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发酵罐的设计与放大,.,发酵罐:微生物深层培养的生物反应器规模:实验室5-100L;中试:50-10000L;工厂5000L,.,发酵罐的作用,使物料混合均匀;使气体在液相中很好分散;使固体颗粒在液相中均匀悬浮;使不均匀的另一液相均匀悬浮或充分乳化;,.,强化相间的传质强化传热对于均匀相反应主要是、两点,目前已广泛地用于制药、味精、酶制、食品行业等。,.,发酵罐的组成,主要包括釜体、搅拌装置、传热装置、轴封装置。还根据需要加其他的附件,如各种接管(为了便于检修内件及加料、排料),安装温度计、压力表、视镜、安全泄放装置(为了操作过程中有效地监视和控制物料的温度、压力)等。,.,.,釜体是由筒体和两个封头组成。作用:为物料进行化学反应提供一定的空间。搅拌装置是由传动装置、搅拌轴和搅拌器组成,作用:参加反应的各种物料均匀混合,使物料很好地接触而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传热装置是在釜体内部设置蛇管或在釜体外部设置夹套,它的作用是使控制物料温度在反应所需要范围之内。轴封装置为搅拌罐和搅拌轴间的密封,以防止反应物料的逸出和杂物的渗入。通常采用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发酵罐的特点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密封性、耐蚀性及稳定性。发酵罐的工作要求清洁卫生;反应过程能保持恒定的温度,以利于发酵菌很好地进行发酵;搅拌器使物料混合均匀、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发酵周期、强化传热;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保证反应正常进行。,.,发酵罐的设计依据,发酵罐的容积、最大工作压力、工作温度、工作介质及腐蚀情况、传热面积、搅拌形式、转速及功率、配装那些管口等工艺要求。,.,发酵罐的设计要求,设计严格按照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选材、设计、制造、检验、验收;同时力求经济、合理,从选材、制造各环节来省材。,.,本章内容,发酵罐的分类通用式发酵罐的设计与放大发酵罐电机的选配,.,.,.,.,一、发酵罐的分类,1按微生物生长代谢需要分类好氧和厌氧两大类。抗生素、酶制剂、酵母、氨基酸、维生素等产品是好氧发酵罐中进行的;丙酮、丁醇、酒精、啤酒、乳酸采用厌氧发酵罐。,.,差别:对无菌空气的需求不同,前者需要强烈的通风搅拌,目的是提高氧在发酵液中的体积氧传递系数KL,后者则不需要通气。,.,2.按照发酵设备特点分类,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和非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前者包括循环式,如伍式发酵罐、文氏管发酵罐、以及非循环式的通风发酵罐和自吸式发酵罐。后者包括循环式的气提式、液提式发酵罐以及非循环式的排管式和喷射式发酵罐。,.,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段使发酵罐内的气、固、液三相充分混合,从而满足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形成对氧的需求。,.,3.按容积分类一般认为,500L以下的实验室发酵罐,5005000L是中试发酵罐,5000L以上是生产规模的发酵罐。,.,4.按微生物生长环境分类,发酵罐内存在两种系统,即悬浮生长系统和支持生长系统。一般说来,大多数发酵罐都有这两种系统。悬浮生长系统中的微生物细胞是浸泡在培养液中且伴随着培养液一起流动;,.,在支持生长系统中,微生物细胞生长在与培养液接触的界面形成一层薄膜,然而实际上悬浮生长系统的容器内壁上和上部的罐壁上也会生长着一层菌体膜,在支持生长系统中也有菌体分散在培养液之中。,.,5.按操作方式分类,分为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不是所有的发酵罐可以同时适用于这两种发酵系统。分批发酵时,发酵工艺条件随营养液的消耗和产物的形成而变化。每批发酵结束,要放罐清洗和重新灭菌,再开始新一轮的发酵。分批发酵系统是非稳定态的过程。,.,分批发罐的主要优点是污染杂菌的比例小,操作灵活性强,可用来进行几种不同产品的生产。其缺点是发酵罐的非生产停留时间所占比重大,非稳态工艺过程的设计和操作困难。,.,连续发酵的主要的优点是可连续运行几个月的时间,非生产时间很短;缺点是容易染菌,它适用于不易染菌的产品如丙酮、丁醇、酒精、啤酒发酵等。,.,6.其他类型,超滤发酵罐已开始在未来发酵中崭露头角。在进行时,成熟的发酵液通过一个超滤膜使产物能透过膜进行提取,酶可以通过管道返回发酵罐继续发酵,新鲜的底物可以源源不断地加入罐内。,.,常见的发酵罐类型,通用式发酵罐气升式发酵罐自吸式发酵罐伍式发酵罐文氏管发酵罐固定化式发酵罐管道式发酵罐,.,1.1自吸式发酵罐,特点:不需其他气源提供压缩空气,搅拌器带有中央吸气口。搅拌过程中自吸入过滤空气,适用于需氧低的发酵。与通用发酵罐的主要区别有一个特殊的搅拌器,搅拌器由转子和定子组成;没有通气管。,.,设备便于自动化、连续化,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节约空气净化系统中的空气压缩机、冷却器、油水分离器、空气贮罐、总过滤器等设备,减少厂房占地面积。减少工厂发酵设备投资约30左右,酵母发酵周期短,发酵液中酵母浓度高,分离酵母后的废液量少。,.,设备结构简单,溶氧效果高,能保证发酵所需的空气,并能使气液分离细小,均匀地接触,吸入空气中70-80%的氧被利用。操作方便。耗电量小采用不同型式、容积的自吸式发酵罐生产葡萄糖酸钙、力复霉素、维生素C、酵母、蛋白酶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吸式发酵罐的结构罐体自吸搅拌器及导轮轴封换热装置消泡器,.,.,.,自吸式发酵罐的充气原理自吸式发酵罐的主要的构件是自吸搅拌器及导轮,简称为转子及定子。转子由箱底向上升入的主轴带动,当转子转动时空气则由导气管吸入。转子的形式有九叶轮、六叶轮、三叶轮、十字形叶轮等,叶轮均为空心形。,.,1.2气升式发酵罐(ALR),原理:利用空气喷嘴喷出的高速空气,以气泡式分散于液体中。在通气的一侧,液体平均密度下降,在不通气的一侧,液体密度较大,因而产生与通气侧的液体产生密度差,从而形成发酵罐内液体的环流。常见的气升式发酵罐有内循环管式,外循环管式、拉力筒式和垂直隔板式。,.,外循环式的循环管设计在罐体外部,内循环管是两根,设计罐体内部。在气升式发酵罐中,循环管的高度一般不高于罐内液面。,.,气升式发酵罐的结构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主要结构包括:罐体上升管空气喷嘴,.,.,.,.,.,.,气升式发酵罐的性能指标气升式发酵罐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及经济指标,应从下面几方面进行考虑。循环周期时间必须符合菌种发酵的需要。选用适当直径的喷嘴。具有适当直径的喷嘴才能保证气泡分割细碎,与发酵液均匀接触,增加溶氧系数。,.,气升式发酵罐的特点结构简单,冷却面积小;无搅拌传动设备,能耗低,液体中剪切力小,节省动力约50%,节省钢材;操作时无噪音;料液装料系数达8090,而不须加消泡剂;维修、操作及清洗简便,减少杂菌感染。,.,无菌操作可靠性高,该设备没有动密封装置,无泄露,且设备内无死区,灭菌彻底,染杂菌的机会大幅度减少。传热和传氧效率高,可满足各种好氧性微生物在任何地区和季节里的发酵生产。广泛用于大规模生产单细胞蛋白质。但不适用于高黏度或含大量固体的培养液。,.,1.3伍式发酵罐,结构伍式发酵罐的主要部件是套筒、搅拌器。,.,原理搅拌时液体沿着套筒外向上升至液面,然后由套筒内返回罐底,搅拌器是用六根弯曲的空气管子焊于圆盘上,兼作空气分配器。空气由空心轴导入经过搅拌器的空心管吹出,与被搅拌器甩出的液体相混合,发酵液在套筒外侧上升,由套筒内部下降,形成循环。设备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清洗套筒较困难,消耗功率较高。,.,1.4文氏管发酵罐,其原理是用泵将发酵液压入文氏管中,由于文氏管的收缩段中液体的流速增加,形成真空将空气吸入,并使气泡分散与液体混合,增加发酵液中的溶解氧。,.,优缺点,优点:吸氧的效率高,气、液、固三相均匀混合,设备简单,无须空气压缩机及搅拌器,动力消耗省。缺点:气体吸入量与液体循环量之比较低,对于好氧量较大的微生物发酵不适宜。,.,1.5固定化发酵罐,圆筒形的容器中填充固定化酶或固定化微生物的设备。生物利用率高,.,1.6管道式发酵罐,利用液体的流动代替搅拌作用,实现混合和传质的目的。处于试验阶段。,.,改良通风式发酵罐,(1)瓦尔德夫发酵罐,有独特的消泡装置。(2)一种带有上下两个分离搅拌器的发酵罐。上搅拌采用螺旋桨,用以加强轴向流动;下搅拌采用涡轮桨分散气体,可以提高氧传递效率。这种设计方法充分发挥了这两种搅拌桨的各自特长。,.,(3)完全填充反应器是一种比通气搅拌罐能更有效地提高氧传递效率的发酵罐。混合时间短,即使对十分黏稠的液体也有同样效果,消除了罐顶的空间,空气在罐内的滞留时间比通气搅拌罐长。改良型通风式发酵虽然有一些改进,但是它的实际应用却远没有通风发酵广泛。,.,由于发酵产品固定的和可变的成本是随工厂生产规模的增大而减少的,因此现代发酵罐的大型化给通气搅拌罐带来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困难:大于1000kW的机械搅拌;大量的冷却水和排除热量;能量的均匀分布;溶解氧、碳源和其他营养与pH控制等。需要发展在经济上、工艺上、生物因素等方面更先进的新型生化反应器。,.,1.7通用式发酵罐,机械搅拌发酵罐是发酵工厂常用类型之一。它是利用机械搅拌器的作用,使空气和发酵液充分混合,促使氧在发酵液中溶解,以保证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发酵所需要的氧气。,.,1.7.1机械搅拌发酵罐的基本要求,发酵罐应具有适宜的径高比。发酵罐能承受一定压力.发酵罐的搅拌通风装置能使气液充分混合,保证发酵液必须的溶解氧。发酵罐应具有足够的冷却面积。发酵罐内应尽量减少死角,避免藏垢积污,灭菌能彻底,避免染菌。搅拌器的轴封应严密,尽量减少泄漏。,.,1.7.2机械搅拌发酵罐的结构,机械搅拌发酵罐是密封式受压设备,主要部件罐身轴封消泡器搅拌器联轴器中间轴承挡板空气分布管换热装置人孔以及管路等,.,发酵罐最重要的几何比例是D/Dt,H/Dt,Ds/Di,Db/Dt,(Di为搅拌浆直径,Dt为罐体直径,H为罐体高度,Ds为搅拌浆到罐底的距离,Db为挡板的宽度);还有搅拌浆的叶轮直径和各部分的比例。,.,(1)罐体罐体由圆柱体及椭圆形或碟形封头焊接而成,小型发酵罐罐顶和罐身采用法兰连接,材料一般为不锈钢。对于大型发酵罐可用衬不锈钢板或复合不锈钢制成,衬里用的不锈钢板厚为23毫米。为了满足工业要求,在一定压力下操作、空消或实消,罐为一个受压容器,通常灭菌的压力为2.5公斤/厘米2(绝对压力)。,.,1帕斯卡=1牛顿/平方米(1N/)1兆帕=1000000帕大气压:压强的一种计量单位。其值等于101325Pa2立方米以下的小型发酵罐罐顶和罐身采用法兰连接,大中型发酵罐大多是整体焊接,.,为了便于清洗,小型发酵罐顶设有清洗用的手孔。中大型发酵罐则装有快开人孔及清洗用的快开手孔。罐顶还装有视镜及灯镜。在罐顶上的接管有:进料管、补料管、排气管、接种管和压力表接管。在罐身上的接管有冷却水进出管、进空气管、取样管、温度计管和测控仪表接口。,.,罐体的尺寸比例罐体各部分的尺寸有一定的比例,罐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一般为1.73左右。(为何不能再高?氧利用率高)发酵罐通常装有两组搅拌器,两组搅拌器的间距S约为搅拌器直径的三倍。?对于大型发酵罐以及液体深度HL较高的,可安装三组或三组以上的搅拌器。最下面一组搅拌器通常与风管出口较接近为好,与罐底的距离C一般等于搅拌器直径Di,但也不宜小于0.8Di,否则会影响液体的循环。最常用的发酵罐各部分的比例尺寸如图。(实灌举例),.,.,(2)搅拌器搅拌器的作用是打碎气泡,使空气与溶液均匀接触,使氧溶解于发酵液中。搅拌器有轴向式(桨叶式、螺旋桨式)和径向式(涡轮式)两种。,.,轴向式搅拌器,桨叶式螺旋桨式,.,.,通用发酵罐的搅拌桨最广泛使用的是平叶涡轮搅拌桨,国内采用的大多数是六平叶式,共各部分尺寸比例已规范化。这种搅拌桨具有很大的循环液输送量,功率消耗大,因此特别适用于丝状菌的发酵,如青霉素发酵等,其最大叶端速度范围是38m/s。,.,近些年来国外已开始将轴向流型搅拌器应用到发酵罐。径向型涡轮搅拌器由于圆盘的存在,使罐内的流动分成上、下两个循环区。虽然区域内能充分混合,但两个区域间则混合不均,相反轴向流型搅拌器则不存在分区循环等系列缺欠,能使全罐达到良好的循环状态。,.,(3)挡板挡板的作用是改变液流的方向,由径向流改为轴向流,促使液体剧烈翻动,增加溶解氧。通常,挡板宽度取(0.10.2)D,装设4-6块即可满足全挡板条件全挡板条件:是指在一定转数下再增加罐内附件而轴功率仍保持不变。要达到全挡板条件必须满足下式要求:,.,空气分布装置的作用是吹入无菌空气,并使空气均匀分布。分布装置的形式有单管及环形管等。常用的分布装置是单管式,单管式管口对正罐底中央,装于最低一挡搅拌器下面,喷口朝下,管口与罐低的距离约40mm,并且空气分散效果较好。若距离过大,空气分散效果较差。该距离可根据溶氧情况适当调整。,(4)空气分布装置,.,空气由分布管喷出上升时,被搅拌器打碎成小气泡,并与醪液充分混合,增加了气液传质效果。环形管的分布装置,以环径di等于0.8Di(搅拌器直径)时最为有效。喷孔直径为58mm,喷孔直径向下,喷孔的总截面积约等于通风管的截面积。这种空气分布装置的空气分散效果不及单管式分布装置,喷孔容易被堵塞。,.,(5)消泡器,破碎气泡改善供氧防止染菌,.,(6)发酵罐的换热装置夹套式换热装置这种装置多应用于容积较小的发酵罐、种子罐;夹套的高度比静止液面高度稍高即可,无须进行冷却面积的设计。这种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罐内无冷却设备,死角少,容易进行清洁灭菌工作,有利于发酵。其缺点是:传热壁较厚,冷却水流速低,发酵时降温效果差,,.,带夹套的发酵罐罐体壁厚要按外压计算即0.3MPa(绝对压力)夹套内设置螺旋片导板,来增加换热效果,同时对罐身起加强作用。,.,.,.,竖式蛇管换热装置这种装置是竖式的蛇管分组安装于发酵罐内,有四组、六组或八组不等,根据管的直径大小而定,容积5米3以上的发酵罐多用这种换热装置。,.,竖式蛇管优点:管内水的流速大,传热系数高,在12004000kJ(m2h)之间。此类换热器要求冷却水温较低,否则降温不易。,.,但是气温高的地区,冷却用水温度较高,则发酵时降温困难,发酵温度经常超过40C,影响发酵产率,因此应采用冷冻盐水或冷冻水冷却,这样就增加了设备投资及生产成本。此外,弯曲位置比较容易蚀穿。,.,.,竖式列管(排管)换热装置以列管形式分组对称装于发酵罐内。其优点是:加工方便,适用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的地区。这种装置的缺点是:传热系数较蛇管低,用水量较大。,.,竖式列管(排管)优点:有利于提高传热推动力的温差,加工方便。但用水量大。冷却列管极易腐蚀或磨损穿孔,最好用不锈钢制造。为了提高反应器的传热效能,可在发酵罐的外部装设板式热交换器,不仅强化了热交换,而且便于检修和清洗。,.,.,二、通用式发酵罐的设计与放大,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的基本要求发酵罐的放大与设计,.,2.1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否适合生产工艺的放大要求以及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率。考虑下列因素(1)微生物生长速率和产物转化率(2)发酵罐的传递性能提高发酵罐的生产能力就是解决放大过程中出现的传递性能下降问题,即改善发酵罐的传质、传热和混合效果。,.,适宜的径高比承受一定的压力破碎气泡并混合良好,保证充足的溶解氧。良好的循环冷却和加热系统内壁抛光,较少死角,易于彻底灭菌轴封严密,避免泄露能耗低,传递效率高具有机械消泡装置安装必要的传感器和补料装置,提高发酵水平。,2.2设计的基本要求,.,发酵罐性能的评价标准:生产能力遵循发酵单位相似的原则外部条件: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2.3发酵罐的放大设计,.,单位体积功率,放大准则,单位体积溶氧系数,末端剪切力,.,单位体积液体中搅拌功率P0/VL相等准则,适用于以溶氧速率控制发酵反应的生物发酵,粘度较高的非牛顿型流体或高细胞密度的培养P0/VL常数1.对于不通气的搅拌反应器2.对于通气搅拌反应器,可取单位体积液体分配的通气搅拌功率相同的准则进行放大,.,对于不通气时的机械搅拌生物反应器,轴功率计算,对于通气式机械搅拌生物反应器,可取单位体积液体分配的通气搅拌功率相同的准则进行放大,.,体积溶氧系数KLa(或Kd)相等,在耗氧发酵过程中,由于培养液中的溶解度很低,生物反应很容易因反应器溶氧能力的限制受到影响,所以以反应器KLa的相同作为放大准则,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该法适用于高好氧的生物发酵过程的反应器的放大。,.,(四)以搅拌叶尖线端速度相等的准则进行反应器放大以搅拌叶尖线端速度相等的准则进行反应器放大,适用于生物细胞受搅拌剪切影响较明显的发酵过程的放大,例如丝状菌的发酵。搅拌叶尖线端速度(Dn)是决定搅拌剪切强度的关键。叶尖端线速度,.,经验放大法,时间常数法,量纲分析法,放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学未小学教材讲解
- 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
- 天气预报项目讲解
- 现代化医院护理服务体系建设
- 秦岭生态环保汇报
- 文化相关条例解读
- 小学宣讲活动汇报
- 外研版三起课程讲解
- 眼科医院营销答辩策略规划
- 现代生殖技术发展与应用
- 2024人教版初中英语单词词汇表默写背诵(中考复习必背)
- 2022年江苏省春季高考数学试卷
- 分期缴纳罚款保证书
- 2023年内蒙古乌海市委组织部选用事业编制人员6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
- 面试性格测试表
- XXX加油站风险分级管控台账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使用知识
- H35-462(5G中级)认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HY/T 122-2009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