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限时练(二十一)古代诗歌鉴赏(2唐诗2宋诗1元诗1宋词)(建议用时:45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汉寿城春望刘禹锡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注】本诗是诗人贬任偏远地区的朗州司马时所作。汉寿城,朗州古城。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石麟:贵族墓前的石兽。华表:指路的路牌。才:隐约。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东瀛,东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由“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棘、榛莽之类愈多,愈显出古城的荒凉。B颔联虽有“牧竖”“行人”出现,但也没有增添景中的生气。颈联写华表、石碑表现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C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D本诗主要寄托诗人贬谪到偏远地区后的凄凉之感、对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诗人不甘沉沦的乐观进取精神。解析:C项,“消极思想”错,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使全诗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答案:C2本诗作于杜甫春望后约四十年,两诗都运用意象,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请依据诗歌,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答: 答案:相同点:遥望春景的荒芜、破败、凄凉。不同点:春望描写战乱中的场景,汉寿城春望描写战乱后的遗迹;春望描写国都景象,汉寿城春望描写地方景象;春望描写景物和诗人形象,汉寿城春望全诗写景。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李隆基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注】开元十三年(725)冬,一向崇儒的唐玄宗到泰山封禅,路过孔子故里,亲自祭祀,写了这首诗,对孔子一生的坎坷际遇感叹不已。栖栖:忙碌不安,指孔子周游列国。汉代刘余封鲁王,拆了孔子故宅,改为鲁王宫。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史记孔子世家:“及西狩见麟,(孔子)曰:吾道穷矣!”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用了反问,既有对孔子的同情,又隐含着对其不合时宜做法的质疑。B“地犹”两句照应诗题,点出现在经过的这里就是孔子的出生地邹邑,感叹孔子的后人竟连自己的故居也不能自保。C尾联说孔子被后世隆重祭奠,他希望死后能够留名和得到重视的梦想如今已然实现。D这首诗虽然用典很多,但都紧合孔子身世,故读起来也不觉其多。解析:A项,“对其不合时宜做法的质疑”与诗意不符。答案:A4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欣慰之情。诗歌尾联的意思是,如今我来祭奠,看见两楹之间的奠仪如此隆重,应当就是孔子当年梦见的那样,他的梦想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该多么高兴啊!表达了作者的欣慰之情。敬仰之情。尾联写眼前隆重的祭奠仪式,表达出人们也包括作者对孔子的崇敬和敬仰。自得之意。尾联也隐含着作者以明王自居的意思,觉得现在天下已经大治,实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天下孰能宗予”的“孰”正是自己,不无自得之意。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注】,驿路梨花处处开。【注】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均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解析:D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错误。从全诗内容“西京昨夜捷书来”“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驿路梨花处处开”等内容来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毫无伤感可言。答案:D6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答: 答案: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雨过偶书王安石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注】熙宁七年(1074),大旱。此时新法功效业已呈现,王安石仍六次上书,自请罢相,以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进京为相。本篇是他回到江宁后得雨而作。霈然:雨量充足。岁功:一年的收成。枕簟:竹席。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甘”“洗”“共”三字生动地写出雨降临及时,雨势酣畅,人们欢欣鼓舞的反应。B第五句“分”字准确写出雨后云雾散去,星斗渐现,且以“风雷静”突出了雨后的宁静。C第六句写出雨后凉意怡人,而室内枕簟却被闲置一边,诗人借此表现了自己心境的落寞。D这首诗语带双关,托物言志,通过描摹雨态、雨势及其影响,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作者的另一首诗登飞来峰也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解析:C项,第六句写的是雨后新凉,房间中的枕席也令人感到舒适,符合王安石自请外放的淡然豁达。“心境的落寞”理解有误。答案:C8诗的尾联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尾联诗句字面上写浮云在霖雨解除旱情后就回归深山,写出浮云明白进退之趣。“谁似浮云”表面上是疑问谁似浮云,其实是暗指诗人自己。诗人肯定浮云,表达出做官就要有为民为国造福的思想。“谁似浮云”也是反问,表达自己不会像浮云一样,稍有小成便功成身退,而是会继续努力进取,为国为民造福。五、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题目。江边晚望刘秉忠沙白江青落照红,沧波老树动秋风。天光与水浑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千古周郎馀事业,一时曹孟谩英雄。东南几许繁华地,长在元戎指画中。【注】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曾随忽必烈南征北讨,这首诗歌应写于长江边。元戎:指忽必烈,当时还未即位当皇帝。画:通“划”,筹划。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由晚望江景,引出对历史和现实的评说,融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B五、六两句用典,表达了对周瑜的历史功业的羡慕之意,赞美曹操是真正的英雄。C最后两句写如何攻打偏居东南的南宋,早就已经在忽必烈的准备和谋划之中。D后四句,把千古公认的英雄与现实的豪杰两相对照,表达了对忽必烈的赞美之情。解析:B项,“羡慕之意”“赞美”错误,“馀事业”是说周瑜功业还没有完成,“谩英雄”是说曹操也算不上真正的英雄。答案:B10本诗首联描写景物富有特色,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答: 答案:首句用“白”“青”“红”等颜色词,抓住景物特征,细致生动地描绘了秋日傍晚景色的灿烂多姿、色彩纷呈;第二句用一动词“动”,准确传神地刻画了老树、沧波在秋风中的飘摇动荡之态,境界苍茫雄壮。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水龙吟秋兴吴则礼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底事,强成沾洒。【注】贳(sh):赊欠。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秋生”三句和“澄江”三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B“苍鬓”三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C“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抒发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词人的思念。D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雨后澄江、云水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解析:C项,“抒发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词人的思念”有误,“把茱萸细看”抒发的是时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承包协议
- 2025-2030中国无线农村市场经营策略分析与运行环境规划报告
- 湿地动物栖息地保护方案
- 2025年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务员招录考试内部题库附参考答案
- (完整版)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飞行任务规划与调度方案
- 2025-2030中国干热岩型地热资源行业创新策略与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工业气体-金属和金属制造行业产销状况及供需趋势预测报告
- 湿地水文变化监测方案
- 充电桩建设进度控制方案
- 中公协议班协议书照模板
- 2025年叉车操作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秋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市妇幼保健院关于调整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 亚麻籽油在化妆品配方的应用研究
- 2025年空分设备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幼师面试精 选题目及答案解析
- 企业营销自动化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
- 通信技术对生活方式的改变
- 医院招聘面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 神经外科护士进修汇报:专业提升与实践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