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家一位永不落剑的批评家_第1页
文学批评家一位永不落剑的批评家_第2页
文学批评家一位永不落剑的批评家_第3页
文学批评家一位永不落剑的批评家_第4页
文学批评家一位永不落剑的批评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批评家一位永不落剑的批评家 一、中国的利维斯研究历程 弗雷利维斯是20世纪饮誉全球的英国著名批评家,在40余年的批评生涯中,他以一位批评家敏锐的嗅觉和深刻的思考,为世人奉献了一部部厚重的批评论著,提高了大众的文学鉴赏力,扩大了严肃文学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我国的利维斯研究似呈跌宕起伏之势。早在20世纪30年代,老书评家常风先生师从叶公超在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攻读19世纪西洋文学时,他在文艺方面的才分颇受叶公超教授的赏识与奖掖。1932年12月还是大四学生的常风就在叶公超先生的鼓励和指导下写就了他的第一篇书评利维斯的三本书,并发表在叶公超主编的新月杂志上。这是我们当前可以查阅到的我国学者对利维斯的最早研究,也可以看做是国内利维斯研究的开端。在这篇书评中,常风对利维斯的诗歌批评英诗新方向、文化批评大众文明与少数人的文化以及文学批评劳伦斯做了精彩扼要的点评。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随后近半个世纪漫长的岁月里,我国的利维斯研究出现了一个断层,这期间对利维斯的批评介绍几乎是零。此后的1979年和1985年,在众多港台一流学者的努力下,美籍华裔汉学研究者夏志清颇具影响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繁体字本分别在香港和台湾出版,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这一观念也间接地为国内读者所知。夏志清自陈受惠于利维斯,并赞赏利维斯有“极强的道德感”,称其为“道德批评家”。xx年1月由我国学者袁伟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的利维斯小说批评的奠基之作伟大的传统中译本问世,它结束了国内利维斯研究长期停滞的局面,带来了“重新发现”利维斯的新契机,使利维斯的文学思想逐渐为国内学者所关注。 21世纪的前10年,我国学界的利维斯研究渐渐丰盈起来,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为发表在各类期刊之上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研究专著等。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利维斯的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方面,诗歌批评虽有所涉猎,但很少且不够深入,仍是国内利维斯研究的一个软肋。 学术论文方面,1999年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两篇文章,它们是发表在外国文学上的回顾“伟大的传统”弗雷利维斯的启示和用理论支撑阅读也谈利维斯的启示;2000年萧俊明在国外社会科学上发表英国文化主义传统探源一文,解读了利维斯的文化批评;xx年也有两篇颇有见地的文章见诸于外国文学研究和读书之上,它们是陆扬的利维斯主义与文化批判和韩水仙的伟大的传统,两篇文章的研究视角虽不同,但对于研究利维斯的文化和文学批评却是难得的佳作;xx年,吴兆章在文艺研究上发表了大众文化批评的一条线索,梳理了利维斯文学批评的特点和发展脉络;xx年,学者聂珍钊在外国文学研究上撰写了剑桥学术传统与研究方法:从利维斯谈起,该文是了解利维斯文学批评方法的必读文献;xx年,曹莉和陈越合作在清华大学学报上发表了鲜活的源泉再论剑桥的批评传统及其意义。在此之后的研究成果还有江玉琴的文化批评当代文化研究的一种视野(深圳大学学报,xx年第2期),祝宇红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其批评谱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xx年第2期),高兰的谈弗雷利维斯小说批评中的非个性化原则(北华大学学报,xx年第5期)、利维斯与文学传统的重估(文艺争鸣,xx年第9期)、激流中的守望评弗雷利维斯伟大的传统(名作欣赏,xx年第6期),王桃花的利维斯小说批评弊病刍议(四川师范大学学报,xx年第1期)。 学位论文有李一撰写的硕士论文论玛格丽特德莱布尔对李维斯“伟大的传统”的继承与超越、苏娜娜的硕士论文激流中的守望、刘智勇的硕士论文弗雷利维斯与传统:“利维斯批评”研究以及xx年6月笔者在吉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所撰写的论文利维斯与英国小说传统的重估,以上论文研究的视角主要聚焦在利维斯的文学批评和诗歌批评方面。 专著方面有人大学者代显梅所著的传统与现代之间: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该研究成果虽不是研究利维斯的专著,但其间关于利维斯的小说批评却有着大量具有学术价值的论述,很值得一读。这些学者的努力无疑从多个角度和层面丰富、繁荣和推动了我国学界的利维斯研究。 二、国内利维斯研究的视角和特点 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已有的利维斯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两方面,但其研究的特点却不尽相同。 曹莉在剑桥批评传统的形成和衍变一文中高度概括了利维斯文学批评的本质:“利维斯则是将文学作为人学来供奉批评之于他们,既是对文学、对生活的判断和异见,也是在面对文学和生活时有效的心灵再现和自我表达。”陆扬在利维斯主义与文化批判一文中点明了利维斯文学批评的鲜明特征:利维斯的文学批评体现了对社会使命感的强调,他寄希望于文学批评,希望文学批评能够担负起解决20世纪 _的重任,利维斯文学批评的鲜明特征就是民族意识、道德主义和历史主义。“对道德视景的强调是利维斯文学批评的基本观念。”这是祝宇红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其批评谱系一文中对利维斯文学批评特征的又一解读。对于利维斯文学批评的方法,很多学者都有独到的论述,聂珍钊在剑桥学术传统与研究方法:从利维斯谈起一文中指出:“让我们读一读利维斯的著作吧利维斯的文学批评并不排除其他的文学批评的方法利维斯在对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同样使用了多种研究的方法去细读和分析,如文化的方法、比较的方法等。”与此遥相呼应的是,在回顾伟大的传统一文中,刘雪岚也论道:“利维斯从未试图提出整套的艺术理论,也从不企图重新规定美学判断的认识论”诚然,利维斯的精彩“细读”,十分关注作家作品对人性的刻画和心理深度的呈现,并以此作为评价作家艺术成就高下的一个标准。利维斯常常以“反理论的批评家”自居,但通过对其批评论著的一番检阅和探究,我国学者殷企平却凭借敏锐的批评嗅觉和扎实的理论修养另出新说,颠覆了这一假说。殷企平在用理论支撑阅读一文中更是一语中的地指出:“ 高水平的阅读无法不和理论攀亲。跟理论攀亲未必是甩概念、摆架子、玩文字游戏,而完全可以像利维斯那样拥抱具体。” 论及文化批评,利维斯可以称作是当代文化研究的先行者,作为马修阿诺德的文化传人,他无以复加地强调了文学经典在培育和引导大众文化趣味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和重要性,对美国式大众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他的文化批评思想成为英国当代文化研究奠基人雷蒙德威廉斯的思想源,加速了文学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化。江玉琴在文化批评当代文化研究的一种视野一文中指出:利维斯强调要用体现强烈道德感的经典文学来培育大众的智识,抗击大众文化的侵袭。在利维斯看来,只有经典文学才是保持文化连续性的唯一法宝。正如利维斯这位永不言败的斗士自己所言:“我们显然要为我们的生活文化遗产人类创造性生活的深刻连续性战斗,这是一场值得进行的战斗,而且应该把它当做不会失败的战斗。” 在现代西方大众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和发展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文学研究被日益边缘化的今天,如何坚守文学批评的本真,这应该是利维斯批评研究能够带给我们的可贵思考和宝贵财富。 注释: 夏志清:文学杂谈,文学的前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xx年版,第183页。 曹莉:剑桥批评传统的形成和衍变,外国文学,xx年第3期。 祝宇红: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其批评谱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xx年第2期。 聂珍钊:剑桥学术传统与研究方法:从利维斯谈起,外国文学研究,xx年第6期。 刘雪岚:回顾“伟大的传统”弗雷利维斯的启示,外国文学,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