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游峰的扫路人_第1页
15天游峰的扫路人_第2页
15天游峰的扫路人_第3页
15天游峰的扫路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夷”“颇”“褪”“帚”“削”“罢”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游兴未尽”“自在悠闲”“望而却步”“半途而返”“瘦削”“朗声大笑”“豁达开朗”等词语。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游兴未尽”“自在悠闲”“望而却步”“半途而返”“瘦削”“朗声大笑”“豁达开朗”等词语。教学难点: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受天游峰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教学过程:一、扣住文题,谈话导入扫路人有很多,作者为什么要写天游峰的扫路人呢?天游峰的扫路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读一读。二、了解内容,随文识字1.出示阅读提示:(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可反复地多读几遍。 (3)借助课文语句,思考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老人。2.自主学习反馈:(1)读一读褪色 扫帚 瘦削 悠然 黝黑颇有节奏 炯炯有神 豁达开朗 大汗淋漓(特别提醒:“朗”是边音,“淋”是前鼻音)(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瘦削 炯炯有神 自在悠闲 豁达开朗 (3)学生质疑:没讲到的还不会的词语有哪些?(4)把这些词语带到课文中,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5)课文已经读得很不错了。通过刚刚的朗读,你觉得天游峰有什么特点?天游峰的扫路人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设计意图:初步交流,感知天游峰的高、险,为下一步认识和体会老人的豁达开朗作好铺垫。】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路1.师:天游峰扫路人的豁达开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是怎样谋篇布局的呢?2.交流、总结:第一部分(1-2)写武夷山天游峰的险峻,以及“我”登上山峰时的喜悦。第二部分(3)写“我”下山散步时遇到了一位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三部分(4-12)写“我”在与扫路人的交谈中感受到老人对生活充满自信。(板书:游天游峰偶遇扫路人扫路人不怕劳累,豁达自信受鼓舞,生敬意)四、分析字形,把握结构出示本课生字,分类重点指导:1.左右结构:“颇”左右等宽。 “削”左宽右窄。“褪”左窄右宽。教师范写,学生在习字册上描一个写一个。2.上下结构:“罢”上窄下宽。教师范写,学生在习字册上描一个写一个。3.独体字:“夷”。注意关键笔画中间一撇。教师范写,学生在习字册上描一个写一个。五、作业:完成书写,巩固成果1.完成硬笔习字册中的练习。2.有感情朗读课文。板书设计:15 天游峰的扫路人游天游峰偶遇扫路人不怕劳累豁达自信15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3.学习课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提纲挈领,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天游峰的扫路人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朗读品味,体会峰之险峻1.天游峰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山峰?百闻不如一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配乐展示天游峰的图片)欣赏过程中,师解说。2.看了天游峰的图片,你有什么感想?课文中又是如何描述的呢?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读课文,用“ ”画出描写天游峰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3.交流所画语句,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以下句子:(1)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天游峰的险?天游峰如此险峻,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2)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一层楼大概有多少级台阶?一千八百多级相当于爬多少层的楼?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使游客怎样?三、由峰到人,感悟自信豁达1.作者花了这么多的笔墨写天游峰的险峻,目的是什么?2.品味描写扫路人的句子。(1)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从“精瘦”“褪色”“运动鞋”“炯炯有神”等词中体会到什么?这两句话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的呢?(2)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七十岁的高龄,令游客望而生畏的天游峰,他每天爬上爬下到底累不累?那他为什么连说两个“不累”?【设计意图:扣住“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来体会老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自己本职工作,工作虽累,却乐观豁达地去对待。】(3)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我能舍得走吗?”是什么句?改成陈述句怎么说,反问句更能说明什么?你能悠然地读一读老人的话吗?3.正是这样一位悠然、自信、豁达的老人才会爽朗地说出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齐读)4.小练笔。 30年后,老人会是什么样的?他们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学习文中抓住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人物的方法,续写30年后两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