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本充足率报表—信用风险部分_第1页
新资本充足率报表—信用风险部分_第2页
新资本充足率报表—信用风险部分_第3页
新资本充足率报表—信用风险部分_第4页
新资本充足率报表—信用风险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资本充足率报表信用风险资本要求报表,2012年12月,内部资料,2,目 录,新办法下信用风险的基本框架 信用风险(权重法)报表框架 第一部分 表内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 第二部分 表外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 第三部分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汇总表及附表 第四部分 资产证券化部分汇总表及附表,风险暴露及计量方法体系,新资本管理办法下资本充足率计量体系,信用风险:新权重法、内部评级法(FIRB/AIRB)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CCR)场外衍生工具必须采用CEM方法计算违约风险暴露,然后采用权重法或内部评级法计算RWA;要计算信用估值调整(CVA)的RWASFT可以采用权重法或内部评级法计算RWA资产证券化风险标准法:按照合格外部评级确定风险权重内部评级法:评级基础法、监管公式法。其选择依据是,如果资产有外部评级或者可以推断出评级,应使用评级基础法;否则,使用监管公式法(合格流动性便利有特殊约定除外)。,5,新办法与现行法差异 信用风险部分,计量方法有所增加,风险权重有升有降,债权主体分类有增有减,1,2,3,4,组成部分发生了变化,2012年6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2004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涵盖范围有扩有缩,5,现行法资本充足率报表,G42:表内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情况表根据不同类别区分的资产余额(未扣减减值准备)中央政府及中央银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中央政府与央行、公用企业、我国金融机构、其它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其它公司及个人债权、其它暴露注意: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已计算市场风险的交易账户资产、已在资本中扣减的资产项的处理各类资产对应的减值准备扣减减值后的风险暴露各类风险缓释品余额扣减风险缓释后的风险暴露余额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及风险加权资产总风险加权资产报表示例:,现行法资本充足率报表,G43:表外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情况表根据不同类别区分的资产余额等同于贷款的信贷业务与交易有关的或有项目与贸易有关的短期或有项目贷款承诺远期买入资产等其他表外项目衍生品业务信用转换系数(CCF)转换后的等值表内风险暴露额风险权重(既考虑交易对手风险权重,又考虑风险缓释的权重)风险加权资产额几类主要的风险缓释余额:国债、央行票据、保证金报表示例:,8,新办法与现行法差异 信用风险部分,组成部分发生了变化 现行法:表内RWA+表外RWA 新办法:表内RWA+表外RWA+交易对手信用风险RWA(BII+BIII)计量方法有所增加 现行法:权重法 新办法:权重法、内部评级法(IRB法,初级和高级),9,新办法与现行法差异 信用风险部分,风险权重有升有降(表内) 比现行法下降的: 小微企业(第64条) 其他个人权重下调(第65条) 平台贷款权重回归,比现行法上升的:交易对手权重 (评级B-以下-150%,第55条)新权重(250%、400%、1250%,第67-69条)同业权重上调(20%;25%,第61条)对个人加按揭的权重上调至150%(第65条)股权投资(如长期股权投资)(第67条),10,新办法与现行法差异 信用风险部分,风险权重有升有降(表外) 比现行法下降的: 未使用的信用卡授信额度(符合标准的CCF为20%)(第71条) 可以扣减减值准备,且在乘以CCF后(第53条),比现行法上升的:交易对手权重 (评级B-以下-150%)承诺(原始期限不超过1年的贷款承诺CCF 20%),11,新办法与现行法差异 信用风险部分,债权主体分类有增有减 现行法:公用企业(100%),其中:中央投资的公用企业(50%) 新办法:公用企业(删除),公共部门实体PSE(增加,20%,第58条) 我国公共部门实体包括:除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以外,其它收入主要源于中央财政的公共部门-铁道部本部的贷款和铁道部发行的债券 省级(直辖区、自治区)以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地方政府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 不包括:公共部门实体投资的工商企业的债权,例如城投公司、铁道部下属公司等,12,新办法与现行法差异 信用风险部分,涵盖范围有扩有缩 新办法:扩大-证券、商品、外汇交易清算过程中形成的风险暴露(第72条,办法附件2,分为DvP和非DvP )(最高为1250%)扩大-部分以前在资本扣减的项目现在在表内反映(非自用不动产、对工商企业的股权投资,第68和69条)扩大-增加远期定期存款、部分交款的股票及证券、银行借出的证券或用作抵押物的证券,(第71条)扩大-租赁资产余值(100%,第66条)缩小-场外衍生工具OTC的计算纳入CCR框架下缩小-已经计算CCR的证券融资交易资产不在表内反映,变化哪些有利?哪些不利?,变化哪些有利?哪些不利?,15,新办法对银行的主要影响,取消中央投资的公用企业优惠权重调整部分分子扣减项的处理方式降低个人非住房按揭贷款债权权重提高商业银行同业风险权重和期限降低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风险权重降低符合标准的信用卡未使用额度的转换系数,16,目 录,新办法下信用风险的基本框架 信用风险(权重法)报表框架 第一部分 表内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 第二部分 表外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 第三部分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汇总表及附表 第四部分 资产证券化部分汇总表及附表,17,信用风险(权重法)报表框架,G4B-1表内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权重法),G4B-2表内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权重法),G4B-3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风险加权资产汇总表(权重法),G4B-3(a)场外衍生工具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G4B-3(b)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G4B-4资产证券化业务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汇总表,13.资产证券化表内项目,11.资产证券化表外项目,G4B-4(a)表内,G4B-4(b)表外,G4B-4(b1)现金便利和流动性便利,G4B-4(b2)提前摊还安排,18,目 录,新办法下信用风险的基本框架 信用风险(权重法)报表框架 第一部分 表内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 第二部分 表外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 第三部分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汇总表及附表 第四部分 资产证券化部分汇总表及附表,19,表内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G4B-1 表内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权重法),主要内容:债权主体的风险权重减值准备、风险暴露以及未缓释的风险暴露风险缓释因素附注项目计算公式:RWA= (风险缓释覆盖的部分 对应的风险权重)+未被风险缓释覆盖的部分 债权的风险权重,20,表内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填报注意事项:折旧与摊销直接从原值中扣减,填列在A列,不填列在B列;B列“各项减值准备”填报对这笔债权所计提的所有减值准备,包含已计入二级资本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金,不仅仅是专项准备;各类风险缓释因素所覆盖的资产总额不得超过C列风险暴露额; “1.2黄金”不包括白银、钯等贵金属;“6.对一般企(事)业的债权”包括事业单位;未扣除部分(4.1.2/4.4/10.1/11.3)的计算=债权-已经在资本定义中扣除;对于分母中未并表金融机构大额/小额少数资本投资的计算:股权统一为250%,债权统一为100%;小微企业的风险暴露;,21,表内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填报注意事项(续1):固定资产、自用的土地使用权以及不依赖于银行未来盈利的递延税资产适用100%(“11.4.6其中:适用100%风险权重的资产” )的风险权重;所有填报说明未提及的债权风险权重均为100%; “13.资产证券化表内项目”填报的是G4B-4 资产证券化业务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汇总表(标准法) 中“1.1B”的结果;“14.计入二级资本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项目只是为了计算逻辑准确;我国商业银行:国有、股份、城商、农商和外资法人;我国其他金融机构包括银联和小额贷款公司;,22,表内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填报注意事项(续2):附注项目(避免重复计算和与G01总资产的校验关系)避免重复计算项目:附注1.已计算市场风险资本的表内交易账户资产;附注3.衍生金融资产(银行账户);附注4.已计算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证券融资交易业务(银行账户);实现与G01总资产的逻辑校验关系:附注2.资本扣减项 ;附注5.未纳入监管并表的附属公司的资产 ;14.C-13.C+附注1.A + 附注2.A+ 附注3.A+ 附注4.A+ 附注5.AG0125.C,23,目 录,新办法下信用风险的基本框架 信用风险(权重法)报表框架 第一部分 表内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 第二部分 表外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 第三部分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汇总表及附表 第四部分 资产证券化部分汇总表及附表,24,表外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G4B-2 表外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权重法),计算方法(办法第53条):将表外项目名义本金乘以信用转换系数得到等值的表内资产,再按表内资产的处理方式计量风险加权资产计算公式:RWA=缓释*CCF*风险权重+(名义本金-缓释)*CCF-准备金*风险权重,25,表外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填报注意事项:表外减值准备的资产负债表属性;可随时无条件撤销的贷款承诺;债券包销业务不在表外而是纳入市场风险中计算; “9.银行借出的证券或用作抵押物的证券” ;“10.2其他”:填报机构在银行账户下销售并用于保证的信用违约互换(CDS);“11. 资产证券化表外项目”填报的是G4B-4 资产证券化业务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汇总表(标准法) 中“1.2B”的结果,26,表外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案例,某国内商业银行向一家大型进出口贸易企业开出金额为1000万元的非融资性保函(3个月)。该行对这笔银行承兑汇票计提10万元减值准备金。企业向银行缴纳保证金200万元,以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100万元人民币债券(剩余期限6个月),国债100万元,我国铁道部发行100万元债券做抵押,并以另一一般企业做担保。那么该笔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加权资产为:名义本金:1000万风险缓释:0%-保证金200万+国债100万 20%-铁道部债券100万 25%-工行债券100万 100%-1000-10-300-100-100=490万CCF:50%RWA=300*50%*0%+100*50%*20%+100*50%*25%+490*50%*100%=267.5万,27,目 录,新办法下信用风险的基本框架 信用风险(权重法)报表框架 第一部分 表内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 第二部分 表外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 第三部分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汇总表及附表 第四部分 资产证券化部分汇总表及附表,28,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汇总表及附表,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出处:办法附件8BII附件4+BIII范围: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未结算的证券、商品和外汇交易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 ,包括场外衍生工具(OTC);证券融资交易(SFT);中央交易对手(CCP)方法:权重法和内评法,29,交易对手信用风险,30,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汇总表,G4B-3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汇总表(权重法),主要内容: CCR=OTC+SFT+CCP OTC=EAD(违约风险暴露)*W+CVA(信用估值调整),31,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汇总表,32,场外衍生工具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主要内容:第I部分:违约风险暴露计算表-EAD第I.I部分:无净额结算的违约风险暴露计算表第I.II部分:净额结算的违约风险暴露计算表第II部分:信用估值调整风险加权资产(权重法)计算表-CVA,33,场外衍生工具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34,场外衍生工具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35,场外衍生工具交易(OTC):EAD,无净额结算的违约风险暴露计算 现期风险暴露法EAD=MTM+NP附加系数盯市成本(MTM),为表内公允价值附加因子(Add-on)=名义本金(NP) 附加系数净额结算的违约风险暴露计算EAD=当前暴露净额+潜在暴露净额潜在暴露净额Anet=0.4*Agross+0.6*NGR*AgrossRWA=EAD 交易对手的权重(W),36,场外衍生工具交易(OTC):EAD,填报注意事项:OTC的范围扩大;盯市成本:如盯市成本为负值,本项目以0填报,但add-on需要计算;附加因子的特例:对于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在计算违约风险时,只有在参照资产的发行人尚能履约但信用保护买方破产的情况下才需计算附加因子,且以信用保护买方尚未支付的费用为上限;计算EAD不考虑缓释的作用,例如保证金;,37,场外衍生工具交易(OTC):CVA,原理:信用估值调整风险是指交易对手信用状况恶化、信用利差扩大导致商业银行衍生工具交易发生损失的风险。 基础1:外部评级风险权重Wi反映当前的信用基础水平确定风险起点基础2:未来现金流(NCF) 期限Mi反映未来的信用变化预测未来走势CVA=当前信用+未来信用=总风险量-对冲风险量,38,如何在CVA体现估值调整,当前信用指标:Wi根据系数表来确定AAA-0.7%AA-0.7%A-0.8%BBB或未评级-1.0%BB-2.0%B-3.0%CCC-10.0%,未来信用指标:Mi根据未来现金流确定,39,如何体现CVA总风险量,每个对手总风险量:RWA=风险暴露(EAD)期限(M) 权重(W)EAD:为该对手的全部EAD合计;M:为根据现金流计算出来的结果,反映未来信用变化;W:为根据当前外部评级对应的权重,反映当前的信用起点;,40,如何体现对冲的调节?,对冲工具=单名工具+指数工具单名工具:绑定交易对手,只要对手A违约,第三方赔付交易主体。缓释金额=名义本金(B)期限(Mhedge) 权重(W)由于单名对冲工具是绑定的交易对手,专门为对手A违约所设,因此权重与交易对手权重一致,均为W。指数工具:非绑定交易对手。缓释金额=名义本金(Bind)期限(Mind) 权重(Wind)由于指数对冲工具是非绑定交易对手,因此权重与交易对手权重不同。,41,CVA=总风险量-对冲风险量,总风险量=EADM W对冲风险量=单名对冲+指数对冲单名对冲=BMhedgeW指数对冲=BindMind Wind对冲步骤:由于单名对冲与总风险量是逐笔匹配的,指数对冲与总风险量是打包匹配的。因此对冲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单名对冲对冲1后= EADM W- BMhedgeW第二步:指数对冲对冲2后=(EADM W- BMhedgeW)- BindMind Wind,42,两个对冲后的风险量如何加权汇总?,对于第一步单名对冲:权重:75%公式: 75% (EADM W- BMhedgew)2 对于第二步指数对冲权重:25%公式: 25% (EADM W- BMhedgew)- BindMind wind2 由此可得:,43,CVA还需要进行的处理,乘以99%的置信区间系数2.33这是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落在99%的置信区间内的系数即为2.33再乘以12.5最低资本要求再乘以巴三要求的1年期的假设,44,场外衍生工具交易(OTC):CVA,根据办法规定,CVA若无信用衍生产品,则CVA公式可简化为其中, 是交易对手i的折扣后的整体风险暴露,以交易对手为维度,折扣系数 等于(1-exp(-0.05*Mi)/(0.05*Mi)。Mi为剩余期限。Wi是交易对手i的风险权重。,45,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证券融资交易:是指银行间以证券为标的的融资行为(Security Financial Trade),如回购、证券借贷、保证金贷款交易等。所有权转移的SFT:双卖断,证券转移银行间证券融资、证券借贷、证券互换业务所有权不转移的SFT:单卖断,证券不转移质押式回购业务,46,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银行账户-权重替代法,不考虑合格净额结算交易账户-BII中的综合法(comprehensive method),可以考虑合格净额结算,47,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48,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49,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银行账户,50,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银行账户,计算公式: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MAX(0,(风险暴露-证券价值/风险缓释)交易对手风险权重+证券/风险缓释证券/缓释的风险权重填报注意事项:范围:只包括所有权转移的SFT,51,证券融资过程中用于抵押的证券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情形:逆回购方:相当于用现金购买了用于抵押的证券,只不过这些证券虽然反映在逆回购方的资产负债表,但由于回购协议的存在,未来将由正回购方出钱以一定的价格购回。 当正回购方的未来回购价格(P1)高于这笔证券的实际价格(P2)的时候,对于逆回购方而言,便产生了一笔未来的利益流入(P1-P2),需要计算2个信用风险:这笔未来的利益流入(P1-P2)由于正回购方违约而形成的信用风险;逆回购方资产方的用于抵押的证券的发行主体对应的该笔证券到期不能兑付的信用风险;正回购方:也是2个信用风险:因为未来的利益流入P2小于未来的利益流出P1,交易对手的风险暴露为负数,所以这笔暴露为0风险缓释品对应的RWA,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银行账户,52,证券融资过程中用于抵押的证券所有权不发生转移的情形:逆回购方:出让资金,相当于有抵押的贷款。在其表内表中按照对正回购方的一笔债权计算信用风险,同时以用于抵押的合格证券作为风险缓释;正回购方:由于用于抵押的证券未离开正回购方的资产负债表,在其表内表中按照该笔证券发行主体的一笔债权计算信用风险。,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银行账户,53,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银行账户,54,案例,2011年11月7日,我国商业银行A将110元面值的铁道部债券借给国内另一家商业银行B,B银行向A银行付出100元现金,110元面值的铁道部债券交易日当天市值105元,计入B银行的银行账户下。同时双方协议约定在2012年3月20日A银行以110元现金买回该证券,在报告期末(2011年12月31日)该笔铁道部债券的市值为90元。,55,案例(续),根据公式: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MAX(0,(风险暴露-证券价值/缓释价值)交易对手风险权重+证券价值/缓释价值证券/缓释风险权重,可得:A银行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的RWA=MAX0,(90未来流入-110未来流出)25%+1100%=0元。B银行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的RWA=MAX0,(110未来流入-90未来流出)25%+9020%=23元。,56,案例(续2),57,案例(续3),同时,由于双方协议约定在2012年3月20日,A银行现金买回该证券,因此A银行应在G4B-2表外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权重法)9.银行借出的证券或用作抵押物的证券反映表外信用风险,该信用风险RWA=90100%20%=18元。,58,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交易账户,计算公式: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证券融资交易风险缓释后风险暴露(E*)*办法附件2规定的交易对手的风险权重。,59,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交易账户,在交易账户下,要分两种情形填报:情形一,对于与存在合格结算净额交易对手的交易信息,应按逐个合格净额结算交易对手分别汇总在一行中填报在第部分:交易账户证券融资交易表的“1.合格净额结算交易(逐个交易对手填报)”中;情形二,对于与非合格净额结算交易对手的交易信息,应按逐笔交易信息将每笔交易填报在第部分:交易账户证券融资交易表的“2.非合格净额结算交易(逐笔交易填报)”。,60,目 录,新办法下信用风险的基本框架 信用风险(权重法)报表框架 第一部分 表内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 第二部分 表外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表 第三部分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汇总表及附表 第四部分 资产证券化部分汇总表及附表,61,资产证券化暴露风险加权资产,出处:办法附件9 范围: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信用增级机构、流动性便利提供机构、投资机构或贷款服务机构账户:银行账户的资产证券化暴露,交易账户的在市场风险框架下考虑。方法:标准法和内评法(评级基础法和监管公式法 ),62,资产证券化业务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汇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