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传统 立意创新拉赫玛诺夫和声技法分析]流行音乐和声技法_第1页
[立足传统 立意创新拉赫玛诺夫和声技法分析]流行音乐和声技法_第2页
[立足传统 立意创新拉赫玛诺夫和声技法分析]流行音乐和声技法_第3页
[立足传统 立意创新拉赫玛诺夫和声技法分析]流行音乐和声技法_第4页
[立足传统 立意创新拉赫玛诺夫和声技法分析]流行音乐和声技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足传统 立意创新拉赫玛诺夫和声技法分析流行音乐和声技法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生活的时代是作曲技法大破大立,探索创新的时代。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侣54年)被视为传统和声的顶峰,瓦格纳将传统和声推向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1913年)、勋伯格的月光下的彼耶罗(1913年)试图摒弃传统和声,另起炉灶。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勋伯格及其弟子贝尔格、韦伯恩建立起趋于成熟的十二音体系理论。而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特征,正是基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探索阶段。传统和声与现代和声孰优孰劣,长期以来作曲家们在实践创作中进行着不同的诠释,但对拉赫玛尼诺夫介乎 于传统与现代的和声特征的研究是比较有意义的。本文在对拉赫玛尼诺夫于1890至1916年之间创作的四十首声乐作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拉赫玛尼诺夫在这一时期的和声特征。 一、根植于传统大小调体系基础上的和声技法 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技法,依然以传统的大小调体系为基础。运用三度叠置的和弦以获得丰满、协和的音响效果。依靠大小调体系中的功能逻辑和自然音的倾向获得音乐发展的动力。但其和声的进行并不是教条地、僵化地、一味地套用功能和声,而是在此基础上努力地探索色彩性和声,极大地拓展音响素材,使得和声的表现力、和弦的张力都大大地增强。在其作品中,依然强调T、S、D作为功能支柱的重要性,强调D、DD、SD对T、D、S的支持。 以上例子;和声的进行具有明显的传统和声的特征。前三小节的和声进行TDDK46D7T的进行可被视为最经典的传统和声语汇。第四至第七小节DT5TSV7S9D的连续四度上行则体现出传统和声上四下五的和弦续进习惯。因此,这一连串的和声进行表现出了拉赫玛尼诺夫和声运用中朴实、严谨的传统和声特征。 二、对现代和声技法的探索和运用 拉赫玛尼诺夫对现代和声的运用是很讲究的,他的作品不是冗长、怪诞的音响堆砌,更不是毫无逻辑的、唐突的、令人咋舌的和弦拼凑,而是在严格的逻辑框架下,对色彩性音响的探索。 1 对色彩性和弦的探索和对丰富音响素材的挖掘 所谓色彩性和弦就是不同于传统和声的三度叠置的三和弦和七和弦,例如各种附加音和弦、代音和弦、空五度和弦、碰音和弦等等。色彩性和弦的音响更为丰富,不论是和弦结构还是和弦续进更具有色彩性。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运用的色彩性和弦主要有以下几种: 高叠和弦与复合和弦 高叠和弦是在传统的三和弦、七和弦的基础上继续向上三度叠加而成的和弦。各种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都是高叠和弦。如D13就是在D7的基础上叠加了十三度音的E而形成高叠和弦。复合和弦是在一个功能和弦的基础上,再叠加另一个功能的和弦。如在主和弦的上方再叠加一个属和弦。 上例中,第三小节的和弦是在S的基础上叠加了TSVl形成的复合和弦,第四小节是S与T构成的复合和弦. 非三度叠置的和弦 拉赫玛尼诺夫对非三度叠置的和弦的选择和运用也是十分谨慎的,多用于以经过音形式与其它声部构成的非三度和弦,或是由于和弦与旋律音之间构成的非三度和弦。 以上份子,第一小节的F、bF以经过音的形式与其他音构成非三和弦,第二小节的和弦为加音和弦。 2 调性对比与调性碎片 传统和声的调式中心论,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而现代作曲技法中无调性、泛调性的理薏又无情地否定了这条“亘古不变”的定律。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对调性逻辑的探索正是介乎于传统与现代之问的环节。调性对比与调性碎片是其探索调性逻辑的显著特征。 以上例子中,调性在每一个小节变换一次,形成了以小节为单位的调性对比,且每个调性之间都保持着远关系调的特点。这样连续的调性变换则构成了类似于现代和声技法的调性碎片。 三、传统和声与现代和声的结合 拉赫玛尼诺夫在立足于传统和声的基础上,立意于对传统和声技法的创新,努力地探索新的和弦结构,开拓新的音响效果。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和声语言体系。 1 级进关系上的变音体系 拉赫玛尼诺夫非常注重和声的平稳进行,在其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声部保持,另一个声部类似于音阶级进式的流畅的线条的进行。这样的进行,使得音乐的层次感更强,表现力更丰富。 上例在旋律声部和保持不动的低声部外,中声部线条以半音级进的方式逐渐下行,使得和声的进行非常平稳,又赋予和声色彩的变化。这种技法是拉赫玛尼诺夫典型的和声处理方式。 2 和声的功能性与色彩性并重 传统的功能性处理方法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技法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但各种色彩性处理方法的运用为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增色不少。在他的和声思维中不仅考虑到和声进行的功能序列,而将色彩性与功能性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使和声的功能性与色彩性完美地结合起来。由此使得和弦的结构与音响的张力都极大得丰富起来,和声语言在横向、纵向都得到拓展。 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语言是丰富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