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课堂七上英语理念新了,课堂活了_第1页
原创新课堂七上英语理念新了,课堂活了_第2页
原创新课堂七上英语理念新了,课堂活了_第3页
原创新课堂七上英语理念新了,课堂活了_第4页
原创新课堂七上英语理念新了,课堂活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新课堂七上英语理念新了,课堂活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作为基础工具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有培养创新能力的职责和任务,更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而课改就是培养这种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课改改变了师生关系 过去的课堂上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主动,学生被动。通过课改实验教学,现在已基本达到双方主动的格局,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强烈,百分之百的同学都能动起来,每节语文课都是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度过,或者是在同学们畅所欲言、意犹未尽时结束。记得在学习掌声一课时,有一项练习是:请你用带点的词语仿写一个句子: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同学们说了许多,突然,有一个同学向我发问:“教师您永远不会忘记什么?”我当时一愣,确实为他们的敢想敢问而惊诧,马上我意识到必须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要不然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家乡的小学,以及在那里的老师和同学。”我这一回答不要紧,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像连珠炮似地向我发问:“老师你家乡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那里学生也和我们一样快乐吗?你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我都一一做了回答,课堂气氛异常热烈。下课后,同学们围着我不肯离去,“这节课我们太高兴了。”“我们太爱上语文课了”望着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笑脸,使我想到一位美国教育家的感慨师生合作是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丢失的最宝贵精神,并疾呼要把它找回来,今天我似乎找回了这种感觉。通过这节课,我意识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忽视了师生间关系的后果是严重的。 二、课改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它包括听、读、说、写、质疑以及会学习等诸方面,在教学时教师要从各方面调动学生,如:辨形识字教学是枯燥,那就要求教师创设读、说、写等环节。我是这样进行识字教学的,在讲柏、怕、迫三字时,我给同学们编了三首儿歌。 柏:左边木。右边白,柏树柏树是木材。 怕:竖心加白就念怕,天大困难都不怕。 迫:走之加白就念迫,迫不得已出绝招。 我还把它制成了幻灯,叫同学们朗读,这样教学即进行了形近字的辨析,又进行了朗读训练,一举两得。再如根据外形说字意,如:“闹”字,有的同学说:“门字框表示一个城市的大门,市字表示进入大门里面有个市场,市场里买东西的人很多,吵吵嚷嚷很热闹。”有的同学说:“闹字的门字框,表示一个间屋子,市表示一个小孩子睡在床上,他尿湿了就要哭闹,大人用手巾给他擦洗,他就不闹了”。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在识字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读、说的能力和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爱因斯坦就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文字作品,只有掌握了文字的意义,再经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相应的形象,从而理解课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读了鸟的天堂,我鼓励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在头脑中想象榕树大、美、茂盛、生命力强的特点和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读了咏柳一诗,我要求学生在脑海中想象一棵新绿柳树的形象。我还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形象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有时还要用丰富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感情朗读,以增强学生的感受。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法,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课改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往往无目的地阅读,这就要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增强学生创造思维的自觉性,更多地让学生理解学习教材中人物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诱导学生自觉进入创造性阅读实践中。要做到这点,就要注意提问的开放性,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想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选择最佳答案。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文中,我向学生提问:“除了孙膑的办法外,你还有什么办法?”学生纷纷发言,提出种种办法,接着我引导他们一一比较,发现这些方法中,没一个比得上孙膑的办法好,从而使学生得到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训练,认识到孙膑的思维的创造性。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课改实验为学生自主发现,质疑问难和创造力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质疑,让学生形成敢问、善问、有创见性问的好习惯。例如:在学习孔子拜师这一课时,在字词教学中,有同学问道:“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它们有区别吗?这个问题很有创见性。又如:在学习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有的同学看课题后就问:“这是什么样的实验?”、“实验为什么会成功?”、“是什么促使实验成功的?”,同学们这一连串的问题既有深度,又有思考价值。当然,同学们发表的个人见解就更精彩。在矛和盾的集合讲到发明家由盾想到铁屋子时,有的同学提出铁屋子固然安全,可是自己躲在里面,怎么能更好的进攻呢?马上,就有同学建议可以把铁屋子改造成盔甲;也有同学说,我们可以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伸出枪口或炮口。其实,我们在教学中有些问题不是非要学生们得出一个正确结论,主要是让同学积极探索问题,主动思考,自主发表见解,从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改,促进了教师素质的自我提升 多年课改实践,我反思自身的意识或行为,发现有许多方面是认识不到位的: 1.低估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如:过去我们提过这样的问题:“这句话加上这个词使句子怎么样,去掉这个词使句子怎么样?”原来同学们的回答是:加上这个词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去掉这个词使句子不生动、不具体。而现在我们的同学是这样回答:“这句话就像我们炖了一锅肉,而这个词就像葱、姜、大料、盐等佐料,放进这些佐料就有味道、就香、就好吃,不放这些佐料,就没味道,不好吃。”还有同学说:“加上这个词就像一个女人要出门前梳妆打扮一下,画个淡妆,这样就更美丽动人了。”孩子们说得太棒了!这也使我真正感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虽然他们是学生,但从他们的身上受到启示太多了,他们让我从呆板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想象力得到了发展。 2.低估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如:在教花钟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后再去了解,有哪些花儿也会在整点开放。没想到在接下来的几天,我在城中诸多花店遇见了我的学生和家长,和他们聊起来,我才知道孩子们不但上网查阅了相关知识,还到花店观察各种花儿开放的形状,并一一做了记录。那一刻,我被这些孩子感动了。我深深体会到课改在无形中,提高了同学们的欣赏能力和探究能力。 3.低估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枯燥、死板、机械性的抄写,同学们是不喜欢的,而做手抄报,写调查报告,同学们却乐此不疲。其实,写一张手抄报的字数要比抄生字多得多,可见兴趣是多么重要。由此,我反躬自省,发现现在的孩子和我小时候不同,由于他们出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一天接收的信息量超过我们许多,作为现代的教师,应该更加勤奋,利用各种机会获取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