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318线川藏公路松宗至古乡段整治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大纲.doc_第1页
国道318线川藏公路松宗至古乡段整治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大纲.doc_第2页
国道318线川藏公路松宗至古乡段整治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大纲.doc_第3页
国道318线川藏公路松宗至古乡段整治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大纲.doc_第4页
国道318线川藏公路松宗至古乡段整治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国道 318 线川藏公路松宗至古乡段整治工程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大纲 送审稿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中交公路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2 年 11 月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国道 318 线川藏公路松宗至古乡段整治工程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大纲 送审稿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中交公路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2 年 11 月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目 录 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 1 1 任务依据任务依据 1 1 2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1 1 3 工程规模工程规模 2 1 4 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2 1 5 已做过的地质工作已做过的地质工作 3 2 执行的技术标准执行的技术标准 3 2 1 执行技术标准执行技术标准 3 2 2 参照标准 规程参照标准 规程 3 3 自然地理和工程地质条件概况自然地理和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4 3 1 地形 地貌地形 地貌 4 3 1 1 河流阶地 4 3 1 2 现代河床 河漫滩地貌 5 3 1 3 中高山地貌 5 3 1 4 中高山坡麓地貌 6 3 2 气象水文气象水文 6 3 2 1 气象 6 3 2 2 水文 6 3 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7 3 4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 8 3 5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9 3 5 1 构造单元划分 9 3 5 2 构造发展演化特征 10 3 5 3 区域断裂构造 11 3 6 水文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 11 3 6 1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12 3 6 2 基岩裂隙水 12 3 6 3 地下水化学特征 12 3 7 不良地质及地质灾害不良地质及地质灾害 12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3 7 1 泥石流 13 3 7 2 滑坡 14 3 7 3 崩 坍 塌 15 3 7 4 路基沉陷 15 3 7 5 水毁 16 3 7 6 岩堆 17 3 7 7 溜砂 17 3 8 重大地质问题重大地质问题 18 4 勘察方案实施勘察方案实施 18 4 1 勘察目的与任务勘察目的与任务 18 4 2 勘察方法勘察方法 19 4 2 1 资料收集 19 4 2 2 工程地质测绘 19 4 2 3 钻探与取样 19 4 2 4 地球物理勘探 20 4 2 5 原位测试 21 4 2 6 土工试验 21 4 2 7 水文试验及水质分析 22 4 3 预计工作量预计工作量 22 4 3 1 工作量布设原则 22 4 3 2 工作量预估 22 4 4 主要工程问题及解决措施主要工程问题及解决措施 23 4 4 1 主要工程 23 4 4 2 对工程有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 24 4 4 3 解决问题方法与措施 24 5 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计划 26 5 1 工作程序工作程序 26 5 1 1 准备工作阶段 26 5 1 2 外业勘察阶段 26 5 1 3 内业资料整理阶段 26 5 2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 27 5 3 人员组成人员组成 28 5 4 设备配置设备配置 30 5 5 计划进度计划进度 31 5 6 技术质量管理技术质量管理 31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5 6 1 技术管理 31 5 6 2 勘察质量监控管理 32 5 7 安全与环保措施安全与环保措施 32 5 7 1 安全控制 32 5 7 2 环境保护 33 6 提交的成果资料提交的成果资料 34 6 1 总报告总报告 34 6 1 1 文字说明 34 6 1 2 图表部分 34 6 2 工点报告工点报告 34 6 2 1 路基 35 6 2 2 桥梁 35 6 2 3 涵洞 35 6 2 4 隧道 36 6 2 5 料场 36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国国道道 3 31 18 8 线线川川藏藏公公路路松松宗宗至至古古乡乡段段整整治治工工程程 工工程程地地质质勘勘察察工工作作大大纲纲 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 1 任务依据任务依据 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我院 签署的 国道 318 线川藏公路松宗至古乡段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委托书 藏交 规划委字 2012 12 号 1 2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国道 318 线川藏公路松宗至古乡整治工程行政区域上属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全线海拔在 3046m 2582m 总体地势东高西低 从区域而言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 帕隆 藏布北岸 本项目起点位于松宗镇西约 1km 处根尼村 顺接中坝至松宗项目 2005 年竣工 的终点 里程桩号为 K3967 670 途径波密县城 终于古乡泥石流以西 4km 顺接古乡至通 麦大桥段公路改建工程 2006 年底竣工 起点 里程桩号为 K4046 342 97 路线全长 78 673km 主要控制点 路线起点 根尼村 栋亚村 通木村 东绕村 康木村 波密现 城 卡达村 古乡乡政府 古村 古乡泥石流 路线终点 地理位置图见图 1 图图 1 1 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地理位置图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1 3 工程规模工程规模 本项目路线布设推荐线 1 条 并在 4 处进行了方案比选 具体布设情况见表 1 1 路线方案一览表路线方案一览表 表表 1 11 1 路段名称方案名称起止桩号长度 m 备注 全线推荐方案K3967 670 K4046 342 97 78672 970 方案一K3985 800 K3986 200 400 方案二AK3985 800 AK3986 189 467 389 467 尼足电厂 方案三BK3985 800 BK3986 294 912 494 912 同深度 比较 方案一K3987 689 691 K3988 700 1010 309 大兴东 方案二AK3987 689 691 AK3988 648 68 958 777 同深度 比较 方案一K4021 500 K4023 500 2000 方案二AK4021 500 AK4024 293 086 2793 086 卡达桥 方案三BK4021 500 BK4024 312 912 2812 912 同深度 比较 方案一K4040 900 K4046 300 5400 方案二AK4040 900 AK4046 992 191 6092 191 方案三BK4040 900 BK4047 191 065 6291 065 方案四CK4040 900 CK4046 472 167 5572 167 同深度 比较 方案五 古乡 方案六 定性分 析 1 4 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本项目路线采用三级公路设计标准 设计速度 30km h 双向单车道 路基宽度 7 5m 全线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 级 设计洪水频率为 大中桥 1 50 其余为 1 25 对于大型构 造物 如隧道 卡达大桥等 提高一个服务等级进行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1 2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表表 1 21 2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 1 公路等级三级公路 2 地形河流阶地及河漫滩区 3 设计速度 Km h30 4 路基宽度 m7 5 5 行车道宽度 m2 3 5 6 土路肩宽度 m2 0 5 7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 25 8 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 m65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9 最小停车视距 m30 10 最大纵坡 坡长 8 11 最小坡长 m100 12 一般竖曲线半径 m400 13 竖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 m60 14 桥梁净宽 m 净 7 0m 15 桥涵设计车辆荷载公路 级 16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 25 大 中桥为 1 50 17 路面面层类型沥青混凝土 1 5 已做过的地质工作已做过的地质工作 该项目于工可阶段已针对初步拟定的各路线方案做了工程地质调绘工作 对地层岩性 水文地质 不良地质等做了初步分析评价 本次勘察可在原有资料基础上 采用综合勘察 手段查明路线走廊带的工程地质条件 不良地质等 为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2 执行的技术标准执行的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执行交通部部颁的有关规范 规程 在部颁标准尚不能满足要求时 参 照了铁路 水电 工业与民用建筑等相关行业的有关规程 规范 具体执行标准为 2 1 执行技术标准执行技术标准 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C20 2011 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 2007 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 2004 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 2004 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 89 6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 2007 7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JTJ056 84 8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E41 2005 9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 JTG T C22 2009 2 2 参照标准 规程参照标准 规程 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01 2009 版 2 工程地质手册 第四版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3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50218 94 4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01 5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87 92 6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 JGJ89 92 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10 8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测绘技术规定 DL T5104 99 9 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范 TB10013 2004 10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 TB10038 2001 11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范 TB10027 2001 1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2008 13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细则 岩土工程公司编写 1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图表示例 岩土工程公司编写 15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G TB02 01 2008 3 自然地理和工程地质条件概况自然地理和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3 1 地形 地貌地形 地貌 本项目位于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境内 地处青藏高原的藏南谷地与藏东横断山脉高山峡 谷区过渡段 山势陡峻 切割深度超过 2000m 属深切割高山河谷地貌 境内群山重叠 沟 谷纵横 四周为山地 中部为河谷区 拟建项目主要沿帕隆藏布展布 河谷在波密县以西 呈 U 型谷 波密县以东呈 V 型谷 河谷堆积侵蚀地貌发育主要为现代河床 河漫滩 和河流阶地地貌 局部地段发育高阶地 可见 级 河谷两侧中高山林立 河谷北侧 为念青唐古拉山及其余脉 河谷南侧为冈底斯山的东支 山麓斜坡堆积地貌发育 根据区 内地形特征 组成物质及地貌成因 可将该路线走廊带地形地貌类型划分为河流阶地 河 床河漫滩 中高山 中高山坡麓地貌等 4 个地貌单元 3 1 1 河流阶地河流阶地 项目区内河流主要为帕隆藏布 属于雅鲁藏布江一级支流 两侧分布着众多的支流 支沟 呈羽毛状排列 形成典型的格子状地貌水系特征 河流主要以底蚀作用为主 局部 宽谷侧蚀作用较强 大部分路段发育 级阶地 可见 级阶地 局部可见基座阶 地 地形较平坦 起伏不大 微倾于河谷 海拔一般为 2600 2750m 宽度一般为 10m 1500m 级阶地之间高差一般为 3 5m 级阶地之间高差一般为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5 10m 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 Q4al pl 及第四系上更新统 Q3al pl 漂卵石 局部表层覆盖薄层细砂 砾砂 粉土 随处可见二元结构 照片照片 3 1 河流阶地地貌河流阶地地貌 照片照片 3 2 二元结构二元结构 3 1 2 现代河床 河漫滩地貌现代河床 河漫滩地貌 主要分布于线路项目区左侧的帕隆藏布河谷及卡达大桥附近波得藏布江汇入帕隆藏布 处河谷和其两侧 地形平坦 地表水发育 地下水埋深较浅 表层覆盖第四系全新统冲洪 积 Q4al pl 薄层粉细砂 下伏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 Q4al pl 漂卵石 厚度可达 30 40m 照片照片 3 3 3 3 河床地貌河床地貌 照片照片 3 3 4 4 河漫滩地貌河漫滩地貌 3 1 3 中高山地貌中高山地貌 项目区地处青藏高原的藏南谷地与藏东横断山脉高山峡谷过渡段 山势陡峭 属深切 割高山河谷地貌 区内群山重叠 主要为念青唐古拉山余脉 境内主峰最高海拔为 5359m 最低海拔为 2662m 山顶至河谷相对高差一般在 2000m 左右 最大高差可达 2700m 植被发 育 垂直分布特征明显 海拔 4400 5400m 为砾石滩 亚冰雪 带 海拔 4200 4400m 为 灌丛草甸带 海拔 3200 4200m 为针叶林与灌丛带 2400 3200m 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海拔 2400m 一下为亚热带常绿 落叶阔叶林混交带 拟建项目一般沿中高山坡脚以挖方型 式通过 岩性主要为中新生代燕山晚期 喜马拉雅早期波密序列花岗岩带 主要为花岗岩 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等 照片照片 3 3 5 5 项目区基岩出露情况项目区基岩出露情况 照片照片 3 3 6 6 基岩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基岩节理裂隙发育情况 3 1 4 中高山坡麓地貌中高山坡麓地貌 项目区内中高山林立 帕隆藏布北侧为念青唐古拉山及其余脉 南侧为冈底斯山的东 支 拟建路线常从中高山坡麓地带以挖方形式通过 地形起伏较大 坡度约 40 76 植被茂盛 主要为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表层多为第四系全系统残坡积 Q4el dl 崩坡积 Q4c dl 碎块石覆盖 下伏中新生代喜马拉雅晚期 燕山早期的花岗岩 角闪花岗岩 二 长花岗岩等 3 2 气象水文气象水文 3 2 1 气象气象 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喜马拉雅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交汇地 四周为山地 中 部为河谷 由于受印度洋海洋性西南季风影响 属于藏东南温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 8 9 最冷月 1 月 平均气温为 0 2 最热月 7 月 平均气温为 16 4 年极端最低温度 10 1 出现在 1997 年 1 月 13 日 年极端最高温度 31 2 出现在 2001 年 7 月 8 日 年降雨量 977 1mm 3 10 月降水占全年约 93 5 11 月 2 月降 水仅占全年的 6 5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251mm 年平均相对湿度 72 无霜期 176 天 气 候总的来说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雨量充足 日照时间长 1360 6h 年 昼夜温差大 气 候宜人 3 2 2 水文水文 项目区内水系主要为雅鲁藏布江一级 二级支流 主要河流为帕隆藏布与波得藏布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帕隆藏布是雅鲁藏布江五大支流中流量最大的一级支流 发源于昌都地区八宿县然乌乡然 乌湖 在阿木贡拉山北坡冰舍末端 源头海拔4900m 长266km 平均流量100m3 s 水流落 差极大 是帕隆峡谷的主河道 在通麦与易贡藏布江汇合后流经排龙 在岗郎附近汇入雅 鲁藏布江 流域面积28939km2 流域东西长约430km 南北宽约110km 平均纵坡12 6 流 域呈条带状 绝大多数支流展布于该条带的北岸 因此左右流域面积极不对称 北岸的流 域面积达26069 km2 占全流域91 流域不对称系数值为1 64 流域内的地势起伏较大 四 周多为高山 现代冰川密集 因此冰雪融水成为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 其次为大气降水及 地下水 波得藏布系帕隆藏布上游右岸一级支流 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的高原冰川 河源 段称那拉藏布 呈北南流向 至那青村附近接近左岸支流林珠藏布和右岸支流则普曲后始 称波得藏布 经玉许乡转为西北 东南流向 至倾多镇附近朱西村左岸支流亚龙藏布后 折 向南流 于卡达村附近汇入帕隆藏布 交汇口高程为2669m 波得藏布流域面积4240km2 总 河长105km 天然落差1930m 平均坡降约18 38 流域内植被良好 多为原始森林 3 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根据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01 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30g 地震基本烈度 度区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 45s 各类工程构筑物设计时应 依据地震基本烈度按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 89 及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G TB02 01 2008 等国家标准进行抗震设防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图片图片 3 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图片图片 3 2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3 4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 项目区沿线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下伏中新生代喜马拉雅早期 燕山晚 期岩浆岩和变质岩 主要分布于帕隆藏布沿岸陡坡及海拔 2700m 以上的中高山地带 受长 期构造影响和外应力作用 岩体节理裂隙发育 主要特征详述如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1 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项目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在主要发育于沿线的各级河流 谷地及山麓斜坡 其成因 及类型主要有崩积 坡积 残积 冲积 洪积 泥石流堆积 湖积等 按形成时代可分 为全新统和上更新统 按岩性分为块石 漂石 卵石 碎石 砂 粉土等 主要分布项 目区走廊带河流阶地 河床河漫滩 泥石流堆积扇及中高山坡麓区 2 石炭系 C 项目区零星出露石炭系岩组 主要为诺错组 Cn 变质细砂岩与板岩互层 夹变 玄武岩 变安山岩 变安山质晶屑凝灰岩 灰岩及大理岩 岩层倾角较陡 一般为 60 80 岩石表层一般呈强至中风化 岩体较破碎 较完整 岩质较坚硬 该层伏于第 四系松散堆积层之下或直接出露于线路两侧陡峻地段 3 前震旦系 AnZNq 项目区 K4023 500 附近出露一带状前震旦系岩组 主要为念青唐古拉岩群 c 岩组 AnZNqc 岩性为长石石英变粒岩 眼球状 条带状黑云母片麻岩 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 岩体较破碎 节理裂隙发育 节理 产状为 212 87 节理 350 50 岩质较坚 硬 岩石表层一般为强风化 中风化 4 中新生代 1 岩浆岩 项目区出露的岩浆岩属于波密花岗岩带 包括波密序列和排龙序列 波密序列主要包 括让雄单元 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勇松常巴单元 细粒黑云母花岗闪 1 R J 1 Y J 长岩 排龙序列主要为尼日单元 细粒黑云母角闪石英二长闪长岩 岩石呈花岗 N Jo 1 结构和花岗二长结构 块状构造 节理裂隙发育 岩质坚硬 岩体较完整 强风化 中风 化层 一般下伏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下 埋深约 5 60m 局部直接裸露 2 变质岩 项目区出露的中新生代变质岩主要位于古乡附近 属古乡片麻岩带卡贡弄巴组 黑云石英闪长片麻岩 灰黑色 节理裂隙发育 岩体较完整 岩质较坚硬 ognK 3 5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3 5 1 构造单元划分构造单元划分 项目区地处波密县 按照板块构造体系划分 分别属于雅鲁藏布江板块构造缝合带以北 的欧亚板块之冈底斯 念青唐古拉板片及其以南的印度板块之喜马拉雅板片 其地质构造作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用主要受控于新特提斯洋及其南北大陆的拼接和加积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绕喜马拉雅板片 东端的南迦巴瓦峰形成了弧形特征 使得该区域地质构造变得异常复杂 本区周边的地质构造按照板块构造理论 运用构造建造与改造分析法 结合区域沉积 作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特点将本区划分为三个一级构造单元和四个次级构造单元 它 们由南向北依次为 喜马拉雅山板片 1 南迦巴瓦构造楔进地体 NJS 雅鲁藏布江板块构造缝合带 1 排龙 念青唐古拉板片 冈底斯 念青唐古拉板片 1 长青沸泉 兴凯岩浆弧前峰带 CXS 2 普拿 倾多弧背冲断带 PQS 南迦巴瓦构造楔进地体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 挟持于易贡 鲁朗走滑断裂与扎木 马尼翁走滑断裂之间 以排龙 旁辛断裂为北界向南西延伸达数百公里 地体内发育有以 南迦巴瓦 多雄拉为轴心的弧形剥离断层组 放射状张扭性平错断层组和南北坡的向北逆 冲断层组 南迦巴瓦地体原来位置在现今位置西南 早期沿藏南伸展断层从西藏沉积岩系 底部滑脱向南提拉 逆冲在主北坡断裂面之上 成为变质核杂岩得以出露地表 晚期该地 体顺着易贡 鲁朗断裂和扎木 马尼翁断裂向北东走滑楔进 并挤入冈底斯岩浆弧内 南迦巴瓦构造楔进地体使雅鲁藏布江在本区门中乡一带形成了马蹄形大拐弯 而在喜 马拉雅山西段克什米尔地区的最高峰 南迦帕尔巴特峰 海拔 8125m 同样是在印度河上游 形成了一个大拐弯 这两座山峰正好位于印度板块北部边缘的东西两个端点上 它们犹如 两颗 钉子 把印度板块牢牢地钉在欧亚板块之下 有专家将这两个大拐弯的弧形转的称 为 构造结 可见 南迦巴瓦地体的向北楔进不仅使本区的构造作用变得复杂多样 而且 对整个青藏高原的构造活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排龙 旁辛板块结合带是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带在大拐弯地区沿北东向横推错位的最 终表现 在该结合带上 断续呈串状出露有超镁铁岩 其中充填有碎屑岩 火山碎屑岩构 造块体 该结合带亦是一个深断裂带 大致由 2 3 条北西 南东向主断裂及若干次级断裂 构成 它们是一组脆 韧性左旋走滑断裂 其西段走向北西 倾向南西 倾角 60 70 东段走向南南东 倾向南西西 倾角 70 80 两端分别被易贡 鲁朗走滑断裂与扎木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马尼翁走滑断裂所截 长青沸泉 兴凯岩浆弧前峰带 介于排龙 旁辛板块结合带与易贡 帕隆藏布深断 裂之间 隶属冈底斯陆缘火山 深成岩浆弧东段 该带以广泛出露底岩系和大型燕山晚期 喜山期 I S 型复式花岗岩基为其特点 3 5 2 构造发展演化特征构造发展演化特征 印度大陆北缘于元古代产生大陆边缘增生 形成本区南部前震旦纪统一固化基底 震 旦纪至泥盆纪经历了边缘断陷盆地深海 半深海沉积 形成了早古生代下部盖层 到石炭 二叠纪发生地台型沉积并形成稳定的克拉通 在易贡 帕隆藏布断裂带及其以北出现与 地台相间的地堑 半地堑裂谷或断槽沉积 构成晚古生代上部盖层 晚二叠世开始 雅鲁藏布启动裂离 经三叠纪洋化 至早 中侏罗世注壳扩张成为楔 形大洋 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新特提斯向北俯冲消减 广泛产生 I S 型深成岩浆侵入 构成冈底斯陆缘岩浆弧前峰和倾多岩浆内带 晚白垩世时 本区整个隆起 伴随大陆相中 酸性火山喷溢 在古新世 始新世到渐新世 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地块碰合 新特提斯消 亡并开始逆冲推覆造山 随着印度板块的持续向北推挤 在中新世 上新世西瓦里无出现 陆内俯冲 导致本区再次挤压逆冲叠覆 并伴随大规模走滑构造作用的发生 现迦巴瓦基 底杂岩自西向喜马拉雅北端横推楔进 从而在南迦巴瓦构造楔进体地的西侧形成了易贡 鲁朗走滑断裂 在它的东侧形成了扎木 马尼翁走滑断裂 成显了一个完全断裂控制的独 立构造岩性体 长青沸泉 兴凯构造带沿雅鲁藏布深断裂右旋走滑 普拿 倾多构造带沿易贡 帕隆 藏布深断裂带右旋走滑 之后 本区进入构造调整阶段 印度板块以每年 5 6cm 的速度向 北推挤 使青藏高原尤其是喜马拉雅地区 地壳不断缩短并加积增厚 本区进入了持续抬 升阶段 3 5 3 区域断裂构造区域断裂构造 易贡藏布 帕隆藏布深断裂带由易贡湖经帕隆藏布向两端延伸 由 2 3 条主断裂面构 成 呈北西 南东走向 是冈底斯陆缘岩浆与念青唐古拉弧背断隆的构造界面 主断裂面向 北东倾斜 倾角达 50 60 该断裂带具张性 通过卫星照片解译 其宽度约 1 8km 长达数百公里 向北西延伸被那曲 羊八井断裂所截 向南东延伸可能与怒江断裂汇聚 沿断裂带普遍有小的超镁铁岩体 并从嘎弄寺北辉长岩脉所得 Rb Sr 年龄值为 215Ma 经推 断 易贡藏布 帕隆藏布断裂带可能为古生代时期的裂谷带 板块碰撞后 它成为冈底斯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岩群与念青唐古拉岩群之间的拆离断层 并在断裂带中残留大量的古生界岩块 扎木 马尼翁走滑断层是南迦巴瓦地体东南侧走滑断层的延伸 走向 40 倾向 310 倾角 75 85 呈右行走滑 断层西 上 盘出露下白垩统各凳组冈底斯岩群和志留 系尼弄松多群 产状北倾 花岗岩侵入体不发育 断层东 下 盘出露冈底斯岩群和尼弄 松多群 产状以南倾为主 发育大型花岗岩岩基 普拿 倾多弧背冲断带属于念青唐古拉弧背断隆东段 呈北西西 南东东向展布 带 内褶皱和断裂极为发育 易贡藏布 帕隆藏布深断裂带由三条主干断层与较多的内部分支 断层组成 距本区较近的断裂带南缘边界断层 总体呈北西西 南东东走向 向南图解出 呈弧形 倾斜北东 倾角 70 75 断面及其两侧糜棱岩发育 此断层被一组北北东和北东 向横断层所平错 断距达数百米至千米以上 后一断裂为断裂带北缘边界断裂 北西段经 易贡湖延伸至当雄 申扎南侧地带 沿断裂发育糜烂棱岩及糜棱岩化岩石 具右行走滑特 征 断层面向北陡倾 倾角 65 80 断面右行擦痕清晰 3 6 水文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 项目区由于跨越了不同的地质单元和构造体系 岩性复杂 岩体构造繁多 构成了 十分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 沿线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及水力性质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 水和基岩裂隙水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 冰雪融水及地表水 3 6 1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层 泥石流堆积层 残坡积层内 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 水 冰雪融水 基岩裂隙水及地表水 排泄方式主要为地下径流 并常以下降泉的形式在 坡脚或坡体上出露 水位年变幅小 受地形地貌的影响 含水层的厚度 补给条件及富水 性呈现出极大差异 河谷阶地主要受主河河水侧向补给 其砂卵石层中含水较为丰富 坡 积裙 残积层 冲沟台地等堆积层透水性较弱 补给不稳定且水量小 因而含水层不稳定 厚度普遍较小 水量属微弱 贫乏 冰碛 泥石流堆积多含一定粘土成分 其透水性更微 弱 含水层极少 水量贫乏 由于孔隙水在运移过程中引起潜蚀破坏 使得区内局部地段 形成坡面滑塌等自然灾害 3 6 2 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 由于路线所处特殊的构造单元 基岩中断裂及节理裂隙非常发育 沿着这些断裂带赋 存了大量的基岩裂隙水 其水量丰富 水源稳定 基岩裂隙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冰雪融水及地表径流水 并沿裂隙迳流 地下水径流动态随季节性变化很大 区内基岩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构造带中的深部承压水以上升泉形式出露 项目区发育有著名的龙亚喊泉 由于基岩裂隙 水的冻融变化和动水压力作用 进一步加剧了表层岩体的风化 为崩塌和坡面碎落提供了 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推动作用 使其活动性增强 3 6 3 地下水化学特征地下水化学特征 地下水化学特征受多种因素影响 主要与含水层介质和地下水的循环交替作用有关 项目区内沟谷发育 地形切割强烈 水循环交替作用活跃 地下水的补给单一 因此地 下水化学成份差异性不大 工作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 Ca 型为主 一般对混凝土 具微腐蚀 3 7 不良地质及不良地质及道路病害道路病害 项目区沿线自然地理 地质条件极差 山高谷深 地形陡峻 为一强裂深切地区 其自然地理环境 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断裂构造特别是韧 脆性断裂十 分发育 岩石类型繁多 冰川分布广泛 由于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及岩浆侵入 变质 冰 川作用 气候条件及水文网的侵蚀作用影响 为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 成环境 使得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极为活跃 全线的地质灾害路段较多 灾害类型齐全 分布范围广 暴发频率高 危害程度大 通过调查分析 全线的主要病害可分为以下几 类 泥石流 滑坡 崩 坍 塌 水毁 路基沉陷 岩堆 溜砂等 七类 这些规模大小各异的地质灾害 常使公路中断毁坏 路基下沉或掩埋等 阻断交 通 影响通行 其中以泥石流分布数量最多 危害最严重 3 7 1 泥石流泥石流 项目区泥石流按爆发规模划分 特大 型 大型 中型 小型泥石流 按沟谷形态 划分 均属沟谷型泥石流 按物质成分划分 均属稀性泥石流 对公路的危害轻微 严重 拟建项目在泥石流沟发育处以桥涵跨越或过水路面型式通过 大部分已采用修筑 导流堤 沟底铺砌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但区内泥石流均属于高频率泥石流 每次冲出 量均较大 下切侧蚀作用强烈 沟床淤积严重 危害到桥涵的安全性 部分已漫流至公 路 影响到公路运营 沿线泥石流多发生在 6 9 月份 其中以 7 8 月份为最多 固体物质主要为冰碛堆积 物 滑坡堆积物 崩坡积物等 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淤埋公路 冲毁路基 堵塞桥涵 破坏桥台基础 根据工可阶段工程地质调绘资料 项目区共分布 18 处泥石流 危害路线长度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2824m 占路线总长度的 3 59 按泥石流爆发规模划分 特大泥石流1 处 大型泥石 流 1 处 中型泥石流 12 处 小型泥石流 4 处 按沟谷形态划分 均属沟谷型泥石流 按物质成分划分 均属稀性泥石流 按对公路的危害程度划分 危害严重的有3 处 影响公路长度 2102m 危害中等的有 10 处 影响公路长度 562m 危害轻微的有 5 处 影响公路长度 160m 具体见表 3 1 泥泥石石流流一一览览表表 表表 3 3 1 1 序号起迄桩号 沿线长 度 m 成因类 型 沟谷类型 性 质 暴发 规模 暴发 频率 活跃 程度 危害 程度 备注 N1 K3972 997 K 3973 012 15 雨洪型沟谷型 稀 性 小型 多年 一次 不活 跃 轻微 兴空东 1 沟 N2 K3973 479 K 3973 621 142 冰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中型 一年 一次 活跃中等 兴空东 2 沟 N3 K3974 007 K 3974 259 252 冰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中型 一年 一次 活跃严重 兴空东 3 沟 N4 K3976 360 K 3976 390 30 积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中型 一年 一次 活跃中等 兴空西 1 沟 N5 K3977 072 K 3977 097 25 积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中型 一年 一次 活跃中等 兴空西 2 沟 N6 K3978 330 K 3978 350 20 积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小型 一年 一次 活跃轻微 龙亚东 沟 N7 K3986 002 K 3986 102 100 冰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大型 一年 一次 活跃中等 尼足弄 巴 N8 K3988 260 K 3988 310 50 积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中型 一年 一次 活跃中等 通木东 沟 N9 K3992 635 K 3992 655 20 冰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中型 一年 一次 活跃中等 多洛弄 巴 N10 K3995 027 K 3995 057 30 积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中型 一年 一次 活跃中等 多洛西 沟 N11 K4008 055 K4008 065 10 积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小型 一年 一次 活跃轻微九松沟 N12 K4008 158 K 4008 173 15 积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中型 一年 一次 活跃中等 那哈弄 巴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N13 K4013 028 K 4013 058 30 冰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中型 一年 一次 活跃中等 仓果西 沟 N14 K4031 090 K 4031 240 150 积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中型 多年 一次 活跃严重 扎塔多 东沟 N15 K4031 890 K 4032 035 145 积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小型 一年 一次 活跃中等 扎塔多 东沟支 流 N16 K4034 354 K 4034 424 70 冰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小型 一年 一次 活跃中等 扎塔多 支沟 N17 K4034 690 K 4034 710 20 冰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中型 一年 一次 活跃中等 扎塔多 沟 N18 K4042 100 K 4043 800 1700 冰雪消 融 雨 洪型 沟谷型 稀 性 特大 型 数年 一次 活跃严重 卡贡弄 巴 3 7 2 滑坡滑坡 路线分布 1 处滑坡 属于中型堆积层滑坡 目前该处滑坡处于欠稳定 基本稳定状态 受降雨 地下水渗透和修筑公路诱发活动 威胁公路的安全稳定 3 7 3 崩 坍 塌崩 坍 塌 坍塌系指紧靠公路内侧的上边坡风化碎屑物质或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大量坍方 项目区沿线山体层破碎 构造发育 风化强烈 第四系松散堆积层遍及全线 加之降水 集中 致使项目区崩 坍 塌灾害极为普遍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每年雨季发生频率最 高 形成崩 坍 塌病害的原因有三种 其一这些路段山坡高陡 物质主要为崩坡积碎块 石土和冲洪积卵砾石土等 在重力及其他外营力作用下 土体由于不能保持高陡边坡坡度 而产生崩 坍 塌 其二是公路开挖边坡 未作及时的支挡 土体固有的力学平衡被破坏 坡体向坡外变形松驰坍塌 表层植被破坏 暴露面越来越大 松散物质不断塌落 其三是 降雨量大 地下水丰富 雨水不断冲刷坡面 造成松散物质坍塌 侵占路面 掩埋边沟 破坏道路排水设施 影响通车 根据工可阶段工程地质调绘资料 项目区分布 17 处崩 坍 塌 危害公路长 2726m 占路线总长度的 3 46 主要分布于波密县城以东的松散的土质边坡路段 小型规模 14 处 影响线路线路长度为 2146m 中型规模为 3 处 长度为 580m 危害轻微为 13 处 长 度为 2026m 危害一般为 4 处 长度为 700m 具体见表 3 2 崩 坍 塌一览表崩 坍 塌一览表 表表 3 2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序号起讫桩号沿路线长度 m 规模危害程度 T1 K3970 627 K3970 658 31 小型轻微 T2 K3971 198 K3971 301 103 小型轻微 T3 K3976 082 K3976 283 201 小型轻微 T4 K3976 568 K3976 689 121 小型轻微 T5 K3976 944 K3977 036 92 小型一般 T6 K3978 474 K3978 564 91 小型轻微 T7 K3978 887 K3979 089 202 小型轻微 T8 K3984 130 K3984 382 252 中型一般 T9 K3984 473 K3984 880 407 小型轻微 T10 K3998 373 K3998 624 251 小型一般 T11 K4001 852 K4001 936 84 小型轻微 T12 K4003 242 K4003 343 101 小型轻微 T13 K4019 469 K4019 574105小型轻微 T14 K4020 123 K4020 376253小型轻微 T15 K4029 337 K4029 560223中型轻微 T16 K4030 164 K4030 269105中型一般 T17 K4032 548 K4032 652104小型轻微 合计 2726 3 7 4 路基沉陷路基沉陷 项目区路基沉陷规模小型 中型 危害程度为中等 主要分布于波密以西的路基外侧 半幅 坡体物质以崩坡积碎石土为主 坡度 30 左右 主要表现形成为路基下沉 路面形成 弧形裂缝 外侧路肩墙外鼓 开裂 错段 造成沉陷原因主要为 路基为半填半挖形式 外侧填土压实度不足 车辆长久碾压 导致外侧半幅路基下沉 路基沉陷原因一方面主 要为路肩墙基础埋置较浅 墙体地基承载力不足 造成墙体外鼓 外倾 下沉量一般 10 20cm 最大达 40cm 严重影响来往车辆安全通行 根据工可阶段工程地质调绘资料 项目区发育 18 处路基沉陷 危害公路长分别为 1483m 占路线总长度均约 1 88 规模小型 中型 危害程度为中等 具体见表 3 3 路基沉陷一览表路基沉陷一览表 表表 3 33 3 序号起讫桩号 沿路线长度 m 规 模危害程度 1 K3984 715 K3984 864 149 中型中等 2 K3998 542 K3998 594 52 小型中等 3 K4001 063 K4001 165 102 中型中等 4 K4001 493 K4001 646 153 中型中等 5 K4001 905 K4001 989 80 中型中等 6 K4002 017 K4002 069 52 小型中等 7 K4014 563 K4014 645 82 中型中等 8 K4015 165 K4015 196 31 小型中等 9 K4015 221 K4015 314 73 小型中等 10 K4015 525 K4015 561 36 小型中等 11 K4020 201 K4020 262 61 中型中等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12 K4020 300 K4020 352 52 小型中等 13 K4020 395 K4020 428 33 小型中等 14 K4020 467 K4020 498 31 小型中等 15 K4025 834 K4025 867 33 小型中等 16 K4029 200 K4029 281 81 小型中等 17 K4029 406 K4029 557 181 中型中等 18 K4029 685 K4029 884 201 中型中等 合计 1483 3 7 5 水毁水毁 项目线路沿帕隆藏布右岸低线展布 沿线水系发育 支沟众多 不断有河沟溪流汇入 河水雨季流量骤增 枯洪水位落差大 流速急 河道较宽阔 波涛翻涌 冲刷能力和掏蚀 能力极为强烈 常在临河低线位松散层边坡路段和河流凹岸顶冲路段 造成水毁灾害 雨 季 随着降水 冰雪融水量的急剧增加 在水流的强烈冲击 掏蚀作用下 易造成路基水 毁 岸坡坡脚被掏空 或水位骤降时产生管涌 使路基内细颗粒土流失 引起路基失稳 边坡坍塌 尽管养护单位对个别水毁路段采用铅丝石笼 护岸墙等进行防护 但是河流的 冲刷和下切作用强烈 部分工程已破坏面临失稳 路基亦沉陷 影响车辆行车安全 根据工可阶段工程地质调绘资料 项目区分布 6 处水毁 危害公路长分别为 649m 占 路线总长度均约 0 82 具体见表 3 4 水毁一览表水毁一览表 表表 3 4 序号起 讫 桩 号沿路线长度 m 危害程度 Sh1 K4017 884 K4017 937 53 中等 Sh2 K4018 137 K4018 167 31 中等 Sh3 K4027 755 K4027 889 134 中等 Sh4 K4028 252 K4028 555 303 中等 Sh5 K4032 572 K4032 625 53 中等 Sh6 K4032 748 K4032 823 75 中等 3 7 6 岩堆岩堆 项目区山高谷深 地形陡峻 沿线有人工切坡形成的陡壁 为危岩 落石与崩塌的产 生创造了有利的临空地形条件 其次 区内岩体内断层 节理裂隙较发育 由于临空面的 存在 岩土体在自身重力 地震 大气降水 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单独或共同作用下 产生卸荷裂隙 形成危岩或潜在不稳定陡峻高边坡 这些危岩与潜在不稳定的陡峻高边坡 的岩土体在自身重力 地震 大气降水 人类工程活动等作用下 向下崩落 滑塌 在坡 脚形成堆积体 堵塞道路 掩埋路基 对公路路基及构筑物的稳定性影响极大 同时对过 往车辆 行人等构成直接威胁 根据工可阶段工程地质调绘资料 项目区分布 3 段岩堆 累计长度 713m 均为小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中型崩塌 具体见表 3 5 岩堆一览表岩堆一览表 表表 3 53 5 序号桩 号长度 m 危 害备 注 Y1 K3995 800 K3995 910 110 轻微 Y2 CK4041 970 左 60 CK4042 020 左 45 50 轻微 Y3 CK4042 165 CK4042 660 495 严重 合计 655 3 7 7 溜砂溜砂 溜砂灾害是区域内川藏公路线上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自然现象 属于岩土坡坍塌的一 种 它的形成与崩塌 坍塌的形成基本一致 也受到边坡坡度及组成 气候状况 风力 与雨水的冲刷 汽车震动 地下水 地表水体的侵蚀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制约 它具有 一个明显的特点是 当溜砂坡面一处 点 失稳 就可波及到周围地区导致大 面积的坡面碎屑物滚动下滑 根据工可阶段工程地质调绘资料 项目区发育 1 处溜砂 位于 CK4042 660 CK4042 965 右 25 以古乡方案四里程统计 处 影响路线长度为 305m 高约 20 60m 物质组成主要为片麻岩风化物形成的砂砾及碎石 可见斜层理 人为在此取料形成了临空面 目前临空面上植被较少 表面因雨水冲刷形成的沟壑发育 自稳性较差 砂体下滑于 坡脚形成溜砂松散堆积体 3 8 重大地质问题重大地质问题 项目区发育卡贡弄巴 古乡 泥石流属于著名的特大型冰川泥石流 爆发频率高 危 害严重 虽然每年交通养护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 人力 物力 但收效甚微 查明该在公 路设计年限内爆发频率及规模直接影响到该处路线方案的抉择 因此本阶段计划与成都山 地所合作 针对卡贡弄巴泥石流做专题研究 4 勘察方案实施勘察方案实施 4 1 勘察目的与任务勘察目的与任务 本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根据合同或协议书要求 本项目为一次性定测 两阶段 设计 因此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精度在满足初步设计要求的同时 应兼顾考虑满足施工图设 计要求 本阶段在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 对公路工程建筑场地进一步做好比选工程地 质工作 为初步选定的工程场地 初步设计方案 施工图设计和设计文件编制提供必需的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地质依据 本阶段勘察的主要任务是 1 查明公路工程建筑场地的区域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条件 并做出评价 2 进行综合工程地质勘察 查明对确定工程场地的位置起控制作用的不良地质条件 特殊性岩土的类别 分布范围 工程性质等 评价其对工程的危害程度 提供路线避绕或 治理对策的地质依据 3 查明场地地基的地质条件 为选取构造物结构和基础类型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 4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 对桥址区进行工程地质调查或测绘 钻 探 物探 原位测试 查明桥位处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 特别应查明与桥梁方案和桥型方 案 路线方案比选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 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5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综合工程地质勘察逐处查明隧址区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特征 并作出正确的工程地质评价与论证 根据勘察成果 分段确定 隧道通过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