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话题二:一种有灵魂的战略观,不是随便拉出一个框架,便可称之为战略;战略必须有一个最中心的点,统摄全局,指导全局,这便是战略的灵魂。军事战略的灵魂是政治;政治层面的战略,灵魂是道义与价值。二战时,英美的战略家们还在为政治指导与军事战略的关系而分歧。二战后,西方的战略家们才将精神与道义主张纳入大战略的思维之中。,治乱兴衰的轨迹,“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东方式的智慧与谋略,例一:一个女人的书信,“你我皆凡人,活在尘世间”,但求做事之得体与有效。(章太炎夫人汤国黎致徐世昌信)“外子好论得失,罔知忌讳,语或轻发,心实无他。自古文人积习,好与势逆,处境愈困,发言愈狂,屈子忧愤,乃作离骚,贾生痛哭,卒以夭折,是可哀也。外子若不幸而遽殒,生命诚如鸿毛,特恐道路传闻,人人短气,转为大总统盛德之累耳!”,例二:两个男人的书信,渊以书招李密。密自恃兵强,欲为盟主,乃使祖君彦复书曰:“与兄派流虽异,根系本同。自唯虚薄,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所望左提右挈,戮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殪商辛于牧野,岂不盛哉!”且欲使渊以步骑数千自至河内,面结盟约。渊得书,笑曰:“密妄自矜大,非折简可致。吾方有事关中,若遽绝之,乃是更生一敌;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使为我塞成皋之道,缀东都之兵,我得专意西征。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yu)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李渊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呢?,两个男人的书信,(李渊)乃使温大雅复书曰:“吾虽庸劣,幸承馀绪,出为八使,入典六屯,颠而不扶,通贤所责。所以大会义兵,和亲北狄,共匡天下,志在尊隋。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弟早膺图箓,以宁兆民!宗盟之长,属籍见容,复封于唐,斯荣足矣。殪商辛于牧野,所不忍言;执子婴于咸阳,未敢闻命。汾晋左右,尚须安辑;盟津之会,未暇卜期。”密得书甚喜。以示将佐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好文章!他确实拒绝了李密,却没有让李密觉得是自己的敌人!哪怕潜在的敌人?他又是怎么做到这点的?1,我世受隋恩,只能尊隋,所以不能像你一样反隋;2,我为什么也起兵呢?禁暴救乱,故谓之义兵;3,如果天命去隋,代隋而立的人当然是你,那时,我再尊你;4,所以,我们是明天的朋友,但不是今天的盟友,所以我不赴约;谅你也不会把我当故人吧?(请大家参看笑傲江湖中岳不群同志在嵩山大会上的讲话)】,再发散一下思维,山寨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旗帜问题。忠义堂(聚义厅)、替天行道、忠义双全座次问题。【众人看了,俱惊讶不已。宋江与众头领道:“鄙猥小吏,原来上应星魁。众多弟兄,也原来都是一会之人。今者上天显应,合当聚义。今已数足,上苍分定位数,为大小二等。天罡、地煞星辰,都已分定次序。众头领各守其位,各休争执,不可逆了天言。”众人皆道:“天地之意,物理数定,谁敢违拗!”】,战略的灵魂,五帝地位的合法性:其德同天;汤武革命的合法性:恭行天罚;诸侯征伐的合法性:肃将王诛【挟天子以令诸侯】强盗造反的合法性:替天行道。【梁山的旗帜上书写的标语,无论是观念还是句式,跟中国古代圣王们如出一辙】【谋略的启示】:赋予自己的行动和权力一种更高的价值【是非、善恶、正邪】使其体现一种更高的意志【天意、民意】。【旗帜是干什么的?】鲜明的价值诉求是大作战的最高指导原则。必须清楚无疑地昭告自己的追随者、支持者、同情者,甚至自己的敌人,我们的诛伐是以善伐恶,以是伐非,以正当伐不正当,以进步伐落后,以民主伐威权,以仁政伐暴政,以清廉伐贪腐无论是用笔、用嘴,还是用选票、用武器在作战,时刻都不要忘了,应该与那些人类最具普世意义的价值同在。,道义主张和价值诉求,东方式大战略思维的顶端,以鲜明的道义主张和价值诉求,诉诸人心。孟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史料】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道义主张和价值诉求,利益?价值是利益规则的内化。义利并不对立。六韬“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兵家讲究“以利动”,但在六韬的兵学思想中,“仁”、“义”、“道”、“德”这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最核心的概念,是在“利”上表现出来的,而不是空泛的说教之辞。换句话说,“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式的大利与仁义道德这些概念中所表达出来的大义是相通的。汉初,高起王陵回答高祖何以得天下项羽何以失天下时,答以“与天下同其利”。与天下英雄同其利,与天下百姓同其利。,道义主张和价值诉求,价值是利益规则的内化。六韬“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利益关于利益的认识沟通关于利益的认识形成有规则的利益价值是规则的内化,道义主张和价值诉求,价值是利益规则的内化。六韬“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一个社会,有公道和正义,才健全;个人才能够更好地在其中实现自己的利益。(综合面试的规则)【例子】“你每喝一瓶农夫山泉,就为落后山区孩子的教育捐了一分钱!”【例子】成都一家医院免费做连体婴儿分离手术。,两种岐见:,义利两分;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孟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思:“仁义固所以利之也。”周易:“利者,义之和也。”义者宜也。守经用权。【孟子关于救嫂的例子】世人大多错误地将“权”理解为在道义原则与现实之间权衡,这实际上变成了无原则的相对主义。“权”就成了抛弃原则时的借口。事实上,“权”是在两种原则之间权衡。,中国古代价值的迷失与回归,司马迁总结项羽失败原因时说: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缪哉!(史记项羽本纪)实际上,不光是项羽,战国及秦的统一,都有点“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那是一个价值迷失的时代。项羽为什么败得那么快?六国为什么无所作为?秦的统一为什么那么短暂?,司马迁对王者之兴的认识,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脩仁行义十馀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於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司马迁的这段论述总结了汉之前王者兴起的轨迹。概而言之,王者之兴,一则以修仁行义的德行,一则以安定天下的事功。,战国剪影:孙膑的用兵境界,孙膑的用兵境界围魏救赵围魏救了赵吗?围魏救了韩吗?吴起的个人悲剧“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参见孙子兵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战国剪影:纵横家的道义境界,苏秦、张仪“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苏秦:“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有什么用呢?公开否认道义的价值他们的目的,不是济世安民,而是单纯的个人成功;,附:纵横家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他们的谋略思维,纵横家们在谋划的时候,摆弄的两个核心的筹码是:利、害,纵横实例,战国策东周策:东周欲为稻田,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如一为下水以病之。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纵横实例分析,东周的目的是想让西周放水,以便种植水稻;让西周放水,是东周的“利”;西周的目的是不给东周放水,以便控制东周;能控制东周,是西周的“利”。苏子的做法是,把东周的“利”,说成是西周真正的“利”。结果让两个国家都觉得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苏子自己也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他得到了两个国家的报答。当然,他做的是:一锤子买卖颇似牧师“抽烟”与“祈祷”的问题。,纵横家的思路与“双赢”思维,竞争中通常的情形(零和关系)己方之所利,乃对方之所害;对方之所利,乃己方之所害。通常的做法:强调己方的利这也意味着:直揭对方的害效果:抵触加剧纵横家的思路:把自己的利表达为对方的利;把自己的害表达为对方的害。一言以蔽之:以患为利,纵横家们值得学习的方面,纵横家的思路是:把自己的利表达为对方的利;把自己的害表达为对方的害。(指出对方的利的时候,要能让对方感到振奋;指出对方的害的时候,要能让对方感到触动;在促成对方作决定的时候,要能激励对方。)在争取表达的机会方面,纵横家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通常得出奇、出格。在表达方式方面,要有高超的语言艺术。概言之:要一下子就捕捉到对方最敏感的神经。【所以才要有“头悬梁、锥刺股”式的努力学习和潜心研究】纵横家最为人垢病的地方是:不讲道义,一锤子买卖。,秦以不义取天下,秦认为,统一有利于安定,但秦的统一却不让人怀念。1,秦的统一很短暂;2,秦国很快灭亡;3,秦在后世成了反面教材。为什么?鲁仲连,子顺,义不帝秦。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以诈取天下秦在取得统一天下有利形势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又分别是在关中的三个主要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秦孝公时主要是在左侧翼山西方向打开局面,秦惠王时主要是在右侧翼汉中、巴、蜀方向打开局面,秦武王和秦昭襄王时期则在中原方向沿黄河、太行山脊岭一线取得突破性进展。秦孝公时,商鞅佐之,商鞅诈魏公子卬秦惠王时,张仪佐之,张仪诈楚秦昭王时,范睢、白起佐之;骗怀王客死异乡;白起坑杀降卒40万。,司马迁对王者(汉)之兴的认识,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於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於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脩仁行义十馀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於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於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鉏豪桀,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於闾巷,合从讨伐,轶於三代,向秦之禁,適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历史资源回顾,尧舜禅让与汤武革命“大道既行,天下为公”;五帝是也。“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三王是也。,“五帝”传说的政治遗产,“帝”的合法性依据。其德同天“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天下为公,“三王”传说的政治遗产,“汤武革命”正当性的依据(诛伐者的逻辑):恭行天罚肃将王诛替天行道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敬畏地执行某种更高的意志!【而非出于我个人的私欲】汤、武(至少是声称)通过民心看到天意,通过民的意愿看到天的意志,以此赋予自己的“革命”以正当性。恭行天罚,诛伐者的逻辑:伐罪,“汤武革命”的正当性依据:恭行天罚肃将王诛替天行道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敬畏地执行某种更高的意志【“恭行天罚”式的伐罪,虽指对手获罪于天,意谓天是对手获罪的最终依据,但从誓辞中指责的一些具体内容看,桀、纣之获罪,实际上还是因为他们违反了最基本的价值准则。】【恭行天罚】汤、武声称通过民心看到天意,通过民的意愿看到天的意志,天的意志让我来惩罚桀、纣的罪行,我只有恭敬地执行天的意志以此赋予自己的“革命”以正当性。是以牧野之战,商军阵前倒戈【孟子】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司马法】“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天意与民意,上天的意志,他选择了谁,他抛弃了谁,大地上的人又如何知道呢?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通过民。这一点,很微妙(不可实证),也很关键:万民抛弃了谁,万民选择了谁,可以体现出上天的意志。(谶讳学兴起后才体现为祥瑞与灾异。自王莽后,曹、刘、孙均小心翼翼地操作这套游戏。),法家版的商汤伐夏桀故事,“汤以伐桀,而恐天下言己为贪也,因乃让天下于务光。而恐务光之受之也,乃使人说务光曰:汤杀君,而欲传恶声于子,故让天下于子。务光因自投于河。”韩非子说林,真正在乎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因组测序指南
- 国产瑞舒伐他汀钙的调脂疗效与安全性的多维度剖析
- 零售餐饮服务业预付卡2025年服务条款合同
- 山西大附中2026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北京市平谷区名校2026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国能建西北院2026届秋季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5人(第1号)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建省建瓯市汇光发电有限公司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1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年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校园招聘(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研究开发项目(项目计划书、立项决议、项目结题书)模板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阅读理解 20篇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教师任现职以来主要工作业绩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 有债务男方愿意承担一切债务离婚协议书范文
- DB51∕2672-2020 成都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高清版)DB43∕T 2557-2023 160km h短定子磁浮交通设计技术要求
- GB/T 44823-2024绿色矿山评价通则
- 2024年湖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脂肪栓塞综合征护理
- 透水混凝土检测报告模板
- 考古与人类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