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最后一周心理辅导(精品课件)_第1页
2016高考最后一周心理辅导(精品课件)_第2页
2016高考最后一周心理辅导(精品课件)_第3页
2016高考最后一周心理辅导(精品课件)_第4页
2016高考最后一周心理辅导(精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前的那些事儿2016高考最后一周心理辅导主讲人:霍佳冰,心理放松操,1、清醒头脑鸣天鼓“鸣天鼓”,是我国传统的健脑操。具体做法:两个胳膊肘支在桌子上,头稍微低下,闭上眼睛,用双手掌心紧紧按住两个耳孔,然后用两手中间的三个指头,轻轻敲击耳朵后面的枕骨,耳朵中随即可以听到“咚咚”的好像击鼓的响声。敲击要有节奏,每次敲击二三十下。该动作主要是防治头昏耳鸣,对清醒头脑、镇定情绪有明显效果。课后、宿舍都可以试一试。,心理放松操,2、改善记忆耳部按摩具体做法:选择一种自己认为舒服的姿态,躺着或坐着都可以,然后闭上双眼,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朵。拇指在后,食指在前,自耳朵上部向下部来回轻轻捏揉约10分钟左右(图二)。这个动作,可改善记忆力减退的状况。对周围同学影响也不大,即使大家在一起自修,也可以悄悄地做。,心理放松操,3、缓解疲劳提腿摸膝具体做法:两脚开立,差不多和肩一样宽。先平抬左腿,用右手摸左膝;再抬起右腿,换左手摸右膝,这样交叉反复练习3分钟。然后改做平行练习,就是抬左腿,用左手摸左膝;再抬右腿,用左手摸左膝;再抬右腿,用右膝摸右膝,持续练习3分钟。大脑两个半球对身体各个功能实施对侧控制,就是右半球控制身体左侧,左半球监管身体右侧。这个练习可以促进两半球协调工作的能力,缓解单侧用脑过度而引发的身心疲劳症状。,心理放松操,4、平静心绪深呼吸这是最经典的动作,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在考试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感到自己太紧张,就可以用深呼吸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效果肯定不错。,高考的心理调适,一、考试前和考试中的心理状态是影响考试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二、高考前的心理调适三、高考前常见的几种心理现象及对策四、考试中的心理调适,一、考试前和考试中的心理状态是影响考试成功的最重要因素,1.一项对高考“状元”的研究,王极盛教授连续5年对高考状元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在影响高考成功的20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考试中的心态”,其次是考试前的心理状态,第三位是学习方法,第四位是学习基础。,王极盛教授是中国著名心理学家、著名高考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是一位被媒体广泛关注的高考问题研究权威,公认为中国高考心理指导第一人。2004后退休后受聘为北京华夏英杰教育科学研究院高考指导首席专家。创立有中国考生家长指导网。,2.一项对毕业班学生的心理调查,(1)关于目前影响学业的最大因素。“情绪”占50.8%,,(2)在影响情绪的最大因素中,68.4%的学生选择了“学业成绩”。这说明情绪与学业成绩有很高的关联,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而情绪的波动又会引起成绩的起伏,二者是互为因果的。此结果进一步说明稳定的情绪对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3)关于开展心理讲座的内容,56.7%的学生希望是“情绪调节”,进一步印证情绪是影响学习、困扰学生的最大因素。,在200 x年春季学期开学之际,在某校高三学生中随机抽取244名学生进行学生心理问卷调查。下面是其中几项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3.考生的心理状态与考试成绩的关系,4.理论根据,人体生物节律的研究,(3)人体生物节律对人的影响,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头脑灵敏,记忆力强,疲劳乏力,无精打采心情烦躁,情绪低落迟钝健忘,理解力差,体力状态,智力状态,情绪状态,高潮期,低潮期,4.理论根据,人体生物节律的研究,(4)生物节律高潮期使人进入最佳状态,易取得理想的成绩。例如对两届奥运会的200名运动员进行调查,发现约有87%的运动员在高潮期取得佳绩。,(5)生物节律低潮期使人感到受压抑,难以发挥正常水平。例如:一位高中毕业生在“预考”中考得很好,谁料在高考中竟一败涂地;国外一运输公司调查发现,交通事故往往是由于当时司机处于低潮期。,4.理论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积极的心态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消极的心态则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一个人在活动的紧要关头或者是在决定性意义时刻容易出现紧张的情绪。适度的紧张有助于全身精力的动员和注意的集中,对活动产生有利的影响。过分的紧张则会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妨碍活动的进行。,二、高考前的心理调适,考试前的准备策略,策略一:坚持我们的信念。,相信我们的老师!和他们一起奋斗了三年,没有没做过的题目!没有不会做的题目!,相信我们自己!我奋斗了1000天,我最少也可以做出百分之九十(八十)!,把高考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考试前的准备策略,策略二:管理好高考前的人际关系。,心情愉快与复习效率正相关。这与人的潜意识有很密切的关联,潜意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情绪,而且能量巨大。当情绪愉快时,学习过程中潜意识参与程度越高,学习效率也较高。,(一)如何正确对待与同学的关系?,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互相帮助,有了心得互相交流,考试前的准备策略,策略二:管理好高考前的人际关系。,(二)如何正确对待与家长的关系?,做到在高考前不与父母闹矛盾,(三)如何正确对待与那个“TA”的关系?,情感?理智?约法三章!,考试前的准备策略,策略三:管理好高考前的体能和营养。,(一)每天坚持15到20分钟锻炼时间,运动量控制在暴走15分钟的感觉,尽是避免在高考的考试时间去锻炼。,形式:骑自行车上下学(注意安全)每天早晨在操场上跑五圈晚自修前打羽毛球、跳绳晚自修后在操场上夜跑,考试前的准备策略,策略三:管理好高考前的体能和营养。,(二)科学饮食,荤素搭配。,1每天一个鸡蛋、一块肉(或者一块鱼)加大量的蔬菜和足够的米饭。,2每天坚持吃维生素C和维生素B2。,3腐败变质食品不吃(有点怀疑就不吃)。,4不易消化的食品不吃(如油腻食品等),避免因消化而使大脑供血不够。,考试前的准备策略,策略三:管理好高考前的体能和营养。,(二)科学饮食,荤素搭配。,5从未吃过的食品不吃,远离过敏源。,6早餐高能量,少水份。,7考试期间请带上一块20克左右的巧克力,在考试开考后40分钟左右吃,避免因低血糖而使大脑迟滞。,考试前的准备策略,策略四:管理好高考前的细节准备。,1、最后几天的安排,详细到吃喝拉撒睡。,2、和爹娘约法三章:如果高考要接送,只问:你饿了吗?你下门课考什么?考试那两天自己一个人吃饭,不要爹娘陪在旁边。请爹妈准备自己最喜欢吃的食品,伸手就有。,考试前的准备策略,策略四:管理好高考前的细节准备。,3、和同学约法三章。出考场,只说“这场考试很容易。至少做出XX以上”。出考点,只讨论,下一场考什么?打电话,只讨论,下一场的题目?,4、做好高考准备。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面除中考必须品外,再放一块白色小毛巾和一瓶风油精。文具用品可以在现在就封存。,考试前的准备策略,策略四:管理好高考前的细节准备。,5、女同学的月经问题。可以吃止痛药。,6、男同学的个人卫生问题。每天清洗生殖器,每天换短裤。这是做好男人的第一要素。,7、睡眠与安眠药的问题。,8、准备两套衣裤和鞋子,以防下大雨。服装尽量是殊适,面料以棉制品为好,尺码宽松,大一号最好,以旧为好,不穿全新的,特别是鞋子。,考试前的准备策略,策略四:管理好高考前的细节准备。,9、6日晚上放松(失眠)的问题;如果睡不着觉,不要怕,即使整夜不睡,体力也不会受影响,身体处于“应激”时有潜力应付,同时不急,等下一个睡眠波,找一本无趣的书看就行。还有一些帮助你进入睡眠状态的方法,有时也可以试一试:自我催眠放松法,考试前的准备策略,策略四:管理好高考前的细节准备。,10、走进考点放松的问题。刚进入考点,随着一种森严壁垒(紧张)的气氛的影响,有的同学会出现紧张的现象,如手脚发抖、尿频尿急、脸色苍白等。这时听听音乐、聊聊天(内容与学习无关)、自我放松法等都能非常有效改善紧张的状态,而且往往只需要几分钟就见成果的。,应试技巧,(一)不要接受暗示,要相信自己,(二)良好的考试经验:,1、进考点时的注意事项:良好的自我暗示自信的转移提高考试的勇气进场时间的选择考试仪式,应试技巧,(二)良好的考试经验:,2、考试时的注意事项:进入考场的感觉血气上涌的感觉考试时间的分配难易题目的安排选择题的处理方法检查策略,三、高考前常见的几种心理现象及对策,备考焦虑,心理饱和,精神恍惚,高原反应,暂时失忆,备考焦虑,心理饱和,精神恍惚,高原反应,暂时失忆,阿珊一直是个非常用功的学生,成绩绐终处于中上游,但最近几次测验考得不太理想,她就开始着急起来,整天郁郁寡欢,愁眉苦脸。虽然学习更加刻苦,但是成绩并没有起色。阿珊更加着急,最近连饭都吃不下了。原因:对策:,对考试成绩过于关注,正确对待考试+平常心,过度考试焦虑的调适,常有这样一种体验,经过一段时间复习或学习,头脑好像突然不听使唤了,好像什么也没学进去,什么也学不进去;上课时大脑好像经常出现思维偏差,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有时也很难控制住这种现象;对学习的兴趣也显得越来越低了,明显影响学习的投入了;有时甚至是对老师的兴趣也直接影响自己对该门功课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度;一次次的高考模拟考成绩忽上忽下,有时甚至是不太理想等等。有同学知觉这些状况后感到着急和不安,而且这种不安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我们的同学这时越想努力学习,这种不安的情况就越厉害。,其实这样的状态或现象就是焦虑过度。,过度考试焦虑的调适,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是呈倒U型。,过度考试焦虑的调适,焦虑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心理形式:通常的表现形式,例如感到忐忑不安,心慌意乱等。,2生理病变的形式:程度较重的可能以病变形式表现出来,例如肚子痛、腹泻、尿频尿急等症状。这些心因性的症状表面看来与病理性的症状非常相似,但用一个简单的准则进行判断就可有效区分:由心因性原因导致的症状,常用的药物治疗通常不能迅速见效,但只要产生这种症状的刺激源消失就会不治自愈。,过度考试焦虑的调适,焦虑指数A=P/C,其中A是焦虑程度,P是面临事件的发生概率,C是处理面临事件的信心指数。,信心指数C=B/E,其中C为信心指数,B为处置事件的能力,E为对处置事件的目标期望值。,E:目标期望,焦虑水平较高的孩子,满意的分数可定在真实水平附近或略偏低处,而抗焦虑水平较高的孩子可定在略高于真实水平或不超过+15%(真实水平)处。这样相当焦虑水平处于较理想的状态,有利于考试的发挥。,小贴士,过度考试焦虑的调适,备考焦虑,心理饱和,精神恍惚,高原反应,暂时失忆,小敏想着高考马上要到了,想多找时间来学习,晚上经常开夜车,结果白天精神越来越差,上课经常走神,有时打瞌睡。原因:对策:,只顾学习,不懂休息,时间安排恶性循环。,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调整好生物钟。,备考焦虑,心理饱和,精神恍惚,高原反应,暂时失忆,学习中使出浑身解数,拼尽全力,但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停滞不前。原因:对策:,重复练习/弱点不明/欠缺踏实,情绪调整+能力训练,备考焦虑,心理饱和,精神恍惚,高原反应,暂时失忆,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想不起来。原因:对策:,回忆信息暂时遗忘,平时要扎实地学好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出现这种情况时,要保持冷静、放松,可以想一想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从而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线索。,备考焦虑,心理饱和,精神恍惚,高原反应,暂时失忆,心理饱和现象:高三后,大多数学生不再参加其他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大量的练习,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原因:对策:,大量学习活动单一,不断变化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劳逸结合。,四、考试中的心理调适,“四心”,有它不一定能赢,没它一定会输要充分相信自己能承受各种压力接受持挑战积极的自我暗示:“我一定能都好”!适度紧张而不慌张,避免考前过度疲劳遇到难题,镇定自若,沉着应考,考生成功的精神支柱:,“四心”,信心,考前不要过于关注考试结果:不要怕考不好会受到老师批评、父母责怪、邻里窃笑、同学非议考场上一遇到难题不要慌,要难大家都难“瓦伦达心态”:不为赛事以外杂念所动,专心致志才能考出水平,“四心”,信心,专心,考前准备要细心考试做题要细心通览全试卷,填好号和名;审题要仔细,题意要弄清;遇到拦路虎,不妨绕道行;细中求速度,快中不忘稳;不争交头卷,检查要认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四心”,信心,专心,细心,首战受挫,易产生消极情绪,要及时调整状态,决不能一失败就灰心丧气,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考到最后一科,最后一秒。(1)自我安慰法:“我难人也难,我易人也易”;“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2)后面补偿法:前面的题不会做,后面的题来补偿;前面的科目损失了,后面的科目不补偿。(3)做到三不:不同别人对答案,不讨论不会做的题目,不找老师解题。,恒心:坚持就是胜利,莫问高考几得志,剑指六月马蹄急!,不是无理是悟理,高考过后笑开颜!,难题易做,易题难做。,没有完全不会的题目;只有完全不会的心态!,题干的长短,与速度有关,与难度无关!,碰到实在不会做的题怎么办?既不得零分,也得不到满分,这才是常事。,交卷之前,每个人都有塑造自我的机会!,高考比什么?一半比知识,一半比心理!,只要正常发挥,每个同学都可以成功!,失败,都从怀疑自己开始!成功,都从相信自己起步!,还有一周,我是否来不及?知识,可以查漏补缺!状态,可以调整激发!,高考临近,紧张怎么办?战斗前,紧张难免,但可以通过保持基本生活学习节奏来调节舒缓,三年以来,我的成绩都不稳定,怎么办?Hold住高考这一次,你就成功!,很怕高考失败,怎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