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性倾听什么意思[教学中倾听的误区及评析]_第1页
评析性倾听什么意思[教学中倾听的误区及评析]_第2页
评析性倾听什么意思[教学中倾听的误区及评析]_第3页
评析性倾听什么意思[教学中倾听的误区及评析]_第4页
评析性倾听什么意思[教学中倾听的误区及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析性倾听什么意思教学中倾听的误区及评析 教学中倾听的误区 1.拒听 一位老师在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梦想时,一个男生怯怯地举起手,站起来说:“每当皓月当空,夜深人静时,我总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变成 _,偷走”没等他说完,全班同学便哄堂大笑。老师说:“我们的梦想应该是崇高的、美好的,不能是丑恶的、大家都反对的。”男生听后哭了,哭得很伤心。十年后,小男孩长大了,在写给老师的信中,还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并把他当年作的诗补全:“我想变成 _,把冬日的光辉偷回,还给迷人的金秋;把春季的鲜花盗去,装扮夏天的风流。我想成为一名大盗,把世间的黑暗统统偷走,哪怕闪电划破云头,哪怕寒风把心刺透,我也决不缩回已伸出的黑手。”这次,老师潸然泪下。我们把这种教师无视学生课堂要求的现象称作教学“拒听”。当教学在一次次“拒听”中走过的时候,课堂教学离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越来越遥远了。 2.假听 一位老师在上敦煌莫高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加深了解“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想一想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表现什么内容。有的学生说:有小朋友在学习的壁画。有的学生说:有大家上课的壁画。有的学生说:有大人在烧饭的壁画。还有的学生说:有大家到商店里买东西的壁画。教师总结:同学们,敦煌的壁画表现的内容有许许多多,45000平方米的壁画让我们看也看不完,想也想不尽。 教师的课堂倾听应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合理正确的判断,形成积极的教学行为,以此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其实学生的回答是需要追问的:古代小朋友的学习上课和我们现在一样吗?古代的商店是怎么样的?但学生的回答根本没在教师的内心之中激起半点涟漪,也没有使教师的言行和态度发生任何变化。它看似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叙说,但教师只是摆出一副听的姿态,而实际上可能心不在焉,不给学生任何接纳和回应,我们把这种倾听称为“虚假的倾听”。“假听”还表现为:有时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但学生刚说了一半,教师就急于打断学生的回答,自己迫不及待地接下去说。有的课堂情形更糟糕,教师连“一只耳朵也没有打开”,他只是站在那里,让学生言说,却并不做任何信息的回应。 3.偏听 有一位教师,讲了一节大型公开课坐井观天,当老师提出“青蛙来到井外,它会有什么想法?并会如何做?”时,学生纷纷发言。生甲:青蛙跳出井外,很高兴,不停地跳。老师微微一笑,欣赏地鼓励:为什么?生甲:因为它看到天空瓦蓝瓦蓝的,草地碧绿碧绿的,花儿散发着芳香,鸟儿不停地欢唱,这里多美呀!老师带头鼓掌,生甲自豪地坐下去。于是大部分学生纷纷仿效:“青蛙很快乐,大声地呱呱叫。“青蛙太兴奋啦,跳起舞来。”“青蛙觉得太幸福了,一个劲儿地呼唤同伴。”老师连连颔首,脸儿笑成了一朵花,被表扬的孩子一个个面带桃花。“老师,我觉得青蛙肯定很害怕,它会马上跳回井中去。”他声音很轻,因为他的想法与别人不一样,老师脸上的笑僵住了,停顿了一下,老师只勉强地说了一句:“是吗?你的见解也不错。”她一反常态并没像刚才那样问出为什么,学生乙的嘴张了张,一看老师没让他继续说,他只好落寞地坐下去,教学继续进行。后来看到课后续写的作业时,这位老师终于明白,她剥夺了孩子倾诉的机会。学生乙叙述的故事中,青蛙看到了河水污染,鱼虾被毒死以及人们捉食青蛙的可怕情景,觉得太危险了,于是它重新跳进井里。这位老师在教师手记里写道:我一定要学会倾听。 很多教师倾听的内容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只倾听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和符合自己心意的声音,让学生回答问题,只是让学生猜测自己心中的答案,一旦学生回答不出,就不断提问,直至得出教师最满意的答案,甚至有的教师完全无视学生的回答,将自己的“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或者曲解学生的回答,这些并非从学生心中自然产生的声音,带有强烈的片面性,并充满了欺骗和谎言,它们既扭曲了教学的真实性,也扭曲了师生的心理。 4.误听 一位老师上五彩池一课时,引导学生欣赏一组五彩池的图片,结合课文描写,充分体味了五彩池瑰丽的色彩。这时,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问题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响应,不少学生纷纷表示“能”。执教老师深感意外,并让全班同学进行了一番讨论。教师问: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学生回答:因为我看见五彩池的水很清,很漂亮。我想,在里面游泳一定很舒服。教师又问:适合游泳的水应该怎样呢?学生回答:水要清,要干净。教师又问:除此之外,你还想到什么呢?学生回答:爸爸说,不能一个人去游泳。教师说:是呀,安全这一点很重要。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五彩池到底能不能游泳呢?一个学生说:我认为不能。因为“池底生着许多石笋”,我看见过石笋,长长的、尖尖的,在这样的池里游泳就会有危险。又一个学生说:五彩池根本不能游泳。文中说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这样的池怎么能游泳呢?不少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在下面应和:是的!教师面向提问的学生,说:现在,你还想去游泳吗?学生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不想了。教师问:还敢吗?学生用手摸着头,有点难为情地说:不敢了。 误听是指教师忽略了声音的象征意义,或者根本不能把握学生叙说的内涵、方向和潜在意义。用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见解来看,他只听出了“所指”,却未能听出“能指”,结果,由于习惯性地把声音概念化,而声音内隐的真实情感和思想被遮蔽了、错过了。想到五彩池中去游泳,与其说是一种非分之想,倒不如说是儿童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诗意感受,是美好愿望的曲折表达, 是儿童“进入”文字所描绘的优美意境的一种表现。但是教师心中似乎只有对文字的理性认知,却无法拥有儿童的淳朴与天真,因此,他一心想要做的就是要儿童打消游泳的念头,以体现成人对儿童的安全保护责任。由于教师缺乏对儿童心灵世界应有的理解和认识,我们看到的是在“适合游泳的水应该怎样呢”的引导下,儿童对“长长、尖尖的石笋”产生出来的畏惧,以及“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的科学正确认识。特别是那一句:“还敢吗?”一下子就把瑰丽神奇的五彩池,变成了一个让人难以接近的没有人情味的冰冷世界。 评析与思考 1.教师需要学会倾听 在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 同时也是一个倾听者、交往者、学习者。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有责任倾听和应答,有责任用全部的感官潜能去倾听、理解和呼应学生从生命深处发出的所有声音。倾听是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之一,不能倾听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没有教师倾听的课堂不是一个和谐的课堂。 教师倾听的意义远不是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那么简单,它或许带来的是早已失落的人格尊严,点燃的或许是即将熄灭的思维火花。学会耐心倾听,就会发现学生在制造一个个“意外”,它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正是这一个个的“意外”,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才不期而至。这样的课堂,教师与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尊重的幸福,交流的幸福,思索的幸福,成长的幸福。 2.倾听应遵循的原则 (1)接纳和平等。一旦教师面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一种接纳。要把学生作为一个有个性、有情感、有思想的鲜活生命来接纳。这种接纳也体现了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教师要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处于平等地位上的主体,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 营造一种真诚、信赖、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信任的、可倾诉的,以一种关怀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让课堂成为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 (2)参与和体验。教师应在参与中倾听,在体验中倾听。这种倾听是对学生声音主动的听,这种主动的倾听意味着倾听者是行动者、创造者。他将通过倾听去参与学生的成长、体验学生的感受。不过,这种参与体验的目的是一种引导和促进。教师通过倾听应把握学生对求知欲望的需求、学生的情感思想、学生间的差异区别、学生的知识掌握与个性发展以及学生与他人的关系等。 (3)专注和敏感。当我们面对学生的时候,我们专注的神情,真心的倾听,是将一个生命的所有能量聚焦在另一个生命上,结果迸出生命的火花。教师在专注中还要有语言的敏感性,要对学生的每一种声音的方向、特点和隐藏的变化趋势保持警觉。教师在倾听学生的意见、观点或是想法时,必须保持诚恳的态度,努力使自己处于学生的位置上,使用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表示对学生的关切。 (4)鉴赏和学习。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始终会以鉴赏的态度,欣赏每一个被倾听者独特的声音。对于学生流露出的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地方,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