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病情观察ppt课件_第1页
危重患者病情观察ppt课件_第2页
危重患者病情观察ppt课件_第3页
危重患者病情观察ppt课件_第4页
危重患者病情观察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重患者病情观察,神经外二科缑杨杨,什么是危重患者?,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观察,所涉及的问题很多。重点是连续的、动态的、严密的观察由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为脑疝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提供依据,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观察是临床工作的重要手段,在众多观察项目中以生命体征、意识观察最为重要。,病情观察的主要监测项目,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瞳孔的改变肢体的运动、感觉障碍颅内压监测CT检查血气电解质监测脑电监护,生命体征观察及意义,24小时连续监测BP、HR、R、T等项目并记录。保持BP在140/60mmHg,HR70-80次/分,R10-20次/分,T38.5以下。若人工冬眠及(亚)低温治疗,T要求控制在31-35。P缓慢、洪大,60次/分,R慢、深大,BP升高、脉压差大,进行性变化并伴有意识障碍、呕吐,提示有颅内压进行性增高,若伴有一侧瞳孔改变则提示小脑幕切迹疝发生。Cushing反应(两慢一高)。后期出现潮式呼吸,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直至呼吸停止,心脏停博而死亡。,血液动力学监护的意义,包括心率、心律、动脉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等。(1)中枢性病变致心率变化:心血管运动中枢位于延髓内、端脑、扣带回。特点:心率变化突然,无规律性。(2)心血管性病变所致心率变化:主要见于原有心脏疾病;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呕吐、脱水、大剂量应用脱水剂等。,动脉血压监护的意义,了解病人有效循环状态的主要指标(1)血压过高:可导致损伤部位局部过度充血或出血。(2)血压过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脑干功能衰竭BP77mmHg时,脑的血流灌注量将严重不足。BP40mmHg时,脑组织完全缺血缺氧。长期低血压,加重脑水肿。(3)CVP监测正常值:612mmH2O;患者在脱水情况下CVP偏低,一般维持在58mmH2O,循环系统管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单元应该开展脑灌注压和脑血流监测。在颅内压监测之前,MAP应该维持80mmHg,以确保良好的CPP。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进一步开展脑的氧代谢监测和脑功能监测。贫血是常见的严重硕脑损伤后的继发改变,应尽量避免血色素尽可能维持100g/l-或红细胞压积0.30。继发于频脑损伤的高血压也时常发生,当收缩压160mmHg或平均动脉化110mmHg时可引起血管源性脑水肿,并使颅内压升高。高血压往往是对颅内低灌注的生理性反射,在原因未能去除前,不要盲目降血压,以免引起脑缺血,除非收缩压:180mmHg或平均动脉压110mmHg.如果有硕内压监测,可在脑灌注压的指导下管理患者血压。,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意义,未经明显的意识障碍和瞳孔改变而突然发生呼吸停止,提示有后颅窝病变导致枕骨大孔疝发生。颅脑损伤患者多表现为低热,下丘脑损伤则常出现中枢性高热。脑手术后患者会有间歇性高热。术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后又突然上升,应考虑切口、颅内、肺部和泌尿系统感染可能。颅内压增高时可引起心电图异常改变:窦缓、早搏、室性心动过速、T波低平。患者躁动而心率不加快,脑疝已形成。,意识的观察,1.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引起意识障碍的原因为各种因素致大脑皮质或轴索弥散性损伤、丘脑、下丘脑受损、脑干损伤。2.意识障碍的程度反映脑损伤的轻重;意识障碍出现的早晚和有无加重,可作为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依据。3.意识观察既重要又不易掌握。4.意识障碍程度可以分级表达,临床常用两种方法,意识障碍的分类,意识的观察,传统方法:五个阶段或级别1.意识清楚2.意识模糊:为最轻或最早出现的意识障碍,最需关注和熟悉。在此阶段对外界反应能力降低,语言及合作能力减低,但未完全丧失,可有淡漠、迟钝、嗜睡、语言错乱、定向障碍(不能辨别时间、地点、人物)、躁动、谵妄和遗尿等表现;重的意识模糊与浅昏迷的区别在于前者尚能保持呼之能应或呼之睁眼这种最低限度的合作。3.浅昏迷:对语言已完全无反应、对痛觉尚敏感。痛刺激时,能用手作简单的防御动作,或回避,或仅能皱眉。4.昏迷:痛觉反应已甚迟钝、随意动作已完全丧失。可有鼾声、尿潴留等。角膜反应、瞳孔对光反应尚存在。5.深昏迷: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完全丧失。生命体征紊乱,GCS的主要缺陷,无感觉检查无瞳孔检查人工气道患者的语言问题动态观察患者神志的改变意义更大!,Glasgow昏迷评分,共计15分,低于8分者,预后不良,57分预后恶劣,小于4分者罕有存活。即GCS的分值愈低,脑损害程度愈严重,预后愈差,GCS应用颅脑损病人的伤情分类,根据GCS评分和伤后原发昏迷时间的长短,可将颅脑损病人的伤情分为:轻型:1315分,伤后昏迷在30分钟内。中型:912分,.306小时。重型:38分,.6小时以上或在伤后24小时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6小时以上。特重型:35分。,瞳孔的改变,瞳孔的改变对判断病情特别是出现颅内压增高危象-小脑幕切迹疝时非常重要。观察两侧瞳孔的对光反应、瞳孔大小、两侧是否对称、等圆,并且要连续观察其动态变化。并注意直接和间接反应,这对鉴别颅内病变与视神经或动眼神经损伤引起的瞳孔改变有重要意义。瞳孔散大和中脑及动眼神经的牵拉麻痹有关。,瞳孔的观察,判断脑波存在及脑干功能损害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观察内容:大小、是否正圆、对光反射。正常直径:34mm当瞳孔轻度增大,对光反射迟钝,可能是颅内高压。单侧瞳孔散大:同侧颞叶钩回疝。双侧瞳孔散大:颞叶钩回疝继续不断恶化,病情危急。双侧针尖样瞳孔:桥脑出血。,脑内不同部位病变-瞳孔的观察,神经系统肢体运动障碍的观察,神志清楚者:1.令患者活动左右上下肢,观察有无偏瘫。2.笑、露齿、皱额纹时面肌有无瘫痪。3.左右侧握力、分指力检查及对比。4.双上肢前伸举上,瘫痪侧先坠落。5.观察卧床姿势、自然体位。神志不清者:1.给予疼痛刺激,观察反应。2.拉举双侧上肢,瘫痪侧迅速落下。3.双下肢屈膝立起,瘫痪侧不能维持立体位。4.观察去皮层或去脑强直状态,肌力分级,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位,不能抗地心引力抬起;3级:肢体能抗地心引力而抬离床面,不能抗阻力;4级:能对抗阻力的动作,但较正常为差;5级:正常肌力;,反射检查,病理反射2、Babinski等位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Gordon征Gonda征pussep征,病理反射检查方法,病人姿态势对判断伤情,去皮层强直:表现为肩关节内旋、曲肘、前臂旋前、下肢屈曲或伸直。多表示幕上头端的脑损伤去脑强直:表现为所有肢体均呈过伸状态,角弓反张,头向后仰,肘伸直,上臂外旋,腕和手指向掌侧屈曲,下肢强直性伸直,足向庶侧屈曲。中脑和桥脑之间损伤可产生去脑强直状态。表示幕上深部有严重损伤。肢体弛缓性瘫痪而对强刺激无反应,表示桥脑-延髓部损伤。,呼吸功能监护-气道管理,呼吸管理气道阻塞的紧急处理肺部的物理治疗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1、呼吸管理,保持气道通畅肺部物理治疗氧气治疗呼吸机治疗,开放人工气道脑神经功能不全气道保护性反射异常气道机械性梗阻中枢呼吸肌无力,观察内容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吸音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压力,呼吸管理建立人工气道,呼吸管理保留人工气道,脑干实质及临近区域手术后有呼吸功能障碍者后组脑神经损伤出现吞咽和呛咳异常者颈段和上胸段脊髓手术后呼吸肌麻痹或咳嗽无力者严重颅脑外伤有脑脊液漏或口鼻出血者经蝶窦入路垂体手术或经口斜坡手术后渗血较多,未完全清醒者其他需要呼吸机支持者,2、气道阻塞的紧急处理,无人工气道患者存在呼吸道不通畅头偏向一侧、托起下颌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喉罩面罩无创通气暂时支持重复插管或气管切开,气道阻塞的紧急处理,对已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吸痰管检查气道通畅度不通立即解除人工气道,并重新建立不甚通畅冲洗气道,吸痰,进一步判断通畅多为哮喘发作,拔管前的准备进行充分的评估,用物的准备药物的准备:患者的心理护理:,拔管前后的护理,拔管标准正确掌握拔管条件全麻清醒,咳嗽及吞咽反射恢复,咳嗽力量较大,能自行排痰。呼吸频率:成人20次/min,小儿30次/min,呼吸道通气量恢复到术前水平。血氧饱和度95%,血气分析正常。胃内无较多的内容残留,避免拔管后呕吐误吸。,拔管中的护理,具备能够独立插管的主治医师进行拔管。充分给氧、口鼻腔吸痰后拔管。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拔管前后的护理:拔管后注意患者的体位摆放嘱患者做伸舌运动监测血气、SPO2、床旁监护、护士不得随意离开。,拔管前后的护理,3、肺部物理治疗,翻身扣背冲洗气道吸痰对其它监测治疗的影响(氧疗),4、人工气道的湿化,湿化器雾化器人工鼻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250ml/day,5、脉搏氧饱和度监测SpO2,临床应用误差来源判断步骤,良好的脉搏波连续监测意义大,正常90%轻度缺氧85%90%严重缺氧40mmHg(5.3Kpa)20mmHg作为需要采取降低颅内压处理的界限,脑室外引流的位置,1.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大,脑水肿,脑积水,脑血流量增加,静脉回流受阻,2.颅内占位使颅内空间变小,颅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3.颅腔的容积变小,狭颅症,颅底凹陷症,颅高压的原因,颅高压的后果,脑血流量下降:正常成人每分钟约有1200ml血液进入颅内通过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进行调节脑组织移位、脑疝神经源性肺水肿:柯兴反应:BP升高,HR下降,脉压加大潮式呼吸,BP下降呼吸暂停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导至下丘脑、海马回、沟回等植物神经中枢缺血而至消化道功能紊乱。),ICP监测-指征,40岁,伴有一侧或双侧去脑强直发作者术前、术后监测了解脑水肿情况,并指导治疗,还可早期发现术后血肿。脑室法监测还可通过脑室引流控制颅内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颅内炎症,降低颅内压的方案,ICP监测指导治疗,手术决策:根据ICP的变化趋势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合理应用脱水药物:盲目或大剂量脱水颅内肿瘤术后监测:早期发现术后血肿。脑室放液:可通过脑室引流降低ICP连接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在ICP监测同时,还可监测MAP,而获得CPP及CBF情况CPP=MAP-mICPCBF=CPP/CVRCPP=75mmHg。当GCS7且CPP70mmHg,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颅内压控制目标,近来的研究提示ICP的控制目标在30bpm脑缺氧、颅内高压。病人出现缺氧表现,低氧血症时,应使用呼吸机呼吸过慢10mm,术中常规去骨瓣减压,以缓冲术后脑组织肿胀。病人翻身侧卧时,避免骨窗受压,引起脑挫伤或颅内压升高。注意敷料干洁,如发现皮瓣缝合囗有较多渗血或渗液,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以免引起颅内感染。,腰穿的护理,腰穿目的:监测、调控ICP,指导脱水药的合理使用了解脊液性状。引流血性脑脊液,减少红细胞分解产物对脑血管的刺激。鞘膜腔内注药。护理要点1、去枕平卧6小时。2、注意腰穿后低颅压。,液体平衡,定时记录出入平衡对尿液的观察尿管通畅度的判断体重监测,神经外科术后出血的临床特点,术后脑水肿发生的因素,术后脑出血、脑水肿的区别,颅内高压双侧瞳孔散大持续1.5小时是接近意识恢复不可逆的时间极限;双侧瞳孔散大持续3小时是接近呼吸功能恢复不可逆的时间极限。早期预防和治疗颅内压增高,减轻脑疝使脑干损伤成为可逆,治疗上才能取得良好的预后。,脑疝的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头痛加重,呕吐频繁,躁动不安;意识障碍:由嗜睡、朦胧到浅昏迷、昏迷;瞳孔变化:患侧瞳孔逐渐散大,晚期双侧散大;锥体束征:对侧瘫痪,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生命体征改变:Cushing反应;晚期生命征逐渐衰竭。严密动态观察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各项抢救准备,小结,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