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表情,.,第一节表情概述,一、表情及其类型表情(emotionalexpression)是指个体情绪、情感反应的外部表现。人的情绪与情感反应往往会通过外部行为动作格式有意或无意的流露出来,喜怒哀乐于言表。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表情来判断其内心的情绪感受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手势、眼神、视线、语速、语调等方面的变化,都能够反映个体内心的情绪情感状态。,.,表情可以分为面部表情、姿态表情与声调表情。面部表情(facialexpression):情绪的发生时引起的面部肌肉变化模式,如高兴时额眉舒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面部表情模式能够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情感,是情绪识别与交流的主要线索。姿态表情(gestureexpression):是情绪发生时面部以外的身体行为动作变化模式,手势、姿态等,愤怒是握紧拳头,恐惧时身体战栗。语调表情(toneexpression):是情绪发生时的言语声调、节奏和速度变化模式。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快,悲伤时语调缓慢、声音低沉,愤怒时语调增强等。,.,二、表情的普遍性表情具有普遍的模式,全世界的人在一些基本的表情模式上是一致的。如高兴、愤怒、恐惧、悲伤、惊奇、厌恶、轻蔑、兴趣、甚至害羞、自豪等。达尔文、伊扎德等情绪进化论者认为,人类的表情是从其它动物那里进化而来,人与动物具有一些共通的基本表情模式,如恐惧、愤怒、厌恶。,.,由于情绪是迫于适应而进化结果,表情就具有一些生存价值的原始模式,这些模式具有遗传的规定性。因此人类表情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不论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属于哪个民族,表情具有一致性。现有的研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这一观点,证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先天盲孩的证据。(二)跨文化的证据,.,三、表情的差异性表情具有普遍性与一致性,但表情也有文化的差异性。因为不同文化对于情绪表达形成了不同的适应性规范,随着个体的社会化,人们习得了这些规范,掌握了怎样的情绪表达是适合的,怎样的情绪表达是不适合的。这样由于不同文化对于情绪表达的适合于不适合形成了不同的规范,迫于这种文化的压力,个体的表情自然具有了文化的独特性。例如伸出舌头在一些文化中表示惊讶,在有些文化中表示轻蔑。西欧人和美国人以轻吻表示亲切,日本人以微笑表示抱歉。,.,艾克曼等(1972)一个实验中让美国与日本大学生被试观看一部影片的悲伤情节,让他们单独看或者与一位来访者(被告知是科学家)一块儿看,隐蔽地摄下被试的表情。结果分析表明,单独看时两组大学生的表情没有差别,但与他人一起看时,日本大学生较少的表露出不良情绪,往往以礼貌的微笑掩盖真实情绪。,.,四、表情识别表情识别(recognitionoffacialemotionalexpression)是指对于表情所表达的情绪信息意义的理解。个体在交往中,总是在根据对方的表情对其内心的真实情绪反应与体验做出理解和推断,知道表情所反映的情绪感受。,.,(一)面部表情识别婴儿似乎生来就具有识别他人表情的能力。在一个实验中,4-6个月对于重复呈现的成人表情如惊讶、害怕和愤怒的兴趣下降,出现了习惯化反应。而当呈现新的表情时,他们有重新表现出兴趣。婴儿还会对快乐的表情做出更多的积极反应(靠近与微笑),对生气的表情做出更多的消极反应(躲避或皱眉),意味着他们不仅能够识别表情,而且很早就能够理解这些表情的意义。,.,(二)姿态表情识别人们不仅能够识别面部表情,也能够识别姿态表情。在姿态表情识别中,双手的动作模式起着重要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根据他人的身体动作能够了解其情绪状态。例如哑剧表演就是通过姿态表情来传递情绪信息的。,.,(三)声调表情识别情绪可以通过语言直接进行表达,不仅如此,语言中的语音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变化也表达了充分的情绪信息。人们可以通过这种语音与声调的变化识别出情绪。惊恐时尖叫、悲哀时语言节奏缓慢,气愤时语言节奏变快,爱慕时语调柔软,呻吟表示痛苦,笑声表示欢乐等。,.,第二节面部表情,一、面部表情(facialexpression)情绪的发生时引起的面部肌肉变化模式,如高兴时额眉舒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面部表情模式能够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情感,是情绪识别与交流的主要线索。,.,.,.,.,.,.,.,.,面部运动是通过大量面部肌肉和肌肉组的收缩而产生的,这会使得在面孔上产生大量的褶皱和皱纹。大多数的面部肌肉,如前额肌肉、皱眉肌和使得嘴唇移动的肌肉都受第七对脑神经-面神经的支配,也有一些面部肌肉如眼睑肌受第三对脑神经-动眼神经的控制,咀嚼肌的运动受第五对脑神经-三叉神经的控制。在这些脑神经支配下的面部肌肉运动模式是面部表情依据。,.,面神经受两个运动系统控制,皮层下运动系统或锥体外回路,调节对刺激做出反应的非随意的面部行为。皮层下系统激活面部稳定的、固定的肌肉收缩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天生的且具有普遍性。表达者常常意识不到,很难通过意志力产生或阻止。,.,皮层运动系统或锥体回路,调节习得的随意的面部行为,这些行为受控于行为期待的结果。皮层控制的面部行为是习得的反应,这些反应可能会有文化的差异,并且这些反应能够根据要求产生或阻止,而且通过在社会中习得的表现规则对面部行为进行控制,对实际的面部运动的程度和形式有很大的影响。,.,皮层和皮层下运动系统两个神经回路彼此独立。运动皮层的损伤会导致随意面部表情的损害。而自发的,不随意的面部表情没有受损。相反的,皮层下运动系统受损的病人中会观察到,他们缺乏自发的面部行为,但却可以根据要求收缩面部肌肉。,.,二、面部表情测量艾克曼和伊扎德的研究开启了对面部表情的客观测量。艾克曼开发了面部情感计分技术(FAST)和面部活动编码系统(FACS)。伊扎德开发了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AFFEX)。,.,艾克曼等(1971)最初制订的面部情感计分技术(FAST),后来编制了面部活动编码系统(FACS)。面部活动编码系统(FACS)依赖于产生表情的很细小的面部肌肉活动,包括情绪的紧张度和时间过程的编码,面部活动编码系统包含了28个面部活动单位(AUs),这些活动单位单独或是结合起来对所有可视和可辨别的面部肌肉运动进行解释。,.,.,.,相似的编码系统是伊扎德的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AFFEX)。,.,.,.,.,Max把面孔分为额眉-鼻根区、眼-鼻-颊区、口唇-下巴区三个部位,列出29个面部运动单元,编上号码,每一号码代表面孔某一区域的一种活动。面部表情就是由这三个区域的肌肉运动的各种组合而成。例如No25为额眉区下压、聚拢;No33为眼鼻区的眼变窄、微眯;No54为口唇区的口张大呈矩形。这三个区域的肌肉活动组合起来就表示了愤怒。,.,No25为额眉区下压、聚拢,.,No33为眼鼻区的眼变窄、微眯,.,No54为口唇区的口张大呈矩形,.,.,AFFEX是通过整体判断来对情绪表达进行识别(IzardDougherty,1980),这些系统将表情进行了分类,如悲伤、生气、愉悦,但是没有对情绪表达强度或动态属性进行编码。,.,除了面部表情编码系统之外,肌电图(EMG)也是客观测量面部表情一种方法。肌电图(EMG)是用连接在面部的很小的电极来测量面部肌肉的收缩与放大情况,因此,记录到的肌电图可以对可视和不可视自发和随意的面部表情的情绪诱发刺激做出反应时,肌电图(EMG)可以区分出情感反应的愉快度和强度。,.,三、面部表情的普遍性与文化差异性(一)面部表情的普遍性依据进化论的观点,面部表情是对某种特定情绪状态的先天性的表达,因此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在人类群体中,不论年龄、性别、文化、种族都是一样的。达尔文通过观察将人类表情与动物表情进行比较尝试为人类和动物情绪的种系连续性假说提供证据。,.,在二十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艾克曼与伊扎德等研究了不同西方文化和非西方文化背景中(亚洲、非洲、欧洲、南北美洲)被试的面部表情识别,发现要求被试从包括六种基本情绪词汇(愤怒、高兴、悲伤、恐惧、厌恶、惊讶)的词单中选择一个情绪词与六种基本的面部表情图片中的一种匹配,结果表明六种基本表情识别具有很高的跨文化一致性。,.,研究也发现以那些孤立的没有文字文化的成员为被试,要求他们从三张面部表情的图片中选出一张与不同的情绪诱发情境相匹配,(EkmanFriesen,1972),被试选择的符合情境的表情图片的比例高于随机水平。,.,面部表情跨文化识别的一致性是支持面部表情普遍性的有力证据,然而在技术和方法论领域,却受到了批评。在表情识别中获得的高一致性,可能是研究方法造成的。(1)表情识别研究中,给被试呈现整套的面部表情刺激,这些刺激可能会强调相似性和差异,则会提高一致性判断。,.,(2)与自发产生的表情相比,那些普遍、原型的表情,同样也可能导致高一致性判断。(3)在大多数面部表情识别研究中所使用的迫选法由于强迫被试从词单中选择一个情绪词汇,而词单中各选项彼此不同,词单中也只包括“正确的”情绪,而不包括近似替换项目以及“都不正确”的选项。,.,研究让被试对面部表情自由标签时,与迫选法相比,一般识别准确率降低。但自由标签也是有问题的,因为高一致分数依赖于作为同义词回答的分类,与约束的分类相比,更宽泛的分类会产生出更高的识别分数。,.,但后来的一些研究中用改进的迫选法和采用多选的方法测量时,同样支持了面部表情的普遍性。如Flank和Stennett使用了修正过的迫选法,给澳大利亚的被试提供了包含六种基本情绪词(高兴、悲伤、愤怒、厌恶、恐惧、惊讶)和“都不是”选项,被试选择了正确的情绪词来标签相应的面部表情。,.,Flank和Stennett进行了第二个研究,使用相似的情绪词单,但正确的情绪词汇从词单中移走。当正确的情绪词包括在选项中时,大多数被试会选择了正确的情绪词,被试也很少会选择“都不是”这个选项。但当正确选项被移走,大多数选择“都不是”这个选项。,.,Flank和Stennett的第三个研究包括六个基本情绪词汇和四个其它的相关的情绪次(即警觉、厌倦、鄙视、兴奋),被试识别分数几乎与前述研究一样。Haidt和Keltner的研究也同样支持了面部表情的普遍性,他们将面部表情识别从六个基本情绪扩展到害羞、窘迫、同情、轻蔑以及三个与自我意识有关的表情(咬舌头、打哈欠、用手遮脸),识别的分数高于随机水平,虽然识别成绩会因情绪和文化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二)面部表情的文化差异性面部表情的普遍性观点受到一些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反对,他们认为面部表情是由文化决定的而非天生(Mead,1975)。“脸上所呈现的都是由文化书写上去的”是面部表情文化相对论观点的最好概括。文化相对论的支持者们认为,不同文化的成员暴露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情绪体验特征,表情会有不同的表现规则。,.,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中,相同的表情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例如:Klineberg(1938)研究了中国的文化中被试对情绪表达的描述,结果认为:愉悦和幸福并不总是伴随着微笑,微笑并不总是幸福的信号,也可以是为了保持愉快的外表以掩盖不允许被呈现出来的情感。Labarre(1947)认为微笑并不总是表示愉快,也可以是惊讶、有趣或是窘迫。,.,尽管跨文化研究得出面部表情识别分数显著的高于随机水平,但识别的正确率却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ElfenbeinAmbady,2002)。例如,对于以西方人为原型拍摄的面部表情图片,在西方文化中的被试正确识别率最高,是78%-95%,非西方文化中的被试稍微低一些是63%-90%,孤立文化中的被试识别的准确率最低尽管也高于随机水平,是30%-65%。,.,当被试判断的是相同文化中成员的面部表情,或者当少数民族被试判断多数群体成员的面部表情时,识别会更加准确,称为“组内优势”或“群内优势”(ingroupadvatange)。Wickline等人选取非洲籍美国学生、欧洲籍美国学生、非洲留学生和欧洲留学生,要求被试通过面部表情来判断非洲籍美国人和欧洲籍美国人的面部情绪。结果发现,非洲留学生的识别正确率普遍低于其他三组,欧洲籍美国人识别美国人面部表情的准确性高于其他三组。,.,面部表情文化差异的来源是在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规范,称为情绪的“表达规则”(displayrule)。这些规则依赖于社会情境和文化要求,规定了情绪什么时候和怎样被表达,面部可以表现一个不伴随相应体验的表情,可以遮掩不合适的情绪的表达,减弱或提高感觉到的情绪强度或者完全掩盖或抑制感觉到的情绪。,.,四、面部表情信息面部表情传递的是怎样的信息,有两种观点:面部表情的情绪表达观点面部表情的行为生态学观点。,.,(一)面部表情的情绪表达观点大多数心理学家,包括Ekman(1972)、Izard(1971)和Tomkins(1962,1963)认为表情反映的是表达者的内部情绪状态。这个观点也称为“情绪表达观点”、“读出观点”或“输出假说”。这个观点支持面部表情与情绪体验一致,因为对于每一种基本情绪都有一个先天的情感程序,这些程序会对面部肌肉产生神经输出,形成不同情绪的表情模式。,.,在观看幻灯片研究范式中(Buck,1978),让作为“发送者”的被试观看可以唤起情绪的幻灯片,同时隐蔽拍摄他们的面部表情。被试观看的幻灯片有愉快、不愉快、性感和正常几种类型,之后要求作为“发送者”的被试对每张幻灯片的愉悦度进行评价。其他一些作为“接收者”的被试观看“发送者”的面部表情录像,要求识别“发送者”观看的幻灯片的情绪类型,并且对“发送者”情绪反应的愉悦度进行评价。,.,与情绪表达观点一致,研究发现“接受者”可以准确识别“发送者”看到的幻灯片情绪类型高于随机水平。此外,“接收者”对“发送者”情绪反应的愉悦度等级评定与“发送者”自我报告的观看幻灯片时情绪反应的愉悦度成正相关。,.,艾克曼等让被试观看愉快影片片段(如幼儿大猩猩玩耍的特写)或不愉快影片片段(如车间意外事故),在每个片段结束后,要求被试自我报告诱发的情绪反应强度,并对他们的面部表情模式用FACS进行编码。结果表明,观看诱发积极情绪影片片段的被试呈现出积极情绪的面部运动单元,而观看消极情绪影片片段的被试呈现出消极情绪的面部表情运动单元。与情绪表现观点相一致,关键的面部活动单元的数量与自我报告的积极、消极情感的强度正相关。,.,(二)面部表情行为生态学观点行为生态学观点,也称为“社会交流”观点认为,面部表情是在特定社会情境中为交流表达者的社会动机逐渐进化而来的社会信号。表情标志着表达者试图做什么和想要别人做什么。例如,微笑是合群的信号,悲伤面部表情是寻求帮助和安慰的信号。面部表情是表达了什么是对个体有利的,服务于他的社会动机和意图,而独立于真实的情绪感受,因此当个体需要帮助或支持时,他会呈现出悲伤的面孔,而真正感觉悲伤时并不一定呈现出悲伤的面孔。,.,Kraut和Johnston(1979)观察了保龄球投球手、冰球运动迷以及行人的自发面部表情。研究发现当投球手面对同伴比面对保龄球有更多的微笑,冰球运动迷当他们的球队赢得一球或对方受到罚球时,在与朋友互动情况下比不与同伴互动时有更多微笑。最后,与其他人交谈的行人比不与他人交谈的行人笑的更多,不论天气如何。,.,Fernandez-Dols和Ruiz-Belda(1995)使用FACS对1992年奥运会颁奖典礼上的22名金牌得主的面部表情进行了分析。金牌得主在与官员和观众们交流时会与等待授予金牌或接受了金牌后转向国旗倾听本国国歌时相比都笑的更频繁。这表明微笑与个体幸福感联系不是很大,而更多的依赖于情境的社会性方面。,.,Chovil(1991)研究发现情境的社会性程度与面部表情相联系,研究中让被试听一个亲密电话,有四个社会性不同的条件。社会性最少的条件,被试一个人从收音机中收听这个亲密电话;社会性较少的条件,被试听坐在一个屏幕之后的人为其描述这个亲密电话;社会性较多的条件,被试从电话中接听亲密电话;在社会性最多的条件,被试面对面的听一个人给他描述亲密电话的内容。,.,研究中的被试做出了很多怪相并且打哈欠,有趣的是,随着情境社会性的增加,打哈欠、做怪相的面部行为也在增加。这与行为生态学观点一致,其他人的出现促进了情绪表达。,.,五、面部表情的反馈假说关于面部表情与内部情绪体验的关系,Tomkin(1962)、Izard(1971)、Zajonc(1989)等提出了面部反馈假说,认为表情在情绪体验中起着引发的作用,面孔不仅表达情绪,而且还诱发或改变情绪体验,情绪体验部分是由面部表情所决定的。面部运动对情绪表达者提供了诸如本体的、皮肤的以及内脏的反馈,这些反馈调节情绪体验的发生即“调节假说”;或者促发相应的情绪,“促发假说”(Adelmanne,Zajonc,1989)。,.,依据面部反馈假说的调节观点,表情影响由刺激情境诱发的情绪状态的强度,即:与情绪一致的表情会加强相应的情绪体验,不一致表情会削弱相应的情绪感受。例如,如果你是悲伤的,你越是皱眉和撅嘴就越是悲伤,如果你是悲伤的,呈现出快乐的面孔会使你不那么悲伤了。促发假说认为在没有任何情绪诱发刺激的情况下面部表情可以引发相应的情绪。即让人们面孔呈现出一个特定的表情,这个表情会使你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一)面部表情调节情绪的发生Lanzetta,Cartwright-Smith和Kleck(1976)提出,操作面部表情对预期的或接受到的不同强度电击做出反应,随着面部表情的改变,被试的自主唤醒和自我报告疼痛感会发生改变。在基线水平,被试接受一系列强度不同的电击,之后要求对接受到的电击的厌恶程度进行评定。在反应水平,要求被试模仿没有受到电击(抑制)或者模仿受到了一个很大的电击(放大)的表情,而不去考虑由信号所表明的电击真正强度的大小。,.,与面部反馈假设的调节观点一致,无论在预期电击还是接受电击阶段,面部表情的抑制会降低自主唤醒和自我报告的疼痛感。同时,与基线水平相比,模仿受到强烈的电击刺激会导致自主唤醒的增加和报告的疼痛感和不舒服感的增强。,.,表情调节假说也受到用间接方法的研究结果的支持,如Kleck等人在无、低或中等强度的电击条件下,通过观察者出现的方式对个体的表情进行操作。与单独条件相比,观察者的出现会削弱被试的表情,被试自我评价的疼痛降低。Lanzetta,Biernat和Kleck(1982)等人在让被试观看愉快和不愉快的幻灯片时,在被试面前放一面镜子,使得被试产生表情抑制,发现被试的情绪表达和自我报告疼痛感的等级评定都有削弱效应。,.,Laird(1974)让被试在观看中等积极和消极的幻灯片时收缩特定的面部肌肉,让被试使眉毛向下并聚在一起,并咬紧牙齿收缩颔角(愤怒皱眉表情),或者将嘴角上扬(幸福微笑表情)。与幻灯片效价相一致的表情会提高自我报告的情绪感受,做“微笑”表情的被试当看到积极幻灯片时会感觉更快乐或更有趣,而做“皱眉”表情的被试当看到消极幻灯片时会感觉更生气。,.,Strack,Martin和Stepper(1988)发现了一个更巧妙的程序,使被试相信他们正在参加一个心理活动协调性研究,让被试对幽默卡通片的有趣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让他们用牙齿叼着一支笔形成微笑表情,或者用嘴唇叼着笔形成微笑抑制表情,或者用非利手拿着笔(控制组)。研究发现,在牙齿叼着笔的件下评价卡通片最有趣,在嘴唇叼着笔的条件下评价卡通片最不有趣,而控制组的介于二者之间。,.,(二)面部表情促发情绪研究发现表情不仅调节已发生的情绪状态,而且在没有刺激情境的情况下还可以引发相应的情绪体验。Duclos及其同事(1989)的实验发现,要求被试听一系列中性声调声音时收缩面部肌肉产生恐惧、生气、厌恶、悲伤的面部表情,并对他们的情绪感受进行评价,发现与面部表情匹配的情绪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珠宝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煤矿提升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拔尖创新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生化专业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培训反馈路基施工方案
- 国际友谊庆祝演讲稿模板
- 2025年学情诊断高一年级物理试题(定稿)
- 轿厢装潢施工方案
- 培训反馈意见表
-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
- 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中国银行业协会
- 电力系统分析孙淑琴案例吉玲power程序实验指导书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5)
- 根管治疗--ppt课件
- 《毛诗大序》原文及注解
-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
-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备案审批
- 桌牌桌签模板正反桌牌会议室三字两字桌牌word版
- 工作餐费用报销审批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