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教育特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_第1页
书院教育特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_第2页
书院教育特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_第3页
书院教育特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_第4页
书院教育特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文库书院教育特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摘要:书院是中国古代的私立大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千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独特的办学方式及理念在古代教育中独树一帜,其成功的办学经验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关键词:书院教育特色,当代高等教育。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五千年历史文化中又存在着千年悠久的文化教育史,千年的文化教育史中书院教育毫无争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谈中国教育史,要研究现在的教育制度,就必须着重研究书院制度。”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书院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书院教育是中国教育史的根。书院是宋代的教育组织,是东亚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在唐末和五代期间,战事频繁,官学面临着衰退,当时的读书人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从而创立了书院,书院是实施藏书教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拥有千年的历史。宋代时期的书院大多是自筹经费,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最大的特点是仅仅为了教育,为了培养人的学问和道德,完全不是为了应试而取得功名。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分别是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应天府书院,河南嵩阳书院。明代书院发展到一千两百多所,最具有代表性的书院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明朝统治阶级曾先后四次毁禁书院,但是书院众师生宁死不屈,守卫着书院,最终还留下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豪情壮志。清代书院达到了鼎盛时期,书院官学化也达到顶峰,直至光绪二十七年诏令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至此,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书院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书院的教育教学的特色以及文人志士对中国教育史的影响和贡献是永远不可能被冲淡的,直至至今,书院教育对于当代的高等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学生尊师重道。书院教师和学生日夜相伴,书院教师不仅仅是在学生上照顾关心学生,在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也在用他们崇高的师德去照料学生,从而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这种无私纯洁的师生情谊在当时日益盛行的官学中是十分稀有的,但又是那么的弥足珍贵。书院的教师能够用崇高的师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论,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为学生树立做人,做事的榜样,真正做到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至诚谆悉,内外殚尽”的精神是他们得到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尊敬。书院的学生以拥有这些无私的,品德高尚的老师为荣,他们常年跟随着自己的老师,学习老师的为人处事,从老师身上汲取知识,书院学生的人生轨迹中存在着他们老师的影子。在书院里,我国古代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和发扬。朱熹离世的时候,虽然他的学说被打击了,没有被那时代的人给采用,但是仍然有数千名学生为他送葬。然而放眼于当代的高等教育,基于我国的国情,相对于庞大的学生基数,教师数量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这个时期的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可能做到书院那样子的完美圆满的师生情谊,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隐患。不可否认的是,当代教师在自己的职业道德上没有书院时期的那些老师优秀,虽然不乏一些真正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教育事业的老师,这种雪中送炭的教师真的是凤毛麟角,仅仅在这一点上,当代教育就应该向书院看齐,宁缺毋滥,首先需要的是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的教师,这样子才有可能培育出德馨兼备的学生,才会让自己优秀的品德在自己的学生身上传承下去,这样就能从本质上改善学生,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习到为人处事的方法,不至于走上歪路,使自己的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把优良的品质带给他们自己的学生,这样子的良性循环才能使教育有质的飞跃,任重而道远。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的催化剂,教师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艺术,人格,教师的专业修养等方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不能不引起高度的重视,教师要得到学生充分的尊重于信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目前大学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课后则形同陌路。人与人之间就是靠着交流才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缺少了交流,那么谈什么尊重和信任呢。所以,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点在于是否能够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去,不仅仅是关心学习,更是要关心生理心理的健康,只有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在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路上事半功倍。2.学生为主的,带着问题的讨论式教学书院中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辨析所存在的问题,学生之间,老师之间,都可以相互质疑,相互取长补短,在听完一个人的讲解之后,如果听者有疑问的,不管主讲的人是老师还是自己的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把自己的观点阐明出来,能够把自己心里的想法真真切切的表达出来,这样子的教学模式也为以后众多学派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思想是正确的时候就会竭力的去宣传本派的学术思想,相互反驳,相互找到对方学派的不足之处,这样子就会使每个学派都有危机意识,会不断的改进自己学派的观点,会找寻更加可靠坚实的观点去证明自己的学派,以至于使自己所支持的学派立于不败之地。虽然会存在着相互的反驳,但是在反驳的过程中却是非常虚心的去接受对方的建议,去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求同存异,不存在着蓄意贬低对方。尽管存在着众多的流派,观点完全不一样,但是许多书院的负责人却允许不同学派自由讲学,甚至主动邀请不同学术流派的大师到自己主讲的书院来讲学。在自由听讲方面,书院允许学生择师入学,而且欢迎各种层次的人来参加书院的活动,实现了有教无类。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经过自己的实践才能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完全的变为自己的东西,而且这些知识不仅仅是老师传授的知识了,学生吸收的是升级版,是更加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知识,换句话说就是对于自己最好的知识。书院则是主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行整理,独立作业,自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方式。教师只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标牌,真正要探究到深层次的知识当中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结合老师所给知识经验,需要学生自己用心去领悟参透其中的奥秘,使知识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东西。“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是由苏联的一位教育家凯洛夫发明的,虽然是由苏联教育家发明的,但是在中国教育制度中却是应用的最为广泛的。什么是“填鸭式教育”呢?“填鸭”是指在鸭子的饲养过程中养鸭人用含糖量高的柱状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那么“填鸭式教育”就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了。面对现在我国的基本国情,高考被称作是目前来讲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所以在应试教育越来越盛行的风气下,“填鸭式教育”就慢慢的被老师给接受了,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了。不能否认“填鸭式教育”所带来的效果,因为毕竟这样子的教育模式能够让我们拿到更好的分数,能够圆我们自己的梦想,因为现在这个社会还是在依靠读好书才能够养活自己,才能够有光明的未来。但是有利就有弊,“填鸭式教育”的弊端也同样明显。在这样子的教育模式下,只能充分的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学生,没有一点创新性,只是按部就班的将书上的思想复制出来,粘贴在自己的大脑中,这样子就产生了这样子的一些问题:每个学生都是按照这样子的思路在学习,在获取知识,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逐渐的,学生的创造性会被抹杀的消失殆尽,最终成为考试的机器,而不是未来社会上的人才。“填鸭式教育”教育出来的天才,绝对不是因为填鸭式的灌输知识,他们还保持着自己的思想,他们还保持着自己的创新能力,他们没有被“填鸭式教育”同化。当代教育的确应该学习一下书院的教育方法和形式,这样才能使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我们的教育和国家才会有复兴的希望,国家需要的不是考试机器。而是真正能把重担挑在自己肩上的有志人士。3.重视在课堂之外的学习古代的书院大多数都建立在风景优美的山林,俊俏挺拔,风光秀丽的名山中。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学生和老师能够更好的把自己的心灵给沉静下来,能更好的研究和探索知识。除了注重自然环境的山水特征外,书院的建立还强调和表现历史文化古迹,名士踪迹等人文因素。许多书院的负责人主张并且身体力行的带领学生游历名山大川,体察民情。这个也是书院师长培育门徒的重要途径。既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体现,也是磨练意志的重要手段。这样,学生走出书院与大自然社会接触,可以广交朋友,共同讨论,共同研究,也可以流连于山水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