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颌面外科简答题复习 . 日志 jpjp 加博友 关注他 最新日志偷偷老去的70后.戏言当下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舌神经舌下神经强烈呼吁!专家闭嘴!我们愚股票与金钱该作者的其他文章博主推荐相关日志随机阅读首页推荐我所见过的日本牛学生在南非吃龙虾、看洋妞墨西哥站街女标配透明高跟鞋实拍阿拉斯加杀人鲸 实拍超炫丽的南极极光惊心的非洲鼠肉大餐更多>>对“推广广告”提建议 口腔颌面部损伤(填空题) you and me.口腔颌面部损伤(简答题)医学点滴 2008-08-12 17:25:49 阅读605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简答题】302.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有哪些?302.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与其解剖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口腔颌面部血循环丰富及相关影响:口腔颌面部在伤后出血较多,易形成血肿,组织水肿反应快而重,如血肿和水肿发生在口底和舌根等部位,容易影响呼吸道畅通,甚至引起窒息。另一方面,由于血运丰富,口腔颌面部组织的抗感染力和组织修复再生能力较强,创口愈合较快。牙齿的影响:口腔颌面部损伤常伴有牙损伤,如打击力量较大,牙齿可能造成二次伤;牙齿相互之间形成咬合关系,咬合关系的情况不仅是颌骨骨折的重要诊断依据,而且是治疗颌骨骨折的主要标准。易并发颅脑损伤:由于颌面部上接颅脑,面中份严重创伤常伴发颅脑损伤。有时伴有颈部伤:由于颌面部下连颈部,面下份严重创伤可能并发颈部伤。易发生窒息:口腔颌面部在呼吸道上端,损伤时可因组织移位、肿胀、舌后坠、血凝块和分泌物堵塞等原因影响呼吸或发生窒息。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口腔是消化道入口,损伤后常影响张口、咀嚼和吞咽功能,从而严重影响进食和营养;此外,咀嚼功能障碍导致口腔自洁作用减弱,从而严重影响口腔卫生。易发生创口污染:口腔颌面部腔窦众多,在腔窦内存在大量细菌,如与创口相同,则导致创口污染。颌面部特殊组织器官损伤:口腔颌面部损伤如伤及一些特殊组织器官,如:唾液腺、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等,则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应及时诊治。面部畸形:由于口腔颌面部是人容貌的主要组成部分,眶部、唇颊部、鼻部等部位开放性损伤时,如处理不当,创口愈合后常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瘢痕挛缩,使正常的组织和器官发生移位和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引起患者的心理社会障碍,因此,口腔颌面部创伤时应充分考虑到治疗后患者的美观性。303. 试述口腔颌面部损伤发生窒息的原因。303. 窒息按其原因可分为阻塞性窒息和吸入性窒息。阻塞性窒息:异 物阻塞咽喉部:血凝块、呕吐物、碎骨片、游离组织块及其他异物等堵塞咽喉所引起,常见于昏迷的患者。组织移位:上颌骨横断骨折时,骨块向下后方移位,压迫舌根、堵塞咽腔而引起;下颌骨颏部粉碎性骨折或双发骨折,下颌骨前部向下后移位及舌后坠而堵塞呼吸道。组织肿胀:口底、舌根、咽侧及颈部损伤后发生血肿或组织水肿,压迫呼吸道而引起。吸入性窒息:主要见于昏迷患者,血液、唾液、呕吐物或其他异物被吸入气管、支气管或肺泡内而引起。304. 简述口腔颌面部损伤所引起窒息的临床表现。304. 窒息的前驱症状为患者烦躁不安、出汗、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三凹”征,即吸气时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明显凹陷。如此时仍未及时处理,则可出现脉弱、脉数、血压下降和瞳孔散大等危象。305. 试述口腔颌面部损伤所引起窒息的处理原则。305. 发生口腔颌面部损伤时,窒息的处理原则为及早发现,并根据病因进行相应处理措施。306. 请根据病因简述口腔颌面部损伤所引起窒息急救时常用的处理方法。306. 阻塞性窒息:异物阻塞咽喉部:应迅速用手指或器材取出堵塞物。组织移位:如为上颌骨横断性骨折,急救时应采用压舌板、筷子等横放于双侧前磨牙部位,将上颌骨向上提吊,并将两端固定于头部绷带上;如为下颌骨颏部粉碎性骨折或颏部双骨折引起,应在舌尖后约2cm处用粗线或大别针穿过全层舌组织,将舌拉出口外,并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或采取俯卧位。组织肿胀:应尽快经口或鼻插入通气导管;如情况紧急,不能找到通气导管时,应尽快行环甲膜切开术;如情况紧急,可用粗针头由环甲膜刺入气管内,以解除窒息。吸入性窒息: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导管,充分吸出气管、支气管等之内的阻塞物。307. 试述气管切开术的适应征及基本手术步骤。307. 气管切开术主要适用于吸入性窒息或阻塞性窒息但不能用其他方法解除窒息者。气管切开术的基本手术步骤:体位:仰卧位,肩下垫小枕,使头尽量后仰,并保持正中位。麻醉: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切口:在颈前正中线,由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胸骨切迹上方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浅筋膜。分离舌骨下肌群:钝性分离颈筋膜中层及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如遇颈前静脉横支跨过气管,应予结扎。处理甲状腺峡部:将甲状腺峡部向上推开,显露出足够的气管前壁;如果甲状腺峡部太宽,应将之在中线切断,并予结扎。气管切开:确认气管后,在正中线上,将第34气管环 切断。插入气管套管:吸尽气管内的血液和分泌物后,将预先选好的气管套管插入气管,确认已插入气管后,将套管两侧线带绕至颈后部,打结固定。固定气管套管及切口处理。308. 某患者因口腔颌面部损伤引起窒息,急救时进行了气管切开术,术后护理应注意什么?308. 气管切开术后,要注意保持气管套管的清洁和通畅,内管每日应清洗和消毒,同时应及时吸出分泌物。气管套管口应覆盖湿纱布,以增加吸入空气的湿度。术后如发生皮下气肿,已作过缝合者应将缝线拆除,并采用宽橡皮膏在气肿区外加压。注意避免肺部继发感染,应常规采用抗菌药物和祛痰药;患者如已有肺部感染征象,应按内科原则进行及时诊治。309. 简述气管切开术后的拔管指征和基本步骤。309. 拔管指征:患者上呼吸道梗阻症状已完全消除。基本步骤:堵塞气管套管外口:常采用软木塞或纱球,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24小时;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去除套管外口堵塞物或改为堵塞一半。拔出气管套管:确认堵管后无呼吸困难后,直接拔出即可。创口处理:采用油纱布及纱布覆盖创口,如创口较大,可用蝶形纱布拉拢创口。一般5天后即可自行愈合。310. 试述口腔颌面部损伤常用的止血方法。310. 压迫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供应动脉的近心端,主要适用于出血较多的紧急情况,作为暂时止血的方法。常用的压迫动脉有颌外动脉、颞浅动脉和颈总动脉,临床上应根据出血的部位和来源选择压迫动脉。包扎止血法:采用纱布、绷带等在创口外部加压包扎,以压闭创口内的毛细血管、小静脉或小动脉,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填塞止血法:适用于开放性和洞穿性创口,将碘仿纱条或纱布块填塞于创口内,再用绷带加压包扎。结扎止血法: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将创口内出血的血管断端用止血钳夹住后进行结扎止血。如口腔颌面部严重出血,不能在局部止血时,可结扎颈外动脉。药物止血法:采用全身止血药(如止血敏、6-氨基乙酸等)和局部止血药(如止血粉、明胶海绵等)止血,主要适用于组织渗血、小静脉和小动脉出血。311. 试述颈外动脉结扎术的手术步骤。316. 口腔颌面部损伤应从哪几个方面来防治感染? 311. 体位:仰卧位,肩下垫小枕,使头后仰15左右,面部转向健侧。麻醉:多用局麻。切口:从下颌角平面起,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前下作切口,长约56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也可采用颈部横切口。显露颈外动脉:将胸锁乳突肌向外侧牵 拉,将二腹肌后腹和舌下神经向上方牵开,采用钝分离法分开颈鞘,显露颈外动脉。结扎颈外动脉:仔细区别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确认颈外动脉后,在甲状腺上动脉和舌动脉之间,结扎、切断颈外动脉。分层缝合创口。312. 行颈外动脉结扎术时,应如何区分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 312. 分支情况:颈外动脉在颈部有多个分支,颈内动脉无分支,这是区分颈内、外动脉最可靠的方法。位置:颈外动脉位于颈浅部前方,颈内动脉处于颈深部后方;在颈动脉窦上方,颈外动脉位于内侧,颈内动脉则位于外侧。搏动试验:在结扎之前,提起结扎线压迫颈外动脉,同时触摸颞浅动脉,如果无搏动,则证明是颈外动脉。313. 简述口腔颌面部损伤并发休克的临床表现。313. 意识与表情:在休克早期,患者多表现为烦躁、焦虑或激动;当休克加重,脑组织血液灌流进一步减少,患者出现表情淡漠或意识模糊,神志昏迷。皮肤:皮肤苍白、发绀、四肢皮肤湿冷,周围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充盈不足。甲皱微循环:可用手指轻压患者的指甲的远端,随即松开,若甲床不能迅速地由苍白转为充血,说明甲皱微循环不良。脉搏:休克早期,脉搏细而快;在休克晚期,脉搏变为慢而细。呼吸: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尿量:是休克的主要表现之一,尿量每小时小于25ml足以确诊休克。314. 简述口腔颌面部损伤并发休克的治疗原则。314. 口腔颌面部损伤并发休克的主要治疗目的是恢复组织灌流量。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不同的休克类型而定。创伤性休克是由于剧烈疼痛刺激中枢神经、失血和损伤组织分解产物(组织胺等)的吸收所造成的,因此,其治疗原则为安静、镇痛、止血和补液,可用药物协助恢复和维持血压。失血性休克是因严重的出血和血浆大量丧失,有效循环量骤减而引起,因此其治疗原则为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可输血。315. 简述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损伤所并发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315. 脑震荡:主要症状是伤后意识障碍,轻微而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常发生逆行性遗忘;醒后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失眠等;神经检查为正常。脑震荡一般仅需卧床休息,对症治疗,多可自愈。脑挫裂伤:常有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患者多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可查见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如感觉或运动障碍、失语、病理性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等。脑挫裂伤的主要治疗原则为镇静、脱水、止血及防治感染。应注意,患者如确诊为脑挫裂伤,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处理已退居此位,此 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情况,并注意神经定位症状的出现与变化,必要时请神经外科医师会诊。硬膜外血肿:典型的临床病程为伤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然后逐渐恢复,经过一段中间清醒期后,患者感到头痛、呕吐、躁动、不安或嗜睡,再次进入昏迷状态,检查常可见脉搏、呼吸缓慢,血压上升,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偏瘫,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性反射。CT检查对硬脑膜外血肿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患者如确诊为硬脑膜外血肿,应立即转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脑脊液漏:多发生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伴发颅底骨折时,颅前窝骨折常出现脑脊液鼻漏,颅中窝骨折常出现脑脊液耳漏。出现脑脊液漏后,不可用液体清洗,更不可用棉球栓塞,应保证其引流通畅,同时采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多可自愈;如脑脊液漏长期不愈,也可请神经外科医师进行脑膜修补术。316. 口腔颌面部清创术是预防感染的最重要方法,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创面常被细菌、尘土等污染,因此,在有条件时应尽快行清创术,在实行清创术时应彻底去除创面内的泥沙等异物,清除确已坏死的组织。如估计创口有可能发生感染,施行清创术时不应严密缝合,应放置引流。如创口已经发生感染,应进行湿敷等处理后,以后再行处理,不应缝合伤口。由于口腔颌面部腔窦众多,而腔窦内有细菌存在,因此处理贯通伤时,因先缝合腔窦内侧的创口,然后充分冲洗后,再缝合肌层和皮肤创面。如伤后没有清创条件,如野外等,应早期包扎创口,以免继续污染。伤后应尽早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预防感染发生,用药应遵循足量、足时间、协同等原则;由于口腔内存在大量厌氧菌,应常规使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等。清创术后应保持创口清洁,如有皮肤创口,应采用消毒纱布包扎;如有口内创口,应定期进行口腔冲洗和使用含漱剂(如12碳酸氢钠溶液、碘复、0.5洗必泰等)。口腔颌面部创伤有可能发生破伤风杆菌感染,因此应常规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317. 试述各类型口腔颌面软组织损伤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317. 擦伤:特点是皮肤表层破损,少量出血,创面常附着泥沙等异物。治疗主要是清洗创面,除去异物,采用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或暴露创面均可。挫伤:多由钝性打击导致,指皮下及深部组织遭受损伤而无开放创口,局部常见瘀斑及血肿。主要特点是局部皮肤变色、肿胀和疼痛。其治疗主要是止血、止痛、预防感染、促进血肿吸收和恢复功能。挫裂伤:由较大机 械力量的打击引起,特点是皮肤和软组织有裂口,创缘不整齐,常呈锯齿状,可伴发开放性骨折;其治疗主要为及时进行清创术,修整创缘,彻底止血缝合。刺伤:特点是创口小而伤道深,多为盲管伤,也可以是贯通伤,刺入物可能将细菌和异物带入创口深部。进行清创术时应彻底清除异物和止血,术后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切割伤:多由锐利器械如刀、玻璃碎片等割裂而成,其特点是创缘整齐,伤及大血管时可发生大出血,伤及神经可发生神经症状,伤及腮腺可发生涎瘘。其治疗主要为尽早进行清创缝合术,如有神经或腮腺损伤应及时处理。撕裂或撕脱伤:为较大的机械力量将组织撕裂或撕脱,特点是伤情重,出血多,疼痛剧烈,易发生休克。治疗时应尽快手术,及时清创、复位缝合。咬伤:被动物或人咬伤,多有组织撕裂、撕脱或缺损。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尽快彻底清创,必要时可用邻近皮瓣或游离植皮修复组织缺损;如为狗咬伤,应注射狂犬病疫苗。318. 试述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就诊时间、创口情况与清创术的关系。318. 一般来说,细菌在进入创口612小时内,处于静止或适应环境时期,尚未大量繁殖,而且细菌多停留在损伤组织的表面,易于通过机械冲洗和清创而被清除,因此,此时进行清创术应进行严密的对位缝合。由于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组织抗感染力强,上述时间在口腔颌面部可延长到48小时,甚至超过48小时,只要创口无明显感染或组织坏死,在充分清创后,仍可严密缝合。如果患者就诊时间超过48小时,或创口组织坏死情况较严重,估计可能发生感染,在施行清创术时不应严密缝合,应放置引流物。如患者就诊时间过晚,创口已发生明显感染,创口不应进行缝合,可采用局部湿敷,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处理。319. 简述颌面部软组织清创术的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319. 冲洗创口:采用机械冲洗的方法清除创口内的细菌。先用纱布盖住创口,用肥皂水和生理盐水洗净创口四周的皮肤,然后在麻醉下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同时用纱布反复擦洗,尽量清除创口内的泥沙等异物。清理创口:对创口周围皮肤消毒、铺巾,彻底去除异物,然后清理创口边缘及内部,原则上尽可能保留颌面部组织,一般仅去除确已坏死的组织。缝合:由于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只要创口无明显化脓感染或组织坏死,在充分清创之后,仍可严密缝合;如果估计可能发生感染,可在创口内放置引流物;如果已明显感染,则不应缝合,应局部湿敷,以后再行处理。如果创口与腔窦相通,应先关闭腔窦 内创口,再关闭肌层,最后关闭皮肤创口。如有组织缺损,可进行邻近转瓣或植皮修复,也可采用定向拉拢缝合。320. 简述舌部挫裂伤的清创缝合原则。320. 舌组织血运丰富,组织再生能力和抗感染力均较强,在清创处理中一般不作组织切除;即使离断明显,也应在清创处理后将组织缝回原位,有可能生长成活。舌组织较脆,活动度大,缝合时应采用大针粗线,于创缘较远处进针,缝得深一些,多带一些组织,最好加用褥式缝合,以免创口裂开。如舌组织有缺损,应尽量保持舌的长度,将创口将前后纵行方向进行缝合;不应将舌尖向后折转缝合,以避免舌体缩短,影响舌功能。如舌侧面与邻近牙龈或舌腹与口底粘膜都有创面时,应分别缝合各部的创口;如不能封闭所有创面,应先缝合舌的创面,以免以后发生粘连,影响舌的活动。321. 简述颊部穿通伤的处理原则。321. 颊部贯通伤的治疗原则是尽量关闭创口和消灭创面。无组织缺损或缺损较少者,应将口腔粘膜、肌层和皮肤分层缝合,缝合的顺序应先口内,再肌层,最后缝合皮肤创口。口腔粘膜无缺损或缺损较少而皮肤缺损较多者,应严密缝合口腔粘膜,关闭穿通创口;皮肤缺损应采用皮瓣转移或游离植皮,或进行定向拉拢缝合。较大的颊部全层洞穿性缺损,可直接将创缘的口腔粘膜与皮肤相对缝合,消灭创面。遗留的洞形缺损在以后二期整复。322. 简述腭部贯通伤的清创缝合特点。322. 腭部贯通伤多发生于儿童,如患儿合作,可用局部麻醉;如患儿不合作,应采用全麻。软腭贯通伤应分别缝合鼻腔粘膜、肌层及口腔粘膜。硬腭贯通伤,如无组织缺损,可将粘骨膜瓣单层缝合即可。如有组织缺损,应在邻近转移粘骨膜瓣,封闭瘘口和缺损,或在硬腭两侧作松弛切口,从骨面分离粘骨膜瓣后,将贯通口处拉拢缝合,硬腭骨面裸露处用碘仿纱条或碘仿纱布覆盖,以后可自行愈合。如腭部缺损太大,不能立即修复,可暂时做腭护板,是口腔与鼻腔隔离,以后再行手术修复。323. 试述唇部损伤的清创缝合原则。323. 唇部损伤,特别在全层撕裂伤时,因口轮匝肌断裂而收缩,创口裂开明显,在清创后首先要缝合口轮匝肌,恢复唇部肌层的连续性,然后按照唇的正常解剖外形准确对位缝合,特别是唇红缘处。唇部较大的撕裂伤,经清创缝合后,可应用唇弓或蝶形胶布减少张力。如为唇部贯通伤,应先缝合口腔粘膜床面,然后再次清洗创口,最后缝合肌层和皮肤。324. 简述鼻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原则。324. 鼻部软组织损伤清创缝合质量的好 坏直接关系到鼻的外形和功能。因此,进行鼻部损伤的清创缝合时,应按照鼻部正常的解剖位置作准确的对位缝合。如有条件,鼻腔粘膜可用可吸收缝线缝合,术后不必拆线。断裂的鼻软骨切勿任意剪除,应将软骨置于软骨膜中,再行缝合皮肤。鼻孔周围的创口缝合后,可用在患侧鼻孔内放置一个外包碘仿纱布的橡皮管,既保证创口的良好愈合,又可起到鼻成形的作用。325. 简述眉和眼睑部损伤时清创缝合的特点。325. 眉损伤后应准确对位缝合,否则创口愈合后将出现较明显的眉毛断裂畸形。眼睑部发生损伤后,如为垂直走向的撕裂伤,清创时应按“Z”字成形术法进行缝合,使缝合后创口呈曲线形,避免创口愈合后形成直线瘢痕而导致眼睑外翻畸形。眼睑部撕裂伤如有皮肤缺损,应立即进行全厚皮片游离植皮术,不可直接拉拢缝合,否则易引起眼睑外翻畸形。眼睑部撕裂伤损及睑缘时,应特别注意对位准确。结合膜的损伤应采用小针细线缝合,缝合完毕后可涂以抗生素眼膏,减少摩擦并预防感染。326. 患者因跌倒致1松动(),未见牙齿脱位,请简述其处理要点。326. 12周避免使用患牙咀嚼。适度调磨对颌牙。对患牙行简单结扎固定,可采用“8”字形结扎法。定期复查,一般每月复查1次,直至伤后第6月。如果出现牙髓坏死,应进行根管治疗。327. 某青年女性患者,因跌倒,颏部着地1小时求诊,检查发现12松动,向牙槽窝外移位约0.3cm,松动,妨碍咬合;颏部可见一个长约1.5cm的裂口,边缘不整齐,创面周围可见泥沙,周围可见瘀斑,肿胀明显;颌面部骨骼未扪及压痛和台阶感,张口度约3cm,张口运动正常。试进行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327. 诊断为:12部分脱位,颏部挫裂伤。治疗方案:在局麻下将12复位回牙槽窝,采用牙弓夹板或金属丝结扎法在2134进行患牙的固定;固定时间23周;术后定期复诊,如出现牙髓坏死,应进行根管治疗。进行颏部挫裂伤清创缝合术,清创时应彻底清除创口内的泥沙等异物,严密缝合,57天后拆线。口服抗菌药物35天以预防感染。伤后24小时内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328. 简述牙槽突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328. 临床表现:骨折片常有明显的移动度,摇动骨折片的单个牙,可见邻近数牙随之移动,这是牙槽突骨折的确诊依据;由于骨折片的移位(多为向后向内移位),引起咬合错乱;此外,牙槽突骨折常伴有唇组织和牙龈的肿胀及撕裂伤以及牙的损伤(如牙折或脱位)。治疗方法:局麻下进行手法复位 ,应确认咬合关系恢复,然后采用单颌牙弓夹板将骨折片固定在邻近的牙上,也可采用正畸的托槽法进行固定。如不能手法复位,也可采用牵引复位固定。一般固定4周左右。术后常规使用抗菌药物35天。根据创伤情况,必要时应肌注破伤风抗毒素。329. 简述颌骨骨折的共同临床表现。329. 肿胀:颌骨骨折时,均伴有挫伤,伤后在面部、骨折线附近,出现程度不等的肿胀并逐渐加重,一般在伤后48小时达到高峰。疼痛:骨折断端相互摩擦,可发生剧烈疼痛,当进行开闭口运动时则更加明显,根据疼痛点可大致确定骨折的部位。麻木:颌骨骨折损伤到神经时,可发生麻木;上颌骨骨折常损伤眶下神经,引起眶下区麻木;下颌骨骨折则可伴发下齿槽神经损伤,引起患侧下唇麻木。出血及瘀斑:颌骨骨折时,邻近软组织可发生出血,在组织内造成血肿,在皮肤上出现瘀斑。牙及牙龈的损伤:牙与牙龈与颌骨紧密相连,当和骨骨折波及牙槽突时,常同时发生牙龈撕裂伤,并伴有牙折、牙松动及脱位等。流涎:颌骨骨折后,由于开闭口运动受限,唇、舌的功能也受到一定影响,加上食物滞留、吞咽不便等因素致使涎液滞留并发生外溢。影响呼吸、咀嚼和吞咽功能:颌骨骨折可因骨折片的移位而影响呼吸,由于严重的咬合疼痛和咬合关系紊乱,患者的咀嚼和吞咽功能也受妨碍;此外,口、咽组织的水肿和疼痛也可影响呼吸及吞咽运动。张口受限:颌骨骨折以后,由于疼痛、咀嚼运动失调和反射性肌痉挛、骨折片移位、颞下颌关节损伤等因素,多发生张口受限。330. 简述下颌骨骨折的特点。330. 下颌骨为面部最突出的骨,容易受到外力打击,在颌面部发生骨折的机率最高。由于下颌骨的解剖特点,下颌骨骨折多由于过渡屈曲、小范围的移动及挤压的外力打击而引起。下颌骨上附着有强有力的咀嚼肌,因此下颌骨发生骨折后,骨折片的移位方向主要取决于骨折片上所附着咀嚼肌的牵引作用。下颌骨上有下颌牙齿,下颌骨发生骨折后常出现牙列变形和咬合关系紊乱;咬合关系不但使下颌骨骨折的重要诊断依据,而且是下颌骨进行复位固定的重要参照标准和治疗目的。下颌骨的骨皮质较厚,骨松质较少,从解剖特点上来讲在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和髁状突颈部四个解剖区域骨质较薄弱,因此下颌骨骨折多发生于此四个解剖区域。下颌骨与其他骨的连接少,且是个活动的骨,发生骨折后常发生下颌运动异常,为诊断提供依据。331. 简述上颌骨骨折的特点。331. 上颌骨与额骨、颧骨、蝶骨等诸多骨 以骨缝的方式紧密相连,这些骨缝是上颌骨的骨折好发部位,因此上颌骨骨折常与其他骨的骨折同时发生。由于上颌窦的存在,上颌骨牙槽突、眶下区等部位骨质较为薄弱,这些部位受外力容易骨折,常和上述骨缝一起骨折,形成上颌骨横断性骨折。同下颌骨相比,上颌骨骨质较为菲薄,更容易发生粉碎性骨折。上颌骨的血供比下颌骨好,骨折后出血较之下颌骨骨折多,但组织愈合也较快,颌间固定的时间比下颌骨短。附丽于上颌骨上的肌肉力量较弱,上颌骨发生骨折后,骨折片移动方向主要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损伤力量的大小和方向;一般上颌骨骨折常向后下方移位。咬合关系紊乱:由于上颌骨骨折片多向后下方移位,上颌骨骨折后常出现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牙合。其他部位损伤:由于上颌骨与颅脑邻近,上颌骨骨折时常伴发颅脑损伤或颅底骨折,出现脑脊液漏;上颌骨是眶下壁的组成部分,发生上颌骨骨折时,在眶内和眶周常伴有组织内出血,形成眼镜装眶周瘀斑、睑、球结膜下出血,或眼球移位而出现复视。力学支柱:从生物力学角度来讲,上颌骨在行使功能时,主要通过三条纵向支柱(鼻上颌支柱、颧上颌支柱和翼上颌支柱)和三条横向支柱(额支柱、颧骨支柱和上颌骨支柱)承受力量,特别是纵向支柱;因此,进行上颌复位固定时,应重点恢复这些支柱的连续性和解剖外形,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332. 试述下颌骨骨折的常见部位和引发这些部位骨折的外力特点。332. 髁状突颈部:多是前方或前侧方(如从正中联合部、颏孔区等)传来的突然外力引起的间接性骨折,直接骨折仅见于火器伤或来自侧方的直接外力打击。颏孔区:多由于侧方来的直接打击引起,也可由下颌体双侧不同部位受到外力打击而引起。下颌角:多由于侧方或侧下方来的直接打击,也可由对侧的外力打击导致下颌骨屈曲而导致间接骨折。正中联合部:多为前方来的直接打击而引起,也可由下颌骨两侧相同部位同时受到外力打击,引起下颌骨体大范围屈曲而导致。333. 下颌骨颏部发生骨折时,骨折段移位的方向是什么? 333. 单发的正中骨折:由于骨折线两侧肌肉牵引量相等,常无明显移位;如为斜形骨折,一侧有颏棘,一侧无,也可能导致双侧骨折片向内侧移位,发生骨折片重叠及下颌弓缩窄。颏部双骨折:正中骨折片因颏结节区所附着肌肉牵引,向下后方移位,双侧骨折片则向内移位。粉碎性骨折或有组织骨质缺损:两侧的骨折片由于下颌舌骨肌的牵引向中线移位,使下颌牙弓变窄。334. 下颌骨颏孔 区发生骨折时,骨折段移位的方向是什么? 334. 单侧颏孔区骨折:前段骨折段与健侧下颌骨保持连续性,由于双侧降颌肌群的牵引,向下、后方移位并稍偏向患侧,后段骨折段因所附升颌肌群的牵引,多向前上方移位,并微偏向健侧。双侧颏孔区骨折:两侧后段骨折段因升颌肌群的牵拉而向上前方移位,前骨折段则因降颌肌群的作用而向下后方移位,导致颏部后缩及舌后坠。335. 下颌角部发生骨折时,骨折段移位的方向是什么?335. 如果骨折线正在下颌角,两个骨折段都有咬肌和翼内肌附丽,骨折段可不发生错位。如果骨折线在这些肌肉附丽处前方,则前骨折段因降颌肌群的牵引,向下内方移位,后骨折段则因降颌肌群的牵引而向上前移位。骨折线的方向与骨折段的移位也有关系,如果骨折线由后下向前上,骨折段将发生明显移位,直至骨折段上的牙相互接触为止;如果骨折线的方向为由前下到后上,由于骨折段之间相互对抗,骨折段可不发生明显移位。336. 髁状突发生骨折时,骨折段移位的方向是什么? 336. 高位髁状突骨折:如果髁状突骨折发生在翼外肌附着的上方,且只在关节面上发生骨折,一般不发生移位。髁状突颈部骨折:如果关节囊未破裂,折断的髁状突由于受翼外肌牵引而向前内方移位,仍位于关节囊内;如果关节囊破裂,髁状突可从关节窝内脱位而向内、向前、向后或向外移位,移位的方向和程度与外力撞击的方向和大小有关。个别情况下,髁状突可被击入颅中窝。如为单侧髁状突颈部骨折,下颌支受到升颌肌群和全部降颌肌群的牵拉,向患侧、后方和上方移位;如为双侧髁状突颈部骨折,下颌支向后上方移位。337. 上颌骨Le Fort 骨折分型的含义及意义。337. 上颌骨Le Fort 型骨折:又称上颌骨低位骨折,骨折线发生在上颌骨的下薄弱线,即从梨状孔下部开始,在牙槽突底部及上颌结节的上方,水平向后延伸至翼突上颌缝。上颌骨Le Fort 型骨折:又称上颌骨中位骨折、锥型骨折或颧弓下骨折,骨折发生在上颌骨的中薄弱线,从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沿眶内侧壁向下到眶底,然后通过颧上颌缝,到蝶骨翼突。上颌骨Le Fort 型骨折:又称为上颌骨高位骨折或颧弓上骨折,骨折发生在上颌骨的上薄弱线,从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部,再经过颧额缝向后到翼突。意义:上颌骨Le Fort 骨折分型对临床诊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除了共同临床表现之外,各型上颌骨Le Fort 骨折都具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如:Le Fort 型骨折会出现鼻及眶下缘的变形,常有鼻腔侧壁及上颌窦的 损伤等,Le Fort 型骨折则常形成颅面分离,使面中部凹陷、变长等;这些不同的临床表现对临床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各型上颌骨Le Fort 骨折在治疗上也具有一定特点,如Le Fort 型骨折手术时多数只需采用口内前庭切口就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而Le Fort 、型骨折则多需口内前庭切口和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应用才能获得满意的显露效果;再如Le Fort 型骨折常伴有颅脑损伤和颅底骨折,处理时应注意颅脑损伤的诊治。上颌骨Le Fort 骨折分型对对科研交流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交流中需要对上颌骨骨折有着公认的准确描述,教学中更需要根据临床表现、诊治原则一致的原则对上颌骨骨折进行分类,以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338. 试述上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338. 共同临床表现:根据上颌骨骨折的骨折线位置,可将上颌骨骨折分为横断骨折和垂直骨折,横断骨折又可根据骨折线的高低分为Le Fort 、和型骨折;各类骨折根据其骨折部位,将在其相应骨折处发生肿胀、疼痛、麻木、出血、瘀斑等临床表现,相应部位扪诊可能扪及台阶感及压痛,由于骨折影响,患者可能出现牙龈撕裂、牙脱位或脱落、流涎、影响呼吸和咀嚼等生理功能、张口受限等临床表现。骨折片移位:上颌骨骨折后,骨折片的移位主要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损伤力量的方向和大小。一般骨折片多向后内下方向移位;如果仅仅是裂缝骨折,也可不发生移位;咬合关系错乱:由骨折片移位引起,如为单侧上颌骨横断骨折,常出现患侧牙早接触,健侧牙开牙合;如为双侧上颌骨横断骨折,常出现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牙合。眶部及眶周变化:上颌骨是眶下壁的组成部分,上颌骨的骨折如累及眶下壁,常引起眼球下降,以致左右眼球不在同一水平面而发生复视;上颌骨骨折时眶内和眶周常发生组织内出血,形成眼镜状眶周瘀斑(“熊猫征”)、睑、球结膜下出血等。颅脑损伤:由于上颌骨与颅面骨联系紧密,上颌骨骨折常伴发颅脑损伤和颅底骨折,尤其是Le Fort 型骨折,并出现脑脊液漏。皮下气肿:上颌骨骨折容易波及窦腔,如上颌窦、额窦、蝶窦等,偶尔上颌骨骨折可引起皮下气肿。339. 试述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339. 共同临床表现:骨折处常出现肿胀、疼痛、出血、瘀斑等临床表现,相应部位扪诊可能扪及台阶感及压痛,由于骨折影响,患者可能出现牙龈撕裂、牙脱位或脱落、流涎、影响呼吸和咀嚼等生理功能、张口受限、下唇麻木等临床表现。骨折片移位:下颌骨骨折片的移位主要取决于骨折片上附丽咀嚼肌的牵引力,在不同部位的骨 折可以引发不同的不同的骨折片移位。运动异常:下颌骨骨折后,下颌骨运动明显受限;下颌骨体部骨折时,还可出现两段骨折片的动度不一致。咬合关系错乱:下颌骨骨折后,根据骨折的部位出现牙齿早接触、开牙合、反牙合等。340. 试述颌骨骨折的诊断程序。340. 问诊:了解受伤的原因、部位和伤后临床表现。全身检查:全面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全身是否受伤及损伤状态。局部检查:望诊:了解是否有创口、肿胀或瘀斑;张闭口运动检查:是否张口受限、牙列及咬合错乱及颌骨异常活动等;压舌板测验: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咬合无力;扪诊:了解是否有压痛、台阶感,有无颌骨反常活动及摩擦音等;辅助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X线平片检查;颌面曲面断层片;CT及三维重建。341. 简述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341.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颌骨骨折应尽早进行治疗;但如果患者并发窒息、大出血、休克、颅脑损伤、重要内脏损伤等急症,应首先处理这些急症,待全身情况稳定和好转后才能进行颌骨骨折的治疗。合并软组织伤的处理:颌骨骨折如伴有软组织伤,应先缝合口腔侧之创口,后处理骨折片,然后再缝合外部创口;如骨折复杂,不能在清创时进行复位内固定,应先进行软组织清创缝合术,骨折留待以后再行处理。骨折线上牙的处理:颌骨骨折时,恢复咬合关系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因此,首先应尽量保留骨折线上的牙;但如果牙已松动或已感染,则应予以拔除。骨折的正确复位和可靠的固定:为了避免发生错位愈合,应选取最佳复位和固定方法尽早进行骨折段的复位和固定。颌骨骨折的复位标准是恢复患者原有的咬合关系。复位后的固定应当可靠,能避免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不良应力干扰。促进骨折愈合的局部与全身治疗:全身应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颌骨骨折患者进食受限,营养较差,应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可采用内服、外敷中药来促进血肿消散,促进骨折愈合。功能锻炼:颌骨骨折术后,在不影响骨折愈合的前提下,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如张口训练等;功能锻炼不但能避免颞下颌关节强直、颌骨骨质疏松等并发症,还能为骨折断端提供一定的生理应力,促进骨折愈合和改建过程的进行。342. 一病员,因车祸伤一周后入院,检查:神清合作,自动体位,生命体征平稳,左眼复视,颧面部塌陷,张口一横指,口内见:后牙早接触,前牙反牙合,开牙合,试作出诊断,可能有哪些骨折,并说明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342. 诊断:可能有左颧骨 颧弓骨折、上颌骨横断骨折。诊断依据:左眼复视常见于左侧上颌骨骨折、左侧颧骨颧弓骨折、眶部骨折等;颧面部塌陷是颧骨颧骨骨折的重要诊断依据;张口度受限多出现于颧骨颧弓骨折和上、下颌骨骨折;后牙早接触,前牙反牙合,开牙合等咬合关系错乱说明可见于上颌骨横断骨折和双侧髁状突颈部骨折;综合以上临床表现,可诊断为左侧颧骨颧弓骨折和上颌骨横断骨折,具体骨折线还应进行X线检查或CT检查以明确。治疗方案:考虑到骨折程度较严重,骨折移位较明显,功能障碍较明显,应予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案如下: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X线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及了解骨折细节;对患者进行详细全身检查,以排除手术禁忌征;进行带钩牙弓夹板拴丝,为术中对准咬合关系作准备;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交谈和沟通,获得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理解和同意。手术治疗:最好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和口内前庭切口联合使用,保留骨折处后,进行骨折复位,进行颌间拴丝,证明咬合关系已恢复后,采用小型接骨板等技术进行骨折内固定,分层关闭切口。术后治疗:采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咬合关系、切口情况等,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功能锻炼:术后1周开始进行张口训练,直至患者张口度和咀嚼功能恢复为止。343. 下颌骨骨折半年,现咬合紊乱,下牙弓缩窄,X片显示颏孔区牙槽骨角形缺失,请列出治疗方案,术后应观察哪些项目? 343. 治疗方案:术前准备:进行血常规、小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型等术前检查,明确患者有无手术禁忌征;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预期效果、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以获得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理解和同意;在术前进行备皮、洁牙、术前栓结带钩牙弓夹板、术前用药等准备工作。手术治疗:确定无手术禁忌征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根据术前测量了解缺损范围,如果缺损不大,不超过1.5cm,可不进行植骨,术中拉开的骨缺损可自行愈合,如缺损较大,应采用植骨或牵张成骨等方式修复骨缺损。术后治疗:采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及其他治疗。功能锻炼:术后1周开始进行张口训练。术后应观察的项目:围手术期:主要观察患者的生命指征,如心律、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以及切口是是否出血和肿胀情况等。围手术期后:观察患者的咬合关系恢复情况,如果恢复不理想,及时采用颌间牵引等手段矫正;观察切口情况,是否有出血、肿胀及感染等情况;继续观察全身情况。344. 试述上 颌骨LeFort 型骨折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特点。344. 上颌骨LeFort 型骨折的骨折线位于上颌骨的下薄弱线,除颌骨骨折的共同临床表现外,还具有其一定特点,主要表现为多伴有牙槽突及牙的损伤,由于下部骨折片仅借助口腔及上颌窦等粘膜与上部骨折片相连,如摇动骨折片上的牙齿,可见整个骨折片随之移动;伴发颅脑损伤的机率少于上颌骨LeFort、型骨折,一般不发生复视和眶周变化;由于与牙齿的关系密切,一般均有咬合关系错乱。上颌骨LeFort 型骨折的治疗首先应遵循一般的颌骨治疗原则,手术中一般仅需采用上颌前庭切口就能达到满意的显露和治疗效果。345. 试述上颌骨LeFort型骨折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特点。345. 上颌骨LeFort型骨折的骨折线位于上颌骨的中薄弱线,其临床表现特点主要表现为多有鼻及眶下缘的变形,常伴有鼻腔侧壁和上颌窦的损伤,扪诊多可扪及眶下缘台阶感和压痛,常伴有颧骨颧弓骨折;损伤有时可以波及筛窦,出现脑脊液鼻漏。上颌骨LeFort型骨折的治疗应首先遵循一般的颌骨治疗原则,手术多采用上颌前庭切口,有时需联合采用上颌前庭切口和头皮冠状切口,如眶底骨折严重,有时还须辅加眶下或下睑下切口。346. 试述上颌骨LeFort型骨折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原则。346. 上颌骨LeFort型骨折的骨折位于上颌骨的上薄弱线,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将形成完全的颅面分离,使面中部凹陷、变长,严重影响面形;多伴有颅脑损伤和颅底骨折,出现脑脊液漏等;眶部及眶周变化明显,常出现眼睑结膜下出血,眼球下移,眼镜状眶周瘀斑等。上颌骨LeFort型骨折的治疗首先应遵循一般的颌骨骨折治疗原则,但应特点注意颅脑损伤的观察和处理,如果发生脑脊液漏,不应堵塞,应任其畅流,同时采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手术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上颌前庭切口、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应用或单纯头皮冠状切口,必要时可辅加眉弓外侧切口。347. 试述左颏孔区单纯性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347. 颌骨骨折共同临床表现:可出现左侧颏孔区肿胀、疼痛、瘀斑,患者可出现流涎、咀嚼困难和张口受限。骨折片移位:前骨折段因所附降颌肌群的牵引而向下方移位,并稍偏向外侧;后骨折段因升颌肌群的牵引,向上前方移位,且稍偏向内侧。口内检查:可见咬合关系错乱,左侧磨牙有早接触,前牙有轻度开牙合,下颌中线常向左侧移位;多伴有左侧下颌双尖牙区牙龈撕裂伤,有时可伴有左侧下颌双尖牙的脱位或牙折,多可查见骨折断端两侧的两颗牙的邻接 关系改变;偶尔可见左侧下颌双尖区双重牙列。下颌运动异常:下颌运动受限,进行开闭口运动时,有时可见到前后两段骨折片的动度不一致。触诊及负荷试验:触诊时多可扪到台阶感和压痛;采用颏部和下颌角外侧负荷试验时,患者可指出左侧颏孔区疼痛加重;可让患者用力咬压舌板,患者多咬之无力或根本就咬不住。辅助检查:可进行X线检查,特别是颌面部曲面断层片,可清晰地看到左侧颏孔区骨折。348. 请简述左颏孔区骨折伴右髁突颈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348. 颌骨骨折共同临床表现:可出现左侧颏孔区和右侧颞下颌关节区的肿胀、疼痛、瘀斑,患者可出现流涎、咀嚼困难和张口受限。骨折片移位:左侧远中骨折段因升颌肌群的牵引,向上前方移位,且稍偏向内侧;右侧髁状突将由于翼外肌的牵引向前内方移位;前骨折段在右侧将向上方移位,在左侧将向下方移位。口内检查:可见咬合关系错乱,双侧磨牙有早接触,前牙有开牙合;多伴有左侧下颌双尖牙区牙龈撕裂伤,有时可伴有左侧下颌双尖牙的脱位或牙折,多可查见左侧骨折断端两侧的两颗牙的邻接关系改变;偶尔可见左侧下颌双尖区双重牙列。下颌运动异常:下颌各个方向运动均严重受限。触诊及负荷试验:触诊时多可扪到左侧颏孔区台阶感、压痛和右侧颞下颌关节区空虚感、压痛;如用手指伸入外耳道或在髁状突部触诊,可扪及髁状突运动消失;如采用负荷试验,患者可指出左侧颏孔区和右侧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加重;可让患者用力咬压舌板,患者多咬之无力或根本就咬不住。辅助检查:可进行X线检查,特别是颌面部曲面断层片和左侧薛氏位;必要时可进行CT及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349. 试述下颌骨双侧髁状突颈部骨折的临床表现。349. 颌骨骨折共同临床表现:可出现双侧颞下颌关节区的肿胀、疼痛、瘀斑、皮下血肿,患者可出现流涎、咀嚼困难和张口受限。骨折片移位:双侧髁状突将由于翼外肌的牵引向前内方移位;双侧下颌支向后上移位。咬合关系:双侧后牙早接触,前牙明显开牙合。下颌运动异常:下颌侧向运动受限。触诊及负荷试验:触诊时多可扪到双侧颞下颌关节区空虚感、髁状突颈部压痛;如用手指伸入外耳道或在髁状突部触诊,可扪及髁状突运动消失;如采用下颌角下部负荷试验,患者可指出双侧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加重;可让患者用力咬压舌板,患者多咬之无力或根本就咬不住。有时可伴发不同程度的脑震荡。辅助检查:可进行X线检查,特别是颌面部曲面断层片和双侧薛氏位;必要时可进行CT 及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350. 怎样区别单侧髁状突颈骨折和单侧髁状突前脱位?350. 如果患者没有创伤史,则不难鉴别。如果患者有创伤史,应根据以下几点来鉴别:单侧髁状突颈部骨折下颌中线偏向患侧,而单侧髁状突前脱位下颌中线偏向健侧。单侧髁状突颈部骨折在髁状突颈部有明显压痛或皮下血肿和瘀斑,而单侧髁状突前脱位在髁状突颈部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跨学科主题学习讲义(含答案)
- 2025运输物流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合同工程开工报告
- 2024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3单元检测卷(含解析)
- 木制玩具制作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人造石生产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软件开发合同评估
- 印章制作工作业指导书
- 2025年篮球裁判动作题目及答案
- 2025国内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培训主管技能展示
- 《环境设计工程计量与计价》课件-1.什么是装饰工程预算
- 某露天矿山剥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年美团电商合作商户合同版
- 砒霜治疗白血病
- 艺术家品牌影响力构建-洞察分析
- 外墙翻新施工方案及报价表
- 孕产妇急救技能考核试卷
- 消防水池及泵房基坑土方开挖方案
- 电梯施工管理
- 《城市热力管道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编制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