面积45.68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176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33065亩。2011年末,石钟镇镇域总人口2921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33人。1.1.5 社会经济状况1、农林牧渔业石钟镇主要农产品为水稻、小麦、油菜、有机土豆、蔬菜、核桃、生猪等。2010年镇域内农作物总种植面积79341亩,生猪出栏49508头,农业经济稳中求进,2010年农业总产值17765万元。2010年以来,石钟镇围绕推动传统农业、自给农业、粗放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市场农业、效益农业的根本转变。2010年,石钟镇建设有机土豆示范基地1700亩,并在均乐村、柳林村打造无公害大米基地500亩,蔬菜基地3700亩。2、工业石钟镇的乡镇企业较少,且比较分散,多以小型企业为主。3、第三产业现状镇区沿街形成以商贸、休闲娱乐、医疗保健、公用事业等为主的综合服务功能体系。镇内有市场一处,主要以农副产品交易为主。石钟镇镇区内有九义校1所,镇卫生院1所,文化站1个。6、镇域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1、道路现状镇域主要对外交通是金简路和南北向的简阳至平窝乡的道路。镇域镇域内道路多为水泥路,道路质量较好。2、供水现状目前石钟镇镇区用水由石钟镇自来水厂提供,部分村供水也由该水厂提供。镇域内大部分村社采取分散打井取水的方式。3、排水现状镇域内无系统的排水设施,基本采用就近排放的方式,无污水处理设施。4、燃气现状现状镇域内无燃气供应设施。5、供电现状镇域的供电主要由东溪镇变电站提供。6、邮政电信现状镇域内无邮政所。电讯线缆来自石桥镇。1.2 镇区概况石钟镇镇区地处镇域西部。镇区内主要居住用地分布在道路两侧,公共建筑主要沿道路两侧布置,主要为底商的形式。2010年石钟镇现状镇区约25.58公顷,常住人口2500人。人均建设面积102.32平方米,其中居住用地为18.57公顷,占现状用地的72.59%;公建用地为2.22顷,占现状用地的8.66%;道路广场用地为4.21公顷,占现状用地的16.47%。镇区内现有九义校一所,幼儿园一所,卫生院一所,市场一个,文化站一个;现有商业及娱乐设施基本能满足镇居民生活需要。镇内有信用社等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需要。第2章 规划背景分析2.1 宏观背景1、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快发展必须注意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2004年7月,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的地位和作用。2、2004年成都市市政府在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中提出了“六个一体化”,第一个就是要“推进城乡一体化”。明确提出了规划工作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龙头和基础。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简阳的发展,同时给该乡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镇建设、生态建设也带来了重大机遇。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强调了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的法定地位。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2 石钟镇在简阳市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定位分析简阳市城镇体系规划将简阳县域看成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统筹建设。通过合理的安排各个乡镇之间的功能布局、主导产业、空间管理等要素,实现简阳内部资源的整合发展,避免内部竞争,形成区域合力,抓住机遇,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2.2.1 石钟镇在简阳市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地位为了顺利实施简阳的城乡统筹工作,简阳编制完成简阳市城镇体系规划(2000年-2020年)。简阳市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城镇体系规划将简阳31乡,24镇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石钟镇属一般镇,城镇人口规模远期(2030年)确定为1.2万人,城镇定性确定为休闲旅游居住型城镇。2.2.2 石钟镇在经济分区中的位置及产业发展方向突出地方特色,加强招商引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善对外交通条件,保持良好的文化经济联系,发展生态居住;提高农民素质,通过科技改善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第3章 总 则3.1 规划依据、期限和范围3.1.1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4、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5、四川省村镇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及补充规定6、四川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7、四川省村庄建设(治理)规划编制试行办法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范(GB50357-2005)9、简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0、简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1、简阳市城镇体系规划12、其他相关规划的法规及规范、标准3.1.2期限和范围1、规划年限和规划人口(1)镇区近期规划:2012-2017年,规划建设用地为65.57公顷,规划人口7000人。(2)镇区远期规划:2017-2030年,规划建设用地为118.12公顷,规划人口12000人。2、规划范围石钟镇规划区范围为:以现状石钟镇为依托,向义学村和长沟村发展,镇区规划面积约291公顷。(具体范围详见规划图)3.2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3.2.1 规划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事求是、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要求,充分考虑石钟镇实际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镇区发展目标和战略,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以人居镇、休闲旅游镇为镇区发展目标,积极发展农业,同时切实改善镇区居住条件,建设一个城乡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小城镇。3.2.2 规划原则1、统筹城乡一体推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综合考虑镇土地资源利用,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镇乡村协调发展。2、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好发展与保护的冲突,降低开发建设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消耗,强调建设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镇,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的利用土地资源,即有利于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做到迅速的起飞,也有利于给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3、合理调整用地结构明确功能分区,创造与其区位特色相适应的城镇结构和城镇形态。3.3 规划目标1、总体目标:完善和提升石钟镇的综合发展能力,优化镇区布局和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把石钟镇建设成为简阳市休闲旅游城镇,并实现农村产业化。2、经济发展目标:规划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3、社会发展目标:积极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电等各项社会事业,在全镇普及中小学义务教育,健全各类文化体育设施,推动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医疗保健水平有较大改善,使全镇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和全民素质全面提高。4、镇区建设目标:规划期内,实现中心镇区基础设施的全面改造和镇区用地的调整,促使镇区功能布局更趋于合理,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镇区绿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具有较高水平。镇区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治理和保护,镇区风貌独具特色。同时,基本形成合理的镇村结构体系。第4章 镇域总体规划4.1 人口发展及镇化水平预测4.1.1 人口现状及发展状况1、人口现状石钟镇现状总人口2.9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533人,农业人口为2.77万人。城镇化水平现状较低,为5.2%,城镇化水平处于城镇化进程的起步阶段。2、人口预算(1)镇域人口发展趋势分析借鉴类似小城镇人口发展趋势分析,石钟镇域人口自然增长率取1%,人口机械增长-0.6%。(2)镇域人口预测预测石钟镇2030年镇域人口为3.14万人。4.1.2 城市化水平预测由于石钟镇城镇化水平处于城镇化进程的起步阶段,城镇化速度缓慢,预测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30%40%之间。所以规划2030年镇区人口规模为12000人。4.2 公共建筑配置为加强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对石钟镇域范围的公共建筑配置做如下要求:表4-1 镇域公共建筑配置表类别项 目中心镇农民聚居点行政管理1人民政府、派出所2法庭3建设、土地管理机构4农林、水、电管理机构5工商、税务所6粮管所7交通管理站8居委会、村委会教育机构9高级中学、职业中学10初级中学11小学12幼儿园、托儿所文体科技13文化活动中心14.文化活动站15.图书室16影剧院17灯光球场18体育场19农技站医疗保健20卫生院(所、室)21防疫、保健站22计划生育指导站商业金融设施23商场24百货店25食品店26生资、建材、日杂店27粮店28药店29煤店30书店31饭店、饮食店、小吃店32银行、信用社、保险机构33旅馆、招待所34理发、洗染店35照相馆36综合修理、加工、收购店37粮油、土特产市场38蔬菜、副食市场39百货市场40燃料、建材、生产资料市场41蓄禽、水产市场注:表中应设项目,可设项目。4.3 镇域空间分区管制与协调发展规划空间分区管治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间或区域内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的调控的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社会治理方式。本次石钟镇总体规划引入镇域空间管治与协调发展意在使全城乡能够更有序合理的发展。4.3.1 镇域空间划分规划将石钟镇域空间大体分为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三大类型区域,通过制定相应发展策略,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1、建设区:镇区各类用地的建设区域。村民聚居点内各类村镇建设用地,包括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和生产建筑用地。2、控制建设区:镇区远景发展用地及各村民聚居点远期发展用地。3、禁止建设区:基本农田主要指除去上述几类区域的土地,该区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控制各项建设活动,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和良性循环。控制区内的农田转变用途,因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国防等重点建设项目,无法避开区内基本农田的,应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经法定程序报批,并补划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4.3.2 分区管治、协调要点表4-2 土地利用管治协调要点表类别管 治 要 点禁止建设区农田保护区:遵守相关的农田保护区的保护法规,制度与要求,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禁止进行村镇建设、采矿、挖沙、挖土、办厂等一切非农活动,允许的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生产设施,必要的基础设施;允许的活动:生态维护与保育活动,农业生产经营,有限度的农业旅游观光。其他一般农业用地:禁止进行村镇建设、采矿、挖土挖沙、办厂等一切非农活动;允许的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生产设施,必要的基础设施,基田的养殖设施,有限的农业旅游观光设施;允许的活动:农业生产经营,有限度的农业旅游观光,某类农用地向他类农用地或生态性非建设用地转换。园地:遵守相关的林地保护法规、制度与要求;允许的设施:必要的研究生产设施,有限的现有园农、花农的生活设施,必要的基础设施,有限的参观游览辅助设施;允许的活动:生产活动;培育活动;参观考察活动;允许的设施:必要的维护设施,科研设施,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允许的活动:生态维护与保育活动。一般水域:遵守相关的河流水域的保护法规、制度与要求;禁止向河流两则排放未经处理、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废水和倾倒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等固体废物;允许建设的设施:水利设施,桥梁,电力设施等;允许的活动:维护工程,堤外绿化,适度的滩涂围垦和采沙,适度的养殖等。控制建设区不再新增建设用地,并努力减少现有的建设用地;农村住宅用地按成都市有关规定;制定促进区内人口转移的优策政策;整套建设用地废置后的复耕或绿化;控制新建设用地规模,增长幅度控制在20%以内;农村住宅用地按成都市有关规定制定政策;限制工业用地的进入;制定促进区内人口转移的优惠政策。建设区规划需通过合理的引导予以强化密集区,重要的公共设施、商业性设施应优先考虑在镇级公共中心布置;在用地上可有一定混合性(商业与居住混合);要有交通设施上的支持,充分考虑人流与车流的疏解。合理控制建设的容积率;限制工业用地的进入。一类镇生活区;高标准的新建居住区;保持30%以上的绿化覆盖率;限制工业用地的进入。二类镇生活区:需要制定相应的改造规划,逐步进行环境治理与改善向一类生活区过渡;在近中期内,逐步搬迁内部的工业用地。三类镇生活区:该类用地一般靠近于工业生产用地,必须制定相应在的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