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苏武传(节选)_第1页
14、苏武传(节选)_第2页
14、苏武传(节选)_第3页
14、苏武传(节选)_第4页
14、苏武传(节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武传,班固汉书,卫律、李陵、苏武同为汉臣但是却有不一样的选择,如果你是汉宣帝,你会给这三位臣子赐一个什么谥号?会写一篇怎么样的册谥昭文呢?请参考相关资料,为文中的这三个人物拟写谥号及册谥昭文(100字以内)。,思考:从苏武传和李陵传中,我们能读出班固对苏武的敬佩和对李陵的同情,那么请问班固同情李陵的什么?又敬佩苏武的什么呢?,同情李陵是我们作为普通人的一种同理心,我们能理解他的选择。敬佩苏武是敬佩他超越了个人得失的无私与纯粹的赤子之诚。,杀身成仁,综合对比苏武传与李陵传,作者班固对汉武帝的是一种怎样的态度?既然作者在两篇文章中都表现出了对汉武帝的不满,但是他又极力颂扬苏武的这种忠君爱国的思想,你觉得这样矛盾吗?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表达?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和启示。,为史之要有三:一曰事实,二曰褒贬,三曰文采。有是事而如是书,斯谓事实;因事实而寓惩劝,斯谓褒贬。事实褒贬既得矣,必资采以行之,夫然后成史。至于事得其实矣,而褒贬。文采则闕焉,虽未能成书,犹不失为史之意;若乃事实未明,而图以褒贬、文采为事,则是既不能成书而又失为史之意矣!俞樟华论古代传记理论资料的类型与特点,作者既表现出了对汉武帝的不满,但又极力颂扬苏武的这种忠君爱国的思想,你觉得这样矛盾吗?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表达?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和启示。,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或以抒下情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班固两都赋序,实录精神,讽喻宣德,启发与启示,我们不能苛求古人突破意识形态的局限,但是在今天,我们更应当以开放的、辩证的态度来看待和解读史传文学作品。苏武身上的这种“杀身成仁”的爱国精神正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优秀的传统,无论是战乱年代亦或是和平年代,国家的发展总少不了这些爱国之士的无私奉献,如FAST之父南仁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奋斗在运动场上的运动健儿,塞罕坝一代一代的守护者,默默守岛32年的王继才这才是我们今天再谈苏武的意义所在,这才是班固这些史传作者们坚持不懈以实录精神记录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课后作业修改自己拟作的谥号和册谥昭文活动任务:学校正准备举办戏剧节,如果你们要表演苏武传,表演时长限定在8-10分钟,你将会选择哪些情节来演出?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改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