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_第1页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_第2页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_第3页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_第4页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2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13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14下列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中,对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15.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A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16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17 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A代议制 B分权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18右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19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20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不妥)“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A B C D21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如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武汉会战等,上述战役中,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有A BCD22.歌曲 走进新时代 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23.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二、主观题38(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这种政治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6分)(1)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2分)如何控制:颁布权利法案(2分)(或颁布法律以限制国王权力)议会和内阁掌握实权,君主变为虚君。(2分)(2)英国这种“最完美的政治设计”是否适合19世纪后期的中国?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看法。(9分)(2)不适合。(1分)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中国不具备君主立宪条件: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政治上: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阻挠戊戌变法导致变法失败;思想上:民主思想缺乏广泛宣传,没能深入人心(缺乏群众基础)。(8分)适合(3)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此处是指什么?你对“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这种看法是否同意?请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理由。(9分)(3)指没有君主专制的历史传统。(2分)不同意。(1分) 理由: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民主共和思想为武器,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2分)同意:近代中国与近代美国的国情不同,美国具备建立民主共和制的成熟历史条件,中国条件不成熟:政治上,封建专制严重,民主共和力量弱小;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并未被民众普遍接受。39(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8分)(1) 态度: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4分)影响: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4分)(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8分)(2)变化: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4分)原因: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4分)(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12分)(3)特点: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6分)原因: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6分)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2B 13B 14B 15C 16B 17D 18A 19C 20D 21B 22B 23D38(1)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2分)如何控制:颁布权利法案(2分)议会和内阁掌握实权,君主变为虚君。(2分)(2)不适合。(1分)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中国不具备君主立宪条件: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政治上: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阻挠戊戌变法导致变法失败;思想上:民主思想缺乏广泛宣传,没能深入人心(缺乏群众基础)。(8分)(3)指没有君主专制的历史传统。(2分)不同意。(1分) 理由: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民主共和思想为武器,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2分)39(1) 态度: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4分)影响: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4分)(2)变化: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