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三坐标测操作简要说明_第1页
CMM三坐标测操作简要说明_第2页
CMM三坐标测操作简要说明_第3页
CMM三坐标测操作简要说明_第4页
CMM三坐标测操作简要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部品事业部实习告,OA技术部门,三坐标测量CMM,.,1,三坐标测量CMM,软件工程师:李振刚电话箱:ZHANGZHG,.,2,目录,一、CMM三坐标测量校正。1、配置测针。2、基准球的校正。3、测量角度的添加及角度追加。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1、概述。2、构成。3、支架整列。4、自动交换装置初始化。5、测头交换。6、测头组交换。,.,3,三、坐标系。1、空间整列。2、平面旋转。3、原点指定。4、CAD模型整列。四、实例。1、实例(一)坐标系原点指定选项。2、实例(二)坐标系平面旋转-角度旋转。3、实例(三)CAD3D模数分析。4、实例(四)编程-手动编程。,目录,.,4,一、CMM三坐标测量校正,CMM的校正情况:周期校正、测针的更换、测针误搭配、MCR20误搭配、新测针的配置等.,注:校正的准确决定测量结果准确性。,.,5,校正步骤,1、配置测针。A、选择需要的测针正确安放到主体上;B、打开软件在菜单栏上选择“测量机”,单击跳出一个对话框如下图C、在对话框首行选择“设备/测头安装”,会跳出“CMM测头安装对话框。,.,6,D、在“CMM/测头安装”对话框内配置测针参数。,注:1、配置参数前要删除上次的参数。2、输入要使用测针的各个参数与等级、型号、材料一一对应。,“CMM/测头安装”对话框,如图:代表“中等模块”代表“加长杆”“长度“代表“直径”“长度”,校正步骤,.,7,删除参数重新配置,选择要使用模块的等级,选择加长杆型号,选择测针型号,校正步骤,.,8,配置完成后确认测针。鼠标右击测头显示框内放大,目视比较软件内与实物是否匹配。,软件内的测针图像,校正步骤,.,9,2、基准球的校正,基准球的直径25mm,实际加工尺寸为24.99981;精确度0.003mm,属于高精度。因此评价校正的成功的依据是:标注偏差为0.003mm真球度为0.003-0.005mm,真球度的不良影响因素:连接测针过长,测针红宝石头有异物,球面有异物等等。,注:使用的测针长度小于20mm时使用路径偏移补偿(基准球半径为12.5mm),校正步骤,.,10,校正步骤,3、测量角度的添加及角度追加测量产品时需要测针的适当角度对各个面测量,因此每个测针都会设置基本测量角度。测量产品时会出现因坐标建立、产品形状、特殊尺寸(如侧面圆柱孔、侧面斜圆柱等)而引起多种特殊测量角度,因此每个测针使用时会加入特殊测量角度。,.,11,A、打开软件在菜单栏上选择“测头”“测头交换”“基准球位置指定”点击“是”“自动”“确认”“测量角度添加”“校正”“基准球位置指定结果”对话框点击确认后自动生成结果。,校正步骤,.,12,校正步骤,B、特殊测量角度添加,测头测头添加“基准球位置指定”选“否”多种测头校正添加需要的角度校正,.,13,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14,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3)、每次设置或者初始化MCR20时必须做以下操作(两清空,一更改)。,A、在软件的菜单栏中找到“编辑”菜单栏,进入子菜单选择“编辑环境文件”,会弹出文件菜单,打开Nmacr和Nmprobe文件清空内容,点击保存并关闭文件;打开Nmcmm文件,找到编程内“hardwarehasmcr20=1”语句修改成“hardwarehasmcr20=0“点击保存关闭文件;关闭软件。B、在软件的菜单栏中找到“编辑”菜单栏,进入子菜单选择“编辑环境文件”,会弹出文件菜单,打开Nmcmm文件,找到编程内“hardwarehasmcr20=0”语句修改成“hardwarehasmcr20=1“点击保存关闭文件;关闭软件。C、再次打开软件点击“测头”菜单,选择“自动交换装置”子菜单,检查“初始化”子菜单是否工作状态。,注,.,15,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4)、支架整列。移动测针在MCR20整列上选取指定的阵列位置P1、P2。要求:测量整列位置的两支点P1、P2,整列使两点的坐标差异在0.2mm以内。,.,16,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5)、自动交换装置初始化。,A、点击“测头”菜单,选择“自动交换装置”和“初始化”子菜单,会弹出“自动交换装置初始化“对话框,进行参数设置把”MCR20“设置成”1”。,B、点击基准值设定,自动生成参数。,自动生成参数区域,C、点击“Apply”会弹出一个“NM”对话框,点击确定。,.,17,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D、完成上一步骤后会出现测头校正确认窗,点击“是”。,E、选择正确的话会输出点测量窗按如图的顺序测量P1、P2、P3、P4、P5、P6、P7则MCR20初始化结束点击确认。,.,18,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F、输出交换装置初始化结束信息后,会出现组变更对话框点击“是”。,(6)、测头交换,A、,点击确认后会自动选择输入的端口。并对测头组进行编号例如”MF-D1-L20-1”选择的是1号窗口。,.,19,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B、选择“测头”“自动交换装置”“测头交换”,会出现交换窗口。在“输出”输入“1”,点击确认后自动取出测针1结束后,测头交换装置设置成功.,C、如果需要添加其他测针步骤,测量机CMM/测头安装配置测针2校正(校正中不需基准球位置指定)MCR20设置端口2放入设置端口2取出测针2,.,20,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7)、测头组交换,测头测头组交换选择需要交换测头点击确认测头组校正判定基准OK,注1:测头组校正时,一定要选择当前使用的测头,此信息显示有测头组校正顺序选择,.,21,三、坐标系,1、空间整列(),适用要素有:平面()、圆柱()、断差圆柱、圆锥、空间直线。通常选择平面(F4),按键手动选择一个面确认按键2,步骤:(以面为例),.,22,三、坐标系,、平面旋转(F10-F3),适用要素有:平面()、圆柱()、断差圆柱、圆锥、空间直线。通常选择平面(F4)、投影直线,步骤:(以投影直线为例),按键3手动选择一个面确认按键3,.,23,三、坐标系,3、原点指定(F10-F4),适用要素有:平面()、圆柱()、断差圆柱、圆锥、空间直线。通常选择平面(F4)、投影直线、点、球、圆。,步骤:(以面为例),按键手动选择一个面确认按键,.,24,三、坐标系,4、CAD模型整列坐标系建立CAD模型整列一般进行3DCAD数模(Model)整列及坐标系设定,步骤:,A、空间整列:Ctrl+F4选面(F10-F2)B、平面旋转:Ctrl+F3选直线(F10-F3)C、原点指定:Ctrl+F2选点(F10-F4)D、保存坐标系。,.,25,四、实例(一)坐标系原定指定选项,1、图纸,圆2,圆1,.,26,四、实例(一)坐标系原点指定选项。,2、三坐标测量步骤(正常测量)A、F4选择基准AF10-F2空间整列F3选择基准BF10-F3平面旋转F3选择基准CF10-F4。完成以上坐标系US1后,点击圆1和圆2获取1、2、3、4的尺寸和两圆的直径。,注:每个尺寸有基准值。如果测量值超出基准值时数据显示红色,.,27,B.调用圆1基准4原点指定F10-F4坐标系US2建成调用圆2数据显示。,圆2相对坐标US1的数值,圆2相对坐标US2的数值,圆4(即圆2)的X、Y坐标就是11、12的测量数据。,四、实例(一)坐标系原点指定选项。,.,28,四、实例(二)坐标系平面旋转-角度旋转。,1、图纸(按照图纸上的基准测量尺寸),.,29,四、实例(二)坐标系平面旋转-角度旋转。,2、三坐标测量步骤(正常测量)A、F4选择基准AF10-F2空间整列选取圆1、圆2连接两个圆心建立一条直线1选取直线1(基准B)F10-F3平面旋调用圆1(基准C)F10-F4。完成以上坐标系US1后,点击圆1和圆2获取1、2和两圆的直径。但是1、2测量数据不是所求距离,因为US1坐标系Y轴与直线1平行。,坐标系未角度旋转前,.,30,B.调用直线1坐标系菜单平面旋转角度旋转输入+45度确定。测量数据输出。坐标系US2建立,此时X轴与直线成+45度角,注:在此用到坐标系“左手定则”,角度旋转“逆时针旋转”为“+”。,四、实例(二)坐标系平面旋转-角度旋转。,坐标系未角度旋转后,.,31,四、实例(三)CAD3D模数分析。,1、描述根据模型与产品的数据比较,能够看到模具实际差异数据,便于修模、改模等、改善产品等。,2、,.,32,四、实例(三)CAD3D模数分析。,3、三坐标测量步骤:,A、菜单栏CAD输入CAD模型移动整板移动调整模型建立模型坐标系CAD模型移动保存坐标系模型坐标系LCS2。,注:模型调整时,选择三个相垂直的面,以角度最大的旋转确保模型平整。,.,33,四、实例(三)CAD3D模数分析。,B、产品建立基准坐标系LCS坐标系CAD模型移动LCS2坐标系用基准坐标系移动要素测量。,注1:要素测量是点、圆、直线、面、圆柱等测量,注2:LCS1是产品3D制图时的坐标系,LCS2是CAD数模建立的坐标系。,.,34,四、实例(三)CAD3D模数分析。,C、数模分析数据显示图面标签输出设置多种标签输出数据产生,.,35,四、实例(三)CAD3D模数分析。,绿色曲线为公差带,蓝色曲线为模型,红色曲线为产品测量实线,注:根据模数分析能够清晰找到模具需要修改的区域和尺寸。,.,36,四、实例(四)编程-手动编程。,三坐标测量编程(DMIS)是针对于批量测量检测产品而设计的,,1、准备:(1)、熟悉产品和图纸;(2)、产品固定-尽可能一次性固定测量所有部品数据;(3)、测头角度选择-测头角度能够完全满足测量产品;(4)、校正测头角度-对使用的测头全部校正;(5)、参数设置接近、后退、速度等等。,2、方法:方法一:手动模式指定(1)、DMIS新建命名(D-N);(2)、手动模式启用(D-M-M);(3)、建立坐标系LCS1(简单粗略);(4)、启用程序模式(D-M-P);(5)、再次建立坐标系LCS2(精确)-需添加经过点;(6)、要素测量-需添加经过点;(7)、数据编辑;(8)、保存。,经过点:在建立坐标系、测量要素时,为了防止测头与产品碰撞而添加的点。,.,37,四、实例(四)编程-手动编程。,方法二:调用保存坐标法(1)、建立坐标系LCS1(简单粗略);(2)、坐标系保存LCS1(A-S);(3)、DMIS新建命名(D-N);(4)、调用以保存的坐标系LCS1(A-C);(5)、再次建立坐标系LCS2(精确)-需添加经过点;(6)、要素测量-需添加经过点;(7)、数据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