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特殊需求學生的教學與輔導-在資源與需求無法平衡的情況下,中埔國小校長鄭友泰,.,2,前言,老師的工作就是要給學生打擾的!眼見不一定為憑公主的月亮,比馬龍效應:老師的專業迷失,霍桑效應:學生的成功契機,.,3,講題大綱,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的連結,普通班老師的責任,有效教學,進入特教體系,接受融合教育,Forstudents,轉介,建構無障礙學習環境,適性教育,.,4,特殊教育的對象,(一)常態分配曲線的兩端(身心障礙與資賦優異)(二)高危險群(擴及文化刺激不足、隔代教養與外籍配偶子女),.,5,特殊教育的對象,.,6,類別上的修訂:嚴重情緒障礙改為情緒行為障礙,因為原條文無法涵蓋ADHD(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候群,俗稱過動兒),且學童也可能有情緒問題或行為問題或兩者皆有的問題。情緒行為障礙即可全部涵蓋。,.,7,經費預算規定修正,中央政府特殊教育預算未來將不得低於當年度教育預算4.5中央政府約增加五億特教預算。,.,8,第十四條,各學校將來可以有增設特殊教育行政人員的法源依據(特教組長)。,.,9,每縣市設置特殊教育學校,第二十五條:將來每個縣市至少應設立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分校或班)。並以招收重度及多重障礙學生為優先。啟聰學校以招收聽障生為主,啟明學校以招收視障生為主。,.,10,資優教育辦理方式的變革,第三十五條:國民教育階段的資賦優異教育採分散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及特殊教育方案辦理。(原藝術才能班得採集中式特殊教育班辦理,有變相資優班之嫌),.,11,家長不同意鑑定時的處理,第十七條托兒所、幼稚園及各級學校應主動或依申請發掘具特殊教育需求之學生,經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同意者,依前條規定鑑定後予以安置,並提供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措施。各主管機關應每年重新評估前項安置之適當性。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不同意進行鑑定安置程序時,托兒所、幼稚園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通報主管機關。主管機關為保障身心障礙學生權益,必要時得要求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配合,.,12,家長與教師團體的參與權,第四十九條:訂定行政命令及自治法規,應邀請同級教師及家長團體參與訂定。,.,13,特殊需求學生SPECIALNEEDSTUDENT,指的即是過去身心障礙(殘障)及資賦優異學生現在更進一步涵蓋班級內之文化及家庭不利、外籍配偶子女、少數民族等高危險群兒童。因為去標記化的教育思潮下,以較中性的名稱指明其教育需求的特殊性其需求包括課程的調整、環境的調整、人力及教學輔具的支援及評量的調整,.,14,特殊教育發展之沿革與趨勢,由隔離到融合的歷程由服務視聽障到智障到倡導不分類,常態化與融合教育反標記化身心障礙者權利運動個別化教學運動反機構化與回歸主流,保護評量程序運動倡導合作諮詢模式重視轉銜計畫重視多元智慧理論推動終身教育,.,15,特殊教育設施(LRE:最少限制環境),輕障礙程度重(過去),限制最小學習環境限制最大,學生人數,普通班,普通班輔以諮詢服務,普通班輔以巡迴輔導,資源教室,診療中心,醫院或居家教學,自足式特殊班,通學特殊學校,住宿學校,低需求程度高(現在),.,16,是特殊教育專業人員的工作伙伴是特殊需學學生家長的優先諮詢對象是特殊求學生的貴人,普通班教師在特殊教育中的角色,.,17,普通班教師在特殊教育服務的任務,適應學生之個別差異評量學生學業能力及其障礙使用多重評量參加特殊需求兒童鑑定會議參與撰寫個別化教育計畫(IEP)協同或獨力執行IEP與家長或監護人溝通參與申訴或個案協調會議與專業人員合作,轉介,教育服務,.,18,轉介前介入,當鑑定是為了申請教育安置時,學校在提報學生給鑑輔會鑑定之前,應先進行轉介前介入輔導處理,.,19,轉介前介入的流程,狀況改善,狀況未改善,學校列冊追蹤輔導,轉介特教業務承辦人,徵求家長同意,轉介鑑輔會,.,20,轉介流程:,發現篩選鑑定安置,安置的考量,除由心理評估小組及專業團隊所施測的評估結果外,在安置學生亦考量下列情況:父母意願(教育選擇權)孩子的需求與能力(受教權)居家的遠近(就近就學原則),.,22,轉介時學校需要協助處理之事項,(一)確定已做過相關輔導處理措施並備有紀錄(二)確定需要心理評量小組鑑定(三)取得家長同意(四)協助家長填寫轉介登記表(五)檢查應備文件是否齊全,並寄至本縣鑑輔會(六)電話聯絡鑑輔會確認是否收到鑑定申請資料(七)協助心理評量小組蒐集相關資料(八)依會議決議結果至本縣特教通報系統網站通報,.,23,在融合教育下普通班老師的任務,營造接納與溫馨與關懷的學習情境提供彈性、個別化的適性教育(IEP)製造合作學習的情境建構學習的鷹架適當的親職互動與關懷,.,24,融合教育教學流程圖,.,25,進行普通課程的調整,包含一、內在調整策略(internallygeneratedmediators)二、外在調整策略(externallygeneratedmediators),.,26,內在調整策略,定義:學習、記憶、閱讀策略等學習策略的教學如資訊獲得策略、展現能力的策略當學生精熟這些策略後,再增進學生對這些策略的類化能力。,.,27,外在調整策略,透過對教學方法或教學內容做調整等外在的協助,協助學生進行學習。例如在文本中安插合適的問題或重組教材內容等方式。,.,28,Bulgren和Lenz的課程調整方式,課程調整檢核表,.,30,如何進行有效教學,教學前,教學後,教學,教學前評量學生環境需求決定教學目標擬定IEP發展選用及調整課程計劃課程運作模式擬定教學模式策略選用設計教具安排教學時間決定教學地點規劃教學環境安排評量活動決定教學人員及分組,營造正向學習環境促進師生關係和互動促進同儕關係和互動引發學生主動參與提供學生明確的回饋有效運用教學計劃保持彈性及隨機應變態度清晰明確的語言加強善用教材教具加強善用教學活動/策略有效管理間,評量學習成效1追蹤學生在家及社區所學練習所學活動技能情形2回顧及修正課程運作模式或IEP3評鑑跟IEP的成效,.,31,(一)促進師生關係與互動,(1)提供溫暖而鼓勵的環境,讓學生得到情緒的宣洩及鼓勵(2)注意學生優點及長處,指出學生在團體的價值及重要性,鼓勵其進步與努力。(3)尊重學生的年齡與能力。(4)說話具體。(5)讚美與批評要平衡呈現。(6)提供具體的回饋。(7)鼓勵學生解決自己的問題。(8)對解決自己的問題有困難者提供協助。,.,32,(二)清晰明確的語言,用學生聽得懂得字句、具體而簡化的語言。避免一連串的疑問句、多用肯定句。下指令避免出現嫌惡、威脅、嘮叨、謾罵。一次只問一個問題並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反應。學生如果無法回答應調整或簡化問題,學生答不出來仍應對其努力加以肯定。,.,33,(三)促進同儕關係與互動,鼓勵同學看到彼此優點及互相協助觸發、引導同學相互瞭解及互動來促進同儕關係及互動。,.,34,(四)引發學生主動參與,藉由詢問學生過去經驗、問與主題相關問題、讓生練習或實作甚至讓學生準備教具等方式教師需不斷製造機會引發學生參與,.,35,(五)提供學生明確的回饋,1.回饋應清楚、具體與確定2.立即回饋3.經常性回饋4.針對現階段行為給予回饋5.回饋具一致性6.正向回饋與矯正性回饋需平衡7.除對個人回饋應針對團體回饋,以增進其團隊精神。8.運用圖表把結果圖表化。,.,36,(六)有效管理教室時間,上課時間可分為專注時間及轉銜時間轉銜時間是指等待活動、獲取物品或尋求協助所耗費之時間。學生等待時間不應超過總上課時間的10%15%,如超過學生易有行為問題。教師應準備充分的教學活動,如原課程提早完成應加入與原課程相關的有趣課程或延伸活動。,.,37,視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一,教室布置及擺設應該儘量有規則,物品擺放固定位置。使兒童能記得住,而逐漸能在熟悉環境裡行動自如。,.,38,視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二,顧及由而行動安全,通道應保持通暢,門最好全開或全關,一方面不影響其行動,一方面避免幼兒絆倒的危險。,.,39,視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三,利用鮮豔或有觸感的標誌引導幼兒行動及探索環境。如在全盲兒童的杯子或置物櫃黏上魔鬼氈以方便兒童辨識。對弱視兒童輔以特大或鮮豔的標誌。如在階梯轉角貼上鮮黃色膠帶、或在教室門口放置腳踏墊。,.,40,視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四,鼓勵兒童利用視覺以外之聽、觸、味、嗅覺進行學習。並多以實際觸摸及操作經驗幫助幼兒理解。儘量以實物取代模型、並要求兒童觸摸對於兒童沒有接觸過的東西。要名確的描述、病儘量讓兒童接觸實際物品或東西。,.,41,視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五,指導嚴重視覺障礙兒童時,老師要以手牽引幼兒探索周遭人、事、物,並配合精簡而具體之描述,讓幼兒明確掌握方向。如老師不要用這邊、那邊等不明確的說法。而用在你的左手邊、在你的右手邊在你左手邊的第二個窗戶等清楚的描述。,.,42,視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六,平時教學活動改變時,老師應該用說的或牽引兒童,讓他明確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例如:語文教學結束後全班到大操場去。,.,43,視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七,對於陌生的人或東西,最好事先告知幼兒,不要突然帶他帶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或接觸陌生事物。非不得以時,要馬上告訴他或解釋給他聽。例如走了、小明又走到外面去了。以免有不安全情緒發生。,.,44,視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八,兒童在不熟悉環境,最好由老師或同儕牽他,讓他跟在引導者身後一步。行進過程中,告訴他周遭的狀況。例如:一面帶他走,一面告訴他現在上樓了前面有一灘水,我們跨過去等。,.,45,視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九,如果孩子有搖擺或挖眼睛的習慣,儘量利用其他活動轉移他的注意力。而且不要讓他的手空閒著。,.,46,視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十,一般老師如對指導視覺障礙兒童有困難,可以請教視障專長的特教老師或定向行動訓練師協助。,.,47,聽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一,教室選擇遠離大馬路或避免靠近操場的地方。如果無法避免,需加裝隔音板、吸音磚、地毯或隔音玻璃,、以減少教室之回音干擾。,.,48,聽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二,由於兒童聽力上的限制,需特別運用視覺上的學習方式,教室採光需特別注意老師授課時要特別注意面對光亮的方向,並且臉部不要被遮檔,以利幼兒看清老師的手勢、嘴型、及面部表情,以利讀話。,.,49,聽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三,教師需學習助聽器操作及維修之基本常識並定期測試幼兒助聽器之功能。提醒父母常為兒童清理助聽器耳模並去除耳垢,必要時老師需教導幼兒使用及維護助聽器。活動前檢查助聽器是否開啟且功能正常。團體活動時師生保持一公尺左右距離;個別指導時則為60公分左右。,.,50,聽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四,進行聽能讀話訓練時,老師要遮住嘴巴。先測試幼兒僅靠耳朵的聽能。如果兒童無法單靠聽覺完成指令,則讓他同時聽聲音及看嘴型。等到能依嘴型及聲音完成指令後,在測試他能夠只靠耳朵聽力完成老師的要求。,.,51,聽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五,教師與聽障兒童溝通時,要運用各種可能的方法。老師要同時一面說、一面手勢、表情或具體實物或圖片,或讓聽障兒實際操作,好讓他充分瞭解其意義。,.,52,聽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六,團體活動時,教師應用完整而簡單的句子。語調要自然、音量需適中、發音要清晰。老師對聽障兒說話時,不需要特別慢、別大聲或口形特別誇張。,.,53,聽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七,在靜態活動(如聽故事)時間,要讓聽障兒坐在教師的正對面而非老師旁邊。以讓其看清老師說話時的口形。,.,54,聽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八,與聽障兒說話時要確定他注意到你要開始說話了,然後要求他在你說話時看著你的臉和手。,.,55,聽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九,平時老師可多用手勢代替指令,以快速傳達意思。例如輪到聽障學童回答時老師將手放在他嘴前。或當他不注意時走近他,提醒他注意聽。,.,56,聽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十,鼓勵以多管道方式與他人進行溝通。不要設限兒童只能以口語或手語表達意思,諸如手勢、動作、表情等均可使用。也避免過度糾正孩子的發音。,.,57,聽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十一,因為聽障問題兒童在活動過程很可能會落單或受到孤立。老師要適時引導,讓他加入活動或與同儕互動。,.,58,聽覺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十二,如果班上有聽障兒,一般老師可以請教聽障專長的特教老師或語言治療師協助。如果聽障兒童在融合班級,除了一般課程之外,需安排學生每天部分時間接受聽與與說話訓練。,.,59,動作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一,對於輕微動作問題的幼兒,班級老師仍應依照治療師及特教教師的建議,進行一些加強兒童動作技能的活動及訓練。,.,60,動作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二,部分動作障礙兒童在動作時,可能無法做或做的不好,教師應考量其限制,並作適當的調整。避免強制要求他無法達成的動作或用一般兒童的標準如果扣扣子有困難可以用拉鍊式的衣服取代,如果綁鞋帶有困難可以讓幼兒穿自黏鞋帶的鞋子。,.,61,動作障礙兒的指導原則三,一般而言,動作障礙兒童需要比一般兒童更多的反應時間。老師應該更有耐心,給肢障兒童足夠的時間,避免因太急而造成挫折感或過度緊張,.,62,動作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四,部分動作障礙兒童對身體控制困難,所以其學習環境之規劃需考量其安全性,如桌角、空間是否足夠等。但教師仍須設計超越障礙物或律動的活動,讓兒童學習身體動作的協調。,.,63,動作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五,依據兒童能力狀況給予適當的協助。避免因動作不便給予過多協助。這樣會造成依賴及減少學習機會,影響日後之獨立。避免因協助過少讓其產生挫折感,.,64,動作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六,利用擺位輔具協助肢障兒童維持良好姿勢對無法站或坐的兒童,隨時要讓他保持平衡與直立,避免不當用力或姿勢,造成肢體變形或不正常的發展。例如:使用固定座椅支撐無法獨坐的兒童,一方面喪其得以伸手探索周遭,並可防止其身體畸形發展。最好請職能治療師為他設計適當的座椅,以防長時間彎腰駝背造成脊柱側彎或異位。,.,65,動作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七,對於無法行走、自理及說話的CP兒童,主要透過視、聽學習。需要用擺位輔具:如滾筒、楔行板、站立架移位輔具:如爬行器、輪椅、助行器溝通輔具:如語言溝通板及圖板並且要不時改變其姿勢,以防兒童身體變形,.,66,動作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八,CP兒童可能有動作、語言的問題,但不能斷言就有智能上問題。如果老師無法斷定不會說話的CP兒童是否懂或不懂,最好假設他聽的懂。仍要對其如同一般兒一樣的溝通及說話,才不致使其喪失學習的契機。,.,67,動作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九,必要時,教師可依治療師建議方法,每日安排幼兒聽覺刺激課程,或為其調整肌肉張力。持續進行感覺統合刺激訓練(包括本體感覺、視覺、聽覺、觸覺、前庭平衡感覺),引導兒童注意各種感覺,並告訴他正確的感覺為何。,.,68,動作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十,觸覺防衛刺激包括1.不願意別任碰觸、不願意碰觸粗質草地、玩具衣服或黏土。2.不願意吃粗質食物、刷牙、洗擦手臉梳頭等教師對於觸覺防衛兒童避免強迫他非要去摸或碰他不願意觸碰的東西,避免突然碰觸他。排隊時讓他排在最前面或最後面。座位安排要加大以減少他與其他幼兒碰撞。避免使用輕拍的方式,如果要抱他要緊抱,讓他覺得不舒服而會有情緒反應。但仍要儘量安排他與其他兒童互動。,.,69,認知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一,包含智能障礙、學習障礙或文化不利兒童認知障礙兒童仍有學習能力。只是學習較慢。教師仍應該安排豐富的學習機會,給予多元的學習刺激。,.,70,認知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二,老師可以依照兒童學習能力及認知發展狀況,選擇他能力所及而稍具挑戰性的學習素材,由簡而難,有系統的加以指導。盡量把學習內容分析成小步驟。讓兒童一步一步學,增加其成就感。,.,71,認知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三,使用簡單而清楚的指令,讓幼兒知道該怎樣做。必要時加上手勢及動作上的協助。當兒童能力稍加則減少動作協助而多用口頭提示。學習內容需要具體而且有以意義。,.,72,認知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四,減少學習場所不必要的干擾。讓學習活動趣味化、並常變化。藉教學技巧之多樣化維持其注意力,增加其學習效果。,.,73,認知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五,教師需瞭解兒童之學習優勢管道。除針對視覺型學習者運用圖片及實物教學外,針對聽覺型學習者需加上口頭解說,幫助兒童學習。,.,74,認知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六,安排校外教學活動,幫助兒童將所學類化至生活情境。如此有助於兒童學習遷移,並增加其學習之動機。,.,75,認知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七,提供反覆練習之機會,加強其學習記憶。但須注意需兼顧兒童之體力而且在其注意力維持的範圍內,.,76,認知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八,提供學習素材份量需適中。不宜過多以免造成混淆或挫折。避免過少讓兒童覺得單調乏味,.,77,認知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九,教師應製造兒童成功之經驗與機會隨時增強與鼓勵兒童以提高學習動機與信心,.,78,認知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十,教師需引導兒童參與團體活動,避免障礙兒落單或遭排擠。必要時老師可以指定一位能力較好、較熱心之同儕擔任小老師,讓障礙兒有模仿之楷模。,.,79,認知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十一,必要時應由特教教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或物理裡治療師等協助評估兒童之能力,並依建議設計個別化之教學活動。,.,80,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一,多製造機會讓兒童練習發表及溝通。剛開始不一定要只用口語,可以用手勢、動作、表情等方式並用。,.,81,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二,教導兒童說話時應以其語言能力為起點逐步教導。如果兒童尚無說話能力可以先進行口腔動作訓練再進一步教導發音。當兒童夠因有問題時先從聽辨正確因與錯誤音開始,再進一步學習正確發音如果兒童只會用簡單語說話而無法說出連貫句子,可以要他說出生活中發生的是或圖片故事,鼓勵他說的越多、越長越好。,.,82,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三,教師與兒童溝通時要運用各種可以溝通的手勢、表情、動作、圖片甚至手語。應該考量兒童之語言能力程度,逐漸增加語彙之質與量。,.,83,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四,如果兒童說話有困難,常以肢體動作代替肢體表達,老師可以重複給他自己聽。當兒童聽習慣了,逐漸就可以自己說出來。,.,84,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五,如果兒童發音有問題,先別急著糾正他的發音,只要和他多說話,不要他一個字一個字念清楚。糾正發音時必須和顏悅色,避免過於嚴格造成兒童不願開口。,.,85,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六,將語言訓練隨機融入平日教學活動之中。如此做較能將枯燥的預言矯治教學變成有趣的活動,引起兒童的學習動機與興趣。教師平常要多和語言障礙兒童多說話,並引導他多發表。,.,86,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七,對於理解能力較差的兒童,要儘量少量並多說與日常生活相關之詞彙。對於理解能力較差的兒童,說話速度儘量放慢確定讓他聽的懂。對於能力較高者就必須說較多抽象的語彙與詞句。,.,87,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八,對於有口吃現象之兒童,教師不要要求他停下來重新說,也不要幫他說,而是給多點時間說完後在鼓勵他慢慢說。避免造成其壓力及挫折是最高指導原則。老師說話時也要放慢速度,平緩口吃兒的焦急情緒。,.,88,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九,如兒童有仿說能力,應該利用各種情境讓他主動表達需求。只要兒童開口說話,就立即給予鼓勵。,.,89,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十,問問題時,不要問是非題,最好讓孩子有機會練習用語彙或句子回答。如果不會說,可由教師說一遍,後要求兒童說一遍。,.,90,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十一,要求兒童說話時需看對方的眼睛。等到兒童看著你的眼睛時才開始跟他說話。當老師要求兒童仿說時,則要求他看著老師的嘴巴。,.,91,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十二,如果兒童有奇怪發音或口吃現象,儘量不要讓他在全班面前說故事。教導班上其他兒童不可以取笑他,要鼓勵他勇敢及嘗試。避免幼兒產生心理上的傷害及挫折感。,.,92,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十三,利用日常情境、實物、故事、圖片等輔助引起話題。利用錄音帶或語言自學機讓兒童自己操作,一面聽一面說。以自學方式增加其能力。,.,93,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十四,老師必須瞭解兒童接受語言治療的內容並與治療師配合,在學校也幫助兒童練習,以達事半功倍之效果。,.,94,語言障礙兒童的指導原則十五,除教師之外,必須其家人與其他兒童一起做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讓他多與語言能力較好之同齡或年齡稍大之兒童相處。指定一二位小老師帶領語障兒進行活動,在活動中自然的模仿學習,對語言的學習效果最好。,.,95,自閉症兒童的指導原則一,自閉症兒童通常不太喜歡與人主動接觸,因此要利用各種機會讓他和其他兒童有接觸的機會。找一些他有興趣的活動或遊戲來吸引他,增加他與其他人的互動。,.,96,自閉症兒童的指導原則二,由於自閉症兒童缺乏與人主動溝通的意圖,所以應該先用動作或叫名字,吸引他的注意之後,再和他說話。教自閉症兒童溝通的時候,可以參考語言障礙兒的指導原則的建議做。,.,97,自閉症兒童的指導原則三,若是伴隨著溝通方面的障礙,遇到挫折或不順心的事時,會喜歡以哭鬧的方式或是自我傷害的方式表示。因此,平時應該多觀察他,瞭解他喜歡的東西或喜歡做的事,這樣在他發脾氣的時候,就可以用他喜歡的東西或活動來轉移他的注意力。要協助他用任何可能的方式(手勢、動作等)表達他的情緒,並找出哭鬧的原因。,.,98,自閉症兒童的指導原則四,當自閉兒用不適當的方式來溝通,老師需要把他不能控制自己的事實告訴其他小朋友,大家一方面要容忍,而且要有耐心地告訴他正確該怎麼做。例如,自閉兒用拉頭髮的方式表示打招呼或喜歡的意思,老師就要被拉的小朋友明確告訴他不可以,同時立刻握他手,並說好朋友要握手。讓他由動作引導、模仿學習中,逐漸學會以合理的方式溝通。,.,99,自閉症兒童的指導原則五,老師應該盡量以其他的活動或玩具來吸引他去注意或去玩,以免他覺得太無聊而一直重複做刻板的動作。設計一些教學活動,讓這些刻板動作變成有意義。例如,如果自閉兒喜歡轉東西,老師可以教他玩陀螺。又如,如果他喜歡搖晃身體,老師可以利用律動課,讓他用不同的方式搖擺身體。,.,100,自閉症兒童的指導原則六,老師可以教他一些自我教導的策略,以減少發脾氣的行為。例如,教他在發現自己生氣的時候,要告訴自己:我不生氣,因為我是乖寶寶;我不生氣,我要深呼吸,因為我是好孩子。,.,101,自閉症兒童的指導原則七,教自閉兒童做新的或比較難的工作或活動時,要先讓他做會做的部分,使他有成就感,願意繼續做下去,然後,再一步一步教比較有挑戰性的部分。,.,102,自閉症兒童的指導原則八,如果自閉兒童有觸覺防衛的情形,老師要能瞭解,不要強迫他非去摸或碰他不願意摸碰的東西。讓他站在隊伍最前或最後,座位的安排要加大和別的幼兒間的距離,不要靠得太近,以減少他碰撞其他人。如果要觸碰他,就用力些(如用力抱他),避免用輕拍的方式,讓他會覺得不舒服而發起脾氣。雖然如此,這並不表示要孤立他,老師依然要盡量讓他和人互動。,.,103,自閉症兒童的指導原則九,座位的安排上,除了加大他和其他兒童間的距離,還要盡量讓自閉兒坐在教室前面或靠近老師的位置。如此,老師比較能照顧得到,而且他對老師說的,比較容易聽得清楚,以免容易分心。,.,104,自閉症兒童的指導原則十,有些自閉症兒童不懂得危險,因此隨時要注意他的舉動,並且考量周圍環境的安全設施。老師要多用口頭或動作提示,讓他知道危險性。或是,如果他做出危險的動作,就不讓他玩他喜歡玩的玩具和喜歡做的活動,要讓他確實知道不可以這樣做。,.,105,自閉症兒童的指導原則十一,有些自閉兒對事情的改變非常敏感,因此例行的活動最好不要輕易的改變。若要改變,也要在他不知不覺中改變,或是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避開因為變化造成的焦慮和挫折。,.,106,自閉症兒童的指導原則十二,自閉兒因為容易只喜歡或專注某一種東西,所以老師要盡量用漸進式、有順序地教他例如,幼兒只喜歡紅色、只看紅色,因此老師在教他其他顏色的時候,可以先出現紅色的車子,等他專心並答對了,才出現其他顏色的車子。讓他從多方面來學習,也有助於改進兒童的刻板化習性。例如,教他認識車子的時候,可以先讓他看圖片,再讓他看錄影帶、讓他聽車子的聲音,或再讓他到馬路上去看車子等,幫助他從多方面來了解一件事物。,.,107,自閉症兒童的指導原則十三,由於自閉兒常有離座的情形,所以如果必要的話,可能需要協同教學的老師或安排義工在他旁,隨時引導他歸位在他身旁以簡單的指令或或話語重複老師所說的話,讓他的注意力能盡可能地維持久些。,.,108,自閉症兒童的指導原則十四,對有些自閉兒而言,可能在參與團體活動之餘,老師應該安排讓他有一對一的學習時間,加強幼兒的學習。自閉症幼兒的指導原則十五必要時,班級老師可以請特殊教育教師、小兒精神科醫師或語言治療師協助。,.,109,注意缺陷過動症的指導原則一,由於兒童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分心,因此學習環境盡量不要佈置得太複雜更要使東西的擺放有組織、整潔,以免製造幼兒在不專心的時候,會很快把注意轉移到周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