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ppt_第1页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ppt_第2页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ppt_第3页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ppt_第4页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国人民纪念十月革命,“红色十月”是前苏联辉煌时代的标志,以“红色”和“十月”命名的商品或活动不胜枚举。“红色十月”巧克力如今仍是俄罗斯最畅销的本土品牌之一,其厂址依然位于克里姆林宫附近。,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前的沙皇俄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实力不足,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并且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1)经济条件:俄国是落后的帝义国家,但已具有帝义的基本特征,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请同学们阅读以下资料,想想为什么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材料二: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自己得到点安慰的。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俄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人民不得不奋起反抗,以求生存。,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2)政治条件: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经济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命创造了有利时机。,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了出来,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它给俄国带来什么的影响?,(3)社会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命创造了有利时机。,(4)国际条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阶级基础:俄国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受资本主义,封建双重压迫,有很强的革命性,组织基础:,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思想基础:,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群众基础:,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2、主观条件,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1)爆发: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爆发在俄历二月,被称为“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结果: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性质:,2、四月提纲发表指明俄国革命的方向,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2、四月提纲发表,(1)背景: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2)时间地点:1917年4月、彼得格勒(3)内容: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2、四月提纲发表指明俄国革命的方向,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3、7月流血事件导火线,3、7月流血事件导火线,原因: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民强烈不满。7月俄军在前线惨败。,影响:临时政府开始大肆搜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2、四月提纲发表指明俄国革命的方向,3、7月流血事件导火线,4、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2、四月提纲发表指明俄国革命的方向,3、7月流血事件导火线,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日),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营的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停在圣彼得堡市内的涅瓦河畔。,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在圣彼得堡,始建于18世纪中叶。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1861年改革,(封建)农奴制国家,(资本主义)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立(苏、资),四月提纲七月事件*,方向明确、革命情绪高涨,时机成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三、十月革命的成果:建立政权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1、召开:,(3)通过了土地法令:,(4)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2、内容:,(1)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2)通过了和平法令:,三、十月革命的成果:建立政权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1、召开:,2、内容:,3、意义:这次代表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4、结果: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不仅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而且拥有立法权。这次大会后,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的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的领导岗位,代表人民行使权利或监督权利的实施。,三、十月革命的成果:建立政权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四、十月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四、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性质:,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3)对俄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2)对世界,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1)对人类历史,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本课小结,苏联国旗,苏联国徽,苏联国歌歌词:伟大俄罗斯,永久缔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的意志所建立的苏联,统一而又强大,万年万万年!自由的祖国,你无比光辉,各民族友好的坚固堡垒!苏维埃红旗,人民的红旗,从胜利引向胜利!自由的阳光,照耀着我们,伟大的列宁,指明路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他鼓励我们,去建立功勋。自由的祖国,你无比光辉,各民族友好的坚固堡垒!苏维埃红旗,人民的红旗,从胜利引向胜利!战争中成长,我们的红军,敌人来侵略,就消灭干净。斗争中决定后一代命运,领导我祖国,向光荣前进!自由的祖国,你无比光辉,各民族友好的坚固堡垒!苏维埃红旗,人民的红旗,从胜利引向胜利!,苏联,1922年底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等加入。苏联共由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五、俄国革命的特点,巩固练习:120世纪初,俄国己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A社会矛盾的激化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2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原因是:()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B经不起世界大战打击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3俄国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A开创了历史新时期B推翻了旧的阶级统治C人民群众广泛参与D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C,C,D,5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B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D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6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B暴力夺权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D和平夺权7、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各种基本特征B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C沙皇专制制度阻碍了社会进步D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D,B,A,“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性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请回答:上述内容出自什么文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这一文献的历史意义和作用是什么?,材料解析题,出自四月提纲,是列宁于19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