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渗透与磁粉检测课件模板.ppt_第1页
《无损检测》渗透与磁粉检测课件模板.ppt_第2页
《无损检测》渗透与磁粉检测课件模板.ppt_第3页
《无损检测》渗透与磁粉检测课件模板.ppt_第4页
《无损检测》渗透与磁粉检测课件模板.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提要:渗透检测(PT)属于表面检测技术,工程应用广泛,行业十分重视,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本课程简要介绍它们的基本原理、操作要点及适用性。,第4章渗透检测(PT),4.1概述4.1.1渗透检测的定义、原理和作用渗透检测是一种以毛细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非疏孔性的金属或非金属零部件的表面开口缺陷。检测时,将溶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液施加到零部件表面,由于毛细作用,渗透液渗人到细小的表面开口缺陷中,清除附着在工件表面的多余渗透液,经干燥后再施加显像剂,缺陷中的渗透液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被重新吸附到零件表面上,就形成放大了的缺陷显示,即可检测出缺陷的形貌和分布状态。,第4章渗透检测(PT),渗透检测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和维修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到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是评价工程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的完整性、连续性的重要技术方法,也是实现质量管理、节约原材料、改进工艺、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手段。,第4章渗透检测(PT),4.1.3渗透检测方法的分类4.13.1根据渗透液的种类(所含的染料成分)分类根据渗透液中所含染料的成分,渗透检测可分为着色法、荧光法和荧光着色法三大类。着色法是渗透液中含有红色染料,在白光或日光下对缺陷进行观察的检测方法;荧光法是渗透液中含有荧光染料,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观察缺陷处有黄绿色荧光显示的检测方法;光着色法兼备荧光和着色两种方法的特点,即缺陷的显示图像在白光下显色,而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又能激发出荧光。,第4章渗透检测(PT),4.1.3.2根据表面多余渗透液的去除方法分类根据表面多余渗透液的去除方法,可将渗透检测分为水洗型、后乳化型和溶剂清洗型兰大类。渗透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乳化剂,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可直接用水清洗掉,这种渗透检测方法称为水洗型渗透检测法。后乳化型渗透检测法的渗透液中不含乳化剂,不能直接用水从工件表面清洗掉,必须有一道专门的乳化工序,使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乳化,之后才能用水清洗掉。,第4章渗透检测(PT),4.1.3.3根据渗透液的种类和去除方法分类根据渗透液的种类和表面多余渗透液的去除方法,渗透检测方法主要分为:本洗型荧光渗透检测、亲油性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检测、洛剂去除型荧光渗透检测、亲水性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检测、水洗型着色渗透检测、后乳化型着色渗透检测、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等,表4-l(p142)。,第4章渗透检测(PT),4.1.3.4根据显像方法分类根据显像方法,渗透检测技术主要可分为:干式显像法、水基湿显像法、非水至湿显像法、特殊显像法,自显像法等,如表4-2(p142)。,第4章渗透检测(PT),4.1.4渗透检测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4.1.4.1渗透检测技术的优点渗透检测方法可检查各种非疏孔性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如裂纹、气孔、折叠、疏松、冷隔等。渗透检测技术不受材料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限制,不仅可以检查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还可以检查塑料、陶瓷及玻璃等。,第4章渗透检测(PT),渗透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超高灵敏度的渗透检测材料可清晰地显示宽0.5m、深1m、长1mm左右的细微裂纹。而且,渗透检测的显示直观,容易判断,操作也非常快速、简便,一次操作即可检出一个平面上各个方向的缺陷。此外,渗透检测还具有设备简单、携带方便、检测费用低、适应于野外工作等优点。正是由于以上优点,渗透检测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4章渗透检测(PT),4.1.4.2渗透检测技术的局限性首先是渗透检测不适于检查多孔性或疏松材料制成的工件或表面粗糙的工件,因为检测多孔性材料时,会使整个表面呈现强的荧光背景,以致掩盖缺陷显示;而工件表面太粗糙时,易造成假象,降低检测效果。其次是渗透检测只能检出零部件的表面开口缺陷,被污染物堵塞或经机械处理(如喷丸、抛光和研磨等)后开口被封闭的缺陷则不能被有效检出。另外,渗透检测只能检出缺陷的表面分布,难以确定缺陷的实际深度,因而很难对缺陷做出定量评价。,第4章渗透检测(PT),4.2渗透检测物理基础4.2.1表面张刀和表面张刀系数4.2.1.1表面张力由于表面层分子受到内部分子的吸引,都趋向于挤入液体内部,以使溶体表面层尽量缩小,结果在表面的切线方向上便有一种缩小表面积的力。可以做一个实验:把棉线挽成一个圈系在金属丝做成的环上,然后使环布满肥皂薄膜,此时薄膜上的线圈是松的,线两边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图4-1(a)所示。,第4章渗透检测(PT),如果用针刺破环内的薄膜,棉线两边的作用力将不再平衡,环便被拉成圆形,如图4-1(b)所示。,第4章渗透检测(PT),这个现象说明,这种作用力是沿着液面和液面相切、使液面缩小的一种力。如果液面是水平的,这种作用力也是水平的;如果液面是弯曲的,作用力的方向就是曲面的切线方向。液体表面的这种作用力称做表面张力。,第4章渗透检测(PT),4.2.1.2表面张力系数1.表面张力系数通过图4-2的实验可以求出表面张力的表达式。把一肥皂膜铺在铁丝框上,若铁丝A可以移动,则必须有一个外力f作用,才能保持液体表面不向内收缩。外力f的存在,说明液体本身有一个与f方向相反且沿着液体表面切线方向的力,这个力就是表面张力。,第4章渗透检测(PT),实验指出,力f的大小与AB的长度l成正比,但与肥皂膜ABCD的大小无关;,第4章渗透检测(PT),由此可知:表面张力是施于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上的力。沿着液体表面任一分界面上,这个力恰好使紧张的“表面膜”保持平衡。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与液体表面相切,其单位是Nm-1,第4章渗透检测(PT),2.表面张力与比表面自由能在等温等压下,若将图4-2中的AB可逆地移动一个距离(图4-3),这时膜的表面积增加了s,同时环境消耗了功,这时由液面增加引起的表面自由能的增量E就等于外力所做的功w,(p144)由此可知,表面张力的另一物理意义是单位表面所具有的表面自由能。所以又称为比表面自由能(比表面能),单位是J.m-1。,第4章渗透检测(PT),3.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定成分的液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有一定的值;不同液体的值也不同。同一液体,表面张力系数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但有少数熔融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随温度的上升而增高,例如铜、镉等金属的熔融液体;含有杂质的液体比纯净的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要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越小,液体表面能越小,液体越容易挥发。部分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如表4-3。,第4章渗透检测(PT),4.2.2润湿现象4.2.2.1润湿和不润湿在干净的玻璃上滴一滴水,这滴水会很快沿着玻璃表面展开,成为凸镜的形状,图4-4(b)所示。若将水滴在一块石蜡上,则不能展开,基本上保持球状,但由于重力的影响,会形成一扁球形,图4-4(a)所示。液体在固体表面上铺展的现象,称为润湿。上面两种情况,通常说:水能润湿玻璃,但不能润湿石蜡。,第4章渗透检测(PT),水润湿的物质叫亲水物质,如玻璃、石英、方解石、长石等;不能被水润湿的物质叫疏水物质,如石蜡石墨、硅黄等。,第4章渗透检测(PT),4.2.2.2接触角和润湿方程润湿和不润湿不是截然分开的,因此必须进行定量描述.在定量描述时常用到接触角的概念。接触角是指固、液、气三相接触达到平衡时,从三相接触的公共点沿液一气界面作切线,此切线与固一液界面的夹角,常用表示,图4-4所示。液体在固体的平面上有三种界面:液-气、固-气、固-液界面:与三种界面对应存在三种界面张力(图4-4):,第4章渗透检测(PT),液-气界面上的液体表面张力,它使液滴表面收缩,用表示;固-气界面上存在的固体与气体的界面张力,它力图使液滴表面铺开,用fs表示;固-液界面上存在固体与液体的界面张力,它也力图使液滴表面收缩,用fsl表示。气、液、固三相的公共点A处,同时存在上述三种界面张力,当液滴停留在固体平面并处于平衡状态时,三种界面张力相平衡,存在下列关系式:(4-2)p146,第4章渗透检测(PT),式(4-3)得到润湿的基本公式,即润湿方程接触角可用于表示液体的润湿性能,即可用于判定润湿以何种方式进行。习惯上将等于90。时作为判定润湿与否的标准。当90。时称为不润湿,角越大,润湿性越不好,液体越不容易在固体表面展开,越容易收缩至接近呈圆球状。当=90。或180。时,分别称为完全润湿和完全不润湿。,第4章渗透检测(PT),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只是习惯上的区分。其实只是润湿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常见润湿形式图4-5。,第4章渗透检测(PT),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对润湿性能的好坏有较大的影响,表面张力系数越大,fl越大,cos越小,越大,则润湿效果差;反之,表面张力系数越小,fl越小,cos越大,越小,润湿效果越好。某些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其接触角的实测数据如表4-4所列。,第4章渗透检测(PT),固体表面的粗糙度也会导致接触角发生变化,当90.时,表面粗糙度变小将使接触角增大。渗透检测中,渗透液对工件表面的良好润湿是进行渗透检测的先决条件。只有当渗透液能充分润湿工件表面时,渗透液才能向狭窄的缝隙内渗透。此外,渗透液还必须能润湿显像剂,以便将缺陷内的渗透液吸出,显示缺陷。因此渗透液的润湿性能是衡量渗透液的重要指标。,第4章渗透检测(PT),4.2.3毛细现象4.2.3.1毛细管和毛细现象如果把内径小于Imm的玻璃管(毛细管)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由于水能润湿玻璃,水在管内形成凹液面,对内部液体产生拉应力,故水会沿着管内壁自动上升,使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出容器的液面。,第4章渗透检测(PT),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上升的水面也越高,如图4-6(a)所示。如果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水银的容器里,所发生的现象正好相反。由于水银不能润湿玻璃,管内的水银面形成凸液面,对内部液体产生压应力,使玻璃管内的水银液面低于容器里的液面。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的水银面就越低。图4-6所示。,第4章渗透检测(PT),润湿的液体在毛细管中凹面且上升,不润湿的液体在毛细管中凸面且下降的现象,称毛细现象。,第4章渗透检测(PT),4.2.3.2毛细现象的液面高度,第4章渗透检测(PT),由上式可知: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表面张力系数和接触角的余弦的乘积成正比,与毛细管的内径和液体的密度成反比。应当注意:与cos是密切相关的,表征表面张力的大小,而则表征表面张力的方向,cos表征表面张力在角方向上的分力的大小,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第4章渗透检测(PT),实际上,对某一液体而言,增大,润湿效果差,接触角变大,cos减小;反之,减小,cos增大;可见两者是矛盾的,因此不能将两者分开讨论,误认为h与成正比,,第4章渗透检测(PT),实际渗透检测中,渗透液的要适当,太大或太小都是不利的。若液体能完全润湿管壁,即属于铺展润湿,此时cos=1,则式(4-4)可简化为(4-5)如液体不能润湿管壁,则液体在管内形成下降的球形凸液面,液面下降的高度也可以用式(4-4)进行计算。,第4章渗透检测(PT),2.两平行平板间的液面高度润湿的液体在间距很小的两平行板间也会产生毛细现象,图4-8所示,该润湿液体的液面为柱形凹液面,产生拉应力,管内液面上升。若两平行极间的间距为2r,用与上述相同方法,可推导出板内液面升高的公式为(4-6),第4章渗透检测(PT),第4章渗透检测(PT),如果液体不润湿平板,则两平行板间的液面为柱形凸液面,产生压应力,使版内液面降低,其液面降低的高度同样可用式(4-6)进行计算。比较式(4-4)和式(4-6)可知,在相同的条件下,毛细现象中柱形液面上的高度仅为球形液面的1/2。,第4章渗透检测(PT),4.2.3.3缺陆内液面高度上面的计算公式只适用于贯穿型缺陷,但实际工件中的贯穿型缺陷是不常见的,常见的是非贯穿型缺陷,而非贯穿型缺陷的端是封闭的,因此,缺陷内液面高度的计算公式需另行讨论。工件中的缺陷类型不同,缺陷形状也不同,缺陷内液体形成的弯曲液面也同。如气孔为圆柱形,则其液面为球形液面,裂纹可以认为是两平行板间的毛细象,故形成柱形液面。,第4章渗透检测(PT),现以柱形液面为例,讨论非贯穿型缺陷内液面高度的计方法。如图4-9所示,工件表面有一下端封闭的槽形开口缺陷,当渗透液润湿工件缺陷表面时,就会形成柱形液面,产生附加压强,使渗透液渗入缺陷内。,第4章渗透检测(PT),当渗透液达到一定深度时,缺陷内的气体和渗透液所产生的蒸气被压缩将产生反向的压力,使液面的渗入深度受到限制,当达到平衡时,若不计液体的自重,则缺陷内受压的气体产生的反压强Pg等于大气压强Po与柱形液面所引起的附加压强p之和,即:(4-7a),(4-7b),(4-7c),第4章渗透检测(PT),整理后可得渗透液渗入缺陷深度h为(4-7)对于非贯穿型缺陷,渗透液渗入缺陷的深度h与缺陷自身的深度b成正比,与大气压强Po和缺陷宽度d成反比,与cos成正比。真空渗透检测就是通过减小大气压Po来增加h,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第4章渗透检测(PT),以上的平衡是不稳定的,一旦外界稍有扰动,如振动,缺陷内的气体就会外逸。对于细长的缺陷,渗透液往往难以同时将缺陷开口完全封住,在渗透液渗入缺陷的同时,气体就会趁隙排出。超声波渗透检测就是利用超声振动来产生扰动,使缺陷内的气体不断外逸,从而使Pg下降,h增加,达到提高检测灵敏度目的。,第4章渗透检测(PT),第4章渗透检测(PT),4.1检测原理首先,利用材料或工件表面开口型缺陷与具有较强渗透力的渗透剂所产生的润湿现象和毛细现象,使渗透剂渗入开口型缺陷中。然后,清除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但不能使已经渗入开口型缺陷中的渗透剂被清洗出来,即防止过清洗!最后,喷洒显象剂,仍利用毛细现象使保存在开口型缺陷中的渗透剂被吸附出来,从而形成具有鲜明色彩(粉红颜色)的痕迹,达到显示缺陷的目的。,渗透检测图示,渗透与显象,显象剂,工件,4.2检测方法着色渗透检测的基本步骤是:预清洗渗透中间清洗显象干燥观察记录预清洗清除工件表面的油污、氧化皮等;渗透在工件表面喷洒着色渗透剂,保持20分钟左右;让渗透剂充分渗入开口的缺陷之中。中间清洗去除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显象在工件表面喷洒白色显象剂,以吸附渗入开口缺陷中的粉红色的渗透剂。待显象剂干燥后,缺陷的痕迹十分明显!,4.3适用范围适用任何材料的表面开口型缺陷的检测。不适用于多孔性材料的检测。4.4渗透剂的种类荧光渗透剂需要紫外线灯照射!缺陷处显示绿色光痕。着色渗透剂采用色泽鲜艳的粉红色。白底红道,特别分明。,4.5渗透剂的性能要求渗透剂是渗透检测中最关键的要素,直接影响检测精度.应具有以下性能:良好的渗透性;易清洗;着色剂应色彩艳丽;无腐蚀,毒性小,污染小;闪点高,不易燃,安全性好;资源丰富,价格便宜。,4.6缺陷的显示真实的缺陷显示有四种基本图像:(1)连续线条一般为裂纹、冷隔、折叠等缺陷的显象;(2)断续线条可能是相邻缺陷的显象;也可能是线形缺陷的局部被堵住的表象;例如零件经过磨削、喷丸、喷砂、锻造等加工。(3)圆形显象通常为表面气孔、针孔、疏松等缺陷的显象;(4)小点状显象一般为针孔、显微疏松产生的显象。,4.7区别虚假显象虚假显象指在着色检测中,由于零件表面受到渗透剂的污染或清洗不利而产生的干扰显象,称为虚假显象。产生虚假显象的原因(途径)有:操作者手上沾污的渗透剂,对零件被检部位造成的污染;检验工作台上的渗透剂,对零件被检部位造成的污染;清洗时擦布本身不洁净或刮落的棉纱纤维上沾污了渗透剂,使零件被检部位造成的污染;,零件吊具或盛具中残存的渗透剂,与清洁零件接触而造成的污染;处理后的零件中又有残留的渗透剂渗出,污染了相邻的零件表面;显象剂受到渗透剂的污染。总之,杜绝一切污染源,是消除虚假显象的根本途径!因此,如何避免虚假显象的方法,就不言而喻了!,4.8渗透检测注意事项(1)显象剂是一种悬浊液,长时间不用会沉淀,因此,用前应摇匀再使用!(2)渗透剂的渗透时间应随环境温度的不同有所改变,环境温度升高,渗透时间可适当减小。(3)显象剂、清洗剂、渗透剂为市售罐装的配套使用的产品。应用时,要注意选择同一品牌、同一批号的产品。它们的颜色是严格区分的。分别为白色、蓝色和红色。,(4)注意环境卫生和污染着色检测最容易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最容易造成操作者自身的污染。因此,检测时要对工作台或车间、实验室的地面等周边环境预先进行保护。比如用塑料布做好铺垫等等。用后的擦布也要及时处理。否则,会污染环境,弄得其它同事不开心,甚至出现矛盾。,本章思考题,1、试述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2、渗透剂分几类,对其性能有何要求?3、渗透检测的基本工艺过程是怎样的?4、防止渗透检测虚假显象产生的方法是什么?,第5章磁粉检测,本章提要:磁粉检测(MT)属于表面检测技术,工程应用广泛,行业十分重视,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本课程简要介绍它们的基本原理、操作要点及适用性。,5.1磁粉检测(MT),5.1.1检测原理利用磁化材料或工件表面的漏磁场吸引磁粉颗粒或磁悬液中的磁粉颗粒,使其在具有较强漏磁场的位置集聚,从而形成磁痕达到显示缺陷的效果。5.1.2检测工艺预处理励磁喷洒磁粉颗粒或磁悬液观察磁痕拍照或记录退磁后处理,5.1.3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及近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