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与物理降温_第1页
发热与物理降温_第2页
发热与物理降温_第3页
发热与物理降温_第4页
发热与物理降温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与降温,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WQY,发热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主要内容,概念,发热指各种原因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和(或)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原因,感染性发热: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引起的发热。非感染性发热:非病原体物质引起的发热,包括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热、变态反应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的中枢性发热、皮肤散热障碍等。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分级及危险性,356378940123,低热:37.537.9。无需特殊处理,可多饮水。,中等热:38.038.9,通常情况下未必需要用到物理或化学降温,需适当补液,注意电解质紊乱。,高热:39.040.9,需物理或化学降温,加强补液,注意电解质紊乱,注意观察神志。高于40必须保护中枢系统。,超高热:41.0以上,而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40.641.4。肛温持续超过41,可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h即可出现休克及严重并发症,随时有死亡可能。,中枢性发热,临床特点1突然高热,体温可直线上升,达4041,持续高热数小时至数天直至死亡;或体温突然下降至正常。2躯干温度高,肢体温度次之,双侧温度可不对称,相差超过0.5。3虽然高热,但中毒症状不明显,不伴发抖。4无颜面及躯体皮肤潮红等反应,相反可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发汗减少、四肢发凉。5一般不伴有随体温升高而出现的脉搏和呼吸增快。,中枢性发热,临床特点6无感染证据,一般不伴有白细胞增高。7因体温整合功能障碍,故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8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如乙酰水杨酸等)一般无效,这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解热药难以对其产生影响,所以不产生降温的临床效果,中枢性发热,引起中枢性发热的主要疾病及病变脑血管病引起的中枢性发热以出血性多见,特别以内侧型出血破入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原发性脑室出血、桥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较常见;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损害下丘脑前区也易引起中枢性高热。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中枢性高热是由于出血和周围水肿直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中枢性发热,引起中枢性发热的主要疾病及病变脑梗死引起中枢性发热者较少见,但可发生在大面积脑梗死和桥脑梗死患者,可能为大面积梗死灶周围水肿影响下丘脑、桥脑病灶影响了下丘脑的传出径路所致。脑外伤和脑手术脑部手术侵袭引起的中枢性发热多发生于术后数天内。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的癫痫可引起发作后体温升高。,中枢性发热,引起中枢性发热的主要疾病及病变急性脑积水酒精戒断颈段或上胸段病变恶性高热神经安定剂恶性综合征,中枢性发热,治疗中枢性发热的治疗较为困难,首先应治疗原发病。如脑出血者应给予降颅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降颅压的同时给予止血药;因通常机体能耐受的体内温度为40.5,超过此温度时脑组织容易产生热损害,因此必须积极降温治疗。一般同时采取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发热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主要内容,物理降温,局部冰袋降温法冰帽降温法冷湿敷降温法,全身酒精/温水擦浴灌肠降温法控温毯降温法静脉降温法,适用于体温在39以上,冰袋降温法,部位:,时间:每次不超过30分钟,中间间隔1小时。以免局部冻伤或产生继发效应,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腘窝,枕后耳廓阴囊冻伤心前区-心率减慢腹部-腹痛腹泻足底冠状动脉收缩,禁忌部位:,继发效应,是指用冷疗法或热疗法超过一定时间后,所产生的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使用冰袋注意事项,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每10分钟查看一次局部皮肤颜色,病人局部皮肤无发紫、麻木及冻伤发生。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宜在50分钟内进行。降温的同时可在足心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感。使用过程中,检查冰块融化情况,及时更换与添加。冰袋完整、无漏水,布套干燥。,冰帽降温法,对于脑损伤、脑水肿的患者可选用冰帽降温法。可直接降低脑局部温度,减少脑细胞耗氧量,起到脑保护的作用。将患者头部置冰帽中,后颈部、双耳廓垫海绵,小枕垫在患者肩下。,使用冰帽注意事项,每30分钟测量一次肛温,使之维持在33左右,不宜低于30,以防心室纤颤等。观察头部皮肤情况,尤其注意耳廓部位有无青紫、麻木及冻伤发生。注意心率变化,有无房颤、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冷湿敷降温法,冷湿敷前,局部应涂凡士林,保护皮肤。高热患者敷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持续时间1520分钟。冷湿敷30分钟后测量体温,39以下停用。,酒精/温水擦浴,乙醇擦浴:2535、30温水温度:3234部位: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处稍用力擦拭,并延长擦拭时间,以促进散热。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等。头部置冰袋,足底置热水袋,以预防头痛。30分钟后为患者测量体温,若降低至39以下,取下头部冰袋。,灌肠降温法,对温水擦浴和酒精擦浴都不能降温的患者,可选用灌肠降温法。一般可选用28-32等渗盐水或用4等渗盐水,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隔半小时再测量体温。,灌肠降温注意事项,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灌肠中随时观察病情,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病员不宜灌肠。,控温毯降温法,通过调节控温毯中循环水的温度来降低温度,增加皮肤散热,达到降低体温的作用。接触病人面积大,控温效果稳定,不易反弹。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操作方便。,使用控温毯注意事项,使用前检查水箱、冰毯是否漏水。正确连接电源、导水管及传感器,导水管外用不导电的塑胶管包裹,以保护安全。使用时冰毯铺于患者肩部到臀部,不要触及颈部,以免因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心跳过缓。毯上不铺任何隔热用物,以免影响效果,床单一旦浸湿,要及时更换,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及时擦干冰毯周围凝聚的水珠,以免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防止漏电发生。,使用控温毯注意事项,使用冰毯降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变化,每半小时测量一次。定时翻身擦背,以每小时翻身1次为宜,避免低温下皮肤受压,血流循环速度减慢,局部循环不良,产生压疮。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生寒战、面色苍白、皮肤青紫和呼吸脉搏血压变化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清醒病人不宜将温度调的过低。使用后要及时放出水箱内的水。,静脉降温法,体温仍高于39的患者,可给予静脉输注低温液体。液体温度在010,速度在40滴/分60滴/分。下丘脑功能紊乱所致的中枢性性发热,中医降温刮痧,用具:边缘钝滑的器具,如铜钱、瓷勺、硬币、水牛角特制刮痧板等。方法:用棉签蘸取润滑剂润滑刮痧板或刮痧部位,在需刮部位以45斜角由内向外,由上至下,取单一方向刮拭,不宜来回刮动,一般每一部位刮20下左右,用力均匀,适中。部位:主要选择颈后部(风池穴),下延至后背两肩胛中间区域(大椎、大杼、风门等穴);手臂肘窝外侧附近的曲池穴,双手虎口处的合谷穴,脚踝处的腹溜穴等禁忌证:患者体型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者;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不明原因的包块者。,发热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主要内容,药物降温,西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科临床最常用的退热剂,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迅速可靠,不良反应较少,可家庭常备。它的商品名有泰诺林、百服宁、一滴清、必理通、安佳热、爱尔、小儿退热栓等,剂型较多,适合儿童使用。,药物降温,布洛芬用于解热镇痛,属于较新的药物,其退热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强,对胃肠刺激作用小,对造血系统无影响,可以代替肌肉注射退热药,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常用商品名为托恩、美林等。,药物降温,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退热药,由于药物酸性强,胃肠刺激大,大剂量可引起恶心呕吐,也会加重或诱发溃疡病,诱发雷氏综合征和肾脏损害。复方氨基比林又名安痛定,是最常用的强效退热药之一。该药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皮疹等。,药物降温,安乃近安乃近解热作用显著,但毒副作用明显,较长时间应用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紫癜,甚至可能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个别病人对该药过敏,出现休克甚至死亡。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药物降温,中药(清热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