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浮生六记有感浮生六记读后感 浮生六记是一个自传性质的散文作品,该书真实记录了沈复平凡而又艰难的一生,以及生活中令人难忘的片段。下面是向各位推荐的读浮生六记有感,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读罢此书,感觉像是无意间获得了一枚质量上乘的温凉好玉,放在手里细细摩挲、端详,熨帖踏实的触感便从掌心一直传达到心底。起初,将作者感情慢慢咀嚼,只觉得口齿缠绵生香,到后来竟也有了微苦的味道。方知,这部颠沛流离了两百年,而仍旧散发芬芳书香的珍贵记录,贵在沉重,贵在悲怆,贵在深情。 谪仙人诗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本书作者沈复,出于此诗及自身经历的感慨,即落笔作文,取书名为“浮生六记”,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与“养生记道”。其中的闺房记乐,道尽了沈复与妻陈芸间动人的爱情,以及难能可贵的知己一般的默契,让读者欢喜赞叹,暗自钦羡;而坎坷记愁,则诉说了作者生活的艰辛与苦涩,字里行间透出的无奈,更是让人不胜唏嘘。 伊始,沈复用清丽温柔的笔墨,勾勒出了一个娇憨清秀的女子形象“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这女子如此平凡,美得恰到好处,举手投足间尽是知书达理的落落大方;她又如此非凡,你的身影落在她水灵的双眸之中,顿觉清爽,仿佛感受到了一股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是了,她叫陈芸,是长他十月、会照顾人的好姊姊,他儿童伶俐,每每都亲亲热热唤她一声“淑姊”。时光不紧不慢地滑行,天公将她对他的好、他对她的情,悉数看在眼里,于是成全一桩美事,让她顺理成章地成了他的妻。从此,二人饮茶论诗,游山玩水,夫妻间的生活趣事,更是俯拾皆是。 他是青衫磊落的书生,他邀她畅谈古今。她浅笑,抬首答:“杜(甫)诗锤炼精绝,李(白)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深严,不如学李之活泼。”全然不是平时小女儿的忸怩姿态,而是自信地、坚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他欢喜不已。 他是疏朗好玩的夫君,他请她远出郊游。她巧扮男装,见外人便解释说是他的表弟,却哪里藏得住眉间的秀丽风姿?他暗叹,眼前一亮。 他与友人于外观花,发愁饭菜冷热。她“灵机一动,从城中雇来馄饨担子,推来烹茶暖酒热饭。酒肴俱熟,坐地大嚼,各已陶然。”他的朋友由此对她赞不绝口:“非夫人之礼不及此!”他含笑,毫不谦虚地接纳,心道:“好一个秀外慧中的芸娘!” 然而,这命中注定的好姻缘,却被早早地收回。芸娘素怀顽疾,加之沈复家境并不十分宽裕,夫妻二人生活得艰辛,却又因心思单纯而几次三番地被人欺侮。沈复的父亲铁石心肠不肯施援手,而芸娘向来不讨婆婆的喜欢,二人跌跌撞撞,终于无法改变这窘迫的境地。最终,陈芸因病逝世,将沈复留在这反复无常的冷漠人世,从此,悲欢都只能独自下咽。酒,只能自酌,身边没了那个脸色酡红的美好女子,周围的一切人事都成了难以忍受的寂寞。 不禁怆然。 这时候,便想起简嫃的话。“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读已死来句读。”似乎每一场催断人肠的生离,都只能以死别作为结束。生命脆弱如此,哪堪更别离?在历经沧桑之后,沈复浑浊的眼里,也生出了浮生若梦的辛酸悲苦,忆起当年与陈芸相知相伴的点点滴滴,悲伤一如一场暴烈的雨,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重重地、直直地砸进心里。自此,阴阳两隔,知交零落,黄昏里燃一封永远寄不出的家书,清明时节拥抱冰冷的墓碑聊以慰藉,仿佛灵魂已随她远去。而在梦里,她缓缓归来的倩影,对着他泣不成声。 他惊觉:用情不胜深。 原约定要踏遍祖国河山,而如今,人世间哪一条路,他都不能与她同行。 初识沈复是在初中学童趣,觉得这位作者的玩法很新颖。读到“张目闭日,明察秋毫,见渺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沈复日后定学有所成,做了大官,或是成了智慧的古代科学家。 沈复自己也说,自己出生时正值太平盛世,又在富贵人家“天之厚我,可谓至矣”。然而最悲惨莫过于“生于安乐,死于忧患”。这际遇和曹雪芹有点相似。年迈的沈复在回忆往事时也感叹,“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自作孽耳。”美满的人生因为自己的性格而一步步书写为悲剧,中年丧妻,继而丧父、丧子,求仕无果,负债累累,家庭矛盾重重,女儿嫁为童养媳沈复也意识到了这个结局,可是他拒绝改变。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用在沈复身上很对。他有文人的才华,他懂得在困境中作乐,懂得审美的情趣,懂得彻 _底的爱情,甚至还有自由与男女平等的思想萌芽,这不得不让我辈佩服。可是这些在当时不是走入正道的钥匙,沈复的个性里少了一股闯劲,去拼尽全力杀到这个混浊的社会中,好好地杀个淋漓尽致再出来的勇气。父亲介绍他去向名师学习,他因思念妻子而三月即还,还时“喜同戍人得赦”。现世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很多当代诗人都有点这种感觉。可是沈复连“啃老”之计都没有,和父亲闹掰了,看来还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以至于多次逐出家门,父亲临死前也没见最后一面。 即使是爱情的方式,也是文人的方式。青梅竹马时藏的一碗粥,洞房前夜偷偷握的一下手,一起讨论李杜之诗与各种花前月下。在闺房记乐和闲情记趣里满满的都是沈复和妻子芸情投意合、恩爱无间、苦中作乐的描写。芸成了文人心中贤妻的典型:知书达理、心灵手巧、富有情趣。然而事实上,包围着他们的,不是三径松菊,而是拮据生活与和长辈间矛盾。仔细阅读,会发现沈复的家长绝对不是孔雀东南飞里的恶毒母亲,他们只是受不了儿子的不上进与儿媳的不规矩。芸读过书无妨,但费尽心机给丈夫寻觅一 _之女做妾,给公公寻觅一年轻女子做妾,陪丈夫和渔女喝酒嬉笑或许这都超越了其公婆老人家所能承受的范围。 单纯看两人的故事,我其是很感动。只是放在这样腹背受敌的境遇里,就只好惋惜了。沈复终于还是没有超越一个文人,或许他的游记篇篇佳作充满勇气与不羁,却难以掩盖生活上的逃避。他的重心在邀友、赏心乐事、把酒当歌上,在去酒船找 _上(且不止一次),在和妻子你侬我侬上。关于两人的未来、子女的未来、父母的养老,他并未在意。以至妻子只能去友人家中养病、丈夫只能典当家产安置亡妻。夫妇俩与孩子们做最后诀别时,是否对当初后悔?文人的情感仿佛积淀了千年,在一刻喷薄而出,书尽心中委曲,却不能面对短短一世的责任,不能活得安稳。 “布衣菜饭,可乐终身。”这是芸对沈复的唯一要求。可是他连这个善终也没能给她。 晚年的沈复继续他的游历与不羁,怀念着失去的亲人,把离思发酵成文思。 他,千古中华又一文人,记载下他的“浮生”。沉沉浮浮,看似想主宰自己与时代不同的命运、却最终最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他,一如一根别致的鸿毛,亦重亦轻。 读本科时,在朋友推荐下读过一本叫做浮生六记的书,是一个自传性质的散文作品,时隔几年仍令我印象深刻。作者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人,名叫沈复,字三白,是个不红不紫的画师。本书真实记录了沈复平凡而又艰难的一生,以及生活中令人难忘的片段。全书共分为六个篇章,包含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篇文章。另外两篇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说是后人仿写。浮生六记中尤其第一篇章闺房记乐用深情的笔墨,描写了聪明绝顶而又非常不幸的妻子芸娘。因为这个可爱而又可怜的女人才使浮生六记让世人记住,才得以让它永远散发出了人生智慧的无穷芬芳! 可能是年龄渐长的缘故,同一本书,同样的我,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年龄,不同经历过后不一样的心境又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五年前读此书,似懂非懂,然后又找了其白话本看了一遍才透彻明了,对其中描写童趣的部分那时记忆深刻,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童心幼稚可爱的举动,读后觉得相当有趣,有些场景仿佛自己也曾经如作者一样玩过一样,身临其境,对其后的游山玩水一略而过,如今也忘光了;五年后的现在又重温此书,居然最最喜欢的是第一篇章闺房记趣,以诗经为模,第一篇章也列闺房趣事为首写开篇,本篇讲与他自己的表姐结为夫妻,可是古代传统封建的父母却对这对恩爱夫妻的行为看不惯,对这儿媳也颇有微词,夫妻俩虽伉俪情深,最后终被赶出家门。两人生活举步维艰,甚至经常要到朋友家借宿,但能够苦中作乐,生活过的很有情趣。可惜后来妻子生病早死,沈复很悲伤,十分怀念妻子,觉得要把这段感情和记忆流传后世,便写了这本书。它是中国古代散文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它却被埋没百年之久。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它的光彩才第一次展现于世人眼前。林语堂、俞平伯等新文学家都极为赞誉这部作品。林语堂曾经说过“芸,是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可爱的女人。”他当初把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也曾说“应该叫世界知道,一方面以流传她的芳名,又一方面,因为我在这两小无猜的夫妇简朴生活中,看她们追求美丽,看她们穷困潦倒,遭到不如意的折磨,受奸佞小人的欺负,同时一意追求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清福” 我深深的被文中聪慧,娴淑,勤劳而又不失情趣,热爱生活的芸娘所打动,也为很多沈复与芸娘间的夫妻生活小片段流露出来的伉俪情深所感动,因此现在的芳邻二八的我最喜爱的还是第一篇章闺房记趣。文中插花摆设的花艺技巧可看出芸娘不落俗套的生活品味,很有自己的眼光和见地;文中芸娘用六个小碟,五围一碟合为一梅花状供陈用不同颜色的小菜待客,可见她蕙质兰心的灵巧创意;文中与其夫君关于“腐乳与卤瓜”和“茉莉与佛手”小品对话故事,也让人见识了芸娘的聪明机智过人的头脑;文中她的“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词句,以及对唐诗宋词李白杜甫诗型的精辟分析和见解,可见她又不失才气;她对婆家尊老敬爱幼,谦和有礼的美好品德也无一不在书中时有体现,这也是我们现代诸多女子身上缺少的隐忍品格;喜爱闺房记乐爱的精华所在就是芸娘一身的智慧,芸娘的一身是短暂的,但回忆绝对是绵长的,这也是我读此书能深受感染的部分,乡间的做菜种花,男耕女织,怡情小钓,逢时休闲,踏青郊游等等这些情调和记事,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女子不能抵抗的所向往美好浪漫生活;芸娘是可怜的,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幼年丧父,辛苦劳作养母供弟维持一个家,青年丧弟失母;出嫁从夫,公婆的苛刻保守固执,导致其夫妻沦落离家,颠沛流离,家徒四壁,甚至有过身无文银的地步;但芸娘也是幸福的,能够在最适当的时机遇到自己情透意合的人,并嫁给了这个志趣相投,情深义重的不离不弃的痴情男人,即使死也是合目于自己深爱人怀中,他们携手走过的几十载岁月终其一生让沈复无法忘怀,这也是令人所羡慕的.在这个复复杂杂,纷纷扰扰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会要想遇到这么一个人,有过这样一段情是何其之难,“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对芸娘,对闲情记乐的欣赏和喜爱,才学浅薄,词枯言寡的我,已到了无以复加,语言不能形容的地步,只能借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作为结语,才不至于毁其形象,沈复与妻子芸娘并没有荣华富贵的生活,并没有挥霍无度的享受,并没有沉湎欢娱的闲情,并没有风流浪漫的传奇。但是,我最欣赏、最钦佩、最注目的是他们的: 一、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坦诚直爽,体恤关爱的夫妻真情。 二、勤俭淳朴,善处忧患;布衣菜食,可乐终身的简朴生活。 三、淡薄名利,与世无争;恬淡自适,知足常乐的旷达胸怀。 四、逆境逢生,善解人意;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这也是我这类感性女子所向往和需学习的精髓所在,无论是夫妻相处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民间的个人借款合同
- 口腔医学技术试题
- 家校协同育人机制考试题
- 2025废旧锂电池收购合同
- 安全考试题之危化品篇
- 2025【合同范本】商业店铺装修协议
- 2025混凝土采购购销合同
- 出口形式合同(标准版)
- 林业生态旅游生态移民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政人员在线职业测评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劳务分包加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非标设备维护培训
- 带状疱疹护理课件
- 会计实务:浅谈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的方式方法
- 呼吸功能障碍的支持
- 【MOOC】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燃烧基础知识》课件
- 编织教材初中校本课程
- 高三家长会 携手共进-圆梦高考家长会 课件
- 检验医学尿常规课件
- 2024开发商与物业签订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