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环境化学行为五_第1页
砷环境化学行为五_第2页
砷环境化学行为五_第3页
砷环境化学行为五_第4页
砷环境化学行为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砷环境化学行为,环境化学专题五,提要,地下水砷污染形成机制砷与DOM的作用,地下水砷污染形成机制,地下水砷污染是全球饮用水的主要威胁之一,目前全世界有超过一亿人受砷污染地下水问题的困扰。据2010年Fendorf在Science上发表的文章称,目前全世界有超过一亿人存在着饮用砷污染地下水问题,其中受高砷地下水影响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德国、中国、印度、孟加拉、墨西哥等,而南亚包括印度、孟加拉、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家是地下水砷污染最严重的地区.,由表可知,它们大部分存在于矿石以及其衍生物中,在自然环境下相对较少。一般来说,含砷黄铁矿FeAsS中含砷量最丰富,而含砷黄铁矿以及含砷硫化物的雄黄AsS和雌黄As2S3往往在地壳的高温条件下形成。,由于地下水的还原环境,砷从非游离状态转化为游离状态,并在不同pH及Eh条件下以As()和As()的无机形态存在于地下水中(图1),造成地下水的砷污染.,毒砂(FeAsS)雄黄(AsS)雌黄(As2S3),形成机制,磷酸根与砷的竞争吸附机制由于磷酸根(PO3-4)和砷酸根(AsO3-4)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及解离常数,均可专性吸附在矿物表面,因此当两种离子共存时,在金属氧化物表面发生竞争吸附。Acharyya等人于1999年在Nature上发表文章指出,孟加拉自上世纪60到90年代30年间,农田磷肥的使用量增加了3倍,地下水砷污染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农田磷肥的大量使用,形成上述竞争吸附作用,使部分砷解吸附进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砷污染.,碳酸盐取代砷机制地下水中的碳酸氢根会竞争矿物表面的吸附位点,在矿物表面形成含碳酸盐的复合物,从而影响矿物对砷的吸附.2002年Appelo等在EnvironSciTechnol上发表论文,通过实验数据和表面络合模型计算得出碳酸根可能占据水铁矿全部吸附位点的70%,明显减少了砷在水铁矿上的吸附.因此有研究者认为碳酸根对吸附态砷的取代反应可能是地下水砷污染的一个重要机制。,As()还原机制地下水的厌氧环境可能会使吸附在铁氧化物表面的As()被还原为As(),在天然水体中性条件下,As()吸附在铁氧化物表面上的能力要弱于As(),因此As()会从铁氧化物表面解吸附下来.Tufano等于2008年在Environ.Sci.Technol上发表论文,通过试验表明在中性条件下,As()在水铁矿、针铁矿和赤铁矿上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75molkg-1、0.35molkg-1和0.11molkg-1,而As()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8molkg-1、0.124molkg-1和0.08molkg-1.虽然As()比As()更容易吸附在这些铁矿物表面上,但与As()相比As()更迅速更易于从这些矿物上解吸附,可见As()与铁矿物的成键要弱于As().,硫化物氧化含砷黄铁矿被氧化而释放出砷,铁氧化物的还原溶解机制微生物作用引起了铁矿物的还原溶解而导致吸附在矿物上的砷进入水中,或者认为砷直接作为电子受体,As()还原成移动性强的As()进入地下水,结果导致固体矿物中砷的释放,从而造成地下水的砷污染,Fe()和As()的还原作用铁砷还原反应对砷释放到水体中所起的相对作用,现在普遍认为铁还原反应在控制水体中砷的迁移转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有机碳的作用易分解的有机碳作为能量来源促进了铁氧化物的还原溶解,还原Fe()和As()的微生物活性依赖于有机碳的供应.微生物作用微生物在地下水砷污染形成机制、以及在砷的释放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Islam等在Nature上发表文章指出铁还原菌在铁矿物还原及释放出As()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砷与DOM的作用,砷(As)与溶解有机质(DOM)的络合,形成As-DOM络合物是控制砷的形态、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关键过程。DOM是指土壤中能够被水或稀盐水溶液浸提,并能通过一定0.45m微孔滤膜的有机质,它是一类包含多种化学性质各异的混合物.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溶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土壤化学和生物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砷与溶解性有机质的络合形式(两种机制)砷通过配位体交换直接与溶解有机质结合形成二合AsDOM络合物通过金属桥(例如Fe)间接与溶解性有机质联接形成三合AsFeDOM络合物,As-DOM络合物形成在砷环境化学上的意义,AsDOM络合物形成的直接后果可能是减少As在固相上的吸附,而被滞留在溶解相或者更有可能是在胶体相。从而增强As的移动性。固相吸附的减少,可能会导致砷从含水层沉积物到地下水的释放从而造成地下水砷污染。虽然能增强砷的移动性,但DOM的络合也可能会限制砷的生物可利用性。,地下水砷污染影响因素,气候因素大多数地下水砷污染地区处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低洼、封闭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断裂凹陷地下水环境条件地下水含水介质的性质:岩性和颗粒大小地下水径流条件:山区地下水含砷量低、平原地区地下水含砷量高,地下水pH值:地下水砷的含量随pH值的增大而增高氧化还原环境:氧化还原环境决定着砷在地下水中的存在形式和迁移能力地下水中无机组分:磷酸根、碳酸氢根、硅酸根以及硫酸根等均会促使地下水中的砷含量升高;氟离子、钒酸盐与钼酸盐也会与砷化物产生竞争吸附,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