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5/13,1,2020/5/13,2,现代控制理论,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姜囡讲师,二一一年三月,2020/5/13,3,第2章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描述,第3章状态方程的解,第4章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第6章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第7章最优控制,第8章状态估计,第1章绪论,第5章控制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2020/5/13,4,第2章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描述,2020/5/13,5,输入输出模式状态变量模式黑箱子动力学特性,2020/5/13,6,2.1基本概念,2.1.1几个定义:,2020/5/13,7,2.1基本概念,2.1.1几个定义:,(1)状态:,系统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状况,2020/5/13,8,2.1基本概念,2.1.1几个定义:,(1)状态:,系统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状况,(2)状态变量:,能够完全表征系统运动状态的最小一组变量:,2020/5/13,9,2.1基本概念,2.1.1几个定义:,(1)状态:,系统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状况,(2)状态变量:,能够完全表征系统运动状态的最小一组变量:,表示系统在时刻的状态,若初值给定,时的给定,则状态变量完全确定系统在时的行为。,2020/5/13,10,(3)状态向量:以系统的n个独立状态变量作为分量的向量,即,2020/5/13,11,(3)状态向量:以系统的n个独立状态变量作为分量的向量,即,(4)状态空间:以状态变量为坐标轴构成的n维空间,2020/5/13,12,(5)状态方程:描述系统状态与输入之间关系的、一阶微分方程(组):,(3)状态向量:以系统的n个独立状态变量作为分量的向量,即,(4)状态空间:以状态变量为坐标轴构成的n维空间,2020/5/13,13,(5)状态方程:描述系统状态与输入之间关系的、一阶微分方程(组):,(6)输出方程:描述系统输出与状态、输入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3)状态向量:以系统的n个独立状态变量作为分量的向量,即,(4)状态空间:以状态变量为坐标轴构成的n维空间,2020/5/13,14,(5)状态方程:描述系统状态与输入之间关系的、一阶微分方程(组):,(6)输出方程:描述系统输出与状态、输入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7)状态空间表达式:(5)+(6).,(3)状态向量:以系统的n个独立状态变量作为分量的向量,即,(4)状态空间:以状态变量为坐标轴构成的n维空间,2020/5/13,15,(1)独立性:状态变量之间线性独立,(2)多样性:状态变量的选取并不唯一,实际上存在无穷多种方案,(3)等价性:两个状态向量之间只差一个非奇异线性变换,状态变量的特点:,(4)现实性:状态变量通常取为含义明确的物理量,(5)抽象性:状态变量可以没有直观的物理意义,2020/5/13,16,(1)线性系统,2.1.2状态空间表达式的一般形式:,其中,A为系统矩阵,B为控制矩阵,C为输出矩阵,D为直接传递矩阵。,2020/5/13,17,(1)线性系统,2.1.2状态空间表达式的一般形式:,其中,A为系统矩阵,B为控制矩阵,C为输出矩阵,D为直接传递矩阵。,(2)非线性系统,或,2020/5/13,18,2.1.3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状态变量图,绘制步骤:(1)绘制积分器(2)画出加法器和放大器(3)用线连接各元件,并用箭头示出信号传递的方向。,加法器积分器放大器,2020/5/13,19,例2.1.1设一阶系统状态方程为,则其状态图为,2020/5/13,20,例2.1.1设一阶系统状态方程为,则其状态图为,2020/5/13,21,例2.1.1设一阶系统状态方程为,则其状态图为,2020/5/13,22,第二章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描述,基本概念,则其状态图为,例2.1.2设三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为,2020/5/13,23,第二章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描述,基本概念,则其状态图为,例2.1.2设三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为,+,2020/5/13,24,2.2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2020/5/13,25,2.2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2.2.1.由物理机理直接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2020/5/13,26,2.2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例2.2.0系统如图所示,2.2.1.由物理机理直接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2020/5/13,27,2.2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例2.2.0系统如图所示,2.2.1.由物理机理直接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2020/5/13,28,2.2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例2.2.0系统如图所示,2.2.1.由物理机理直接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2020/5/13,29,2.2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例2.2.0系统如图所示,2.2.1.由物理机理直接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2020/5/13,30,整理得:,2020/5/13,31,整理得:,2020/5/13,32,整理得:,状态方程,2020/5/13,33,整理得:,状态方程,2020/5/13,34,整理得:,状态方程,输出方程,2020/5/13,35,整理得:,状态方程,输出方程,2020/5/13,36,写成矩阵形式,2020/5/13,37,写成矩阵形式,2020/5/13,38,写成矩阵形式,2020/5/13,39,写成矩阵形式,2020/5/13,40,写成矩阵形式,2020/5/13,41,例2.2.1系统如图,2020/5/13,42,例2.2.1系统如图,2020/5/13,43,例2.2.1系统如图,电动机电势常数,电动机转轴转角,2020/5/13,44,例2.2.1系统如图,电动机电磁转矩常数,电动机转动惯量,电动机粘滞摩擦系数,2020/5/13,45,例2.2.1系统如图,取状态变量,2020/5/13,46,例2.2.1系统如图,得:,取状态变量,2020/5/13,47,系统输出方程为:,2020/5/13,48,系统输出方程为:,写成矩阵形式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2020/5/13,49,系统输出方程为:,写成矩阵形式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2020/5/13,50,例2.2.2考虑如下力学运动系统如图,2020/5/13,51,例2.2.2考虑如下力学运动系统如图,2020/5/13,52,例2.2.2考虑如下力学运动系统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020/5/13,53,例2.2.2考虑如下力学运动系统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020/5/13,54,例2.2.2考虑如下力学运动系统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020/5/13,55,例2.2.2考虑如下力学运动系统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选择状态变量,2020/5/13,56,例2.2.2考虑如下力学运动系统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选择状态变量,2020/5/13,57,例2.2.2考虑如下力学运动系统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选择状态变量,2020/5/13,58,例2.2.2考虑如下力学运动系统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选择状态变量,2020/5/13,59,系统输出方程为:,写成矩阵形式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2020/5/13,60,系统输出方程为:,写成矩阵形式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2020/5/13,61,2.2.2根据高阶微分方程求状态空间表达式:,2020/5/13,62,2.2.2根据高阶微分方程求状态空间表达式:,2020/5/13,63,2.2.2根据高阶微分方程求状态空间表达式:,2020/5/13,64,2.2.2根据高阶微分方程求状态空间表达式:,2020/5/13,65,2.2.2根据高阶微分方程求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情形,2020/5/13,66,化为能控标准型,2.2.2根据高阶微分方程求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情形,2020/5/13,67,化为能控标准型,2.2.2根据高阶微分方程求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情形,取状态变量,2020/5/13,68,化为能控标准型,2.2.2根据高阶微分方程求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情形,取状态变量,即,2020/5/13,69,化为能控标准型,2.2.2根据高阶微分方程求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情形,取状态变量,即,2020/5/13,70,则有:,写成矩阵形式:,2020/5/13,71,其中:,称为友矩阵。,能控标准型,2020/5/13,72,例2.2.3考虑系统,试写出其能控标准型状态空间表达式。,2020/5/13,73,例2.2.3考虑系统,试写出其能控标准型状态空间表达式。,解:选择状态变量:,2020/5/13,74,例2.2.3考虑系统,试写出其能控标准型状态空间表达式。,解:选择状态变量:,则状态空间表达式为:,2020/5/13,75,例2.2.3考虑系统,试写出其能控标准型状态空间表达式。,解:选择状态变量:,则状态空间表达式为:,2020/5/13,76,化为能观测标准型,取状态变量:,2020/5/13,77,整理得:,2020/5/13,78,则得能观标准型状态空间表达式,2020/5/13,79,的情形,2020/5/13,80,的情形,Step1.计算,2020/5/13,81,Step2.定义状态变量,2020/5/13,82,Step3.写成矩阵形式的状态空间表达式,2020/5/13,83,2.2.3.根据传递函数求状态空间表达式:,2020/5/13,84,2.2.3.根据传递函数求状态空间表达式:,(1)直接分解法,2020/5/13,85,2.2.3.根据传递函数求状态空间表达式:,(1)直接分解法,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2020/5/13,86,2.2.3.根据传递函数求状态空间表达式:,(1)直接分解法,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2020/5/13,87,2.2.3.根据传递函数求状态空间表达式:,(1)直接分解法,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2020/5/13,88,2.2.3.根据传递函数求状态空间表达式:,(1)直接分解法,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2020/5/13,89,输出为:,2020/5/13,90,输出为:,令:,2020/5/13,91,输出为:,令:,则有:,2020/5/13,92,的拉氏变换,则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令,分别表示,2020/5/13,93,(2)并联分解法,2020/5/13,94,(2)并联分解法,极点两两相异时,2020/5/13,95,(2)并联分解法,极点两两相异时,2020/5/13,96,(2)并联分解法,极点两两相异时,其中:,2020/5/13,97,(2)并联分解法,极点两两相异时,其中:,令:,2020/5/13,98,2020/5/13,99,则有:,2020/5/13,100,则有:,2020/5/13,101,则有:,则有:,2020/5/13,102,系统的矩阵式表达:,2020/5/13,103,2.3传递函数(矩阵),2020/5/13,104,2.3传递函数(矩阵),2.3.1SISO系统,2020/5/13,105,2.3传递函数(矩阵),2.3.1SISO系统,2020/5/13,106,2.3传递函数(矩阵),2.3.1SISO系统,2020/5/13,107,2.3传递函数(矩阵),2.3.1SISO系统,2020/5/13,108,2.3传递函数(矩阵),2.3.1SISO系统,取拉氏变换得:,2020/5/13,109,2.3传递函数(矩阵),2.3.1SISO系统,取拉氏变换得:,A的特征值即为系统的极点。,2020/5/13,110,2.3.2MIMO系统,2020/5/13,111,2.3.2MIMO系统,其中:,2020/5/13,112,2.3.2MIMO系统,其中:,2020/5/13,113,2020/5/13,114,2.4组合系统,2020/5/13,115,2.4组合系统,2.4.1并联:,2020/5/13,116,2.4组合系统,2.4.1并联:,系统如图,二子系统并联连接,2020/5/13,117,2.4组合系统,2.4.1并联:,系统如图,二子系统并联连接,2020/5/13,118,2.4组合系统,2.4.1并联:,系统如图,二子系统并联连接,2020/5/13,119,2.4组合系统,2.4.1并联:,特点:,系统如图,二子系统并联连接,2020/5/13,120,传递矩阵:,2020/5/13,121,2.4.1串联:,2020/5/13,122,2.4.1串联:,2020/5/13,123,2.4.1串联:,系统如图,二子系统串联连接,2020/5/13,124,2.4.1串联:,系统如图,二子系统串联连接,2020/5/13,125,2.4.1串联:,特点:,系统如图,二子系统串联连接,2020/5/13,126,2020/5/13,127,2.4.2反馈:,2020/5/13,128,2.4.2反馈:,系统如图,二子系统并联连接,2020/5/13,129,2.4.2反馈:,系统如图,二子系统并联连接,2020/5/13,130,2.4.2反馈:,系统如图,二子系统并联连接,(1)动态反馈,2020/5/13,131,2.4.2反馈:,系统如图,二子系统并联连接,(1)动态反馈,2020/5/13,132,2.4.2反馈:,特点:,系统如图,二子系统并联连接,(1)动态反馈,2020/5/13,133,(2)静态反馈,2020/5/13,134,(2)静态反馈,闭环系统状态空间描述为:,2020/5/13,135,(2)静态反馈,闭环系统状态空间描述为:,2020/5/13,136,(2)静态反馈,闭环系统状态空间描述为:,闭环系统传递矩阵为:,2020/5/13,137,(2)静态反馈,闭环系统状态空间描述为:,闭环系统传递矩阵为:,2020/5/13,138,2.5(非奇异)线性变换,2.5.1状态向量的线性变换:,考虑系统:,2020/5/13,139,2.5(非奇异)线性变换,2.5.1状态向量的线性变换:,考虑系统:,2020/5/13,140,2.5(非奇异)线性变换,2.5.1状态向量的线性变换:,考虑系统:,取线性非奇异变换:,2020/5/13,141,2.5(非奇异)线性变换,2.5.1状态向量的线性变换:,考虑系统:,取线性非奇异变换:,,矩阵P非奇异,2020/5/13,142,2.5(非奇异)线性变换,2.5.1状态向量的线性变换:,考虑系统:,取线性非奇异变换:,,矩阵P非奇异,2020/5/13,143,整理得:,其中:,2020/5/13,144,例2.5.1考虑系统,2020/5/13,145,例2.5.1考虑系统,2020/5/13,146,例2.5.1考虑系统,取变换:,2020/5/13,147,状态空间表达式变为:,2020/5/13,148,2.5.2对角标准型,2020/5/13,149,2.5.2对角标准型,定义:令A为n阶矩阵。若和n维向量满足,则称为矩阵A的特征根,而为对应的特征向量。,2020/5/13,150,2.5.2对角标准型,定义:令A为n阶矩阵。若和n维向量满足,则称为矩阵A的特征根,而为对应的特征向量。,定理:对于系统,若矩阵A具有n个两两相异的特征根,则存在线性非奇异变换将系统化为对角标准型,2020/5/13,151,2.5.2对角标准型,定义:令A为n阶矩阵。若和n维向量满足,则称为矩阵A的特征根,而为对应的特征向量。,定理:对于系统,若矩阵A具有n个两两相异的特征根,则存在线性非奇异变换将系统化为对角标准型,2020/5/13,152,证明:设为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则有,2020/5/13,153,证明:设为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则有,2020/5/13,154,证明:设为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则有,2020/5/13,155,充要条件:n阶系统矩阵A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化对角标准型的步骤:,2020/5/13,156,充要条件:n阶系统矩阵A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化对角标准型的步骤:,Step1求取系统矩阵A的n个特征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2020/5/13,157,充要条件:n阶系统矩阵A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化对角标准型的步骤:,Step1求取系统矩阵A的n个特征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Step2令,2020/5/13,158,充要条件:n阶系统矩阵A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化对角标准型的步骤:,Step1求取系统矩阵A的n个特征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Step2令,Step3做变换,2020/5/13,159,例2.5.2将下系统化为对角标准型,2020/5/13,160,例2.5.2将下系统化为对角标准型,2020/5/13,161,解:1)求系统特征根.,例2.5.2将下系统化为对角标准型,2020/5/13,162,解:1)求系统特征根.,例2.5.2将下系统化为对角标准型,2020/5/13,163,解:1)求系统特征根.,例2.5.2将下系统化为对角标准型,2020/5/13,164,2)求特征矢量,2020/5/13,165,2)求特征矢量,对,由,可得,2020/5/13,166,2)求特征矢量,对,由,可得,2020/5/13,167,2)求特征矢量,对,由,可得,2020/5/13,168,2)求特征矢量,对,由,可得,2020/5/13,169,2)求特征矢量,对,由,可得,2020/5/13,170,对,由,可得,2020/5/13,171,对,由,可得,2020/5/13,172,对,由,可得,2020/5/13,173,对,由,可得,2020/5/13,174,对,由,可得,2020/5/13,175,对,由,可得,2020/5/13,176,对,由,可得,2020/5/13,177,对,由,可得,2020/5/13,178,对,由,可得,2020/5/13,179,对,由,可得,2020/5/13,180,构成状态转移矩阵,2020/5/13,181,构成状态转移矩阵,3)新的状态方程为:,2020/5/13,182,例2.5.2将下系统化为对角标准型,2020/5/13,183,解:1)求系统特征根.,例2.5.2将下系统化为对角标准型,2020/5/13,184,解:1)求系统特征根.,例2.5.2将下系统化为对角标准型,2020/5/13,185,2)求特征矢量,2020/5/13,186,2)求特征矢量,对,由,可得,2020/5/13,187,2)求特征矢量,对,由,可得,2020/5/13,188,2)求特征矢量,对,由,可得,及,2020/5/13,189,对,由,可得,2020/5/13,190,对,由,可得,2020/5/13,191,对,由,可得,2020/5/13,192,构成状态转移矩阵,2020/5/13,193,构成状态转移矩阵,2020/5/13,194,构成状态转移矩阵,2020/5/13,195,构成状态转移矩阵,3)新的状态方程为:,2020/5/13,196,构成状态转移矩阵,3)新的状态方程为:,2020/5/13,197,2.5.3若当标准型,2020/5/13,198,2.5.3若当标准型,设矩阵A具有n重特征根,即,设是所对应的特征向量。若满足,2020/5/13,199,2.5.3若当标准型,设矩阵A具有n重特征根,即,设是所对应的特征向量。若满足,2020/5/13,200,2.5.3若当标准型,设矩阵A具有n重特征根,即,设是所对应的特征向量。若满足,则称为广义特征向量。矩阵A可通过线性变换化为约当标准型。,2020/5/13,201,2.5.3若当标准型,设矩阵A具有n重特征根,即,设是所对应的特征向量。若满足,则称为广义特征向量。矩阵A可通过线性变换化为约当标准型。,2020/5/13,202,求约当标准型的步骤:,2020/5/13,203,求约当标准型的步骤:,Step1求解,2020/5/13,204,求约当标准型的步骤:,Step1求解,Step2令,2020/5/13,205,求约当标准型的步骤:,Step1求解,Step2令,Step3做变换,2020/5/13,206,解:1)求系统特征根.,例2.5.5将下系统化为约当标准型,2020/5/13,207,2)求特征矢量,对,由,可得,2020/5/13,208,对,由,可得,2020/5/13,209,对,由,可得,2020/5/13,210,构成状态转移矩阵,3)新的状态方程为:,2020/5/13,211,2.5.4特征值及传递函数矩阵的不变性,2020/5/13,212,2.5.4特征值及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成气梭菌发酵乙醇的机制、现状与前景探析
- 合作学习赋能:普通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测试卷带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综合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公务员时事政治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库提供答案解析【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备考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二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动物》课件PPT
- 不干胶贴标机设计学士学位论文
- 《劳动合同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监制(2016.11.15)
- 钢轨检测报告
-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
-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11186.1-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原理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 微纳加工课件
- 危重病人紧急气道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