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案例_第1页
【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案例_第2页
【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案例_第3页
【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案例_第4页
【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案例 题记: 培养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 走上讲台,走进教育,至今已20载春华秋实。20年,淘尽了浮躁与虚荣,留下了稳健和沉重;20年,教法在钻研中不断完善,思想在磨砺中走向成熟。20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我心中却从未改变,那就是“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它恒久弥新,历久弥坚。 怎样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呢? 一、爱,心灵教育的源泉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教育技巧,而是一种生命质地,一种本真人性的流露。而一旦有爱做底色,教师的职业道德才会有生命的根基,才会有人性的温度,而不再是生硬的概念和条文。爱,不是即兴开放的情绪之花,而是一种恒久弥新的能力。”我很喜欢曲令敏女士这段话。教师生命深处的大爱,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源泉。 1、爱,始于平等和尊重 不平等的爱是居高临下式的、是命令服从式的。这种爱即使老师付出很多,学生也可能不领情,这种爱缺失了尊重。尊重学生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尊重学生的每一分禀赋和才能,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弱点与过错,尊重学生的每一处变化和反复。尊重不是放纵,我们要洞察孩子们产生过错的最细微的动机和原因。 用平等和尊重,我走入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更重要的是,数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把爱也种入了学生的心灵。我的学生知道爱父母、能够敬老师、懂得了感恩和回报。我用爱的教育收获着爱的果实。 2、爱,需要交流和沟通 教育,离不开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眼睛、表情、口头、书信,交流的方式无处不在,我要着重谈的是书信交流。20年来,我与无数的学生书信交流过,写信时,那种爱的本意会从笔头源源流出,教师发自内心的愿望能表露无遗。学生在看信中反思,反思后再看信,你的书信能触及他的灵魂。 用书信,我让患了考试焦虑症的学生重新拾回自信;用书信,我让因家庭破裂想轻生的孩子重新融入了集体;用书信,我让玩世不恭的留守少女改邪归正用书信,我把健全的人格一点一滴养育进学生的心灵。 爱心,让我拥有了一双洞穿学生心灵的慧眼,哪个学生心里有事了,哪个学生今天情绪异常,哪个学生这两天总低着头,总躲着我,我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这些问题,然后用谈心书信的方式,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分享他的喜悦,分担他的忧愁。 二、责任,心灵教育的支点 “我们是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人在打交道。他的生活、健康、智慧、性格、意志、公民表现和精神面貌、他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的幸福都决定于我们,决定于我们的能力、水平、工作艺术和智慧。”苏霍姆林斯基 听了这段话,每一个为人师者都会感到责任的重大。我们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怎样让学生们因为我们的教育而拥有一个幸福的未来?答案很简单,养育孩子们是他们拥有一颗乐观向上、充满爱与责任感的人文之心。 1、用人格魅力,我把做人的品德潜移默化入学生的心灵 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我的人格魅力是:面带微笑,不怒自威;言出必行、恪守诚信;喜爱读书,不辍写作。一个有人格感染力的教师是学生效仿的一面旗帜,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像春雨般潜移默化着学生的心田。我恪守诚信,我的学生就不敢撒谎;我面带微笑,我的学生不会冷若冰霜;我乐于助人,我的学生不会袖手旁观,用独特的人格魅力,我把做人的品德潜移默化进了学生的心灵。 2、用语文,我把人文精神养育进学生的心灵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教育者的责任一文中说:“教员在学校里,不但是教授各科,并且要由各科培养学生的人格。”我是教语文的,语文课在学生人格的培养上可谓得天独厚、任重道远。 怎样以语文养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呢?首先要抓住课文。比如学过谈骨气一文后,我让学生把最后一段改编成贴近他们学习与生活的新时期的骨气,以此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坚韧不拔、知难而上的精神;学习谎言掩盖不住 _事实一课时,学生群情激愤的做法官,用确凿的证据来审判石原,并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明白了弱国受人欺,学生的脸上写满了奋进!语文课独特的爱国情感教育在这里淋漓尽致的发挥;有的人一诗学过后,学生在读后感中对生命的意义作了延伸:谈到了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谈到了过好每一天,无愧于自己,每一课都有人文精神的点点滴滴,学课文不仅仅是让学生认几个字,背几段话,熏陶培养学生向上的人格才无愧于我们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语文中的课外阅读和写作也是养育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当学生不诚信时,我们会共赏一诺千金的文章,对没有责任心不守诺言,来一次心灵的洗礼;当学生为一点小事争吵、打闹时,我们会共赏博大的宽容理解之心,那种狭隘、自私会自惭形秽;当学生受群体错误的影响排挤弱者时,我给他们读了感念一文,学生在随后的作文中叩问心灵,重新找回了明辨是非、找回了包容和正义。当学生因为朋友受欺负而不假思索、“侠义”的用武力相助时,我组织他们开辩论会,给他们念冲动的惩罚,学生明白了新时期怎样才是正确的见义有为这样的人格培养存在于教学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让学生用书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让学生用笔与自己的心灵交流,人文与梦想就会一点一滴的生成 3、用责任,我把爱心种进学生的心灵 一次,我班明亮的妈妈做饭不合他的口味,明亮一赌气没吃饭就来学校了。他妈妈赶快买了些好吃的送到学校,可明亮对寒风中瑟缩的妈妈大吼大叫,毫不领情。可怜天下父母心,当时 _过多的批评他,待他妈妈走后,我才心平气和的让他反思自己对母亲的态度。冷静下来的明亮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回家后就给妈妈赔了不是。可这样的事并不是个例,我们的孩子得到的爱太多,却惟独忘了感恩和回报。在这一周的美文共赏中,我给学生读了几篇文章,写的都是父母对子女无私的奉献和关爱,我也是母亲,我相信我读出了其中的情感。学生们被深深的震憾了。他们在随后的作文中写出了平时父母爱自己的点点滴滴,而这些以前是被自己忽视的、是被自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我告诉他们,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求回报的,但我们得用心来感受,用行动来理解,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还跟他谈什么爱国、爱集体、爱他人?这样的爱心养育每时每刻我都放在心里。作为母亲,我有责任让我的学生爱自己的亲人;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让我的学生爱每一位任课老师;作为教育者,我有责任让我的学生拥有博爱之心。 “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在人的身上经常能发现新的东西,对新的东西感到惊奇,能看到形成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