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童趣的古诗童心、童真、童趣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_第1页
童真童趣的古诗童心、童真、童趣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_第2页
童真童趣的古诗童心、童真、童趣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_第3页
童真童趣的古诗童心、童真、童趣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_第4页
童真童趣的古诗童心、童真、童趣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童真童趣的古诗童心、童真、童趣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 摘 要根据学生心理的发展,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处于“少年开放期”。他们幼稚、纯真,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因而小学作文教学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写出富有童心、童真与童趣的文字,这才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文本从童心观察、童真表达、童趣添彩三方面阐述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童心 童真 童趣 在小学生作文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倾向:说假话,词句虚造;说大话,不着边际;说空话,天马行空。一言以蔽之,即作文内容“假、大、空”。针对这一现象,老师和家长感到坐立不安。怎样解决小学生作文的这一弊端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引导学生以童心来观察、以童真来表达、以童趣来添彩,乃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 一、以童心来观察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对于同一事物,儿童的目光与成人是不同的。作为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一切。而应该引导学生以童心去观察,以童心去体验,以童心去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富有儿童特点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如习作话别写给李铁同学。小作者抓住李铁同学生活简朴、乐于助人这两个优点来组织材料,选取了“不吃冰棒”、“木制三角板”和“帮助受伤同学”这三个典型实例来加以具体记叙。其中有一段内容如下: 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做数学作业。一个爱起哄的男生无意间发现你用的是木制三角尺,其中有一个角已经磨损。他拿起那把尺子对你说:“哈,你这把尺子怎么成了这样还在用?我明白了,这把尺子肯定是件珍贵文物,不是杨贵妃用过的就是王昭君用过的!”许多同学都跟着哄笑起来。你坐在一旁涨红了脸,但没有吱声。事后,我才知道那把三角尺在你刚上学时就开始用了。噢,原来你是这么的俭朴! 这里的观察,完全是以一种童心的目光来观察。一把已经磨损的木制三角板、几句冷嘲热讽的话、哄笑声中涨红了脸的描写对象,都在小作者的视野之中“风起云涌”。尤其是“爱起哄的男生”那尖刻的语言显得真实而富有个性。在这样的氛围中,小作者笔下的描写对象矜持而富有涵养:坐在一旁涨红了脸,没有吱声。可见,小作者观察得细致入微,包括动作、语言、神态。读着这富有生活情趣的文字,纵然是成年人,也会产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就是以童心观察的魅力所在:真实而不伪饰。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以儿童的心理来观察生活,以儿童的语言来再现生活,以儿童的情感来体验生活。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在儿童的世界里异彩纷呈。 二、以童真来表达 为什么小学生的作文却是“老气横秋”,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缺乏真实而鲜活的语言。因此,引导学生以童真来表达,是避免作文语言出现“克隆”现象的 _。我们一方面要提倡学生学习前人语言之精华,一方面又要鼓励学生创造真实而鲜活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医治学生作文语言的“软骨病”。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老师让学生用“纷纷扬扬”造句。同学们用“雪花、粉尘、纸屑、气球”等词语造了好几个句子。教师接着问,“这些能用“纷纷扬扬”造句的词语,都具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大家七嘴八舌,概括出“小、细、轻、多、密”等特点。这时候,一个同学霍地站起来:“老师,你经常打牌的名声早就在学校里纷纷扬扬地传开了!”老师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你终于明白了。小道消息、流言蜚语、某种信息,这一类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确实可以用纷纷扬扬造句。”这里,我们且不说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单说他引导学生创造真实而鲜活的语言的教学方法,就值得褒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此,在作文教学中更应该如此,要引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有创意的文字。 如习作晶莹的雪,作文开篇描写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突出了雪花的纯洁和晶莹。然后,引出一段童年的回忆: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窗外正飘着大雪。老师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讲课,可我的心却早已飞到了外面。小时候,我与表姐玩雪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我们一会儿堆雪人,一会儿扔雪团。最有趣的是扔雪团,我们双手捧起洁白的雪,捏了又捏,向着封冻的小溪尽头使劲地扔去。晶莹的冰珠像白兔在追逐,像白马在奔驰,像白头鸟在逃窜。得意之中,我还敏捷地捏一小团雪偷偷地塞进表姐的衣兜里,冰得表姐直跺脚这一课,老师在讲什么,我全然不知,我只沉浸在童年的回忆之中。 这里,小作者的语言真实而无伪饰,活泼而不张扬,真实地再现了自己童年时玩雪的情景。着一“飞”字,写出了“我”喜出望外的心情;用“洁白”来形容雪的纯洁;用“晶莹”来形容冰珠的透亮;又用“敏捷地捏”、“偷偷地塞”写出了“我”与表姐逗乐的动作与情态。在朴实的语言中见童真,表现出了儿童天真、浪漫的个性特点。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以范文引路,引导学生用真实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生活,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表达千姿百态的独特感受。只有这样,学生作文的语言才会反璞归真。 三、以童趣来添彩 儿童具有天生的情趣。孩子的观察力常常是敏锐的,他们也有飞动的联想和想象。但是,为什么他们生活中表现出的种种优点,却并没有给他们的习作增添文采呢? 首先,是对于学生的创意缺少“关爱”。如1994年4月2日深圳法制报报道,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一篇题为一件有趣的事的作文中写道:“老鼠见了我,吓得没命地跑,突然一头撞到墙上,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不省鼠事。”好一个“不省鼠事”!这就是孩子的灵性的表达,即使大作家见了也会为之赞叹的。然而教师偏偏就在“不省鼠事”上打了红叉。理由是,成语词典上只有“不省人事”,而无“不省鼠事”。学生根据语境对成语的改造和代用,却被老师视为“异端”。这至少可以说,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意缺少一点“关爱”。 其次,是对学生作文缺少“示范”。少年儿童的创造是一种模仿中的创造。因此,要经常注意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些“示范”。如,佳作我爱校园的龙眼树(作文之友?小学阅读版xx年4期),小作者以饱蘸热情之笔,描述了龙眼树在春夏中的英姿,既表现了儿童热爱生活的情趣,又平添了语言的文采。 “在春夏交替的时候,龙眼树开始有了像黄豆般大小的果子悬挂在树上。夏天也赶着匆忙的脚步来临了,龙眼赶趟似的换上了土黄色的新装,在阳光的照耀下,远远望去,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金子挂在树上,又像一串串冰糖葫芦挂满树枝,压弯了枝头,看上去果树就像驼背的老人。同学们看着那小金球般的龙眼,都馋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摘下一颗,剥下土黄色的外壳,看到那透明的、大珍珠般的果肉,含在嘴里,甜甜的,凉凉的,鲜鲜的。” 这里,小作者怀着对龙眼树的浓厚兴趣,用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龙眼树的累累果实。以“挂满”和“压弯”,极言果实之多。用“闪闪发光的金子”来表现果实的外观之艳,用“一串串冰糖葫芦”来模拟果实的形态之异,用“甜甜的、凉凉的、鲜鲜的”来形容果实的味道之美。 如果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一些语言上的剖析,那么,学生就会在对材料的消化、选择、提炼、综合的过程中,进行丰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