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水调歌头优秀教案 1、培养学生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3、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2、通过感悟本词情景交融的意境,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 2)诵读品味法。 2、教具准备:电脑、PPT课件等。 3、教时安排:1教时。 1、唤起体验 (出示明月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师: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 (出示李白、王建、张九龄等人的关于明月的诗句)(请学生齐读) 引发问题:见到明月就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那么中秋的明月又会添置什么样的情愫呢? 引导学生探讨交流“月圆人团圆” 引发问题:如果在中秋团圆时节,你和亲人不能相聚,你会如何呢? 引导学生理解“离人”情怀。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它将围绕月亮身我们诉说什么。 2、明确学习目标与作者情况(出示相关课件)。 1、听读感知: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词文内容。 2、朗读体会:“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要求: 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 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有情有味地读。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 3、谈谈感受:自由读后,引导学生从苏轼的角度谈谈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教师给予评价。 丙辰年的中秋夜,孤身在密州的苏轼一边饮酒,一边赏月。他端起酒杯,遥问青天: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于是,只好在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我陶醉,清冷的月宫怎么比得上人间! 夜色渐渐的深了,月亮还是那般明亮,他回到了房里准备休息。只见那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又慢慢贴近雕花的窗户,却照得我无法入眠!他想:那可人的月亮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别离的时候又圆又亮?哎!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隐藏、晴天出来,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永久圆全。既然如此,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吧! 1、解读小序,明确“中秋”“达旦”“大醉”“子由”词语的意思。 问题:小序部分有什么作用? 播放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的在百家讲坛的解说视频,帮助理解。 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背景和写作目的怀念弟弟子由。 2、自读词文,思考讨论幻灯片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词文内容,已完成对词内容的理解。 3、品味词句,体会诗情。 1)诵读全词:女生读上半阙,男生读下半阙。(要读出情景交融的意味) 2)找出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够表明作者情感的词句,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并尝试分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点拨。 4、师生共同完成对词文重点语句的理解。 (1)读词的上阕: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播放康震教授的解说视频,辅助理解。 点拨:“我欲乘风归去”,明白的说出了他的这种矛盾的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望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2)读词的下阕: 思考:“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提示:这句话是在责问月亮:你对人不应该有怨恨呀,但你为什么偏偏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又亮又圆呢?词人借此来表达对弟弟子由的深切思念。 以“不关我月,是君_”的句式对应“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句的对话练习,来充分理解怀子由的离愁别绪。 体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师点拨长久与婵娟 引发:好的作品能让我们更好更多地读出自己所思所悟的东西。 通过下列句式说出你的看法与理解千年后你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回音袅袅 我明白 明确:人生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伤悲,在这里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普遍而深刻的道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乐观精神,以及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5、明确:上阕:望月-思归 下阕:责月-怀人 1、加深理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分表达了苏轼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为千古的名句。请大家再读一读苏轼的其它两首写给兄弟子由的诗,再次体会兄弟二人深切的情感。 幻灯片出示苏轼的阳关曲中秋和西江月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读一读,感受苏轼那“天涯同一月,相思两地情”的深厚兄弟情怀。 2、归纳小结。 幻灯片出示小结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全词作小结。教师点拨并板书词文总结。 3、音乐欣赏。 播放王菲演唱的“千里共婵娟”,在优美的乐声中再次体会词文所表达的情怀。五、结束语: 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苏轼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遇,我们都能从心底生发出一个真诚的声音:“永远的明月,永远的苏轼!” 下课,同学们再见! 1、师: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啊,好诗多在明月中。同学们在抬头赏月之时,想起哪些古代诗人们写到的月亮的诗句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说了这么多,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他将围绕月亮身我们诉说什么。 2、了解苏轼 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他的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他的词,境界开阔,想象奇特,在宋词中有关特殊的地位,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水更是不同寻常,清代词评家胡仔是这样评价的。(投影出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他的作品犹如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使其他花朵失去了光彩。 1、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 2、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介绍词牌名:水调歌头。 3、小组间共同讨论,疏通全文(逐字逐句) 教师预设穿插问题: 解读从小序入手,问词中借月亮来抒怀作者怎样的情怀。读懂怀子由的思念之情,(补充写作背景及作者与子由兄弟情深的与词作) 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是在理解词境理解词意之后。 (一)上阕对月抒怀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作者把酒问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愿望? 望月痛饮,向往飞升 2天上与人间、幻想与现实的比较,使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解决出世与入世的内心矛盾,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说明苏轼原来胸有大志,在朝做官,由于党派相争,受到排挤,才离开京城出任地方官。由于厌倦朝廷勾心斗角的党派之争;感慨于自我的失意和屈没以及尘世的冷暖炎凉,才有超尘“出世”之幻想。 但毕竟“高处不胜寒”,暖意在人间。即使离开朝廷,为官一方,也同仍然可以为国出力,同样能享受人生的许多美好。于是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坚定了“入世”的决心,月下翩翩起舞,心灵自我解脱。 (二)下阕望月怀人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未见,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怎样? 苦闷、惆怅、孤独、不无忧伤 2、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坦荡;面对兄弟久别,作者如何化解离别之忧? 以理化情,解决了情感和理智之间的矛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了美好的人生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说明三个问题讨论关注点:知人论世、以意会境 (三)上下阕是怎样相联贯通的?艺术上有何特点? 借助想象和联想。明月的光明皎洁与心灵的豁达开朗两相契合,达到情景理的交融。 师:好了,体会了作者的感情之后,让我们来共同欣赏邓丽君演唱这首但愿人长久,再去品味一下词人苏轼那种乐观豁达的胸襟和中秋之夜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播放歌曲) 1、 中秋之夜,妈妈思念在外上学的哥哥,你会用水调歌头中哪句话劝慰她?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 离家在外,你会用水调歌头中的哪句话表达你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祝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古代诗歌仍具有现代人生的参照借鉴价值。 引进新闻材料:“9月20日,26岁的衡阳籍博士生孟懿在就其读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跳楼身亡。9与11日,孟懿的父亲在上海公布了孩子的遗书,在遗书中,孟懿坦言自杀的原因是:“厌世,想偷懒,精神抑郁。”这则消息说明什么?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七八九,不能没有乐观旷达的襟怀。你人生中有过不如意的的事吗?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你应该怎样做呢? 1. 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 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3. 背诵这首诗。 1. 配乐范读、打拍朗诵、足踏朗诵,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 2. 利用“主题”来建构以中秋月亮为题材的诗词从而学会对诗词的对比、区分与整合。 3. 古诗四步教学法:知诗-诵诗-析诗-品诗。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终背诵。 通过再现诗的意境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以次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创造,沟通课内外,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1. 诵读法 2. 情景教学法 3. 讨论点拨法 4. 古诗四步教学法 1. 朗读理解 2. 小组合作 3. 发挥想象 春江花月夜磁带、多媒体课件、明月几时有歌曲磁带、水调歌头书法作品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极富浪漫色彩的,它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勾新月会让人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生活,在月亮身上,文人们寄托了很多憧憬、很多情感,同学们能调动积累,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关明月的诗句吗?(学生回答)那么苏轼仰望明月,他会联想到什么呢? (1.)教师范读全词(配以春江花月夜),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 提示重点字读音(多媒体出字) 阙(que)琼(qiong)绮(qi)胜(sheng) (2.)手打拍朗读、足踏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要求: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 (3.)抽生读,配乐。 要求:字正腔圆,正确断句 (4.)分男女生分上下阙读 要求:抑扬顿挫,略带感情 (1.)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提供背景,学生参考助读资料 (2.)教师设计相关问题,知道学生解读诗意 a.词的上下两阙主要写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 b.上阙中哪两个字最能体会作者对明月的向往?哪两个字又最能体现作者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又是哪两个字把苏轼带回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体会作者感情起伏 c.下阙中由中秋圆月联想到什么?哪两个字最能突出月圆人不圆的忧伤情怀?又是哪两个字把笔锋一转,聊以宽慰,富有哲理?哪两个字又最能体现作者豁达乐观的情怀? d.上下阙的联系何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并作补充讲解 我欲 何似 上阙:饮酒问月幻想上天- 热爱人间 身世之感 又恐 无眠 但愿 下阙:月圆人离难眠怀弟-美好祝愿 思弟之情 难全 (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意境 教师利用音乐烘托,多媒体画面激发兴趣,散文描述来激发学生想象,并带领学生进入意境 (2.)(学生活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自述眼前画面,师生互相补充完整 (3.)问: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那些词句上? (学生活动)学生畅谈对这一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1. 赏析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教师培训内容课件
- 泉州银行笔试试题及答案
- (新)2025年急救相关知识考试题库有完整答案
- 智慧树知道网课《物流信息系统(云南财经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招商银行深圳市宝安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平安银行广州市越秀区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民生银行福州市仓山区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平安银行厦门市湖里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民生银行潍坊市高密市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民生银行天津市东丽区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幼儿园大班数学:《层级分类》 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情况报告
- 涉河建设项目审查管理体会及探讨课件-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及建设方案审查技术标准课件
- DB44∕T 1168-2013 轮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
- 世界汽车工业课件
- 单层工业厂房设计(全部)PPT课件.ppt
- 第二章_平面机构的平衡
- elements-of-communication
-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 校运动会安全教育课件(PPT33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