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战略文化与国际战略,.,2,第一节文化与战略文化概念的界定,战略文化(strategyculture)正在兴起并成为一门显学。战略文化(strategyculture)与文化战略(culturestrategy)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一、文化的定义,、广义文化(culture)概念: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相当于文明(civilization)。、狭义文化:精神产品。,.,4,、建构主义文化观观念系统;群体支撑现象。具体表现形态为规范、规则、制度、习俗、意识形态、习惯、法律等等。(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5,二、战略文化的定义,、美国学者杰克斯奈德(JackSnyder)第一次对“战略文化”进行了明确定义:“战略文化为指导和限定战略问题思考、影响战略问题的形成方式及其为战略争论设定词汇与认知参数的态度与信念的主体。”(JackL.Snyder,SovietStrategicCulture:ImplicationsforLimiteNuclearOperations,SantaMonica:RandCorporation,1976)。,.,6,、美国学者江亿恩(AlastairIainJohnston)认为:战略文化指一整套宏观战略观念,其基本内容被国家决策人所认同,并据此建立起一个国家长期的战略取向。战略文化包含一套统合的符号系统,帮助确立军事力量在国家间政治关系中的作用和有效性的信念,从而建立起国家主导性战略偏好。战略文化包括对战略环境秩序的基木估计,确立国家决策者对国际冲突及其解决方式的理解,尤其涉及对武力的认识。(AlastairIainJohnston,“ThinkaboutStrategicCulture”,inIntnationalSecurity,Vol.19,No.4,Spring1995.),.,7,、军事科学院战略部李际均少将:“战略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理论,并以这种思想和理论指导战略行为和影响社会文化思潮。它具有观念形态、历史继承性、国体与区域特征等属性。它是指定现实战略的潜在意识和历史文化情结。”(李际均论战略文化,中国军事科学1997年第期),.,8,、中国军事科学院宫玉振:“所谓战略文化,就是指国家在运用战略手段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持久性的、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与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宫玉振中国战略文化解释,军事科学出版社年),.,9,、中西战略文化定义差异西方:战略文化政治文化(微观,制度因素);偏向心理层次。中国:战略文化理论体系(宏观,思想文化传统),.,10,第二节战略文化的类型与特性,一、两分法:1、冲突型2、合作型。其评判的标准主要有三:对战争的认识:是否不可避免?对冲突的认识:是否为零和游戏?对暴力功效的认识:积极或是消极?,.,11,答案是肯定的冲突型的战略文化答案是否定的合作型的战略文化,.,12,二、三分法(1),1、冲突型2、合作型3、混合型,如日本的战略文化被形容是杂合型的。,.,13,三分法(2):建构主义战略文化观,(1)霍布斯文化:认知主体敌人;(2)洛克文化:认知主体竞争对手;(3)康德文化:认知主体朋友。(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14,三、影响战略文化形成的要素,1、文明的主导价值观;2、地缘环境:如“陆权”与“海权”观念;英国的均势战略;德国的两线作战战略;3、文明的历史经验:历史经验主要表现在战略主题的认定上。4、意识形态;5、政府组织。,.,15,四、战略文化的特性,、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统一;、多样性与主导性的统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16,第三节战略文化的功能与影响,一、战略文化的功能1、决定论认为战略文化对战略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不同的战略文化决定了不同的战略选择。认为战略文化是固定不变的,战略文化的不同是国家不同战略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战略文化是一种“自变量”。,.,17,2、工具论,认为战略文化与实际的战略行为存在根本的断裂,战略文化无非是政治精英们模糊或掩饰他们的战略选择的工具。认为战略文化是一种类似宣传工具和文化霸权。战略文化是一种虚假的命题,不存在真实独立的战略文化。,.,18,3、干预变量论,认为“战略文化”在国家行为选择中起着干预变量的作用。所谓“干预变量”即认为战略文化既不是决定因素,也不是工具,而是一种“干预变量”,即因变量。这种干预变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解释和说明一个国家行为偏好的原因上。,.,19,二、战略文化对战略思想形成的影响,1、影响对战略环境的认知国家对他所处的国际战略环境的认识决定了他将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战略。战略环境:一定时期内,一国所处地区的安全形势及对本国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冲突、竞争、合作、战争等状态,。,.,20,2、影响对战略目标的确定,不同类型的战略文化对战略目标的选择是不同的。竞争型或冲突型的战略文化观认为,国家利益是冲突性的、零和性的,因而在选择战略目标时,比较注重国家利益的相对性,即把本国国家利益与别国国家利益对比时,强调自己国家的利益是超越别国的。要实现这种超越,其方式或是增强本国的国家利益,或是削弱别国的国家利益。,.,21,3、影响战略手段的选择,冲突型的战略文化倾向用武力解决争端;合作型的战略文化倾向选择和平方式解决争端。,.,22,4、影响一国对别国战略文化的判断,这是一种难以改变的、对另一个国家和民族战略情势的观念。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排序的异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战略文化的异同。,.,23,三、战略文化研究的缺失,首先,文化概念难以界定,具有很大的歧义性,这必然会对文化解释的功能有所限制。其次,文化只是解释战略行为的主要变量之一,并不能完全决定战略行为。第三,文化方法不能代替实证主义方法,而只具有对实证主义方法进行补充的作用。,.,24,第五节案例分析:从孙子兵法和战争论看中西战略文化差异,.,25,一、孙子兵法军事战略思想,(一)重战慎战慎战论孙子兵法开宗明义,首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始计第一),.,26,(二)“知胜之道”胜算论,“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谋攻第三),.,27,(三)“五事七计”战力论,所谓“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指:“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始计第一),.,28,(四)“以谋取胜”智胜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谋攻第三),.,29,(五)“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论,“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第三),.,30,二、战争论的军事战略思想,(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由此可见,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军事艺术可以在总的方面要求政治方针和政治意图不同这一手段发生矛盾,统帅在具体场合也可以这样要求飞而且作这样的要求确实不是无关紧要的。不过,无论这样的要求在某种情况下对政治意图的影响有多么大,仍然只能把它看作是对政治意图的修改而已,因为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象的。”(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31,(二)战争的手段可以无限制地使用暴力,“战争是对暴力最大限度的使用”;“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暴力的使用是没有限度的。因此,交战的每一方都使对方不得不象自己那样使用暴力,这就产生一种相互作用,从概念上讲,这种相互作用必然会导致极端。”“战争的目的即是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武力决战,通过战斗才能达到,它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消灭敌人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32,(三)集中优势兵力进行会战,“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优势兵力。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同时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最越好”;“会战是战争的真正重心,由几个战斗所形成的大规模会战能有效地消灭敌军,所取的的成果最大,故高级将领应当重视这种双方主力之间的战争,视其为挫败敌国交战意志的重要手段。”(第三篇战略概论),.,33,三、从孙子兵法和战争论看中西战略文化差异的根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拉丝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节目审查流程执行监控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陶瓷制品釉面涂层耐酸碱度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豆制品酶法改性工艺效果分析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饲草种子繁育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石质文物修复师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理念、问题与启示
- 新能源汽车电驱总成系统及设备管理测试卷附答案
- 专业证书试题模板及答案
- 建筑专业理论试题及答案
- 第8课《网络新世界》第一课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 2025年审计部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Bowtie安全分析培训课件
- 退役军人优抚政策课件
- 财务遴选笔试题及答案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六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
- 肿瘤病人疼痛评估与干预策略
- 计算机视觉技术课件
-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理念解读
- GB/T 5783-2016六角头螺栓全螺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