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美关系回顾,(1899-1949),在1899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八国联军发动对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3月至1901年9月),十九世纪末,在帝国主义侵略,民族灾难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北方山东、直隶(今河北省)一带农村爆发了群众性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反抗十分仇视。义和团运动刚一兴起,各帝国主义便联合向清政府施加压力,威逼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年3月,各国驻华公使再次要求清政府加紧镇压,并以派军舰来华相威胁。4月,各国军舰锚集大沽口外示威,总数达40余艘。5月底,各国驻华使团通知清政府总理衙门,言称要调兵入京“保护使馆”,清政府被迫同意。随后,英、俄、法、日、美、意、德、奥八国海军400余人分批进入北京。,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侵略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劫,无数村镇沦为废墟,天津被烧毁三分之一,北京一片残墙断壁。八国联军在北京公开大肆抢劫,清宫无数文物珍宝被洗掳一空,大批群众残遭杀戮。1901年9月7日,弈匡和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帝国主义签订了卖国投降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银4亿5千万两;北京使馆区及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交由外国驻军;禁止中国人民组织反帝组织等。辛丑条约保住了清政府权位,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统治,清政府由此成为帝国主义的傀儡。,美国与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具体原因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帝国主义国家三对矛盾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美国参战的原因:战争接近尾声,为捞取战利品,害怕其他参战国像俄国一样发生革命。美国以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为借口参加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帝国主义固有的矛盾,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亚欧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及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英法执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二战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英法宣战后并未对德军发起进攻,导致波兰灭亡。苏联从自身安全利益考虑,建立“东方战线”。二战发展:1940年春夏之交,德军在西线大举进攻北欧、西欧诸国,占领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敦刻尔克成功撤退。意军参战。法国投降。二战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后,美军参战。美国逐步参战:参战原因是法西斯侵略威胁美国利益,美国逐步改变“中立”姿态,援助英国;1941美国年参加大西洋会晤,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美英援助苏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直接参战。二战转折的四次战役: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推动整个战争转折;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日本由进攻转为防御;1942年秋阿拉曼战役,第二年北非德军投降;1944年6月诺曼底战役,德国受到东西夹击。四大国际会议:1943年11月召开开罗会议,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1943年12月召开德黑兰会议,提出英美苏要协同作战;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1945年7月召开波茨坦会议,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的胜利: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其残余势力顽抗到1945年。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战争给世界人民造成空前的苦难;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后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客观上推动了科技进步。,美国的对外政策以对外扩张、谋求霸权为主要特征。美国的扩张政策:美国的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扬言,美国的领土是“预先注定”要扩展到整个北美的。1823年美国总统提出“门罗主义”,公开表明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意向,反映了美国要统治整个美洲的野心。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叫嚷必须以武力为外交后盾,即推行“大棒政策”。为在中国获得与其他列强相同的权益,提出要求中国“门户开放”的政策。1889年美国提出“美洲人民利益一致”的欺骗性口号,并倡导建立泛美联盟,推行“泛美主义”,实质上把美洲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总统塔夫脱提出“金元外交”,它以资本输出作为对外侵略、扩张的重要手段。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征服的企图”,即“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向全球扩张的宣言书,意味着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美国的中立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推行“中立政策”,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大发战争财。大战接近尾声时,为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就放弃“中立”,对德宣战。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在世界及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防止美国卷入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美国继续推行中立政策,这就混淆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实质上也是一种绥靖。二战期间,修改中立法,加强了对英国、苏联、中国的援助。美国参加和发动的战争:1898年掀起美西战争。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对华战争。1917年4月,对德宣战,参加一战。1941年12月美国对日本宣战,参加二战。,美国的对外政策,同学们应掌握近代美国侵略中国的主要特点及表现:参加列强对华侵略的战争;同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多项权益;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革命;支持中外反动势力,扶植在华代理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50年代,美国确立和推行对华全面遏制政策,外交上不承认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60年代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美国惊恐于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威望的提高,掀起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并开始插足越南战争。因美国不断扩大战争,中美再次兵戎相见。越南战争美国战败。7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美国因在越南战争中失利,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在苏美争霸中又处于守势,美国主动和中国改善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美国同意在对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的三原则,签订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初,中美建立外交关系。80、90年代,中美摩擦不断,美国不断干涉中国内政,制造麻烦。特别恶劣的是1999年5月8日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共和国大使馆,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中美不断摩擦的原因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所致。,近现代中美关系,美国希望在战后的亚太地区出现一个统一的亲美的中国。它既希望国民党继续掌权,又想避免在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内战。于是,便有了马歇尔使华。马歇尔提出的蓝图是:共产党交出军队,国民党让出一部分权力,将共产党统一到以国民党为主的联合政府中。有学者将马歇尔调处时期的美国政策概括为“扶蒋溶共”。关于马歇尔调处失败的原因,研究者指出,这既在于美国政策内在的矛盾,也在于美国政策和中国现实的矛盾。还有学者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展开考察,把它与此时的美苏关系和冷战的开始联系起来。认为把各国共产党都视为苏联扩张的工具的冷战思想,对美国的在华举措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转入公开的援蒋内战后,对于援蒋的方式和程度,美国政府内部存在着分歧。随着杜鲁门向国会提出援华法案,美行政当局与国会中的亲蒋势力的公开辩论达到高潮。国会最后通过的1948年援华法是双方妥协的结果,但比较接近政府的有限援蒋的立场,即在抢救沉船时要量力而行,并要留有脱身的余地。美国政府在1948秋冬已开始考虑脱身问题它多次拒绝了国民党政府关于扩大援助的要求。研究者一般认为,1949年1月艾奇逊接任国务卿后,设法摆脱国民党政府已成为美对华政策的主要考虑之一。但艾奇逊的政策受到了各方面的阻力,总不能及时付诸实现,结果使自己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关于国民党政府的对美政策,有学者指出,蒋介石制定战后对美政策有一个基本设想和信念,即美国将无条件地支持国民党政府。但蒋高估了由他领导的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也高估了美国援助他的决心。美蒋关系是相互需要和利用的关系,但各自的利益、目标和路径选择,实际上都存在着不可弥合的矛盾。一些研究者认为,1949年初斯大林曾派米高扬来华劝中共不要打过长江,并有人回忆曾亲自听到毛泽东的有关谈话。但另一些人认为这只是传说而已,当时担任毛泽东翻译的师哲也否认有此事。1994年,俄罗斯方面公布了1949年1月间斯大林和毛泽东就国共谈判问题的往来电文。斯大林电文的基本精神是不赞成和谈,告诫中共不要停止军事行动。研究者据此认为,所谓斯大林主张“划江而治”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外关系,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一书中,在1948年美国国务院出版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一书中,美国这样陈述近代以来的对华政策:“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建立在1)商业机会的平等;2)维持中国领土与行政的完整及政治的独立两个原则上的。虽然美国有时曾经承认存在与中国及其邻国之间的特殊关系,但它也确认和主张中国为任何列强或任何列强集团所统治,是违反中国与美国的利益的。美国提倡不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美国采取的立场时必须给予中国人民以时间,去发展那些在现代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政治制度。美国也曾力图阻止第三国利用中国内部的纷乱作为单独或集体扩张的机会。”显然,美国官方出版的这一文件措辞中有美化美国对华政策的成分,但并不影响我们由此归纳美国对华一贯的原则,即以政治上维护中国领土、主权、行政权为手段,达到其商业机会平等的目标,进而达成凭借其雄厚工商业实力独占中国市场的目的。正如美国人所自诩的:“我们要求机会均等,从而要求最惠国待遇,这样我们就能够向英国任何其它帝国主义者标明,在公平待遇下,我们美国人的视野精神和聪明才智是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成绩来的。”“门户开放”照会发出后,没有一个国家明确表态,每个国家都观望其他国家的态度,以模棱两可的外交辞令加以回应,在原则上同意,却附加各种保留,英国肢体威海卫可以实行这原则,但香港九龙半岛除外,沙俄不愿美国势力渗入满洲,闭口不谈港口费、铁路运费的平等待遇。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仍然于1900年3月20日宣称,各国都已“断然而明确的同意了照会的内容”。当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涨时,“门户开放”政策似乎受到威胁,美国第二次照会各国,补充了包括保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这完全是一项表态的声明,并不要求其他国家响应。自20世纪初,美国屡次试图维持上述对华政策的两原则,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前主要针对俄国,防止俄国独占中国东北,其后主要制衡*在华势力的扩张。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出于现实政治的考虑,而不是像美国政治家或学者自诩的出于“同情弱者”的道义原因。与此同时,美国还扩展了关于“门户开放”政策的解释,以禁止独占或专有矿山、铁路特权与独占企业。最后于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通过九国公约将其确立为国际法准则。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门户开放”只是关于一些原则的宣言,不是美国政府的正式政策;美国政府既不打算、也没有力量强制推行它,而始终限于使用外交手段,发表声明、调停等,面对压力从不愿冒与列强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汛知识培训班新闻稿课件
- 防汛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摄影服务公司员工保密协议
- 防汛业务知识培训
- 金融行业营销推广方案
- 购物体验行业技术标准与规范
- 微前端与跨平台应用的无缝集成研究-洞察及研究
- 防恐怖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楼房外墙物业维修基金维合同2篇
- 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第4篇-洞察及研究
- 汽修维修外包合同范本
- 植保无人机打药合同
- 2024工勤人员考试公共课程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1.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 医院信息化网络安全培训
- 质量教育培训计划方案
- 产品追溯及模拟召回演练计划
- 《生死疲劳》好书分享
- Stata统计分析与应用(第3版)
- 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通则
- 《酸辣土豆丝制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