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中医康复护理PPT参考幻灯片_第1页
脑卒中的中医康复护理PPT参考幻灯片_第2页
脑卒中的中医康复护理PPT参考幻灯片_第3页
脑卒中的中医康复护理PPT参考幻灯片_第4页
脑卒中的中医康复护理PPT参考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卒中的中医康复护理,1,目录,一、脑卒中概述,二、中医康复护理概述,三、脑卒中康复护理,2,一、脑卒中概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脑卒中,病位在脑,涉及肝肾。,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3,苔白腻或黄腻,舌红或红绛,苔薄黄,舌质暗,舌苔白腻或薄白,舌红或暗淡,少苔,舌红或暗淡,苔薄白或苔少,阴阳两虚,阴虚风动,气虚血瘀,肝阳上亢,风痰阻络,中医辩证分型,4,二、中医康复护理概述,5,中医康复的含义,6,三、脑卒中康复护理,7,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国家脑卒中攻关课题“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医疗研究”的结果证实:早期康复医疗是安全有效的。过去认为康复开始时间是在病情稳定后1周左右;现主张病情稳定后24h48h即开始神经康复,效果更佳。越早越好!,8,+,9,脑卒中基础康复护理技术,10,1.主要功能障碍,11,2.康复护理评估,运动功能评估,语言功能评估,摄食饮水功能评估,认知心理评估,感觉评估,Brunnstrom6阶段、Fugl-Meyer评定等方法进行评估,评估患者的发音情况及各种语言形式的表达能力,饮水实验、实验室评定、吞咽能力评估,痛温觉、触觉、运动觉、位置觉、实体觉、图形觉方面评估,注意、识别、记忆、理解、思维、心理状态、适应能力方面进行评估,生存质量评估,常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12,3.基础康复护理,软瘫期(发病1-3周),痉挛期(3周-3月),恢复期(3月以后),1.良肢位摆放2.软瘫期的被动活动3.软瘫期的按摩4.软瘫期的主动活动,1.抗痉挛训练2.坐位训练,1.平衡训练2.步行训练3.上肢控制能力训练4.改善手功能训练,13,其他基础康复护理措施,14,康复护理指导,交谈答疑性指导,计划性指导,出院指导,随机指导,示范性指导,用药指导,指导原则:教育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15,脑卒中,中医康复护理技术,以时间为横轴,中医康复护理技术等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出以时间为顺序的诊治护理标准流程。,具体中医康复护理技术如下:,16,脑卒中中医康复护理技术,17,(一)针灸疗法,18,1.概念,2.治疗原则,3.脑卒中常用穴位,4.脑卒中具体操作方法,(一)针灸疗法,19,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康复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急、慢性病及各种老年疾病的治疗。包括刺法和灸法。刺法针灸疗法灸法,20,2.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祛除邪气。清热温寒:清热是热证用清法,温寒指寒证用温法。清热温寒:清热是热证用清法,温寒指寒证用温法。三因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21,3.脑卒中常用穴位(按时期分型),水沟(人中)、合谷、内关、曲池、外关、尺泽、环跳、委中、三阴交、太溪、太冲,急性期,22,内关、水沟(人中)、三阴交、极泉、青灵、少海、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足三里、丰隆、血海、太冲、涌泉,恢复期,3.脑卒中常用穴位(按时期分型),23,内关、人中、肩髑、极泉、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中渚、足三里、丰隆、委中、血海、涌泉,后遗症期,3.脑卒中常用穴位(按时期分型),24,3.脑卒中常用穴位(按部位分型),以水沟、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为主穴选穴,以内关、水沟、百会为主穴选穴,中经络,中脏腑,25,4.操作方法,26,概念:利用金属制成针具,通过一定手法,刺激人体腧穴,达到疏通经络等作用,实现疾病的防治。作用: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体针分类:头皮针水针皮肤针耳针电针,27,体针针刺疗法,头皮针,耳针,水针,电针,28,脑卒中常用针刺法,1,29,2,脑卒中常用针刺法,30,脑卒中常用针刺法,31,32,作用:温经通络、行经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材料:以艾草为主、另有灯心草等。常用灸法: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非艾条灸,(2)灸法,33,1)艾柱灸:直接将艾柱放在皮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进行灸烫,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瘢痕灸a.直接灸无瘢痕灸b.间接灸(临床常用),无瘢痕灸,瘢痕灸,34,直接灸(无瘢痕灸),间接灸(临床常用),35,温和灸,2)艾条灸:用成品艾条施灸,分为悬灸和实按灸。温和灸(2-3cm熏)悬灸回旋灸(反复旋转)雀啄灸(像雀啄食),36,5)非艾条灸:运用艾条以为的材料施灸,如灯火灸、天灸、电热灸,3)温针灸,4)温灸器灸,灯火灸,天灸,电热灸,37,脑卒中施灸具体操作,灸至微红汗出,每日一次4周一疗程。,38,脑卒中患者施灸穴位图,39,(二)推拿疗法,40,1.概念,2.治疗原则,3.脑卒中常用穴位,4.脑卒中具体操作方法,(二)推拿疗法,41,4蒋运兰,王艳桥,冯玉,王艳,唐晴,王蓉.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构建与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4,01:4-7.,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或借助一定的器具在患者体表的操作,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可鼓励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自我按摩。,42,2.治疗原则,治病求本:针对疾病最根本的病因病机来进行治疗。扶正祛邪: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三因三治:因时、因地、因人治宜。,43,3.脑卒中推拿常用穴位,极泉、尺泽、大陵、肩髃、天井、阳池、曲池、手三里,血海、梁丘、照海、肾俞、环跳、委中、承山、足三里、阳陵泉、太溪、涌泉,上肢,下肢,44,3.脑卒中推拿常用穴位图,45,4.脑卒中患者推拿操作,上肢推拿:,2王芳,杨志茹,徐静静,罗珊,都冬梅,张蝶,赵丹.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8B):2098-2099,取瘫痪侧上肢的曲池、少海、合谷、内关进行按、揉、拿法,再沿上臂向下至肘部,按揉曲池、尺泽、手三里,继而推拿前臂各肌肉及手指,肢体近端开始,46,下肢推拿:,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开始进行肢体穴位按摩及被动运动,每天2次,每次30min。,3蒋运兰,王芳,温贤秀,刘素蓉,刘晓春,龙芙容,孙姝.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1):1030-1031.,按腰部-下肢近端-足部顺序进行:,先点按膝眼、昆仑,采用滚法推拿大、小腿,再点按委中、承山等穴,最后推拿涌泉穴,47,(三)拔罐疗法,48,(三)拔罐疗法,1.吸附方法,2.罐的用法,3.脑卒中拔罐护理,4.脑卒中患者拔罐注意事项,49,1.吸附方法:闪火法、贴棉法、投火法2.罐的用法,拔罐疗法,50,留罐,刺络拔罐,针罐法,闪罐,走罐,2.罐的用法,水(药)罐,51,3.脑卒中拔罐护理,1)在患肢闪罐、留罐10-15分钟,每周23次。可连续闪罐20次,再留罐,以皮肤红润、充血或淤血为度,隔日1次。,2)连续闪罐法兴奋作用较明显,尤其适用于肢体萎缩、关节疼痛患者。,52,4.脑卒中患者拔罐注意事项,1)选着正确的吸拔部位或穴位,以肌肉丰满、皮下组织丰富、毛发稀少的部位为宜。2)应用时注意用火安全,使用水罐法时注意甩净罐上的热水再拔罐,尤其注意防患侧偏瘫肢体烫伤。,53,(四)刮痧疗法,54,(四)刮痧疗法,1.概念,2.治疗原则,3.脑卒中拔罐施术部位,4.脑卒中拔罐操作方法,5.注意事项,55,是用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淤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皮肤及经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刮痧疗法,56,刮痧疗法,57,1)辨证施治2)三因制宜,返回,58,4.操作方法,用刮痧工具直接刮摩人体某个部位的皮肤,多用于脑卒中体质比较强壮而病证属实盛者,先用一块毛巾或者棉布覆盖于刮摩的皮肤上,然后再用刮具在覆盖物上刮摩,多用于脑卒中体弱者或有某些皮肤病,59,评估,物品准备,患者准备,定位,刮治,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刮痧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治疗盘、刮具、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松开衣着、保暖、按腧穴选择合理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取暖。,遵医嘱选取脑卒中相应证型配穴进行刮痧。,检查刮具边缘有无缺损裂缝,蘸湿刮具在选定部位从上至下,单一方向,刮擦禁用暴力,若皮肤干涩,随时蘸湿再刮,直至皮肤出痧。见表1,脑卒中患者刮痧,60,脑卒中患者刮痧,观察,刮毕,整理,记录,随时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应立即停刮,取平卧位,报告医师,配合处理。,清洁局部皮肤,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安排舒适体位,清理用品。,根据医嘱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