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复习_第1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_第2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_第3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_第4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下载 初初 中中 物物 理理 内内 部部 资资 料料 目目 录录 欢迎下载 专题一专题一 声现象声现象_ 专题二专题二 光现象光现象_ 专题三专题三 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其应用_ 专题四专题四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_ 专题五专题五 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_ 专题六专题六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_ 专题七专题七 电功率电功率_ 专题八专题八 电与磁电与磁_ 专题九专题九 信息的传递信息的传递_ 专题十专题十 多彩的物质世界多彩的物质世界_ 专题十一专题十一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_ 专题十二专题十二 力和机械力和机械_ 专题十三专题十三 压强和浮力压强和浮力_ 专题十四专题十四 功和机械能功和机械能_ 专题十五专题十五 热和能热和能_ 专题十六专题十六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与可持续发展_ 专题十七专题十七 作图题作图题_ 专题十八专题十八 测量物质的密度测量物质的密度_ 专题十九专题十九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_ 专题二十专题二十 实验实验_ 专题二十一专题二十一 图像题图像题_ 中考物理考前指导中考物理考前指导_ 中考物理试卷五类题型解答提示中考物理试卷五类题型解答提示_ 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_ 欢迎下载 专题一专题一 声现象声现象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声音的产生 传播条件 传播形式 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声音的感知过程 音调:决定因素 响度:决定因素 音色:决定因素 来源和危害 定义 防治 声传递信息 声传递能量 【知识概述知识概述】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 P13 图 1.1-1 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 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练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 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 20-20000 次/秒之间。 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这里的“吼” 、 “叫” “咆哮”的声源分别 是空气、马、黄河水。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 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 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练习:P14 图 1.1-4 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 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 3108 m/s。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合 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0m/s。 练习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 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 3 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声音的传播规律 声音的特性 噪音 声音的利用 声 现 象 欢迎下载 。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 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 (当时空气 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 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 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人 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 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 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 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 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则发 声点距物体 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 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 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 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 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 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 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 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 Hz 。 练习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 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 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 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欢迎下载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 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噪声强弱的表示: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 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 4超声波和次声波:一般地说,振动频率在 20 Hz 到 20 000 Hz 之间的波人类是可以听到的,称为声波 20 Hz 以下和 20 000 Hz 以上分别属于次声波和超声波的范围,人耳是不能听到的在声波范围内,随着频率的 增加音调由低变高,但是在不同频段,人耳的感受力并不一致一般情况下,音频在 1 000 Hz 以下,随着频 率的降低,听觉会逐渐迟钝因此,人耳对低频噪声较容易忍受,而对高频噪声则感觉较敏锐,耐受力差若 长期生活在偏高频率的巨响环境中,会引起耳朵部分受损或严重失聪 5、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五、声的利用 1、声音中含有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 2、回声:回声定位 3、声音中含有能量:超声波除结石,城市噪声中声能的开发(研究中) 。 【例题精讲例题精讲】 考点一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 例一、 (08 江苏无锡)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例二、 (08 江苏扬州)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 的。我们能分别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 考点二考点二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 例一、(2008黄冈黄冈)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 ,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 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欢迎下载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例二、 (08 甘肃天水)2008 年汶川大地震使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 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 ( ) A 大声呼救 B 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 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营救 D 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例三、(08资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 B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下雨时搜救人员很难听清废墟中幸存者微弱的呼救声,说明幸存者的呼救声是噪声 D.“帐篷城,里的小王用纸团塞着耳朵睡觉,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例四、 (08 四川攀枝花)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A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戴上防噪声耳塞 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 考点三考点三 乐音的特征乐音的特征 例一、 (08 湖北十堰)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 8.0 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 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 种性质?( C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例二、(08 厦门)如图 l 是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 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C )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考点四考点四 噪声噪声 例题一、(08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 80 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 环境中( A ) 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 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 例题二、(08 山东临沂)下面列出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可以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B ) A.城市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B.在嘈杂环境中居住的居民,安装双层玻璃 C.超车时,超车司机鸣喇叭 D.张聪同学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量开得很大 考点五考点五 超声波与次声波超声波与次声波 例题一、(08 湖北恩施)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 8.0 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 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1HZ100HZ;在 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欢迎下载 A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 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 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 例题二、 (08 四川内江)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 8.0 级强烈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 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 “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 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 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考点五、综合型考点五、综合型 例一、(08 河南)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振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例二、(08 湖北襄樊)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随堂练习随堂练习】 1.有一根长 100 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A 一次回声 B 两次回声 C 三次回声 D 四次回声 2、 (06 江苏常州)刚竣工的三峡大坝经过超声波检测,无一结构性裂缝。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 不能察觉,原因是超声波( )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3、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A 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 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 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 看到最先起炮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4、 (08 江苏连云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 ,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5、(08 江苏南京)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欢迎下载 D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 ,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6、 (08 江苏盐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7、 (08 年大连市)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8、 (08 宜昌)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来辨别某人的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二、填空题 1、 (06 河南)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的琴声是靠 振动产生的,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传 播的。演奏前,演员们常常要调节一下琴弦(拧紧或放松) ,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 。 2、 (06 江苏)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震耳欲聋” ,这是指声音的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 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3、 (08 江苏淮安)手机是通过_传递信息的,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悉人的声音,这是 根据声音的_判断的,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 MP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_,若长此以往会使听力下降,有害健康 4、 (08 湖南衡阳)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 声振动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 【素质训练素质训练】 (时间 60 分钟,总分 70 分) 一、填空题(每空一、填空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 1、 (08 江苏南京)如图 19 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 lm 长 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 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 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 2 2、 (08 江苏南通)我们听到的锣鼓声是通过_传入耳中,我们主要是根据_(选填“音调” 、 “音 色”或“响度”)来辨别锣声和鼓声的 3 3、 (08 江苏泰州)如图 8 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 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产生的;显著改变 欢迎下载 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 、 “音调” 或“音色” ) 3 3、 (08 年大连市)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 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不同。 4 4、 (08 辽宁沈阳市)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 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 l 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 _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填“音调、响 度、音色” )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5 5、 (08 甘肃嘉峪关)乐音有三个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 耳欲聋” ,这是指它的 很大;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 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这主要是根据 来判断的。 6 6、 (08 甘肃天水)医生给孕妇做 B 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7 7、 (08 年黑龙江鹤岗)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 80 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 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 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8 8、 (08 山西太原)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_的一种救援装备。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 _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以利尽早营救。 9 9、 (08 湖南怀化)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而产生的,我们能区分长笛和钢琴的声音,是因为两者的 _不同. 二、选择题二、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242 分分) ) 1 1、 (08 湖北孝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声音的大小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D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2 2、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 3、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振幅不同 4 4、 (08 广西钦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都伴有振动现象 B.音调、响度和频率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C.声不能在气体、液体中传播 D.在教室周围植树不能控制噪声 5 5、 (08 海南)小王和小强练习敲鼓,小王大力敲,小强用较小的力敲,鼓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6 6、 (08 湖北荆门)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 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 欢迎下载 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 7 7、 (08 内蒙古通辽)嗓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 之相同的是( ) A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B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 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8 8、 (08 山东威海)当喇叭里响起“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时,小伟和小明齐声说:“是韦唯在 演唱。 ”他们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 音调不同 响度不同 音色不同 频率不同 9 9、 (山东淄博)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 ,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1010、 (08 郴州市)看电视时,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按键能改变电视机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传播速度 1111、 (08 湖南怀化) “神六”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 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1212、 (08 湘西)有关声音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快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人耳能直接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 1313、 (08 湖北罗田一中)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1414、(08 浙江杭州)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 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 最没有可能的是( ) A碳-14 测定B声波探测C电磁波探测D红外线探测 1515、 (08 乐山)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1616、(08 山东烟台)图 1 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欢迎下载 1717、 (08 广安)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能够听到 20HZ20000HZ 的声音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 音 C.雷声的响度比人声的响度大得多 D.声音传播的速度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快 1818、 (08 黄石)如图 4 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 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驻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求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919、 (08 河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手机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减小噪声 C电磁波与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2020、 (08 湖北武汉)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 2121、 (08 山东枣庄)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地震造成数万人员伤亡,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往往对人 体健康有害,次声波的特点是( ) A、频率高,人耳听不到 B、频率高,人耳能听到 C、频率低,人耳能听到 D、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三、探究实验(共三、探究实验(共 8 8 分)分) 1 1、 (08 北京密云)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 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发出声音。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既 可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 变小。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实验(选填“甲”或“乙” ) 。 (2 分) 2 2、 (08 福建泉州) (2 分)如图 14 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 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3 3、 (08 福建三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见水花四溅,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 欢迎下载 音叉在_;手拍桌子时会感觉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的。 (4 分) 专题二专题二 光现象光现象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光源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特点、光速 实例及应用 色光 颜料 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 定义 规律现象基本知识 凸透镜 对光的作用 成像规律及应用 透镜凹透镜基本知识 红外线 对光的作用 紫外线 【知识概述知识概述】 1 1介质、光源、像介质、光源、像 (1)介质:传播光的物质叫做介质 (2)光源: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 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3)像:发光点发出的光,经过光学器件后的会聚点叫发光点的像像分实像和虚像: 实像 发光点发出的光,经反射(或折射)后的会聚点;能呈现在光屏上 颜色 光 现 象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看不见的光 欢迎下载 虚像 发光点发出的光经反射(或折射) 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2 2光的传播光的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如果是两种不同介质或同种介质但密度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是会发生 变化的如光的反射和折射 (2)应用 激光准直。 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 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 2 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 3 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 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3)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 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 中光速的 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 2/3,其他介质中光速要小。 3 3光的反射光的反射 反射规律的内容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定律可以表述为:“三线共一面,法线居中,角相等 ” (1)光的反射规律指出了发生光的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前弄清一点、二角、三线的涵 义 一点:指入射点,用字母“O”表示 二角:指入射角和反射角,入射角指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三线: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法线是通过入射点作的垂直于反射面的虚线,这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 便而引入的,没有具体的含义,但在确定人射角、反射角时法线却是关键,因为反射角和入射角是指光线与法 线的夹角。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一束平行光射到镜子、平静的水面等,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如果平行光射到 粗糙不平的表面上,那么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无论是镜面反射还 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射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1 2 3 欢迎下载 注意: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即使在发生漫反射时,每一条光线还是遵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即使在发生漫反射时,每一条光线还是遵 守反射定律的。守反射定律的。 (3)平面镜 1 1、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 虚像。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物大小相等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 2、 “正立” “等大” “虚象” “像、物关于镜面对称 3 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4 4、作用:成像、 改变光路 5 5、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4)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 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4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 ,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海市蜃楼,鱼缸中的水变浅了等。 5光的色散光的色散 (1)色散现象 太阳发出的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纸屏上形成彩色光带,叫做光谱。彩色光带的颜 色按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表明,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通过棱镜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复色光分解单色光的现象,叫做 光的色散。 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实验中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 通过棱镜的折射,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单色光 凹面镜 凸面镜 欢迎下载 (2)物体的颜色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物体呈现黑色,说 明它能吸收各种颜色的光物体呈现白色,表明它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3)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颜料的三原色。 6 6透镜透镜 (1)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2)凹透镜与凸透镜都是利用光的折射,区别是:结构上,前者是中间薄边缘厚,后者是中间厚边缘薄;前 者对平行人射光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焦点(虚焦点),后者对平行入射光折射后会聚,并会 聚于焦点(实焦点);前者永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后者能成实像(物距大于焦距时)也能成虚像(物距小于焦 距,所成虚像是正立、放大的) (3)焦点、光轴、焦距 光轴:通过光心的直线叫透镜的副光轴 其中有一一条特殊的既过光心又过透镜两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 F,F 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平行 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 F,F 点叫做凹透镜的焦 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焦距:透镜的焦点与光心的距离叫做透镜的焦距,记作 f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所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有放大的像也有缩小的像;有正立的像也有倒立的像像的实、虚、 大、小、正、倒皆决定于物的位置设物与凸透镜距离为 u,像与凸透镜距离为 v,凸透镜焦距为 f。 7 7眼睛与视力矫正眼睛与视力矫正 (1)人眼的构造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眼睛通 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也就是改变凸透镜的焦距,从而使像恰好成在视网膜上 (2)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比正常眼睛凸得更厉害所致,所以应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来调节。 (3)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比正常眼睛稍平坦一些,所以应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来调节。 8 8神奇的神奇的“眼睛眼睛” (1)放大镜: 放大镜下呈现的是物体放大的虚像,物体应放在放大镜焦点以内才合适物体距离凸透镜越 近,所成的像越小 (2)显微镜: 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这个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目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也就是经过了两次放大作用 (3)望远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 放大 (4)照相机: 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道理要使所成的像变大,应使物体靠近镜头,同时拉大暗 箱距离 欢迎下载 O M A B 图乙 60 O 30 30 A B M N EF (5)投影仪: 投影片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像,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平面镜的 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9 9光污染光污染 【例题精讲例题精讲】 例例 1 1、百米赛跑是计时员为什么一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按动秒表,而不是等听发令枪的枪声计时? 答:答: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340m/s,当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计时员耳朵里,时间差不多已过了 0.3s,这 样的计时,当然不正确,误差较大,而光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火光传播到终点的时间只有 3.310-7s,不会影响计时的正确性。 例例2 2、 (08湖南衡阳)右图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 缀了无数白色 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 值盛夏,“镀点”能改 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 馆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例例3 3、 (08湖北罗田一中水)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例例4 4、(08乌鲁木齐)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 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 实像,距离变大 实像,距离变小 虚像,距离变小 虚像,距离变大 例例 5 5、如图甲所示,A、B 两点在平面镜前,现在要使 A 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 B 点,试用作图法求 出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入射点。 解:解: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找出 A 点在镜中的像,如图乙所示,过 A 点作镜面的 垂线,交镜面于 M 点,并延长至 A使 AMAM,则 A点为 A 的像,连接 AB 交平面 镜反射面于 O,则 O 点就是光线射到平面镜的入射点。 例例 6 6、如图所示 MN 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一束光线射到 MN 面 O 处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入射角、折射 角各是多少?MN 的右方是什么物质? 解:解:过 O 点作 MN 的垂线 EF 即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AO、OB 和 OC 分别是入 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则入射角AOE=60,折射角COF=30。因为折射角小 欢迎下载 s s 于入射角,所以光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故 MN 的右侧是空气。 例例 7 7、在杯子里放一枚分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好看不到分币为止,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 置不变,慢慢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将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解:解:开始注水入杯时,将看不见硬币,当水面升高到一定高度时,分币又能够看见了。 如图,当倒入水以后,分币上一点 S 发出的光线射向水面时,在水面升高到一定高度时,从 S 点发出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能够从杯的边缘射出,而且恰好又能射到人的眼里,这时人眼 就可以看得见分币。人眼看到的 S点比 S 点的位置高,所以人看到水中分币的像在分币的上方。 例例 8 8、幻灯的幻灯片和透镜的距离大约在 1530 厘米之间变动,为了能在屏上得到放大的实像,现有焦距为 fA=6 厘米,fB=15 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