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牡丹亭中春香的个性特征及其艺术魅力_第1页
浅析牡丹亭中春香的个性特征及其艺术魅力_第2页
浅析牡丹亭中春香的个性特征及其艺术魅力_第3页
浅析牡丹亭中春香的个性特征及其艺术魅力_第4页
浅析牡丹亭中春香的个性特征及其艺术魅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程 作 业题 目:浅析牡丹亭中春香的个性特征及其艺术魅力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班 级: 学生姓名: 浅析牡丹亭中春香的个性特征及其艺术魅力内容摘要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明传奇中的杰作之一。春香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塑造的一个侍女形象,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至关重要。她在作品中以其鲜活的形象与剧中人物杜丽娘相互呼应,成为作品中另一个角色亮点,散发着其独有的艺术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通过简述春香的个性特征,对春香这一形象进行更深层次的诠释,从而进一步重点分析这一角色在牡丹亭中的存在意义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关键词 牡丹亭;春香;性格;存在意义;文化内涵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牡丹亭,一部关于人性欲望与情感的传奇。它以奇思妙想的浪漫笔调,为我们演绎了一段感天动地、穿越生死的爱情神话。在这部作品中,剧作家汤显祖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由欲而爱,为情而亡又为情而生的女子形象杜丽娘,让我们在记住牡丹亭这部作品的同时,也记住了杜丽娘这个至情至性的女子。然而在这个美丽动人、光鲜亮洁的女子背后,有一位与其性格品质相辅相成,承载着作者思想内涵的熠熠生辉、光彩照人的侍女,她就是春香。春香作为牡丹亭中杜丽娘之外的又一个角色亮点,她为自己的主人开启生命的春天,为主人得到美满爱情而勇敢地反抗封建礼教,面对主人的生离死别不离不弃。春香的存在,彰显着人性的“真”与“纯”,也正是因为她的“真”与“纯”,使得春香这个角色焕发出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一、 春香的个性特征春香,一个生活在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小女子。她是供小姐杜丽娘使唤的丫鬟。她生活的一切几乎都是围绕着杜丽娘,服侍杜丽娘的日常生活,陪杜丽娘上学堂读书。她的日子乏味而辛苦。然而,地位卑贱的她,却还是有着她这个年纪本该有的天真、可爱与活泼,在生活中表现的聪明、机智又泼辣。在牡丹亭中,春香的天真可爱,聪明机智等性格特点主要体现在闺塾这一出。首先,体现在春香“闹学”中。比如说晨讲时,陈最良嫌杜丽娘小姐来迟了点,就严肃地说了一大堆道理:凡为女子,咸、漱、栉、笄,问安于父母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春香听陈最良这么说,灵机一动跑到先生面前,讽刺挖苦道:今夜不睡了。陈最良不明白的问:却是为何?春香说道: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陈最良说:忒早了。春香一句:早也不好,迟也不好,这倒难办了。陈最良无言以对,杜丽娘则会心一笑。春香在此道出了小姐的心声,挽回了小姐的颜面,表现出了她机智泼辣的一面。 当陈最良问杜丽娘是否温习昨日所学毛诗,杜丽娘回答已温习过时,春香的表现极为可爱,立即就骄傲地跑到陈最良面前说已经温习熟了。春香强调一个“熟”了,说明春香以小姐为荣的心态。对春香的骄傲,陈最良很不满,问春香有没有温习,春香忙以“烂熟的了”敷衍过去,但陈最良没有放过春香,而是让春香背诵。在躲不过去的情况下,春香轻触小姐,让小姐“提她一个字”,可爱形象跃然而出。小姐提醒她一个“关”字,春香急忙走到陈最良面前大声念着“关”,但一句也没有背出来,陈最良不情愿地提醒:关关雎鸠,春香听了如获至宝,大声念着关关雎鸠,但接下来又不知道该如何了。机智的春香模仿着鸟的样子移向陈最良身边,陈最良面对此情此景比春香还要窘迫。当陈最良讲“关关是鸟声也”时,春香好奇的问:怎样声儿?这使老学究陈最良不得不停下来思考“关关”到底是怎么个叫法。当陈最良解释这是采取的起兴手法时,春香又反问:兴个甚的那?而当讲到:“这鸟喜欢幽静,呆在河中的洲上”时,春香就立马接话,说:不是昨天是前天,不是今年是去年,我们府衙里关着一只斑鸠鸟,被小姐放走了,一飞飞到了姓何的知州家。这使得陈最良无言以对。春香的可爱特点再次击败了老学究的呆板,充分展现出她天真可爱的形象。看得出,春香从内心来说,无法认可陈最良的教条。当陈最良陶醉于宣讲诗经中“无邪”的道理时,春香无心听取,她将书卷成望远镜四处张望;先生讲的无趣乏味,春香就伸个懒腰,打起瞌睡;对陈最良的授课,春香几次捣蛋,惹得陈最良无比的愤怒。她用天真、欢快的动作,无辜、可爱的表情,以及幽默机智的应对,既嘲弄了陈最良的迂腐,又维护了小姐的尊严。让我们看到一个天真可爱、聪明机智的春香。其次,春香的性格特点还体现在“游园”中。如果说,春香在课堂上的“闹”是在迂腐的先生授课中自然表现出来的,那么在见到花园以及后来的“游园”过程中,春香就有点故意捣蛋的倾向了。比如说在见到姹紫嫣红的大后花园后,她带着轻快的脚步,直接的表现出了他欢愉的心情。她径直跑向小姐,拉着小姐出去玩,而此时的陈最良在她眼里,好像是不存在的,她已不把陈最良放在眼中,有故意和陈最良做对的倾向,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她对封建束缚的反叛性格。还有比如说在游园的过程中,春香兴致很高,像个孩子,而杜丽娘则是“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心中有满腹的心事无处诉说。春香完全没有察觉到小姐的情感变化,一直到后来杜丽娘日渐憔悴,不是她自己说出心中的梦,春香还是没有体会到。她劝杜丽娘“花园以后再不要行走了”“梦儿里事,想他怎的”等,这都体现了春香的天真。二、春香的存在意义春香天真活泼、机智泼辣的性格特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她的形象更为丰富、鲜明。春香作为牡丹亭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的存在对于剧中主人公杜丽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她最主要的存在意义有两点:(一)春香是杜丽娘本性的侧面反映作为大家闺秀的杜丽娘,温柔贤淑、沉稳矜持,身份和地位早已让她习惯了温顺地接受着父母安排好的一切,她必须遵循封建礼教赋予那个时代女人的一切规章制度。但是她同样有着和春香一样有人性气息的自由品质与性格,有着追求精神自由和爱情自由、爱美爱天然的少女情愫。只是她的地位使她不能像春香那样去释放,而是被深度地压抑着。而春香作为太守府中一个普通的侍女,没有小姐杜丽娘那样严格的禁锢与管制,她天真单纯、开朗泼辣,在她的性格中更多彰显的是人性的“真”与“纯”。她崇尚自然之美:“原来有座大花园。花明柳绿,好耍子哩”、“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对自然界的美表现出了极大的生命热情。她敢于彰显个性之美:“昔时贤文,把人禁杀,恁时节则好教鹦哥唤茶”,对封建礼教扼杀人性的本质,她直言不讳。后又大闹学堂,直接顶撞禁锢人性的老腐儒陈最良。春香的这些行为与喜好似乎都不是杜丽娘可以做到的,然而恰恰却也是杜丽娘心中深深所愿,从后来她走进大花园唤起生命的春天,并因梦而死,又为情而生,可以看出丽娘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叛逆。这些一开始就通过春香侧面表现出来了。从整体上来说,春香这样的性格及作为杜丽娘的影子映衬着丽娘的本性,这对戏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闹”出了杜丽娘反对封建礼教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意识及爱情萌发。(二)春香是杜丽娘爱情的引路人春香对于丽娘的爱情,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她发现了大花园,并且带着杜丽娘走进了这个花园,使得杜丽娘从被禁锢的院落步入了姹紫嫣红的花园,唤起了她的春情。而这次的游园使得杜丽娘发现了春天的美,发现了生命的美,也发现了爱情的美。在写真一出中,春香看到杜丽娘容颜憔悴,劝丽娘将其美貌留于人间,并帮其“写真”,促使杜丽娘得以与梦中情人幽会。在闹殇一出中,春香与病危的杜丽娘谈心消遣,并完成杜丽娘的嘱托,将其画像放于太湖石边。正有春香这样的尽职尽责与不离不弃,才会有后来的借尸还魂,与柳梦梅有情人终成眷属。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春香就没有大花园,而没有大花园,就没有“游园与惊梦”,没有牡丹亭,也就不会有杜丽娘这个鲜活灵动、光艳照人的形象以及这样至情至性、超越生死、千古传诵的爱情。由此可见,对杜丽娘及整个牡丹亭来说,春香的存在有着重要意义,她使杜丽娘的形象更加饱满与完善,亮丽与鲜活,自然与人性,使整个牡丹亭增添了不少生机与趣味。二、 春香形象承载的文化内涵在牡丹亭中,春香的存在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的导引与陪衬,使得杜丽娘更为仪态万方、内涵丰富。而且春香作为牡丹亭中丽娘之外的又一个角色亮点,她的身上也寄予了作者汤显祖的创作理想与热情,负载着那个时代深厚的文化内涵。(一) 春香是人性美的直觉展现者牡丹亭中穿越生死的爱情感动了无数的后世人,其中人性“真”美的重要表现,在于它解禁了男女之间天然的人性欲求,敢于正视人的本能欲望,重视人的生命追求。春香身上体现出的人性美偏重于人性,有着与生俱来的原始性与直觉性,是未受压抑的人性。1. 崇尚自然之美。按照自然主义的观点,人是自然之子,人与自然应是一种相契相合的天然关系。然而在牡丹亭中,杜丽娘不知道自家还有大后花园,陈最良六十岁还不晓得游园的乐趣。在这个压抑、扭曲人性的时代,就算自然景色再美好,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活泼开朗的侍女春香发现了后花园,也第一个发现了自然的美,在春香看来,自然不仅有着明艳灿烂的景色之美,还具有飞扬灵动的生命之美。她见到后花园后,脚步都变得轻快了,即刻怂恿不知道如何消遣的小姐到后花园走走。游园中,春香发出“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的感叹,流连忘返,由此表现出了人的内心情感对自然的本能亲近。春香对自然美表现出的亲近,不是做作,而是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对自然本体的心灵回归。2. 释放个性之美。 春香不仅追求自然美,是自然美的体现者,她还具有反抗封建礼教的反叛精神。大家闺秀杜丽娘从小生活在深闺中,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而春香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侍女,身上少了深闺女子所受的束缚,并一开始显示出未受程朱理学浸染的自然人性的本质特征来。这在第三出训女中春香出场的片断中就有很好的体现:“(外)叫春香。俺问你小姐终日绣房,有何生活?(贴)绣房中则是绣。(外)绣的许多?(贴)绣了打绵。(外)甚么绵?(贴)睡眠。”南安太守杜宝向春香询问小姐丽娘平日生活起居的一段宾白。对话双方一个是家主,一个是奴婶;一个严肃,一个戏谑;一个一本正经,一个插科打浑。两相对比让人忍俊不禁。春香狡黯聪慧、伶牙俐齿的模样,表现出对封建礼数的不以为然,显露出她内心的反叛。特别在第七出闺塾中,春香充满自然人性的个性反叛更显得直接和尖锐:“昔氏贤文,把人禁杀,惩时节则好教鹦哥唤茶。”并大闹学堂,上演了一场让人啼笑皆非而又别具嘲讽意味的闺塾闹剧。这些都是对当时封建主流文化的对抗,也是春香对人的自然人性的不自觉维护。春香潜意识中排斥封建束缚,行为中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对封建礼教的反叛,从而体现出了深厚的人性之美。3. 体现人情之美。 作为一个地位卑贱的侍女,春香却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女子,不但聪慧、热情,而且善良。小姐为情而亡后,春香一直陪伴在老夫人身边,和老夫人一起颠沛流离,忍受痛失小姐的苦痛和战争带来的祸患。与老夫人一起流离的过程中,春香对老夫人极尽关心,像女儿一样照顾、体贴老夫人,成为战乱中老夫人唯一的依靠。春香作为奴婢,侍奉老夫人是她的本分,但在履行过程中,她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情感超越了社会的不平等,超越了富贵卑贱,是一种圣洁的情感。也体现出了春香的有情有义和对人情的珍视。(二) 春香是反抗封建礼教的真实表现者春香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她与杜丽娘的反封建精神是一样的 。较之小姐杜丽娘,由于没有身份的束缚,春香不需要同小姐一样只能在梦里表现出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她在平时行为中就真切的表现出来了。这些在闺塾中有鲜明的体现:在陈最良授课时,春香几次捣蛋;带小姐去游园,对陈最良的愤怒视若无睹;趁机戏弄陈最良,让其窘迫不已;故意和陈最良做对,大闹学堂,直接顶撞这个禁锢人性的老腐儒这些都表现出了春香极强的反叛精神,她不满封建礼教的束缚,又维护小姐免受陈最良老师的责难。她毫无顾忌地嘲弄封建说教,一言一行中尽显对封建礼教的不满与反抗。因此,在牡丹亭中,春香无疑就成为了体现反封建精神的代表人物。(三) 春香是作家启蒙思想的承载者明代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下,生活境况凄惨,整个社会严厉规范了女性的行为。牡丹亭中杜宝对女儿的要求正是执行理学的体现。但正是这种对人性的极端压抑掀起了一股反传统的浪潮,在这种思潮下,文学领域的反叛也应运而生。汤显祖注重人情,解放人性,他的作品彰显出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特征。牡丹亭中,主人公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的爱情令无数人感动,然而,杜丽娘超越生死的爱欲实现,毕竟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浪漫。作品中的“梦中之情”,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只能作为人们精神的慰藉。而作为侍女的春香,她同杜丽娘一样不满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压抑与束缚,渴望自由,但她的身份和地位却允许她表现出反抗精神。春香聪明活泼、调皮,她渴望自由、追求自由,她的行为在自觉不自觉的中,尽显对封建礼教的反抗,这使她成为思想启蒙的又一承载者。 总之,春香的角色非常重要,她是牡丹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极富有魅力的侍女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牡丹亭作为一部人性解放的启蒙书,其意义不仅在丽娘身上,也客观存在于春香身上。春香身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值得我们去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小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所谱写的这首至真、至纯、至美的爱情颂歌,以其激情驰骋、辞采华丽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强烈的主观精神追求成为中国戏剧史上令人心醉、心悸乃至心折的经典曲目。春香作为剧中主人公杜丽娘身后的一个侍女,她天真活泼、机智泼辣,是整部剧中一个特殊而不可缺少的存在。而她身上所负载的深厚文化内涵,也使得她这个角色更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