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豪情壮志的词范文 采桑子重阳之赏析 【原文】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题解】 采桑子,词牌名,本为古乐采桑曲。又名丑奴儿、罗敷媚、醉梦迷、伴登临。重阳,题目。我国农历的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传统上有文人登高赋诗的习俗。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阳历的十月十一日。便呈现出“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壮丽景象,“万里霜”写出了秋天的神韵和朝气,由于诗人的革命乐观精神,连秋景也“胜似春光”。全词极大地鼓舞了革命的斗志和信心。 【注释】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 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黄花:指菊花。 不似:不类似,不像。 廖廓:空阔远大。 “采桑子”是词牌,“重阳”是题目,这个题目确定了词的内容与重阳节相关。 【译文】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 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 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 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鉴赏】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在这两句中,从近处看,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从远处看,前句是主,后句是宾;前句中“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于此,必须弄清楚以下三点: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古诗词中伤春怨秋,嗟贫叹老,这种作品是太多了。但在这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思想感情,这里着重说的是“天难老”。其次,“天难老”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生生不已,光景常新。“天”就是片段,“难老”就是指发展变化的过程无穷无尽。这三个字简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的诗的说明,必须注意。再次,明白了“天难老”的涵义,也就明白了“人生易老”的说法,不但不是慨叹人命朝露,而且恰恰相反,在这里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以有涯积为无涯,尽可能多地发些光和热,但这又何妨?天是难老的呀。这意义是丰富的,这情绪是昂扬的。它揭示出不朽的历史发展规律,它体 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象格言一样精警,真是耐人寻味。在这壮大,它是由“岁岁重阳”这一自然现象或客观现实生发出来,是通过具体感性而显现的抽象理念。所以,前主后宾,后句是前句的申说,却不意味着后句较之前句不重要;因为,从另一角度着眼,便又看到:前虚后实,诗意乃是由“岁岁重阳”逗起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则是升华,两句是有机合成的精金,缺一不可。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岁岁年年,都有重阳,重阳是过不完的。古人每逢重阳,也往往作诗填词,大约不外花酒空愁,一片萧瑟,满怀岑寂。只有毛泽东此词不达意,意趣横生,戛然独造。假如说“今又重阳”,犹略似“日月依辰至”;而“战地黄花分外香”,那就横扫千古了。为什么“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呢?战地播种着英雄的头颅,灌溉着烈士的鲜血,在炮火连天中野菊挺立开放,绽黄吐芳,使人看了怎能不感到格外美丽,怎能不感到加倍喜悦?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紧承上片意,写景,写的是真实感受。自是秋风劲厉,不似春光妩媚。但却绝对不是“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假如说在这两句中,于秋风春光,尚无所轩轾;那么,紧接着写道:“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这就于秋风春光,已有所抑扬了。为什么“胜似春光”?春天里哪能有这天高气爽、江净波平的既鲜明又绚丽的寥廓景象呢?“廖 廓江天万里霜”,这可同杜甫的“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大不相同。同是秋霜,杜甫联想到的是“公堂”,毛泽东联想到的是“春光”。而以秋比春,所作出的审美评价,显然根据不全然在于春与秋的自然属性,关键还是在诗人的战斗性格更喜欢劲厉,不接近妩媚。因而在这种借景抒情之中,自然便有了寓意,有了寄托。“秋风劲”使人联想到如花似锦的和平生活。于是“胜似春光”,便是合乎逻辑的推论了。“江天”句则预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胜利信心的坚定。这些寓意和寄托,都是在写景言情中的“言外意”,“味外味”,其妙处是“味在咸酸之外”。不得把诗的形象看作某种概念的象征,这比那种托物言志的手法又高一筹,是真正的诗意与精深的哲理的统一,是浓郁的诗意中放射出的巨大哲理光辉。它首先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并从而又给人以刚毅的意志的鼓舞和智慧的理性的启发。这是诗的最高的意境。 清平乐会昌之赏析 【原文】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题解】 这首词,毛泽东曾有注云“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心情。”当时,中共和红军由博古,周恩来和李德(德国人)“三人团”领导。毛泽东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在会昌“养病”。赣南军区司令员龚楚去看他,酒后毛泽东喟然长叹,“我自从参加革命以来,受过三次开除中委和八次严重警告的处分,这次更将造成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在我的身上。现在,可不是我们井冈山老同志的天下了!” 说时竟凄然泪下。 【注释】 会昌:县名,在江西南部。 颠:同“巅”,山峰。 东溟:东海。 郁郁葱葱:后汉书?光武帝纪,“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译文】 在宁化、清流、归化三县城中, 路途险窄,密林深暗,青苔光滑。 今天我们又去哪儿? 径直奔向武夷山下。 就在那里的山下呀, 风卷着红旗如幅幅图画。 【鉴赏】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雁门太守行 1、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表明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的诗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赤壁 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判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1、 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 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 借用典故来表达内心充满国仇家恨的郁闷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4、 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 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夜泊秦淮近酒家 夜雨寄北 1、 诗中点名时节的句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 诗中虚写,表示想象团聚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 1、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的句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是诗中的千古名句,又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 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的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 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 1、 形象地描绘离愁的绝妙之笔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 2、 表现了李煜由君主变为囚徒的特殊滋味的句子: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3 3、 以景喻人,写出了词人失去自由的囚禁生活的孤独凄凉的句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渔家傲 秋思 1、 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 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 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词句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浣溪沙 1、 表现作者怅然若失的句子是:小园香径独徘徊。 2、 词中被后人传唱引用来表达思人之情的千古名句是:夕阳西下几时回? 3、 文中被后人誉为天然奇遇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 表现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又含蓄地表达作者感伤怀旧的词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登飞来峰 1、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江城子 密州出猎 1、 运用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 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3、 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 抒写人到中年,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游山西村 1、 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赞赏的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 诗中蕴含深刻哲理,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会有新的天地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表现农村民俗风清的诗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4 4、 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的诗句: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角和听角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过零丁洋 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借地名写出形势和情况的危急凄苦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己亥杂诗 15 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 马秀娟 内容提要 苏轼是中国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词既有婉约的,也有豪放的,而他的词风的多样性,与苏轼的人品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苏轼的儒、佛、道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苏轼 人品 词风 儒家思想 佛道思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公,眉州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旷世奇才。他一生经历坎坷,思想复杂。前期尚儒,后期又尚佛尚道,融儒、释、道于一体,既具有入世之态,同时又表现出超脱之行。他的词作有三百余篇,在他一生的文学创作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但风格却是多样化的。而造就苏轼词风多样性的,正是苏轼的坎坷的命运和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本文将从苏轼的思想和词风来论述苏轼的人品和词风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习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 (一) 苏轼起伏的一生 (二) 苏轼的人格魅力与思想转变 (1) 苏轼的思想前期以儒家为主,表现出入世之态 儒家思想是苏轼思想的基础,虽然在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起伏偏斜,但却贯穿始终,在苏轼早期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苏轼的思想中,充满了“奋历有当世志”的淑世思想。王水照提到“儒家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训,使他把自我道德人格的完善、社会责任的完成和文化创造的建树融合一体,是他早年最初所确定的人生目标。【1】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苏轼在词作上表现出积极入世和人道主义思想。 (2)“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是苏轼思想的重要转折点 被贬黄州市苏轼思想的重要转折点,也是苏轼风格大转变的重要时期。“自杭州至密州”是第一期,也是被贬黄州之前。这一时期的词风是以婉约文风占主导地位的。在贬黄之后,反而形成了苏轼气势磅礴的词风。后期自哲宗元佑元年至东坡去世,则表现为两者的结合。崔海正提到:“东坡初期词及密、徐时期词作的主要倾向较偏重于对社会现实事物的关照,黄州阶段则主要转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时期(自哲宗元佑元年至东坡去世)则表现为两者的碰撞,或者说是“执着”与“超脱”的交融。【2】 (三)苏轼的人品与词风 苏轼真正独成世界的作品是他的词。他一生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感情丰富,故其词作内容广泛,风格多样:豪爽狂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透淡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清丽回转者有之,绮丽绝艳者有之,即不能以“豪放”一词囊括,也不能用“婉约”一语标称,就风格而言,苏词是又能豪放,又能婉约,两种风格非但不相互排斥,而且是刚柔相济,即苏轼自谓的“刚健含婀娜”。【3】苏轼在不同的人生遭际中有不同的人生思想,决定其不 同的创作风格。下面就借助苏轼不同时期的词来阐述苏轼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儒释道思想的消长和他的词风。 (1) 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呈现出一种婉约的风格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苏轼在词作上表现出积极入世和人道主义思想,形成了苏轼婉约的风格。南宋词评家王灼道:“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化,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碧鸡漫志卷二)这里的“临镜笑春”即指苏轼婉约词的风格特点。张炎在词源中就称道苏词“清理舒徐,出人意表”的作品,甚至为婉约词家周(邦彦)、秦(观)诸人所不能到。”【4】 爱情词 看苏轼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见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此词写一位青年男子对其一见倾心的佳人的单相思 ,颇有诗经周南关睢遗韵 ,雅正无邪 ,耐人寻味。词的上阙写伤春 ,下阙写“墙外行人”的单相思。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 ,把盼春惜春之情表现得非常缠绵悱恻 ,哀惋动人。清代王士祯评曰:“枝上柳绵,恐屯田( 按:柳永 )缘情绮靡 ,未必能过 ,孰谓颇但解作大江东去耶 ?”(花草蒙拾。) 悼亡词 其实谈到苏轼的婉约词,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苏轼在密州当知州时,写给妻子王弗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最早的一首悼亡词名作,苏轼在夜里梦到王弗,醒后作此词以悼念。词的上片写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既感喟今日仕途的颠沛流离,又怀念昔日相处的温馨美好。下片记梦,梦中犹现当年初婚的甜蜜情景。全篇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写悼念亡妻的深沉情感,意切语悲,真挚动人,是最早的一首悼亡词名作。 抒怀词 在熙宁七年写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机梦残。渐月收练,晨霜耿耿;山云捣锦朝露团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民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全词表现了积极入世、执着人生、百折不挠的胸襟气度。俞水生曾评论苏轼:“在本质上不是一个享乐主义者,而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本人不甘沉沦。无奈壮志难酬,才借游赏、饮酒来排遣愁怨,用诗词来发泄愤懑。【5】苏轼从青年时代就已经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思想,所以在他的词中,也表现出很深的济世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 写景词 苏轼醉心于山水,所以他的很多山水咏物词,都呈现出婉约的风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作于元丰元年春末夏初,当时苏轼在徐州就任,这组词描写的就是苏轼在谢雨的路上所见的徐州农村景象。词中有绿柳、 桑麻-也有池鱼、藏乌、乌鸢。词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地描绘出了五幅初夏徐州郊野的风情画,勤劳淳朴、繁忙而生机勃勃,充满了浓浓的农村生活气息,从中透露出他对自己治绩的愉悦感受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苏轼与民同甘共苦的思想感情。 (2) 后期融入了大量的佛道思想,外儒内佛,呈现出一种豪放的风格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一大重要转折,更是苏轼苏轼词风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乌 台诗案”这场大灾难,险些让苏轼失去生命,巨大的打击使他开始反思,他说:“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深切认识和体会到外部存在着残酷而又捉摸不定的力量,转而更体会到自身在茫茫世界中的地位。而且,经历“乌台诗案”遭遇贬谪,使苏轼的理想和生活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儒家思想已无法支撑起苏轼的整个思想核心,他需要其他的精神慰藉,而佛老思想则成为了此时苏轼的精神支柱。苏东坡参禅悟道并非要成仙入圣,而是借其精神营养,以丰富、扩张自己的心灵,构建新的人生机制与生活态度,扬弃传统儒家兼济与独善的普通涵义,追求无论穷达皆澄明、独立的自由人格理想。【6】每当形势严峻之时,他便用顺天遵道的智慧战胜求胜而不得的苦闷,超越官场是非,进而进入精神的自由境界。他的豪放词便是这种心态转化的真实记录。【7】 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烟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描绘黄州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抒发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景仰,表现自己在政治失意遭到贬谪的情况下仍然压抑不住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全词激昂奔放,气势豪放,呈现出一泻千里的情感流动。词中虽有“人生如梦”的叹息,但并不悲观,原因就在于作者的心已与如画的江山、江月融合,词境蕴含着惊喜、神奇和永恒。这便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宋人胡仔评云:“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意语高妙,真古今绝唱。”【8】 苏轼初到黄州时作的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捅,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作于苏轼刚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不久,词中以孤雁自喻,来表现自己坚贞自持、忧愤深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正是苏轼个性狷介耿直、幽独孤洁,才造就了他面对现实,履险如夷,淡泊自甘和悠然自得的人格,所以,在遭遇了贬谪这样大的打击之后,仍能吟出自己孤高自持的惆怅来。 (3)晚年心境回归,呈现出一种旷达的风格 苏轼在历经坎坷之后,对世界人生的看法不断转变,他的人格思想也不断适应他的转变,到苏轼的晚年,儒释道思想不断融合,是苏轼达到了人生的一个新境界。而这个时候的苏轼,内心更加的旷达,超脱。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见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被无情恼。 这是作于苏轼这句惠州时的。这是一首伤春题材的词。但苏轼的这首词,哀而不伤,忧而不怨,在对春之将去的淡淡哀愁中,调和进旷达的生活情趣。“枝上柳绵吹又少”写得多么的行干,而“天涯何处无芳草”又显得是多么的超迈。 (4) 补充在豪放时期的婉约词,婉约词中的豪放风格 其实,在苏轼的词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也不是单纯的豪放,婉约,在他的早期,以婉约风格为主的时候,同样有豪放的作品,而在以豪放词为主的时期,同样有婉约之作。苏轼的词是阳刚阴柔双美兼具。苏轼的词中既有“大江东去”式的阳刚之美,也表现了“似花还似非花”式的阴柔之美,正所谓“尽得古今之体势,兼人人之独专”。(苕溪泡隐丛话卷五十引惠洪冷斋夜话)【9】 水龙吟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但是水龙吟是咏物词的代表作。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具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碎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此词借咏杨花,从其随风飘坠,委弃尘土、入水流逝的命运中,书写原作的离别之意,又鹬鸵自己漂泊沉沦的身世感慨。全词写花,花中见人,人中见己,形象飞动,变化多姿,声韵谐婉。张炎词源赞其“压倒古今”。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说:“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10】 苏轼豪放词的另一篇佳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NHAW 0009-2022儿童青少年近视精准防控临床中心基本要求
- 2025年医疗健康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品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智能化交通系统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常山县2025年浙江衢州常山县“英才荟”事业单位紧缺急需人才招聘18人(事业编制)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区块链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天津市2025天津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次招聘(含高层次人才)2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考察对象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招聘应届毕业生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宁市2025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星地激光通信技术-洞察分析
- 诊所中药饮片清单汇编
- 《室外管网工程施工》课件
- 餐饮外卖窗口改造方案
- 糖尿病足报告
- 国有企业战略使命评价制度
- 吊车施工专项方案
- 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 病毒课件教学课件
-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缅怀先烈功绩弘扬先烈精神课件
-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