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特点,第二节西方医学第一次传入,西方医学第一次传入的特点:传教士传入明末清初,随着欧洲早期殖民主义者的东侵,一些天主教传教士陆续抵达我国。为了有效地打开传教局面,他们开展过一些医疗活动,收取人心。如,明万历朝太仆寺卿李之藻患病时由传教士利玛窦诊治调护,进而接受利玛窦的劝导,领洗入教,成为当时的“圣教三杰”之一。再如,传教士洪若翰等人用金鸡纳霜(奎宁)和其他药物治愈了清康熙帝所患疟疾,使得龙心大悦。康熙特赐予洪若翰等人北京内城一所官宅,用来修建天主教堂。.缘此,康熙还对西方医学产生了兴趣,曾指令画家描绘出人体解剖图像,并在宫中建立了一个由传教士主持的“实验室”,制造出一批药品。.,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特点,西方医学第一次传入,另外,传教士们在西医书籍的译述方面也有一些成果。其中,邓玉函、罗雅谷分别译述的人身说概和人身图说,是西方最早传入我国且内容比较完备的两本解剖学专著。总的说来,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我国有一定范围的传播,只是尚未形成系统,社会影响有限。后来,由于清王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医学的传入长期陷入停顿。,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特点,西方医学第二次传入,西方医学第二次传入的特点1、开办诊所和医院2、兴办西医学校3、输送留学生4、翻译出版西医书刊,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特点,西方医学第二次传入的特点之一,开办诊所和医院1805年英国人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术传到中国开始1820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和东印度公司外科医生李文斯敦在澳门开办诊所182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外科医生郭雷枢在澳门开办一所眼科医院广州诊所(1832年)1835年,美国传教士医生彼得伯驾在广州开设“眼科医局”,因位处十三行内的新豆栏街,故又称“新豆栏医局”。广东医院(1836年扩建)(博济医院的前身)这标志着近代西医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城市18421848年,广州、厦门、宁波、上海、福州等全部建立的教会医院和诊所。到1905年在全国共有166所教会医院、241个诊所著名的有北京的“双旗杆医院”(1862年)协和医院(1906年)20世纪后,全国已有20多个省建立教会医院426所。其中美国占优。,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特点,兴办西医学校早期的西医教育师带徒1866年在广州博济医院内设立博济医学校(第一所)1888年,在美以美会支持下建立苏州医院医学院苏州医学院(1894年改)1896年上海圣约翰学院建立医学系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14年改)1903年由美英的多家教会联合组办北京协和医学校,1908年开学,被清政府承认的第一、最大的教会医学校1909年英国浸礼会和欧美长老会在济南合办共和医道学院齐鲁大学医学院(后改)1914成都华西协和医学校,长沙设湘雅医学校等辛丑条约签订后,教会医疗教育发展迅速。1900至1915年,各地已有教会医学院校23所,护士、药学和助产学校36所,系统培养大批西医各类人才,西方医学第二次传入的特点之二,广州博济医院,耶鲁大学,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特点,输送留学生(引进来,走出去)辛丑条约签订后,医疗教育发展迅速,出现了“留学热”一是去日本。19051939年的34年间从日本23所高等医学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就达到414人,约占同期在日本留学人数的35%。二是留美。1908年美国要求清政府派留学生赴美。为鼓励这项政策,美国人将清政府偿付给他的庚子赔款的半数作为支持中国留学生留美的费用,西方医学第二次传入的特点之三,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特点,输送留学生(引进来,走出去)代表人物黄宽(18291878年)黄宽,字绰卿,号杰臣。1829年出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东岸乡,出生月日不详。1841年黄宽12岁时,赴澳门就读于教会学校马礼逊学堂。马礼逊学堂系澳门开办的第一所西式学堂。这所学堂由1835年1月在广州的外侨发起组织的马礼逊教育会举办。该会在1836年9月28日于广州举行成立大会,会后美国推荐耶鲁大学1832年毕业生塞缪尔布朗(SamuelRBrown)前来中国办学。1938年2月23日布朗到达广州,旋往澳门进行筹备。1839年11月4日马礼逊学堂在澳门正式开学。,西方医学第二次传入的特点之三,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特点,马礼逊学堂第一批招收6名男生,有黄胜、李刚、周文、唐杰、黄宽、容闳。校中教科为初等算术、地文、国文、英文等,这是西方向中国传播西学在中国举办的第一所洋学堂。1841年11月1日马礼逊学堂迁到香港继续办学,黄宽、容闳等随学校迁来香港就学。马礼逊学堂自澳门迁港后,学校大事扩张。1845年3月12日威廉麦克(WilliamMacy)来港,协助布朗办学。此时学生数已达40余人,分为三班授课。黄宽等在马礼逊学堂前后读了6年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代表人物黄宽(18291878年),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特点,代表人物黄宽(18291878年),1846年9月,布朗在课堂里宣布,他与夫人因体弱多病,欲去美国治疗修养,并谓此行愿携三五名学生同赴新大陆,俾受完全之教育,凡愿跟他到美国去学习的,即请站起来。容闳是第一个站起来的学生,接着黄胜和黄宽也先后站起来表示愿意一起去美。布朗的友人、在香港任中国日报(ChinaMail)主笔的肖德鲁特(AShortrede),美商李启(Ritchie)以及苏格兰人康白尔(Campbel)等人愿资助这批学生2年的留学费用。美商阿立芬特兄弟公司(TheOlyphantBrothers)的亨特利思号轮(Huntress又允许他们免费乘坐该轮去美。1847年1月4日师生一行5人从香港启程,同年4月12日抵达美国纽约,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特点,黄宽在孟松学校毕业后,香港的肖德鲁特等人谓,若学员愿到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习专门科者,他们可以继续提供资助。黄宽于1850年转赴英国,考入爱丁堡大学医科,成为中国第一个留英医学生。黄宽在该校学习5年,1855年毕业,考试时名列第三(一说第五名),获金牌等奖状及医学士学位。毕业后留英在医院实习2年,并研究病理学和解剖学,获博士学位。黄宽在英前后学习7年,1857年返回香港,服务于香港伦敦会医院。1858年赴广州,接办合信氏(BHobson)在金利埠创设的惠爱医馆。黄宽对该馆大力整顿,使该馆业务蒸蒸日上。据1859年报告,该馆有病床80张,住院病人430人,门诊病人达26030人。黄宽亲授生徒4人,以协助其医务。因黄宽与当局意见不合,加上对某教徒的作为不满,遂于1866年辞去惠爱医馆之职,自设诊所,暇时协助博济医院从事诊务1878年10月12日,黄宽患项疽剧发,与世长辞,享年49岁。,代表人物黄宽(18291878年),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特点,翻译出版西医书刊英国传教士医生合信(18161873年)毕业于伦敦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曾在香港、澳门、广州从事医疗工作。1851年出版用中文写成的全体新论(最先用西医学检验中医理论的中文著作)为开端,还有西医略论(最早比较中西医学)内科新论博学新编妇婴新说等(后人合编成合信氏医书五种)1858年底的医学新语(是一本英汉医学词典)陆陆续续地有一批中文西医著作开始出现,在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带薪休假住宿安全保障及事故处理协议
- 2025公务员述选面试题及答案
- 吊篮高空作业人员保险与安装合同
- 可复用构件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评估-洞察及研究
- 呼啦圈课程汇报
- 2025至2030中国背光LED驱动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双向压蝶阀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农业园艺工培训
- 生物信息化教学课件展示
- 国家电网笔试题目及答案
- UL实用标准电子线常用规格表
- 大学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模板
- 西方音乐史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血液净化治疗临床应用
- 年产12000吨水合肼(100%)项目环评报告书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17-0201) 专用条款模板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 二年级健康成长上册教案
- 医院环境微生物 (3)
-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综合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