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经络病证痿证_第1页
肢体经络病证痿证_第2页
肢体经络病证痿证_第3页
肢体经络病证痿证_第4页
肢体经络病证痿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第三节,痿证,一、定义,痿证是因外感或内伤,使精血受损,肌肉筋脉失养,以致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躄”。痿-指肢体痿弱不用;躄-指下肢痿弱无力,不能步履;,二、历史沿革,1、内经:病机:肺热叶焦,分类:皮痿、脉痿、筋痿、肉痿、骨痿,治疗:治痿独取阳明。2、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鉴别风证、痹证、厥证和痿证;3、朱丹溪:提出“泻南方,补北方”;4、景岳全书:补充“元气败伤”致痿的病机;,三、中西对照相关疾病,痿证相当于西医的多发性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病变、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疾病。,四、病因病机,(一)病因:1、感受温毒温毒内侵伤津耗气,肺热叶焦,津伤失布,五体失养2、湿热浸淫湿热浸淫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滋养3、饮食毒物所伤气血津液生化乏源,筋骨肌肉失养饮食不节中气受损,纳运失常聚湿成痰,痰湿内停,阻于经络4、久病房劳久病房劳肝肾阴精受损,筋脉失于濡养5、跌仆瘀阻,四、病因病机,(二)病机:1、病位在筋脉肌肉,根源为五脏虚损;2、病变机理为津液、精血亏耗,筋脉失养,弛缓不收;3、温邪、湿热致痿者属实,但可由实转虚,久则虚多实少;4、病变可累及五脏,常相互传变;,四、病因病机,湿热外袭肺热津伤水湿内侵热伤阴津(热)湿热浸淫饮食不节脾胃虚弱久病劳欲(气血不足)精血不足筋脉失养肝肾亏虚弛缓为痿(精髓耗伤)跌打损伤气血瘀阻经气不利药物损害经气不利,五、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肢体筋脉弛缓不收,软弱无力,甚则瘫痪,部分病人伴有肌肉萎缩。2、由于肌肉痿软无力,可有睑废、歧视,声嘶低喑,抬头无力等症状,甚则影响呼吸、吞咽。3、部分病人发病前有感冒、腹泻病史,有的病人有神经毒性药物接触史或家族遗传史。,五、诊查要点,(二)病证鉴别:1、痿证与偏枯的鉴别偏枯亦称半身不遂,是中风症状,病见一侧上下肢偏废不用,常伴有语言謇涩、口眼歪斜,久则患肢肌肉枯瘦,其瘫痪是由于中风而致;2、痿证与痹症的鉴别,五、诊查要点,(三)相关检查:1、检测血液中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醛缩酶,肌酸磷酸肌酶(CPK)的含量以及尿中肌酸排泄量,有助于鉴别痿证肌肉萎缩的病因。2、脑脊液检查、肌电图检查、肌肉活组织检查等,有助于对与痿证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3、测定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增加,对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六、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病位肺:痿证初起,发热,咳嗽,咽痛,或在热病之后出现肢体软弱不用脾胃:四肢痿软,食少便溏,面浮,下肢微肿,纳呆腹胀肝肾:下肢痿软无力明显,甚则不能站立,腰脊酸软,头晕耳鸣,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咽干目眩,六、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2、审虚实痿证以虚为本,或本虚标实。因感受温热毒邪或湿热浸淫者,多急性发病,病程发展较快,属实证,热邪最易耗津伤正,故疾病早期就常见虚实错杂。劳倦内伤,或久病不愈,累及脏腑,主要为肝肾阴虚和脾胃虚弱,多属虚证,又常兼夹郁热、湿热、痰浊、瘀血,而虚中有实。,六、辨证论治,(二)治疗原则1、治分虚实实证,以祛邪为主。肺热津伤者,治予清热润燥;湿热浸淫者,治予清热利湿。虚证,以补养为主。脾胃虚弱者,用健脾益气法;肝肾亏虚者,治当滋养肝肾。虚实兼杂,宜分别主次兼顾调治,夹瘀、夹痰者,酌配祛瘀、化痰、通络之剂。,六、辨证论治,(二)治疗原则2、独取阳明“治痿独取阳明”之说出自素问痿论篇。阳明,指胃而言,意即治疗痿证当重视调治脾胃,六、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1、肺热津伤证肺燥伤津,五脏失润,筋脉失养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清燥救肺汤加减;2、湿热浸淫证湿热浸淫,壅遏经脉,营卫受阻清热利湿,通利经脉加味二妙散;,六、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3、脾胃虚弱证脾虚不健,生化乏源,气血亏虚,筋脉失养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4、肝肾亏损证肝肾亏损,阴精不足,筋脉失养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加减5、脉络瘀阻证气虚血瘀,阻滞经络,筋脉失养益气养营,活血行瘀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七、预防调护,1、避居湿地,防御外邪侵袭;2、加强日常护理;3、提倡病人进行适当锻炼;4、注意精神饮食调养;,八、结语,1、痿证是指肢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类病证。2、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类,本病以虚为本,或虚实错杂。3、临床虽以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亏损、瘀阻络脉等证型常见,但各种证型之间常相互关联,互相转化;4、临床治疗时务须结合标本虚实传变,时时注意祛邪不要伤正,补虚要兼顾祛邪;扶正主要是调养脏腑,补益气血阴阳,祛邪重在清利湿热与温热毒邪;在治疗过程中还要兼顾气血运行,以通利经络,濡养筋脉。5、痿证的预后与病因、病程有关。,病例分析,1、朱某,男,20岁,三天前酒后与同乡口角,即觉两胁胀满,小腹隐痛,两腿发凉,是夜双下肢痿软无力,不能行走活动,由人搀扶来诊;主诉:两腿肌肉痿软不能步履任地,关节疼痛,小便如油脂状,短赤不利,口渴喜饮,身体困重,少食,头目不爽,耳鸣口苦,脘协闷满,其人面垢如烟尘,舌红,苔白腻,脉弦大而缓。,病例分析,辨为:肝胆湿热下注,气机不利,经络受阻之证;治法:清泻肝胆湿热,通利气机;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病例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