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种子发芽了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到种子形态的多样性。2知道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是种子能否萌发的基本条件。科学探究:1 能够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并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科学态度: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种子的价值,种子萌发的意义。【教学重点】能够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教学难点】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探究的实验。【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苹果种子、松子、冬瓜、红枣种子、广口带盖的瓶子(6个)、水、纸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几天过去了,你们的种子发芽了吗?生:交流种植后的现象。师:黄瓜种子很多都发芽了,很棒,发芽后隔断时间要记得浇水哦。西红柿的种子还没发芽,不要着急哦,过几天可能就发芽了呢!孩子们每天都要观察哦。2、 认识种子多样性1师:老师之前让大家带来一些其他的种子,你们带来了哪些种子呢?生:介绍带的种子。师:看来种子有很多种哦,老师也带来一种种子,你们猜猜看?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这个白胖子。生:猜测,花生。师:你真聪明!找一找,花生的种子在哪里?生:捏开,花生米是种子。师:你们说的很对。2师:这有很多不同的植物,你认识它们吗?生:蚕豆,苹果,红松,冬瓜,红枣。师:它们的种子在哪里?生:蚕豆:拨开豆荚里面的豆子就是蚕豆种子;苹果:吃掉苹果,里面的黑色的籽儿就是苹果种子;红松:松塔里面的松子就是红松的种子;冬瓜:去掉冬瓜瓤,里面的就是冬瓜的种子;红枣:吃掉枣,里面的枣核就是种子。师:你们找的很准确,一般我们把籽儿、核儿、仁儿、豆儿等叫它的种子。3师:植物的种子有很多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种子的特点呢?生:大小、颜色、软硬、表面.师:从这些方面观察,蚕豆,苹果,红松,冬瓜,红枣种子都具备什么特点呢?生:蚕豆: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小黑点;苹果: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红松: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冬瓜: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红枣种子: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4师:(出示玉米)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种子的特点,接下来请找一找,玉米的种子在哪里?生:猜测玉米粒是种子。师:玉米豆可不是玉米的种子哟!它是玉米的果实,玉米豆外皮剥掉,里面才是它的种子哦!师:(出示草莓)你知道它的种子在哪里吗?生:草莓上面的小点点是种子。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草莓的种子不在草莓里面,而是长在草莓的外面!师:(出示香蕉)香蕉有种子吗?生:猜测没有种子。师:香蕉的种子就在香蕉内部黑色的地方,只是香蕉可以用其他方式繁殖,久而久之,香蕉的种子就退化了。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种子,使学生了解种子多样性。通过特殊种子的举例,使学生会找种子。三、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1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子,你知道种下去的种子,想要萌发时必须需要哪些条件吗?生:大胆猜测:需要阳光、水、空气、适合的温度.师:要想知道种子萌发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咱们就这样猜测可不行,还得亲自试试呢!看,这是什么?生:豆芽。师: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准备了泡好的绿豆种子、有盖的瓶子6个、水、纸巾等材料,和大家一起利用绿豆来研究一下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要想确定这些条件是否是种子萌发必须的条件,那么咱们还是得用实验来进一步的验证。你们想如何设计呢?生:设计对比试验。在6个瓶子里各放2张纸巾。(出示图片)在1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放一些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师:如果设计对比实验,接下来的几组你想如何设计?生:交流。在2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不放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在3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放很多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4号瓶子和1号一样,但是放在冰箱里,制作低温环境。在1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放一些水、盖紧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6号瓶子和1号一样,但是瓶外用黑布遮挡,制作无光环境。师:仔细观察6组种子种植的条件是什么?生:分析条件、完成表格。序号水空气温度阳光预测发芽情况发芽情况1号常温2号常温3号常温4号寒冷5号常温6号常温2师:五六天后观察瓶子里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1号瓶、6号瓶的种子萌发了。师:2号瓶的种子为什么没有萌发呀?生:2号瓶的种子没有水。师:3号瓶的种子为什么没有萌发呀?生:3号瓶的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啦。师:为什么4号瓶也没有萌发呢?生:4号瓶放在冰箱里温度太低了。师:为什么5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呢?生:因为5号瓶瓶盖拧紧了,没有新鲜的空气。师:那我们看一看1号瓶它为什么可以萌发呢?谁来总结一下?生:1号瓶和6号瓶有空气、温度合适、没有完全浸泡在水里。3师:通过实验,谁能总结一下植物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生:种子萌发需要新鲜的空气、充足的水、适宜的温度,不一定需要阳光。师:看来你们真的会了,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将知识再巩固一下。生:观看视频。4师:我们一起完成活动手册吧!生:完成活动手册。师:核对活动手册。设计意图: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种子萌发必备的三点条件是空气、水、适宜的温度。6、 拓展应用1师:特别热的环境种子能发芽吗?生:不能。师:煮熟的种子能发芽吗?生:不能。2师:种子发芽虽然与充足的空气、水、适宜的温度有关,但是种子本身得是健康的种子才有机会发芽哦!设计意图:通过追问种子萌发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活的种子才可以萌发。【板书设计】1 种子发芽了活的种子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2幼苗长大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观察、描述西红柿幼苗的形态特征,了解幼苗成长的过程。2知道植物的根一般生活在地下,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等的作用。科学探究:2 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植物幼苗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3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整理幼苗生长过程中每部分的样子。4 能依据证据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根的作用。科学态度: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植物幼苗、研究根的作用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的价值【教学重点】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研究根的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研究根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常见的盆栽绿植。学生材料:番茄或黄瓜幼苗生长记录,自己种植的番茄幼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呱呱坠地的婴儿经过幼儿、儿童时期会长成一位翩翩少年。种下一粒种子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幼苗长大了来学习一下植物幼苗成长的过程及根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人的一生中早期的成长过程,抛出问题引发思考,点明主题。二、认识幼苗1师:寒假中,老师指导同学们种植西红柿种子,要求同学们观察记录西红柿幼苗的形态、高度等变化,同学们做的怎么样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家的成果吧。(展示学生记录的番茄成长的数据和照片)2师:你能说一下这些幼苗有什么变化吗?3生:幼苗长出了叶,叶子变大了,幼苗长高了,变得健壮了 4师:是的,幼苗长出了茎和叶,幼苗长高变大了。同学们认真观察一周龄幼苗和两周龄幼苗新长出的叶子形态,你有什么发现?5生:幼苗刚开始长出的两片叶子的边缘是平滑的,后来长出的叶子边缘不平滑。6师: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认真!番茄幼苗最初的两片叶子是子叶,之后长出的叶子是真叶,我们生活中所见所说的都是真叶。观察一下你种的番茄幼叶长大后的形状像什么呢?7生:像一片片羽毛。(这些语言的意义何在?)8师:非常棒,番茄的像羽毛一样的叶称为羽状叶,杨树的叶像心形,枫树的叶像手掌,每种植物的叶都有特定的形状,叶的形状是植物的重要特征。幼苗长大过程中,地上部分枝和叶生长的同时,根也在努力的生长。根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呢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植株生长过程的照片和幼苗生长记录表,让学生直观感知幼苗长大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发现番茄叶的特征。设疑问引出根的作用。三、根的作用1师: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栽小葱,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如土壤、水分、阳光等。同时我们还做过一个“小葱喝水的实验”,每天记录小葱喝多少水。同学们你还记得这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吗?(这个有何意义?)2生:小葱的根要发达,水要没过根 3师:不难发现“小葱喝水”与植物的哪个器官息息相关呢?4生:“小葱喝水”与根有关。5师:没错,“小葱喝水”靠的是根,这个实验说明根有什么作用呢?6生:“小葱喝水的实验”说明根能吸收水分。7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小葱喝水的实验”说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同时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被根一起吸收。所以说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根吸收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能够维持植物的生命,使幼苗不断长大,根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8师:你印象中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哪里?9生: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的土壤中。10师:这是玉米的不定根,不定根属于根的一种类型,同学们观察一下玉米的不定根生长部位和特点什么?11生:玉米的不定根从茎的下部长出,数量很多,像一个个铁钉将玉米的茎牢牢的固定在土壤里。12师:小组内讨论一下这样的根会有什么作用?13生:根具有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14师:有一种食物物美价廉被称为“小人参”,你知道是谁吗?不错,它就是萝卜。我们常吃的萝卜、胡萝卜、甘薯都属于根。有句俗语说的好: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潍坊萝卜脆甜爽口、美味多汁。同学们想一想这说明根有什么作用呢?15生: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16师:谁能总结一下根的主要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的思考,让学生感知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和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四、总结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吧!2生1:我知道了幼苗的生长过程,观察到西红柿的叶是羽状叶,不同植物的叶形态上有稳定的差异。生2: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和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生3: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的土壤里。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能维持植物的生命。【板书设计】2幼苗长大了一、幼苗长大的过程二、根的作用 吸收、固定、贮藏 3植物开花了【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花的构造,知道西红柿花有雌蕊和雄蕊,黄瓜花有分雌花和雄花。2知道西红柿和黄瓜花的种类不同,学习区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3认识到花为植物繁殖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探究: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解剖并观察西红柿花和黄瓜花的结构。2了解植物的传份方式,并尝试给黄瓜花人工辅助授粉。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花的组成结构。2乐于尝试对自己种植的黄瓜进行人工授粉。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花是植物的一个重要部分,要爱护花朵。【教学重点】认识花的结构。【教学难点】观察并解剖西红柿花和黄瓜花。【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开花的西红柿、黄瓜两种植物,放大镜、镊子、实验记录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之前我们栽种的西红柿和黄瓜已经开花了,同学们想看看它们开出的花是什么样的吗?生:想。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西红柿花和黄瓜花。【板书:植物开花了】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本课主要的两种植物,吸引学生的兴趣。二、花的组成1师:你们见过西红柿的花吗?让咱们一起来观察西红柿的花。2师:在这张西红柿花的图片中,你观察到西红柿的花有几个部分?3生:花瓣,花蕊。4师:我们如果把西红柿花一层一层的打开,是不是可以观察的更仔细呢?5生:是。6师:这里我们需要用到一样工具,它叫做镊子。我们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花萼、花瓣、雄蕊、雌蕊。这种方法叫做解剖。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示范如何解剖一朵西红柿的花。(需要将花的每一个部分黏在记录单的对应栏)首先,在花的最外层围绕着一圈绿色叶片状的是花萼,它具有保护花蕾的作用;接着,向内一层是花瓣,这朵西红柿花有5片花瓣;在中间的这一部分是花蕊。西红柿的花蕊是雄蕊把雌蕊包在了中间,我们需要先将雄蕊这一层打开,取下来。最中心的这一部分就是雌蕊了。我们可以观察到西红柿的雄蕊,它产生花粉的位置就在内部,所以西红柿的花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花传粉的形式。也就是说,这朵西红柿花的花粉成熟之后,花粉会自动落到雌蕊的柱头上。7师:通过观察西红柿花的各个部分,我们了解到,一朵完整的花具有四个部分:花萼、花瓣、雄蕊、雌蕊。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解剖西红柿的花,带领学生认识花,对花的结构形成完整认识。并学习如何使用镊子。三、观察黄瓜的雌花和雄花1师:那黄瓜的花也有这些结构吗?2师:请同学们像老师刚才那样,解剖黄瓜的花。3实验一:学生动手解剖并观察黄瓜花。4收集并展示小组的记录单。师:观察过黄瓜的花,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5生:黄瓜的花里没有雄蕊(雌蕊)。7师:有的黄瓜花中只有雄蕊,有的黄瓜花中只有雌蕊。8师:让我们对比西红柿的花和黄瓜的花,你有什么想说的?9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对比发现西红柿的花里既有雌蕊也有雄蕊,而黄瓜花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一朵花内萼片、花瓣、雄蕊、雌蕊这四个部分都具全的,叫做完全花。西红柿的花就是一朵完全花。一朵花内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多部分的,叫做不完全花。黄瓜的花就是一朵不完全花。10师:我们观察发现黄瓜花里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像这样只有雄蕊的叫做雄花,只有雌蕊的叫做雌花?11师:请大家再一次观察黄瓜的花,并找一找,黄瓜的雄花与雌花有什么显著的区别?12生:黄瓜的雌花后面有一个“未来的小黄瓜”。设计意图:通过再次观察、解剖黄瓜的花,让学生加深对花结构的认识。并能注重到雌花与雄花的本质区别。第二课时一、阅读资料,了解植物的传份方式1师:为什么黄瓜的雌花后面会跟着一个“未来的小黄瓜”呢?花里的雌蕊和雄蕊是什么作用呢?2生:这个小黄瓜会慢慢长大。3师:我们见过许多的开花植物,那你们有见过我们的主要粮食水稻的花吗?我们来了解下水稻的雄蕊和雌蕊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传递花粉的。(视频3.水稻花)4师:你们知道花粉还可以怎样传播吗?5.生:蜜蜂帮忙传递花粉,像西红柿的花可以自花传粉。6师:植物的花朵为了能够传递花粉,想出了很多方式。像桃、油菜的花就是依靠昆虫来传粉。再如,水稻、玉米的花是依靠风力来传粉。还有像西红柿、豌豆、小麦是自己给自己传粉。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知一种植物的传份方式,再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花粉的传播形式是很多种的。并了解花的共同作用,植物繁衍的一种手段。二、拓展:为黄瓜进行辅助人工授粉,实践人工授粉的方法1过渡,在自然状态下,有些植物可能出现传粉不足的问题,这时人们常常会对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比如黄瓜、丝瓜。2师:如何给黄瓜的花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呢?是的,将雄花的花粉用毛笔粘在雌花的雌蕊上。如果只开了雄花,雌花还没开放时,我们就需要留下雄花,用塑料袋封好放在冰箱冷藏室里保存,待到雌花开放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给花传粉这个过程中,体会植物开花结果的中间历程。【板书设计】3.植物开花了花的结构雌蕊 雄蕊花瓣 萼片【课后反思】实验记录单:(请在下表粘贴花的各部分)( )花的结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4植物结果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有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3. 知道我们通常食用植物的哪个器官。4. 认识植物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探究:5 通过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找出西红柿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点。6 能利用果实的特征辨别果实和非果实。科学态度: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调查身边特殊的植物资源。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周围的植物资源,认识到植物的价值。【教学重点】通过比较找出西红柿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知道植物可使用部分是哪个器官。【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各种植物的部位。【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同学们都把自己种植的果子和种植记录带到了班级来,老师看到很多同学也利用课间的时间参观了,通过参观别人的成果,相信很多同学有了不一样的收获。现在老师宣布三年一班”我们的丰收节”活动开始。二、种植成果汇报2师:“我们的丰收节”第一环节为:成果汇报我最行。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它们的种植记录。 生1:(以展板汇报)我们小组种植的是黄瓜/西红柿,在种植的第几天种子发芽了.第几天开花了.结果了. 师:其他同学呢?你们的种植记录和他们小组的一样吗? 生2:(以PPT汇报). 生3:(以种植手册汇报) 生4:没有种植成功的汇报3师在黑板上列出表格,在学生汇报时师适当板书板画三、寻找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1师:同学们都汇报得很不错,接下来到了“我们的丰收节”活动第二个环节:寻找植物生长的共同足迹。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对比一下番茄和黄瓜的种植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 生汇报相同点,师适当帮忙概括。2师: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两个视频回顾一下番茄和黄瓜的种植过程。 生观看视频。3师:通过观看视频你们能准确的总结出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了吗?生汇报。4师总结:对比西红柿和黄瓜的植株,我们发现它们身上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看来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都有生根、发芽、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四、总结收获1师:经过今天“我们的丰收节”活动的开展,相信同学们不仅收获了自己亲自种植出来的果实,也收获了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但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同学都有丰收的果实,对此,你们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吗? 生:植物生长过程并不是都是一帆风顺的。 生:.2师总结:是的,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成功,也有失败的,但是失败并不刻皮,关键在于失败后怎么做,如果我们能从失败中获取经验,失败也会变成另一收获。【板书设计】4植物结果了之“我们的丰收节”西红柿黄瓜【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吗?能不能按顺序说一说?学生发言2揭题:是的,植物的一生开始于一颗种子,发芽,生长,开花,最后结果,那么你们种下的西红柿和黄瓜结果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植物结果了。二、成果展示1谈话:同学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种植和记录,一定有不少丰硕的成果想要跟大家分享,下面我们请小组来展示一下他们的成果小组展示种植记录2谈话:同学们的种植记录都非常的精彩呢!下面我们选取了两组种植记录,请大家认真再看一看,小组讨论一下,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有没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汇报三、探究植物的果实1谈话:西红柿和黄瓜都经历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之前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他们的种子、根、茎、叶,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他们的果实。出示西红柿和黄瓜2活动一:观察果实的内部结构谈话:请同学们从中间切开果实,认真观察,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小组实验汇报3教师补充:切开西红柿和黄瓜我们会发现种子就包裹在果实中间,而包裹在种子外面的,生活中我们叫做皮和肉的部分,科学上我们统称果皮,所以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个部分组成的。4提问:那么如果西红柿和黄瓜要繁殖后代,你们觉得那些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呢?学生讨论发言5小结: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四、应用1提问: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果实的特点了呢?你能不能从下列食物中找出哪些属于植物的果实?多媒体展示甘蔗,胡萝卜,花生,苹果,香蕉,蚕豆,豌豆荚等小组讨论分类2谈话:看来呀,植物身上并不一定只有果实才能作为我们的食物,你们能说说,多媒体上的这些食物它们分别是植物的哪个部分吗?小组讨论发言五、拓展1谈话:植物除了能为人类提供食物之外,还未人类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你们知道人们都利用植物做了些什么吗?学生发言2小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类离不开植物,希望同学们回去能继续观察,发现植物身上更多的奥秘。【板书设计】4植物结果了【课后反思】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2发现冬青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方法。科学探究:1能讨论植物和环境的图片等资料分析出植物适应环境。2. 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出冬青树和杨树树叶的不同点。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植物适应环境的探究兴趣。2能以探究现象为依据,设计可行性的探究方案。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自然界中植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2意识到植物是适应自然界的产物。【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冬青树和杨树的叶子,发现冬青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实验记录单和放大镜。学生材料:冬青树叶和杨树树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1师:地球是个充满生机的星球,你知道最多的生物是什么?学生:植物。2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能在轻松的话题讨论下进行植物话题的科学学习。二、植物的形态1师:仔细观察5种植物并小组讨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第一轮:1号2号, 3号4号第二轮:2号3号,4号1号;(教学策略:循环赛讨论)2全班汇报交流水瓶树生1:水瓶树像个水瓶,很高,内部空心,储水。生2:树干较粗,叶少,树枝短。师:同学们都关注到水瓶树的叶和茎了,谁能完整描述下水瓶树的茎和叶?师生总结:少树叶,大肚皮。师:它们的茎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叶是什么样子的?巨人柱生:巨人柱无树枝,会长刺,生活在沙漠里(及时追问,纠正),用叶子保存水分;内部水分充足。师出示巨人柱的茎和叶的放大图。师:谁对巨人柱的刺有了解?小组讨论交流,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师生总结:巨人柱的茎高大呈柱状为了储水(根分布广却浅),刺状叶是为了减少水分丢失。椰树生:叶大,叶柄很大,像羽毛,树干高且细。师:椰树的叶和茎为什么长这样?生:羽毛状的叶子被海风吹不会烂掉,茎长得高高的可以接受很多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师总结:椰树的茎和叶很特别,叶像羽毛称羽状叶,都集中长在树的最高处称簇生。它们的特点都有很多作用。芭蕉树生:叶子很大,像扇子。植株很矮。师:这么大的叶子有什么作用呢?生:可以挡太阳。师:对植物本身有什么好处呢?生思考,说出可以吸收很多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师纠正:叶子越大的确接触的阳光和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到了晚上再把热量慢慢散发出去。叶子大且厚,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减慢热量的吸收和散发,不至于昼夜温差太大影响植物生长。师生总结:叶片形,宽大,主叶脉粗厚。松树生:松树的叶像针一样硬和尖,一年四季常绿,耐寒。师出示松树的针状叶放大图,帮助观察。师:树冠呈金字塔形,树枝轮状生长,针状叶又细又长,一年四季常绿。树叶像针状称针状叶,好多根长在一起称为束生。3小结:这些植物形态各异,它们的特点大都集中在它的叶,茎(树干),根等形态上。 三、植物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里1师:这些形态各异的植物,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中呢?2师出示沙漠、高山、热带草原和热带沿海地区的文字介绍资料。请同学们自主阅读3分钟。3小组合作完成活动手册:将5种植物与适宜生长的环境连线,并思考理由。4汇报学习单。 沙漠:水少,阳光足,昼夜温差大。师:这种环境能长哪种植物呢?生:植物要叶子很少,根系发达,耐高温。所以是仙人柱的家。高山:土层薄,温度低,风也会很大。师:这种环境能长哪种植物呢?生:风大又冷的地方,植物的外形会是三角形,而且叶子也应该很细,所以适宜松树生长。热带草原:降水是一段时间集中,一段时间干旱,所以水的情况会影响植物生存。植物要在降雨的时候不被淹死,降雨少的时候不被干死,所以适宜水瓶树,因为它的树干(茎)能够储水。热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季风时候风大,植物的叶要避免被风破坏,叶柄也要大一些。所以适宜生长椰子树和芭蕉树。5总结:自然界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出示课题),其形态与它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分析,将不同环境与植物的形态特点建立联系。四、比较冬青树和杨树的叶子1观察比较冬青树和杨树的叶子师:如果是我们学校的空地里种植一种植物,你觉得是冬青好还是杨树好呢?眼睛看一看,手摸一摸两种树叶的正反面,感受叶片表面的光滑程度和厚度。师:冬青植物的叶厚,有蜡质;杨树的叶薄,表面粗糙。师:为了我们的研究更充分,安博士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份视频资料。播放秋冬两季冬青和杨树的叶子变化视频。生:秋天时冬青树叶还是绿色,杨树叶是黄色;冬天冬青树叶绿色,不掉落,杨树叶掉光了。师:秋天和冬天的环境都有什么特点?生:秋天开始变凉,光照少,下雨也少;冬天气温很低,雨水更少,会下雪。师:两种植物采用什么方式来过冬的呢?生:冬青是叶子颜色不变,也不落叶,因为它表明蜡纸,保水防寒;杨树是叶子变黄,落叶。生:冬青树依靠表面蜡质减少水分蒸发,杨树依靠落叶的方式适应寒冷环境的。师:叶子大小、形状、厚度、表面等特点各不相同,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生存下去。探究小结:因此我们的选择是冬青,因为它过冬的方式是靠表面蜡纸,所以冬天也是绿色的,让我们每天经过时都可以赏心悦目。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直观感知冬青树和杨树叶子的不同。四、讨论冬青树和杨树如何适应寒冷环境1师:冬青树依靠表面蜡质减少水分蒸发,因此冬天不落叶。那其他时间冬青落不落叶呢?生:不落叶。因为我看到冬青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叶子只有变黄后才会落叶。生:落叶,因为植物的叶也是有生命的,也会有生老病死,所以会落叶。2师:科学讲究证据。请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研究冬青树是否落叶的方案。小组讨论,你们的研究方案。提出问题问题:冬青树是否落叶?作出假设假设1:冬青树是()落叶的假设2:冬青树是()不落叶的制定计划123搜集证据图 片( )份,分别是:记录单( )份,分别是:视 频( )份,分别是:处理信息图片:记录单:视频:得出结论冬青树是()落叶()不落叶的表达交流理由:反思评价我的研究值得肯定的:可改进的地方:3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4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设计,让学生将局部现象与生存环境相联系。【板书设计】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茎 形态 叶 (形状、厚度、表面) 适应 环境 【课后反思】6沙漠中的植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举例说出沙漠中的植物。2能概括地说出沙漠中植物的形态特征。3初步了解沙漠植物的特征是为适应沙漠环境而服务的。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2初步了解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变量;明确模拟实验所揭示的现象,并与实际事物建立联系。3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骆驼刺和梭梭草具有的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发达的根系。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搜集有关沙漠和沙漠植物的其他信息。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与同学合作讨论设计有利于沙漠植物生存的其他方面的本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目前土地沙漠化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培育优良抗旱植被对于沙漠的绿化有划时代的意义。2沙漠植物是人类社会的保护伞,要保护沙漠植物。【教学重点】探究沙漠植物的生存本领。【教学难点】在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发现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仙人掌、芦荟、放大镜、小勺、塑料布、蜡纸、纸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初步认识沙漠中植物的特点。1课堂导入。师:孩子们,这是什么地方?(沙漠)(幻灯片2)。看到沙漠,你想到了什么?【预设1】生:黄沙满天。 师:是的,沙漠中,一眼望去都是单调的黄色。【预设2】生:我想到一首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云”。 师: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宏伟壮观。【预设3】生:骆驼能在沙漠中生存。 师:骆驼素有“沙漠之舟”的美称。【预设4】生:沙漠中也有植物生存,如仙人掌等。 师:是的,尽管这里绵绵黄沙与天际相接(幻灯片3),但依然有植物生存(幻灯片4),它们给原本沉寂的沙海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沙漠中的植物(幻灯片5)。(板书课题:沙漠中的植物)2认识沙漠中的植物。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生活在沙漠中呢?生:仙人掌、仙人球、芦荟、宝石花。师:不错的。看!这几种植物也是沙漠的主人骆驼刺、梭梭草、沙棘。(幻灯片6)3 观察沙漠中植物的特点。4 师:仔细观察这几种植物,说说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生:叶子都很小。师:这是为什么呢?生:减少蒸发。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沙漠的认识往往只限于资料,亲身体会沙漠环境的是少之又少。而对于沙漠中植物的认识,学生也仅限于认识仙人掌、仙人球,对其他的沙漠植物知之甚少。在此呈现有关沙漠和沙漠植物的图片,给学生以初步认识。另外,引导学生观察骆驼刺、梭梭草、沙棘的叶子,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植物的叶子都很小”,进而启发学生思维“为什么沙漠中的植物叶子会如此小呢?”为后面研究仙人掌的叶子做好铺垫。二、观察仙人掌1寻找仙人掌的叶。师:是的。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有的沙漠植物会将叶子变小。甚至发生一些变异,像仙人掌的叶子。找找看,仙人掌的叶子在哪里?(幻灯片7)【预设1】生:变成了刺。【预设2】生:没有了。【预设1】生:变得厚厚的。师:实际上呀,仙人掌的的叶退化成了刺。仙人掌为了能在沙漠中生存下去,把宽大的叶子退化成了浑身的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同时,仙人掌身上的刺还有了不起的本领,能从空气中慢慢地吸收水分。因此,仙人掌的刺状叶子正是它适应生存环境的一种体现。2观察仙人掌的茎和叶。师: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仙人掌的表面和刺。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生:仙人掌表面比较平滑,有毛,叶刺很尖。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用肉眼观察,找出仙人掌的茎和叶。再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放大镜进行精细观察,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三、探究沙漠植物的储水本领1实验一: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1)确定实验方法。师:仙人掌的表面,有毛,有叶刺,茎的表面光滑,有蜡质层。它的内部特征又是什么样的呢?(幻灯片8)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探究呢?生:挤压。师:如果我们挤压它们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生:里面的汁会溅出来。师:是不是这样的呢?需要我们亲自去验证。(2)要领解读。师:(幻灯片9)将大拇指扣在勺内,用勺子的背面按压仙人掌的茎。慢慢施加压力,直至将里面的包浆压出来。(3) 学生实验并观察。师:(幻灯片10)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由同一个人操作,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可多次操作。(学生分组实验)师:(幻灯片11)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生:汁液很多;表皮没有破损;摸起来很厚。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生:仙人掌将水分储存在茎中;芦荟将水分储存在叶中;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的表皮都有一层蜡质层。师:是的,沙漠植物储水功能强大。不管沙漠植物把水分储存在什么地方,它的表面都包有一层厚厚的蜡质层。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发现仙人掌和芦荟表面包有厚厚的蜡质层,为下文研究蜡质层的作用打下基础。2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师:(幻灯片12)那这层厚厚的蜡质层有什么作用呢?生:保护水分不流失。师:是不是这样呢?需要用实验说话。之前,我们班的XXX和XXX同学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请他们来讲!生:(幻灯片13)我们将三张一样的湿巾,一张平铺,模拟大叶片;一张卷起来,模拟退化了的叶刺;一张用蜡纸卷包起来,模拟包有蜡质层的仙人掌,都放在塑料布上。师:请回!这是他们一小时之前做的实验。哪位同学来感受一下它们现在的干湿程度?生:平铺的的纸快干了,卷起来的纸比较湿,用蜡纸卷包起来的纸完全是湿的。师:由此,我们发现沙漠植物表面的蜡质层有什么作用呢?生:减少水分流失。3小结。师:仙人掌的茎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而表面覆盖的蜡质层可以隔绝水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流失,增强仙人掌的抗旱能力。设计意图:本实验采取部分同学先完成的方式进行。这样一方面节约了课堂时间,另一方面又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植物蜡质层的保护作用。四、了解沙漠植物的吸水本领1师:其实,沙漠里的植物不仅储水本领强,吸水本领更强。(幻灯片14)请同学们自由阅读17页的阅读材料,说说骆驼刺和梭梭草的本领是什么?生:它们有发达的根系。2师:这么发达的根系有什么作用呢?生:吸收地底深处的水分。3师:骆驼刺和梭梭草的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地底深处的水分。仙人掌的根系又有何本领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幻灯片15)4师:总之,沙漠中的植物之所以有如此发达的根系就是为了适应炎热干旱的沙漠环境。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再呈现视频,这样做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活动,锻炼了学生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避免过早呈现视频固化学生思维,将视频放在后面起到一个补充、拓展的作用。五、沙漠植物的共同特征1师:今天我们一起观察了仙人掌的茎和叶,探究了仙人掌、芦荟的储水功能,阅读了骆驼刺和梭梭草的吸水功能。(幻灯片16)同学们,思考一下,沙漠中的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生:储水功能强大;在叶子或茎的表面包有蜡质层,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根系发达。 2师:(幻灯片17)孩子们,沙漠植物正是具有了这样的结构,才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下去。它们是防止沙漠化,保护我们家园的绿色屏障。请大家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一起来保护沙漠植物。设计意图:以课堂小结形式回顾课堂所学,以综合性问题测评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板书设计】6沙漠中的植物 结构 功能 叶子 减少水分蒸发 蜡质层茎 储水功能强大 根 发达 吸水功能强大 【课后反思】7水里的植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池塘中生活的水生植物。2知道水葫芦、金鱼藻、莲适应水环境的结构特点。3知道红树适应海水环境的结构特点。科学探究:7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里的植物的形象特征。8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结合探究的过程以及观察、实验的结果,发现水葫芦、金鱼藻、莲适应水环境的结构特点。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水里的植物的秘密。2能够与同学合作探究讨论总结水葫芦等水里的植物的结构特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2引导学生注意保护环境,爱护植物。【教学重点】在分析现象中发现水葫芦、金鱼藻、莲适应水环境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在分析现象中发现水葫芦、金鱼藻、莲适应水环境的结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水草,水葫芦、花盆等。学生材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小游戏:一个小姑娘,家住在水乡,身穿粉红袄,坐在绿船上。猜一种植物。生:莲花。(荷花)(PPT展示图片)2师:真聪明!为什么是莲花呢?生:家住在水乡,所以是莲花。师:你真的太棒了,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点。老师也很喜欢植物,看到喜欢的,都会用相机拍下来。前一段时间,我出去玩的时候,拍了一张非常漂亮的图片,我就整理了一下,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大家想不想看?(PPT展示图片)图里的这些植物,你认识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监理案例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资料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5年质量员市政工程专业技能练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疑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处置试题及答案
- 执业药师西药《专业知识一》历年试题+答案
- 快开门压力容器考试题1及答案
- 美食节小吃展活动策划方案
- 生活服务中心活动策划方案
- 酒店过年销售活动方案策划
- 2025第三季度作风建设党课以忠诚廉洁担当的政治品格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 打井设备成套转让协议书
- 组织结构的权力与权威
- 宠物急救标准化流程
- 2025届广东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教师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开发计划
- 低钾血症护理常规业务学习
- 送货服务方案
- 2025年中国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湖南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种植类专业综合知识试题
- JG/T 368-2012钢筋桁架楼承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