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翻译ppt课件_第1页
文言翻译ppt课件_第2页
文言翻译ppt课件_第3页
文言翻译ppt课件_第4页
文言翻译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能力层级B,备战2015年高考,1,2014年新课标卷语文翻译题及评分标准,(2)而亲贤下士,推毂g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5分,考场答案:而亲自礼贤下士,推毂而自己最后进入,虽然地位崇高年龄大,却不贪恋女色。,得分点:译出大意给2分(句意完整且符合原意,得2分;句意对但不完整、内容有缺项者,得1分;句意与原意不符不得分);句意翻译与关键词不重复扣分;关键词翻译出现错别字,该关键词不得分。,参考答案: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2,对照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思考该考生为什么得0分?而亲贤下士,推毂g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而亲自礼贤下士,推毂而自己最后进入,虽然地位崇高年龄大,却不贪恋女色。,明确:文言功底差,对句子大意理解有误,以致胡乱翻译。脱离语境,以致关键词语错译失分.未译出亲贤、“推毂”、“曾无”。违背“直译”原则,以致关键词漏译失分。“曾无倦色”的“曾”(“一点也不”)漏译。,3,明确:选择含有关键词语(多义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常见虚词、偏义复词、通假字)和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及固定句式)的句子。易丢分的原因: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可作为评分的关键得分点。点拨: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意识。,想一想:高考要求翻译的句子具备怎样的特点?,4,学习目标1.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2.在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5,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信达雅,字字落实,句句通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字字落实:忠于原文,不增不减。(落实关键词语)(2)句句通顺:合乎文意,明白通顺。(落实特殊句式)(3)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4)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直译和意译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2)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补、删、换、调、贯,6,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7,字字落实,留:删:换:,留,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以及物品名称等,这些不必翻译。硬要翻译,反而会弄巧成拙。(12全国大纲卷)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译文:郭浩招集安抚流亡之人,开辟营田,(朝廷)把他的所作所为颁示给各路。,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偏义副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换成今义的词等等。,8,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守河内者?”,2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9,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守河内者?”,2、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10,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守河内者?”,2、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11,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守河内者?”,2、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留,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12,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守河内者?”,2、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留,13,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守河内者?”,2、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留,删,14,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守河内者?”,2、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留,删,15,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守河内者?”,2、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06江苏高考)。,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留,删,换,16,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守河内者?”光武认为河内难以防守,问邓禹:“各个将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呢?”2、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06江苏高考)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宋史董槐传3、大雨,烈风雷电,(董)槐起衣冠而坐。(06江苏)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4、徐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14年天津高考)徐君逐条列举了赋税中的弊端呈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打着拍子赞赏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17,文从句顺,调:补:贯:,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个“贯”就是“意译”。如:“波澜不惊”,可译为“(湖面)风平浪静”。,18,练习:1(14福建高考)(1)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2、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10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3、(1)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19,练习:1(14福建高考)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2、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史,(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3、(1)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时勉被打断了三根肋骨,拖出去时差点死了。(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在都门外给他送行的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学生,有将近三千人,有的人还远远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开了才离去。,20,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包括:a.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b.数词后面增加量词c.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d.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高考链接1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王)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14年四川高考)2、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2012湖南卷)3(陶澍)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2012广东卷),21,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高考链接1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王)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他。2、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3(陶澍)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22,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个“贯”就是“意译”。采用意译主要是一些典故、特殊说法、习惯用法、修辞手法(如借代、比喻、互文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23,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六字法”的哪一方法。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04年福建高考注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愬:同“诉”。纺:系.,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请你来当解题者,24,范氏富,盍已乎(3分)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3分)欲而得之,又何请焉(3分),“盍”1分,“已”1分,补充省略成分,1分。,“欲”1分,特殊句式调语序1分,句意1分。,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本题得分点:,“执”1分,补充省略成分1分,“纺”1分。,25,善于借助,巧解疑难,文言文翻译技巧,借助成语(词语)判断,借助上下语境推断,借助课内或所积累的文言知识,借助字形判断,借助语法结构推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盍各言尔志,省略:这门婚事,执,纺,省略:执之,学不可以已,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疑问代词作介词或动词的宾语,宾语一般前置,何请,范氏富,盍已乎(3分)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3分)欲而得之,又何请焉(3分),26,(1)“范氏富,盍已乎?”翻译: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注意:疑问副词“盍”及固定结构“盍乎”。“盍”是“何不”的合音。“盍乎”应该翻译为“为什么不呢?实词“已”的意思,“已”,本义是停止。在这现象。根据文段语境及文后注解中对“系援”的解释,“已”字后应补出省略的宾语“婚事”、“亲事”。(2)“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翻译: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注意:实词“执”与“纺”的意思。“执”,本义是拘捕、捉拿。在该句中可以译做“抓”。“纺”字的意思在文后注解中已给出。谓语动词后宾语省略现象。“执”与“纺”之后要补出“之”,即“董叔”。(3)“欲而得之,又何请焉?”翻译:(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注意:对话中主语与宾语省略现象。谓语动词“欲”之前要补出主语“子(你)”,之后要补出宾语“之(东西)”。宾语前置现象。“又何请焉”即“又请何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常常前置,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该将宾语移到动词后面。,27,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有为齐王画之客,调,留,(他),(画),(画),(客),补,删,换,练一练:请依次找出调留补删换的地方。,28,一、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关键词语、特殊句式)二、善于借助,巧解疑难借助字音、字形;借助成语(词语);借助课内文言知识;借助语法结构推断;借助上下语境推断依托:加强课本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夯实基础,调动积累,学会迁移。,提示:文言文翻译巧借力,29,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况鞍县(于)柱乎?,太祖(的)马鞍放在仓库里,但是被老鼠咬破了。,现在单衣被(老鼠)咬破了,因此(我感到)很忧愁。,更何况马鞍悬挂在柱子上呢?,(留)(留)(换)(换)(换),(换)(留)(补)(换)(调)(补)(换),(换)(留)(换)(补)(换)(换),练一练,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30,迁移练习:,翻译划线句子: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注:运:转去。,31,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3分)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3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4分),“旬”1分;“举”1分;译出大意1分。,“是”1分,判断句式1分,译出大意1分;,译出“箪”1分;“壶”1分;“师”1分;大意1分。,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文言文翻译技巧一,32,善于借助,巧解疑难,文言文翻译技巧二,(如:师出无名),(举: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如:箪),(如:箪食壶浆),借助成语(词语)判断,借助上下语境推断,借助课内或所积累的文言知识(旬有五日而后反),借助字形判断,借助语法结构推断,(是: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箪: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师: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