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生产工艺(1)ppt课件_第1页
化妆品生产工艺(1)ppt课件_第2页
化妆品生产工艺(1)ppt课件_第3页
化妆品生产工艺(1)ppt课件_第4页
化妆品生产工艺(1)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膏霜乳液化妆品的生产,1,小组成员小组分工,邓翠瑶(110)(组织材料及制作PPt),叶丽虾(111)(主讲),王琦(114)(查找及筛选材料),2,膏霜乳液类化妆品生产工艺,一、与乳化相关的基本知识二、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四、膏霜和乳液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3,第一点相关知识的了解,1.表面活性剂:能大幅度降低体系表面张力的物质。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亲水基质量/(亲水基质量+亲油基质量)HLB值是选择和评价表面活性剂使用性质的重要指标。3.乳化作用:加入第三种成分使互不相溶的两液体形成乳液,并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过程。而这第三种成分称为乳化剂。4.乳化体(乳液,乳剂):经过乳化而得到的机械混合物5.O/W型乳化体:分散相是油,连续相是水,油相物形成极其微小的球状颗粒。(W/O型相反),知识小回顾,4,6.乳化剂的类型:W/O型乳化剂:3HLB6,O/W型乳化剂:8HLB18,7.混合乳化剂:两种或两种以上乳化剂复配而成的乳化剂乳化剂对配对使用的两种乳化剂,5,第二点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一、油脂和蜡1、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又称为十八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简称单甘酯)是一辅助乳化剂,也具有润肤作用2、棕榈酸、肉豆蔻酸及其异丙酯棕榈酸又称为十六酸肉豆蔻酸又称为十四酸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棕榈酸异丙酯(IPP)是人工合成的轻质易流动的油状物质,对皮肤的渗透性较其他滋润物为好。,6,3、十六醇和十八醇市场上有十六醇、十八醇和十六十八混合醇三种产品,都可用作助乳化剂,也具有润肤作用和增稠作用,能形成吸附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赋予皮肤柔软和平滑的感觉,可避免膏霜在长时间放置和贮存过程中出现变稀、变粗的现象。4、矿油和凡士林从原油分馏所得的半固体状饱和性碳氢化合物类混合物。凡士林的封闭性比矿物油高,保湿性也更强。尤其是在干冷的冬天洗完脸后,干性肤质的人在脸上及嘴唇涂上薄薄的凡士林,是预防皮肤干燥及嘴唇干裂最简单有效的方法5、硅油物理性质:非极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高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良好的抗静电性和透气性,能改善皮肤的光滑性和弹性,改进膏霜和乳液的分散性和铺展性。,7,二、保湿成分多元醇(如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山梨醇和聚乙二醇等)、吡咯烷酮羧酸钠、神经酰胺、乳酸和乳酸钠、胶原蛋白、氨基酸、透明质酸、多糖类保湿剂等膏霜和乳液常用的保湿剂。保湿剂用量过多,使用后有粘湿的感觉,在高浓度时和皮肤相接触可使皮肤脱水。因此也有人认为过量的保湿剂会从皮肤角质层吸收水分而散发于相对湿度较低的大气中,特别是在冬季。所以采用保湿剂作为滋润物要有适宜用量,高浓度的甘油对皲裂的皮肤有刺激性。,8,三、乳化剂乳化剂(Emulsifyingagent)是制备乳化体最重要的化合物,其作用就是使本来不相溶的油和水能稳定和均匀的混合在一起。,9,四、膏霜增稠剂粘稠度是膏霜和乳液类化妆品的一个参数。增稠剂的分类:(1)有机增稠剂主要有淀粉、阿拉伯树胶、黄耆胶、明胶、汉生胶、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HEC)、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丙烯酸钠、卡波树脂等。(2)无机增稠剂主要有膨润土、胶性硅酸铝镁、胶性氧化硅等。,10,三、膏霜乳液类流程示意图,水相原料,油相原料,混合搅拌,混合搅拌,预乳化,均质乳化,搅拌,冷却,搅拌均质,出料,灌装,过秤,静置储存,中间质量控制,香精等,添加剂,加热,加热,11,生产设备制备工艺过程工艺条件控制产品质量控制案例分析,第四点膏霜和乳液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12,3.1、乳化设备简介,容易带入气泡,影响乳化体的稳定性,水分和物料易挥发,乳化粒径:5m,由定子和转子组成,隙宽可调,转子转速3000-3600转/min,乳化粒径:3m,高压下通过细孔进行乳化,利用高速旋转的涡轮进行乳化,敞开式乳化器,胶体磨,均质器,均质混合器,13,胶体磨,14,敞开式乳化器,15,150升乳化锅,16,50升乳化锅,17,最新展示的乳化锅,18,最新展示的乳化锅,乳液及膏霜类护肤品的生产,19,均质混合器,均质器,20,3.2、生产工艺,(一)间歇式乳化1、油相的调制2、水相的调制3、乳化和冷却4、陈化和灌装(二)半连续式乳化(三)连续式乳化,21,乳化方法,先将加有乳化剂的油相加热成液体,然后边搅拌边徐徐加入热水直到转相成功,.将乳化剂加入油相中,混匀后一起投入水相中,并伴以良好的搅拌,像矿物油这一类易流动的液体常采用此法。,转相乳化法,自然乳化法,机械强制乳化法,低能乳化法,利用很大的剪切力将乳化体撕成很细很匀的粒子,形成稳定的乳化体,只是在乳化过程的必要环节中供给所需能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中广泛应用。,22,配方设计步骤1.选定乳化体类型:W/O型,油相乳化所需HLB为36O/W型,油相乳化所需HLB为8182.选定油相组分:根据设计产品所需功能及原料的性质选定3.选定乳化剂(1)根据油相乳化所需HLB值选定乳化剂或乳化剂对若为W/O型乳体,则以HLB6的乳化剂为辅注意:乳化体温度的升高和乳化剂浓度的增大,会使乳化剂实际HLB值有所降低,因此所选乳化剂HLB值应略高于油相乳化所需HLB值。,23,(2)乳化剂用量的确定经验公式:乳化剂重量/(乳化剂+油相)重量=1020%乳化剂用量太少乳化体不稳定乳化剂用量太多成本高(3)乳化剂的亲油基与被乳化物要有良好的亲和力(4)选用天然的或者工业品的乳化剂,其HLB值以乳化实验为依据。4、水相组分的确定包括水、保湿剂、香精、防腐剂等,24,三、配方设计实例根据膏霜乳液类化妆品配方设计原理与步骤设计出一种O/W型雪花膏配方,油相、水相和乳化剂任选。设计步骤:(1)、选择乳化体类型:O/W型雪花膏油相乳化所需HLB值在818之间(2)、选定油相组分选定重质白油,十六醇,无水羊毛脂为油相组分,其重量百分数与被乳化所需HLB值如下表所示,25,油相乳化所需HLB=(1135+131+121)/(35+1+1)=11.08,26,(3)选定水相组分水相组成如下:甘油、精制水、香精、防腐剂等。(4)实验验证:通过乳化实验,观察制成品色泽,粘度,再对配方进行适当的调整。(5)配方的确定,27,3.3、工艺条件控制,1.搅拌速度先快后慢2.物料混合速度如果有高速混合设备,混合速度可稍快如果无高速混合设备,混合速度宜慢3.温度控制物料要求在85保温20min左右,灭菌混合乳化温度宜在80左右冷却时,应在60以上保持30min以上4.香精和防腐剂的加入应在50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