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及污水监测概述、水样采集_第1页
水及污水监测概述、水样采集_第2页
水及污水监测概述、水样采集_第3页
水及污水监测概述、水样采集_第4页
水及污水监测概述、水样采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水和污水监测,概述水样的采集水样的运输、保存和处理物理性指标的测定金属化合物指标的测定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有机化合物的测定底质、水体污染生物的监测,第二章水和污水监测,学习重点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水样样品的采集技术和保存;优先监测物(BOD5;COD;pH;SS;DO;氨氮等)的测定方法。河流水质监测学习难点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方法;监测布点的原则和方法。,3.1概述,地球上水资源分配3.1.1水和水体污染1.水资源及其分布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28%。而且,经济的粗放型发展使得水资源更加紧张。,2.水体污染(1)水体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海洋等“地表贮水体”的总称。(2)水体污染及其类型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了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受到损害直至恶化,影响了水体正常使用功能和有效利用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按污染物性质,水体污染分为以下类型:物理型污染指有色物质、悬浮固体、热、放射性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化学型污染指排入水体中的无机物(酸、碱、盐等)和有机物造成的污染。生物型污染指含有各种病原体的生活污水、医院废水及屠宰、畜牧等行业废水的污染。水体的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随着被大量水稀释,同时发生挥发、絮凝、水解、络合、微生物降解等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至无害的过程。,3.1.2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1.水质监测的对象,水质监测的目的地表水经常性监测;生产和生活过程污水监视性监测;事故监测应急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3.1.3监测项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等。1、地表水监测项目(P45表3-1)2、工业废水监测项目(P45表3-2)3、医院污水监测项目:pH、色度、浊度、悬浮物、余氯、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致病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4、生活污水监测项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阴离子洗涤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3.1.4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分类(Classification)为使监测具有可比性,对各种监测编制了相应的分析方法。分为三个层次:(1)国家标准分析方法;(2)统一分析方法;(3)等效方法。河流水质监测水样采集,3.2水样的采集,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程序:1明确监测目的2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3.调查研究4确定监测对象5设计监测网点6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7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8选定分析测定技术9提出监测报告的基本要求10.提出综合水质监测综合评价报告,3.2.1地表水的采集,1.基础资料的收集(PrimaryInformationCollection)在制订监测方案之前,应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欲监测水体及所在区域的有关资料,主要有:(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4)历年的水质资料等。,监测断面的布设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的确定,主要考虑水质变化较为明显或特定功能水域或有较大的参考意义的水体,具体可概括为六个方面:,(1)布设原则1)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2)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3)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地区。4)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5)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利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6)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大西海子水库以下河道及重点监测断面(闸门下方),(2)布设数量考虑对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了解、优化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最具代表性的样品。(3)断面的布设方法河流: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a.对照断面:为了解河流进入监测河段前的水质状况。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一般设在距离最近排污口上游50-1000m范围内。(背景断面)b.控制断面:为了解河流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而设。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c.削减断面:为了解自净作用。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河流监测断面设置示意,国控七大水系: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珠江国控断面:长江水系103个、黄河44个珠江33个桂林市河流水质监测布点示意图,胜利桥,南门桥,宁远河河口,南溪河河口,花桥,刘家桥,七星公园花桥,穿山公园刘家桥,湖泊、水库监测断面设置a在进出湖泊、水库的河流汇合处分别设置监测断面;b以功能区为中心,在其辐射线上设置弧形监测断面;c在湖库中心,深、浅水区,滞流区,不同鱼类的回游产卵区,水生生物经济区等设置监测断面。,采样点的布设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的深度确定采样点位置和数目。说明:(1)垂线布设应避开污染带,要测污染带应另加垂线。(2)确能证明该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3)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须按上述设垂线,说明:(1)上层指水面下0.5m处,水深不到0.5m时,在水深1/2处(2)下层指河底以上0.5m处.中层指水深1/2处(3)封冻时在冰下0.5m处,水深不到0.5m时,在水深1/2处(4)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须按上述设采样点,4.采样时间和频率确定(1)对于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每年在丰、枯、平水期各采样2次,国控水系、河流、湖库上的断面逢单月采样一次。底泥每年在枯水期采样一次。(2)国控断面每月5-10号采样一次。(3)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每月至少一次。(4)遇有特殊自然情况或污染事故,可根据需要进行连续采样。有自动采样设备的可进行连续自动采样。(5)潮汐河流全年在丰、枯、平水期采样,每期采样两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采集当天涨、退潮水样分别测定。,(6)排污渠每年采样不少于三次。(7)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库,每月采样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其他湖泊、水库全年采样两次,枯、丰水期各1次。有废水排入、污染较重的湖、库,应酌情增加采样次数。(8)背景断面每年采样1次。采样现场,采样方法船只采样适用于一般河流和水库。灵活,但采样地点不易固定。桥梁采样利用现有桥梁。安全、可靠、不受天气和洪水的影响。涉水采样适用于较浅的小河和靠近岸边水浅的采样点。避免搅动沉积物,采样者应站在下游,向上游方向采集水样。索道采样适用于地形复杂、险要、偏僻的小河流。,6.采样器及使用方法采集表层水时,可用桶、瓶等容器直接采取。一般将其沉至水面下0.30.5米处采集,而不宜直接取表层水。采集深层水样时,则必须采用采水器,主要的采样器有常用采样器(简易采样器和单层采样器)、急流采样表层地表水的采集器、溶解氧采样器。我们通过下面的图来了解一下。,简易采样器原理:带重锤的采样器沉入水中采集。将采样容器沉降至所需深度(可从绳上的标度看出),上提细绳打开瓶塞,待水样充满容器后提出。急流采样器:它是将一根长钢管固定在铁框上,管内装一根橡胶管,其上部用夹子夹紧,下部与瓶塞上的短玻璃管相连,瓶塞上另有一长玻璃管通至采样瓶底部。采样前塞紧橡胶塞,然后沿船身垂直伸入要求水深处,打开上部橡胶管夹,水样即沿长玻璃管流入样品瓶中,瓶内空气由短玻璃管沿橡胶管排出。,溶解氧(双层)采样器原理:将采样器沉入要求水深处后,打开上部的橡胶管夹,水样进入小瓶(采样瓶)并将空气驱入大瓶,从连接大瓶短玻璃管的橡胶管排出,直到大瓶中充满水样,提出水面后迅速密封。采样动画,7.水样类型瞬时水样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混合水样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得到的水样。有时也称“时间混合水样”。用于观察平均浓度。综合水样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得到。当为几条污水河、渠建污水处理厂时非常有用。,8.采样注意事项先水质后底质,从浅到深。避免剧烈搅动水体,任何时候都要避免搅动底质,防止漂浮物进入采样器。多次采集完成采样时,各次采得的水样先集中在大容器中,再摇匀分装。注意:采集DO、BOD5、油类、细菌学指标、悬浮物等指标时,要单独采样。采油类样品时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样品分装和添加保存剂时,要防止沾污。测定DO、BOD5、pH值等项目的水样,采样时必须充满。从采样器向样品瓶注入水样时,应沿瓶内壁注入,除特殊要求外,放水管不要插入液面下。,除现场测定的项目外,样品采集后应立即按保存方法采取措施,加保存剂的操作应在采样现场进行。加保存剂时,除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样品要求移液管插入液面下外,一般项目应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