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纵题库_第1页
船舶操纵题库_第2页
船舶操纵题库_第3页
船舶操纵题库_第4页
船舶操纵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船舶操作第一章1.船舶旋回运动中,漂角越大,_A_。A速降加剧,转心前移 B速降加剧,转心后移C速降减轻,转心前移 D速降减轻,转心后移2.船舶满舵旋回中反移量的大小主要与_A_有关。A舵角和排水量 B舵角和船速C船速和操舵速度 D船速和排水量3.船舶旋回中的漂角一般是指_B_。A船首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B重心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C船尾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D转心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4.船舶旋回中,_A_轨迹的切线与船首尾线的夹角称为漂角。A重心 B转心 C中心 D浮心5.船舶旋回中,首尾线上各点的漂角的分布情况有以下特点_C_。A在转心处的值最大 B在重心处的值最大C在转心处的值最小 D在船尾处的值最小6.船舶旋回中,首尾线上漂角为0的点在_C_。A船首处 B重心处C转心处 D船尾处7.船舶旋回运动中,船尾处的运动参数具有哪些特点_D_。A漂角为零,线速度最小 B漂角为零,线速度最大C漂角最大,线速度最小 D漂角最大,线速度最大8.船舶作舵旋回时,漂角在船舶首尾线上分布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_A_。A船尾处、重心处、转心处 B重心处、船尾处、转心处C转心处、船尾处、重心处 D船尾处、转心处、重心处9.船舶旋回过程中,漂角的值_A_。A在转舵阶段较小,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大B在转舵阶段较小,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小,且相等C在转舵阶段较大,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小D在转舵阶段较大,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大,且相等10.船舶在旋回运动中,漂角在_C_最大。A转心处 B重心处 C船尾端 D船首端11.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转舵阶段的_A_。A转向角速度较小,角加速度较大 B转向角速度较小,角加速度较小C转向角速度较大,角加速度较大 D转向角速度较大,角加速度较小12.船舶旋回过程中,漂角越大,_B_。A旋回性越差;旋回直径越大 B旋回性越好;旋回直径越小C追随性越差;旋回直径越大 D追随性越好;旋回直径越小13.船舶旋回过程中的反移量是由_A_。A舵力横向分量和船体水动力横向分量造成的B舵力纵向分量和船体水动力横向分量造成的C舵力横向分量和船体水动力纵向分量造成的D舵力纵向分量和船体水动力纵向分量造成的14.船舶旋回中,随着漂角的逐渐增大,旋回半径和转心的变化情况为_A_。A旋回半径减小,转心前移 B旋回半径减小,转心后移C旋回半径增大,转心前移 D旋回半径增大,转心后移15.船舶旋回中,随着漂角的逐渐增大,速降和横倾角的变化情况为_C_。A速降减小,横倾角减小 B速降减小,横倾角减小C速降增大,横倾角增大 D速降增大,横倾角增大16.船舶做旋回运动过程中,漂角越小,_C_。A速降加剧,横倾增大 B速降加剧,横倾减小C速降减轻,横倾减小 D速降减轻,横倾增大;17.一般商船满舵旋回中,重心G处的漂角一般约在_B_之间。A210 B315 C520 D83018.转心P是指_B_。A旋回中船体所受水动力的作用中心 B旋回轨迹的曲率中心至船舶首尾线的垂足C旋回轨迹的中心 D旋回中船体上漂角最大的一点19.船舶旋回过程中,转心位置约_B_。A位于首柱后1/31/2船长处 B位于首柱后1/51/3船长处C位于首柱后1/71/4船长处 D位于首柱后1/81/5船长处20.船舶旋回过程中,转心位置_C_。A在转舵阶段和过渡阶段不变,在定常旋回阶段不变B在转舵阶段和过渡阶段变化,在定常旋回阶段变化C在转舵阶段和过渡阶段变化,在定常旋回阶段不变D在转舵阶段和过渡阶段不变,在定常旋回阶段变化21.船舶旋回运动中,在转心P处的_B_。A漂角为最大,横向速度为最大 B漂角为0,横向移速度为0C漂角为最大,横向速度为0 D漂角为0,横向速度为最大22.船舶旋回运动中,转心P处的运动参数具有哪些特点_A_。A横向速度为0,切线速度最小 B横向速度最大,切线速度最大C横向速度为0,切线速度最大 D横向速度最大,切线速度最小23.船舶旋回过程中,漂角越大,_C_。A船尾向操舵一侧偏转幅度越大 B船尾向操舵相反一侧偏转幅度越小C船首向操舵一侧偏转幅度越大 D船首向操舵相反一侧偏转幅度越小24.一般商船在旋回过程中,航向角改变90时的进距(Ad)约为(DT为旋回初径)_C_。A1.01.5DT B0.81.2DT C0.61.2DT D0.81.5DT25.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转舵阶段的_B_。A横移速度较小,横移加速度较小 B横移速度较小,横移加速度较大C横移速度较大,横移加速度较大 D横移速度较大,横移加速度较小26.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过渡阶段的_C_。A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常量 B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C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 D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常量27.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过渡阶段的_C_。A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常量 B转向角速度为常量,角加速度为变量C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变量 D转向角速度为常量,角加速度为常量28.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定常旋回阶段的_D_。A转向角速度为常量,角加速度为变量B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0C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变量D转向角速度为常量,角加速度为029.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定常旋回阶段的_D_。A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B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0C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D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030.船舶旋回中,航向角变化约_C_时,船舶开始进入定常旋回阶段。A90 B180 C270 D36031.船舶操舵后,在转舵阶段将_A_。A出现速度降低、向转舵一侧横倾现象B出现速度降低、向转舵相反一侧横倾现象C出现速度增大、向转舵一侧横倾现象D出现速度增大、向转舵相反一侧横倾现象32.船舶以一定的速度直航中操一定的舵角并保持之,船舶进入回转运动的性能称为_B_。A船舶的保向性能 B船舶的旋回性能C船舶的变速性能 D船舶的改向性能33.旋回圈是指直航中的船舶操左(或右)满舵后_B_。A船尾端描绘的轨迹 B重心描绘的轨迹C转心P描绘的轨迹 D船首端描绘的轨迹34.船舶满舵旋回过程中,_B_。A当转向角达到约半个罗经点左右时,反移量最大B当转向角达到约1个罗经点左右时,反移量最大C当转向角达到约2个罗经点左右时,反移量最大D当转向角达到约3个罗经点左右时,反移量最大35.船舶旋回圈中的进距是指_B_。A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C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D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36.满载船舶满舵旋回时的最大反移量_A_。A约为船长的1%左右 B约为船长的2%左右C约为船长的3%左右 D约为船长的4%左右37.船舶旋回圈中的横距是指_A_。A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C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D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38.一般商船在旋回过程中,船舶转向90时的横距(Tr)约为(DT为旋回初径)_C_。A0.3DT B0.4DT C0.5DT D0.6DT39.船舶旋回圈中的旋回初径是指_C_。A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C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D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40.船舶旋回圈中的旋回初径一般为_B_。A24倍船长 B36倍船长 C46倍船长 D57倍船长41.船舶旋回圈中的旋回直径是指_D_。A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C自操舵起,至角速度达到最大时,旋回圈的直径D自操舵起,至角速度达到常量时,旋回圈的直径42.船舶旋回圈中的旋回直径一般约为旋回初径的_C_。A0.40.6倍 B0.60.8倍 C0.91.2倍 D1.21.5倍43.船舶旋回过程中的反移量是指_A_。A自操舵起,其重心向转舵相反一侧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自操舵起,其船尾向转舵相反一侧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C自操舵起,其重心向转舵一侧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D自操舵起,其船尾向转舵一侧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44.船舶在旋回运动过程中,其首、尾转动情况为_B_。A船首向操舵相反一侧转动,船尾向操舵一侧转动B船首向操舵一侧转动,船尾向操舵相反一侧转动C船首向操舵一侧转动,船尾向操舵一侧转动D船首向操舵相反一侧转动,船尾向操舵相反一侧转动45.船舶在旋回运动过程中,其首、尾转动量的大小与重心旋回轨迹相比较,_B_。A船首比船尾向操舵相反一侧转动量大 B船尾比船首向操舵相反一侧转动量大C船首比船尾向操舵一侧转动量大 D船尾比船首向操舵一侧转动量大46.船舶旋回360所需要的时间与下述哪一因素最密切_A_。A排水量 B纵倾 C横倾 D船长47.驾驶台展示的船舶操纵性资料中,其旋回圈_D_。A是船舶全速直航操20舵角后重心描绘的轨迹B是船舶半速直航操满舵后重心描绘的轨迹C是船舶半速直航操20舵角后重心描绘的轨迹D是船舶全速直航操满舵后重心描绘的轨迹48.追随性差、旋回性好的船舶在旋回中_B_。A进距大,横距也大 B进距大,横距小 C进距小,横距也小 D进距小,横距大49.船舶旋回时间是指_D_。A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90所用的时间B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180所用的时间C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270所用的时间D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360所用的时间50.一般商船,其船速对相对旋回初径DT/L和旋回时间的影响是_B_。A船速越高,DT/L越大,旋回所需时间变化不大B船速越高,DT/L受影响不大,旋回所需时间缩短C船速越低,DT/L越大,旋回所需时间变化不大D船速越低,DT/L受影响不大,旋回所需时间缩短51.船速对旋回初径的影响为_B_。A船速提高,旋回初径将稍微变小B船速提高,旋回初径将稍微变大C船速提高,旋回初径将明显变小D船速提高,旋回初径将明显变大52.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一船舶满载和轻载在旋回运动中比较,_A_。A满载时进距大,反移量小 B满载时进距小,反移量大C轻载时进距和反移量都大 D轻载时进距和反移量都小53.船舶在旋回时,操舵速度越快,_C_。A旋回直径越小 B旋回初径越小C进距越小 D横距越小54.若外界条件相同,同一船舶旋回时_D_。A满载时进距大,旋回初径小 B满载时进距小,旋回初径大C轻载时进距和旋回初径均大 D轻载时进距和旋回初径均小55.影响船舶在静水中的操纵性的因素包括_A_。.船型;.尺度;.主机;.舵;.船速。A B,C, D56.影响船舶的操纵性的因素包括_D_。.车;.舵;.船型;.船速;.吃水;.风;.流;.水深;.船员的操纵技能。A B,C D57.一般来说,_D_追随性较好,旋回性也较好。A杂货船 B散货船 C大型油船 D拖船58.在相同舵角下,方形系数CB对相对旋回初径DT/L的影响是_A_。ACB越小,DT/L越大 BCB越小,DT/L越小CCB越大,DT/L越大 DCB中等,DT/L最小59.追随性好、旋回性差的船舶在旋回中_D_。A进距大,横距也大 B进距大,横距小C进距小,横距也小 D进距小,横距大60.船舶首倾时,在水域宽敞和深水中,其_B_。A旋回圈变小,舵效变好 B旋回圈变小,舵效变差C旋回圈变大,舵效变好 D旋回圈变大,舵效变差61.追随性差、旋回性也差的船舶在旋回中_A_。A进距大,横距也大 B进距大,横距小C进距小,横距也小 D进距小,横距大62.船舶旋回滞后距离与哪些参数有关_A_。A船速,追随性和转舵时间 B船速,旋回性和转舵时间C船长,旋回性和转舵时间 D船宽,旋回性和转舵时间63.低速直航前进中的船舶,当存在横倾时,_B_。A在首波峰压力转矩的作用下,船首向低舷一侧偏转B在阻力和推力转矩的作用下,船首向低舷一侧偏转C在首波峰压力转矩的作用下,船首向高舷一侧偏转D在阻力和推力转矩的作用下,船首向高舷一侧偏转64.两船在海上对遇采取转向避让,转舵时机最迟应在_D_。A相距4倍船长以外 B相距两船长度之和的4倍以外C相距两船横距之和以外 D相距两船进距之和以外65.已知船舶的旋回初径的大小,就可知道船舶在狭窄水域只用满舵使船作_C_。A90转向所需范围的大小 B120转向所需范围的大小C180转向所需范围的大小 D360转向所需范围的大小66.下列哪一种船舶的旋回直径可能最大_A_。A大型油船 B散货船C集装箱船 D滚装船67.船舶航行中,突然发现有人落水,为了防止船舶和螺旋桨对落水者造成伤害,应立即怎样操纵船舶_C_。A向落水者相反一舷操满舵,并停车 B向落水者相反一舷操满舵,并加速C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并停车 D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并加速68.船舶航行中,突然在船首右前方近距离发现障碍物,应如何操纵船舶避离_D_。A立即操右满舵,待船首避离后,再操左满舵,使船尾避离B立即操右满舵,待船首避离后,保持右满舵,使船尾避离C立即操左满舵,待船首避离后,保持左满舵,使船尾避离D立即操左满舵,待船首避离后,再操右满舵,使船尾避离69.船舶改向时的新航向距离_A_。A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有关,与船速成正比B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有关,与船速成反比C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无关,与船速成反比D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无关,与船速成正比70.船舶改向时的新航向距离_D_。A与转向角和舵角无关,与船速成正比 B与转向角和舵角无关,与船速成反比C与转向角和舵角有关,与船速成反比 D与转向角和舵角有关,与船速成正比71.追随性好、旋回性也好的船舶在旋回中_C_。A进距大,横距也大 B进距大,横距小C进距小,横距也小 D进距小,横距大72.船舶旋回中,定常外倾角与船速VS和初稳性高度GM等有关,当_B_时,定常外倾角将越大。AVS越小、GM越小 BVS越大、GM越小CVS越小、GM越大 DVS越大、GM越大73.船在狭水道转向前,如果不在本船的_C_前转舵,就无法顺利进入新航向。A反移量 B最大进距C新航向距离 D旋回横距74.船舶全速满舵旋回一周所用时间与排水量有关,_A_。A超大型船需时约比万吨船几乎增加1倍B超大型船需时约比万吨船几乎增加2倍C超大型船需时约比万吨船几乎增加3倍D超大型船需时约比万吨船几乎增加4倍;75.船舶在旋回中的降速主要是由于_B_。A大舵角的舵阻力增大、斜航中船体阻力减小造成的B大舵角的舵阻力增大、斜航中船体阻力增大造成的C大舵角的舵阻力减小、斜航中船体阻力减小造成的D大舵角的舵阻力减小、斜航中船体阻力增大造成的76.船舶在旋回中的降速主要是由于_C_。A斜航中船体阻力减小、推进器效率降低造成的B斜航中船体阻力减小、推进器效率提高造成的C斜航中船体阻力增大、推进器效率降低造成的D斜航中船体阻力增大、推进器效率提高造成的77.船舶在旋回中的降速主要是由于_A_。A大舵角的舵阻力增大、推进器效率降低造成的B大舵角的舵阻力减小、推进器效率降低造成的C大舵角的舵阻力减小、推进器效率提高造成的D大舵角的舵阻力增大、推进器效率提高造成的78.船舶在旋回中的降速值_B_。A可达直航速度的1/51/3 B可达直航速度的1/41/2C可达直航速度的1/32/3 D可达直航速度的1/23/479.旋回运动中船舶产生横倾,作用在船体上的横倾力矩包括_A_。A舵横向力矩、船体水动力横向力矩和旋回运动离心力矩B舵横向力矩和旋回运动离心力矩 C舵横向力矩和船体水动力横向力矩D船体水动力横向力矩和旋回运动离心力矩80.船舶在旋回中出现的定常横倾角_B_。A与船舶定常旋回中的船速成正比,与旋回角速度成反比B与船舶定常旋回中的船速成正比,与旋回角速度成正比C与船舶定常旋回中的船速成反比,与旋回角速度成反比D与船舶定常旋回中的船速成反比,与旋回角速度成正比81.船舶在旋回中出现的定常横倾角_D_。A与船舶初稳性高度成正比,与重心浮心距离成反比B与船舶初稳性高度成正比,与重心浮心距离成正比C与船舶初稳性高度成反比,与重心浮心距离成反比D与船舶初稳性高度成反比,与重心浮心距离成正比82.舵角与舵的高宽比对相对旋回初径DT/L的影响是_A_。A舵角越小、高宽比越小,DT/L越大 B舵角越小、高宽比越大,DT/L越大C舵角越大、高宽比越小,DT/L越大 D舵角越大、高宽比越大,DT/L越大83.船舶旋回中,定常外倾角与旋回初径DT和初稳性高度GM等有关,当_A_时,定常外倾角将越大。ADT越小、GM越小 BDT越大、GM越小CDT越小、GM越大 DDT越大、GM越大84.万吨船全速满舵旋回一周所用时间_C_。A约需4min B约需5min C约需6min D约需7min85.船舶旋回中,定常外倾角与旋回初径DT和船速VS等有关,当_时,定常外倾角将越大_C_。ADT越小;VS越小 BDT越大;VS越小 CDT越小;VS越大 DDT越大;VS越大86.船舶作舵旋回运动时,最大横倾角出现在_B_。A内侧横倾期间 B外侧横倾期间C内侧横倾向外侧横倾过渡时 D速降最大时87.船舶操舵旋回中,在转舵阶段将向_横倾,在定常旋回阶段将向_A_横倾。A转舵一侧;转舵相反一侧 B转舵一侧;转舵一侧C转舵相反一侧;转舵一侧 D转舵相反一侧;转舵相反一侧88.船舶作大舵角快速转向过程中,会产生横倾,倾斜的方向为_C_。A内倾 B外倾C先内倾后外倾 D先外倾后内倾89.船舶在航行中操左满舵进行旋回时,其横倾的情况是_A_。A先左倾后右倾 B先右倾后左倾C始终左倾 D始终右倾90.船舶在航行中操右满舵进行旋回时,其横倾的情况是_B_。A先左倾后右倾 B先右倾后左倾C始终左倾 D始终右倾91.船舶旋回中,随着转头角速度增加,将出现向用舵反侧的外倾,下列哪一种情况,其外倾角将越大_D_。A旋回直径越小、稳性高度GM越小、航速越慢B旋回直径越大、稳性高度GM越小、航速越快C旋回直径越小、稳性高度GM越大、航速越快D旋回直径越小、稳性高度GM越小、航速越快92.下列有关船舶在旋回中转心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_B_。.刚开始旋回时转心在船舶重心稍后;.随着旋回的加剧,转心向船首方向移动;.转心处漂角为零;.漂角大的船,转心更靠前。A BC, D93.有关船舶在旋回中降速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_。.船舶旋回中因舵阻力增加而引起降速;.船舶旋回中因推进器效率下降而引起降速;.相对旋回初径DT/L越小,则旋回中降速越多;.瘦削型货轮比肥大型油轮产生更多旋回降速。A BC, D94.船舶纵倾对相对旋回直径DT/L的影响是_C_。A船舶首倾,且首倾每增加1%L时,DT/L将增加10%左右B船舶首倾,且首倾每增加1%L时,DT/L将增加15%左右C船舶尾倾,且尾倾每增加1%L时,DT/L将增加10%左右D船舶尾倾,且尾倾每增加1%L时,DT/L将增加15%左右95.船舶在旋回中出现的定常横倾角_B_。A与船速的平方成正比,与旋回半径成正比B与船速的平方成正比,与旋回半径成反比C与船速的平方成反比,与旋回半径成反比D与船速的平方成反比,与旋回半径成正比船舶操纵第二章第一节船舶旋回运动中,漂角越大,_A_。A速降加剧,转心前移 B速降加剧,转心后移C速降减轻,转心前移 D速降减轻,转心后移船舶满舵旋回中反移量的大小主要与_A_有关。A舵角和排水量 B舵角和船速C船速和操舵速度 D船速和排水量船舶旋回中的漂角一般是指_B_。A船首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B重心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C船尾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D转心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船舶旋回中,_A_轨迹的切线与船首尾线的夹角称为漂角。A重心 B转心 C中心 D浮心船舶旋回中,首尾线上各点的漂角的分布情况有以下特点_C_。A在转心处的值最大 B在重心处的值最大C在转心处的值最小 D在船尾处的值最小船舶旋回中,首尾线上漂角为0的点在_C_。A船首处 B重心处 C转心处 D船尾处船舶旋回运动中,船尾处的运动参数具有哪些特点_D_。A漂角为零,线速度最小 B漂角为零,线速度最大C漂角最大,线速度最小 D漂角最大,线速度最大船舶作舵旋回时,漂角在船舶首尾线上分布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_A_。A船尾处、重心处、转心处 B重心处、船尾处、转心处C转心处、船尾处、重心处 D船尾处、转心处、重心处船舶旋回过程中,漂角的值_A_。A在转舵阶段较小,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大B在转舵阶段较小,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小,且相等C在转舵阶段较大,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小D在转舵阶段较大,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大,且相等船舶在旋回运动中,漂角在_C_最大。A转心处 B重心处 C船尾端 D船首端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转舵阶段的_A_。A转向角速度较小,角加速度较大 B转向角速度较小,角加速度较小C转向角速度较大,角加速度较大 D转向角速度较大,角加速度较小第一节船舶的推进系数是指_A_。A有效功率与机器功率之比 B机器功率与有效功率之比C有效功率与收到功率之比 D收到功率有效功率与之比船舶测速_B_。A应以稳定转速船速并在深水域和任意测速水域进行B应以稳定转速船速并在深水域和专用测速水域进行C应以稳定转速船速并在浅水域和任意测速水域进行D应以稳定转速船速并在浅水域和专用测速水域进行对于给定的船舶,主机转数不变时,船速越低,则_C_。A滑失越大、推力越小、主机负荷越小B滑失越小、推力越大、主机负荷越小C滑失越大、推力越大、主机负荷越大D滑失越小、推力越小、主机负荷越小对于给定的船舶,船速不变时,螺旋桨转数越低,则_D_。A滑失越大、推力越小、主机负荷越小B滑失越小、推力越大、主机负荷越小C滑失越大、推力越大、主机负荷越大D滑失越小、推力越小、主机负荷越小操纵船舶时,可借助提高螺旋桨的滑失比以增加舵效,这需要_A_。A降低螺旋桨的进速,提高螺旋桨的转速B降低螺旋桨的进速,降低螺旋桨的转速C提高螺旋桨的进速,提高螺旋桨的转速D提高螺旋桨的进速,降低螺旋桨的转速操纵船舶时,可借助提高螺旋桨的滑失比以增加舵效,对于可变螺距螺旋桨船,这需要_A_。A降低螺旋桨的进速,增大螺旋桨的螺距B降低螺旋桨的进速,减小螺旋桨的螺距C提高螺旋桨的进速,增大螺旋桨的螺距D提高螺旋桨的进速,减小螺旋桨的螺距螺旋桨的滑失是指_B_。A理论上前进的速度与船速之差 B理论上前进的速度与螺旋桨进速之差C理论上前进的速度与船速之和 D理论上前进的速度与螺旋桨进速之和船舶螺旋桨的滑失比是指_C_。A滑失与船速之比 B船速与滑失之比C滑失与螺旋桨理论进速之比 D螺旋桨理论进速与滑失之比螺旋桨的滑失越小,则_A_。A推力越小、舵效越差 B推力越大、舵效越好C推力越小、舵效越好 D推力越大、舵效越差螺旋桨的滑失越大,则_B_。A推力越小、舵效越差 B推力越大、舵效越好C推力越小、舵效越好 D推力越大、舵效越差关于滑失的叙述,下述哪项正确_A_。A船舶阻力越大,滑失越大 B海浪越大,滑失越小C船体污底越严重,滑失越小 D船速越高,滑失越大关于滑失的叙述,下述哪项正确_B_。A同样转速下船速越高,滑失越大 B同样转速下船速越高,滑失越小C同样船速下转速越高,滑失越小 D船舶阻力越大,滑失越大可变螺旋桨是通过以下哪种方法改变推力的大小_B_。A改变主机转数 B改变桨叶的螺距角C改变桨叶数目 D改变桨叶的长度船舶的推进器效率是指_C_。A机器功率与收到功率之比 B收到功率与机器功率之比C有效功率与收到功率之比 D收到功率与有效功率之比对于给定的船舶,船速相同时,转数越低,推力_B_;转数相同时,船速越高,推力_。A越小;越大 B越小;越小 C越大;越小 D越大;越大船舶主机的传送效率的通常值为_A_。A0.950.98 B0.800.95 C0.600.75 D0.500.7船舶的推进器效率的通常值为_C_。A0.950.98 B0.800.95 C0.600.75 D0.500.70船舶的推进系数的通常值为_D_。A0.950.98 B0.800.95 C0.600.75 D0.500.70额定船速是指_C_。A主机以海上常用功率和转速在深水中航行的静水船速B主机以海上常用功率和转速在深水、风浪中航行的船速C主机以额定功率和转速在深水中航行的静水船速D主机以额定功率和转速在深水、风浪中航行的船速额定船速是指在深水中,在额定功率与额定转速条件下,船舶所能达到的_C_。A对水的速度 B对地的速度 C静水中的速度 D理论上的速度港内船速是指_C_。A主机以额定功率和转速在深水中航行的静水船速B主机以额定功率和转速在深水、风浪中航行的船速C主机以港内功率和转速在深水中航行的静水船速D主机以港内功率和转速在深水、风浪中航行的船速海上船速是指_A_。A主机以海上常用功率和转速在深水中航行的静水船速B考虑常遇风浪时的平均船速C较港内船速高一倍的船速D考虑风浪较大,较额定船速为高的船速为了保护主机,一般港内最高主机转速为海上常用转速的_B_。A80%90% B70%80% C60%70% D50%70%为了留有一定的储备,主机的海上转数通常定为额定转数的_D_。A89%92% B92%93% C94%95% D96%97%为了留有一定的储备,主机的海上功率通常定为额定功率的_B_。A86% B90% C92% D96%船舶阻力由哪些部分组成_A_。A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 B摩擦阻力和粘性阻力C基本阻力和空气阻力 D摩擦阻力和兴波阻力主机的传送效率是指_B_。A机器功率与收到功率之比 B收到功率与机器功率之比C有效功率与收到功率之比 D收到功率有效功率与之比给定船舶的推力取决于该船的_D_。A螺旋桨直径和转数的大小 B螺旋桨直径和船速的大小C螺旋桨转数和吃水的大小 D螺旋桨转数和船速的大小船舶的基本阻力包括_B_。A摩擦阻力、粘性阻力和空气阻力 B摩擦阻力、粘性阻力和兴波阻力C摩擦阻力、粘性阻力和波浪阻力 D摩擦阻力、粘性阻力和浅水阻力船舶的附加阻力包括_C_。A空气阻力、波浪阻力、粘性阻力和浅水阻力B空气阻力、摩擦阻力、污底阻力和浅水阻力C空气阻力、波浪阻力、污底阻力和浅水阻力D空气阻力、波浪阻力、污底阻力和兴波阻力船舶的基本阻力中占比例最大的是_D_。A兴波阻力 B粘性阻力 C空气阻力 D摩擦阻力匀速直线航行的船舶所受的各种阻力之和应_A_。A等于所受到的推力 B大于所受到的推力C小于所受到的推力 D等于或小于所受到的推力给定船舶的基本阻力取决于_B_。A该船舶的方形系数CB和实际吃水 B该船舶的实际吃水和航速C该船舶的长宽比L/B和航速 D该船舶的方形系数CB和长宽比L/B给定船舶的基本阻力取决于_C_。A该船的螺旋桨直径和转数的大小 B该船的螺旋桨直径和船速的大小C该船的吃水和船速的大小 D该船的螺旋桨转数和吃水的大小在船舶吃水一定的情况下,船舶基本阻力与船速之间的关系为_D_。A船速越大,基本阻力越小,且呈线性变化B船速越大,基本阻力越大,且呈线性变化C船速越大,基本阻力越小,且呈非线性变化D船速越大,基本阻力越大,且呈非线性变化在船舶吃水一定的情况下,船舶基本阻力随船速的增大而增加,且_A_。A在低速时基本呈线性关系,高速时呈非线性关系B在低速时呈非线性关系,高速时基本呈线性关系C在低速和高速时都基本呈非线性关系D在低速和高速时都基本呈线性关系在船速一定的情况下,船舶基本阻力与吃水之间的关系为_B_。A吃水越大,基本阻力越小,且呈线性变化B吃水越大,基本阻力越大,且呈非线性变化C吃水越大,基本阻力越大,且呈线性变化D吃水越大,基本阻力越小,且呈非线性变化航速较高时,基本阻力随船速提高将有_C_的变化趋势。A线性升高 B线性降低C非急线性升高 D非急线性降低匀速直线航行的船舶其_A_。A推力最大 B推力等于阻力C推力大于阻力 D推力小于阻力可变螺距桨是根据下列哪种方法由进车推力变为倒车拉力_A_。A改变主机转数 B改变桨叶的螺距角C改变桨叶数目 D改变桨叶的长度螺旋桨吸入流与排出流比较,吸入流的特点为_B_。A流速较快,流线平行 B流速较慢,流线平行C流速较快,流线旋转 D流速较慢,流线旋转一般港内船速要比海上船速低,其主要原因包括_A_。A港内航行阻力增大,为了减小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B港内航行阻力增大,为了增大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C港内航行阻力减小,为了减小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D港内航行阻力减小,为了增大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对于给定的船舶,当螺旋桨转速一定时,螺旋桨推力的大小与船速关系是_A_。A船速越高推力越小 B船速越低推力越小C船速为0时推力最小 D匀速前进时推力最大给定的船舶当船速一定时,螺旋桨给出推力的大小与螺旋桨转速关系是_A_。A螺旋桨转速越低推力越小 B螺旋桨转速越高推力越小C螺旋桨转速越低推力越大 D螺旋桨转速为0时推力最大对于螺旋桨船舶,其推力是_B_。A由螺旋桨吸入流对水的反作用力产生的B由螺旋桨排出流对水的反作用力产生的C由螺旋桨吸入流对船体的反作用力产生的D由螺旋桨排出流对船体的反作用力产生的某轮以一定的转速航行,下述有关推力的叙述正确的是_B_。A随着船速的下降推力下降 B随着船速的提高推力下降C当船速为零时,推力为零 D当船速恒定时,推力为零对于给定的船舶,螺旋桨转数和吃水不变时,随着船速的增加,_C_。A推力增大,阻力减小 B推力减小,阻力减小C推力减小,阻力增大 D推力增大,阻力增大对于给定的船舶,螺旋桨转数和吃水不变时,随着船速的降低,A_。A推力增大,阻力减小 B推力减小,阻力减小C推力减小,阻力增大 D推力增大,阻力增大甲船螺旋桨的转速为100r/min,乙船转速为80r/min,当两船船速相同时,试比较两船的推力_D_。A甲船推力一定大于乙船推力 B甲船推力一定小于乙船推力C甲船推力一定等于乙船推力 D甲船推力不一定大于乙船推力对于给定的螺旋桨,转速相同时,哪种情况下推力最大_C_。A船速较高时 B船速较低时 C船速为0时 D匀速前进时对于给定的船舶,船速相同时,转数越低,推力_;转数相同时,船速越低,推力_A_。A越小;越大 B越小;越小 C越大;越小 D越大;越大对于给定的船舶,船速相同时,转数越高,推力_;转数相同时,船速越低,推力_D_。A越小;越大 B越小;越小 C越大;越小 D越大;越大对于给定的船舶,船速相同时,转数越高,推力_;转数相同时,船速越高,推力_C_。A越小;越大 B越小;越小 C越大;越小 D越大;越大螺旋桨排出流与吸入流比较,排出流的特点为_C_。A流速较快,流线平行 B流速较慢,流线平行C流速较快,流线旋转 D流速较慢,流线旋转右旋单车船螺旋桨前进中倒车_C_。A尾向左偏,应用右舵控制 B尾向右偏,应用左舵控制C尾向左偏,应在倒车前用左舵预防 D尾向右偏,应在倒车前用右舵预防为了保护主机,一般港内倒车最高主机转速为海上常用转速的_C_。A80%90% B70%80% C60%70% D50%70%单桨船静止中倒车产生的偏转,主要是由于_B_的作用。A伴流横向力 B沉深横向力和排出流横向力C排出流横向力和伴流横向力 D沉深横向力和伴流横向力空载右旋单车船静止中倒车使船首右偏,主要是由于_B_的作用。A伴流横向力 B沉深横向力和排出流横向力C排出流横向力和伴流横向力 D沉深横向力和伴流横向力右旋单车船在静止中倒车,船首发生向右偏转,是由于_A_的作用结果。A沉深横向力和排出流横向力 B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C排出流横向力和伴流横向力 D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和排出流横向力单车船静止中倒车,螺旋桨产生的横向力的大小排列顺序为_C_。A伴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B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C排出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D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右旋单桨船静止中倒车使船首_A_。A向右偏转 B向左偏转C偏转方向不定 D不发生偏转右旋单车船静止中倒车时,螺旋桨产生的横向力B_。A使船首向左偏转,用舵控制有效 B使船首向左偏转,用舵控制无效C使船首向右偏转,用舵控制有效 D使船首向右偏转,用舵控制无效右旋单车船,进车时的螺旋桨效应是_B_。A推力中心偏位使船首右转 B沉深横向力使船首向左转C伴流横向力使船首向左转 D排出流横向力使船首左转右旋单车船,进车时的螺旋桨效应是_A_。A推力中心偏位使船首左转 B沉深横向力使船首向右转C伴流横向力使船首向左转 D排出流横向力使船首左转右旋单车船,进车时的螺旋桨效应是_C_。A推力中心偏位使船首右转 B沉深横向力使船首向右转C伴流横向力使船首向右转 D排出流横向力使船首左转右旋单车船,进车时的螺旋桨效应是_D_。A推力中心偏位使船首右转 B沉深横向力使船首向右转C伴流横向力使船首向左转 D排出流横向力使船首右转对于左旋固定螺距单桨船,排出流横向力_B_。A使船首右转 B使船首左转C前进中使船首左转,后退中使船首右转D前进中使船首右转,后退中使船首左转右旋单车船倒车时螺旋桨横向力致偏效应如下_A_。A伴流横向力使船首左转,排出流横向力使船首右转B伴流横向力使船首右转,排出流横向力使船首右转C伴流横向力使船首左转,排出流横向力使船首左转D伴流横向力使船首右转,排出流横向力使船首左转对于右旋固定螺距单桨船,排出流横向力_A_。A使船首右转 B使船首左转C前进中使船首左转,后退中使船首右转D前进中使船首右转,后退中使船首左转对于单车船车、舵对船舶的作用,下列何者正确_C_。A船舶前进时倒车,螺旋桨产生的偏转不可用舵克服B船舶前进时进车,螺旋桨产生的偏转不可用舵克服C船舶后退时进车,螺旋桨产生的偏转可用舵克服D船舶后退时倒车,螺旋桨产生的偏转可用舵克服右旋单车船的车舵综合效应是_B_。A船舶前进中进车、正舵,船首右转 B船舶后退中倒车、正舵,船首右转C船舶前进中进车、正舵,船首左转 D船舶后退中倒车、正舵,船首左转对于固定螺距双桨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