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资本在学习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 众多研究表明,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态度等心理资源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心理资本(PsyCap)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主要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方面。心理资本理论为如何获取、开发和有效利用学生积极的心理资源提供了独特视角。本文主要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学习领域中的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并就心理资本在学习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心理资本 学习领域 身心健康 一、心理资本概念的界定 心理学家在20世纪末期的研究中发现,某些积极的心理要素有助于心理疾患的预防和消除。基于此背景,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Seligman在20世纪90年代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positive psychology movement)? ?,他认为心理学应该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使人们将关注点引向积极导向的研究,给心理学重新进行诠释,给心理学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积极心理学的思潮和研究取向渗透到了组织行为学研究中,产生了积极组织行为学(POB)研究。它是对积极导向的、能够被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从而可以实现提高绩效目标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应用。心理资本的概念正是从POB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1)拥有表现和付出必要努力、成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的自信(自我效能感);(2)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乐观);(3)坚持目标,为了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希望);(4)当遇到问题和困境时,能够坚持、很快恢复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 (韧性)(Luthans& Youssef, xx; Luthans & Youssef, xx; Luthans, Youssef et al.,xx;Luthans,Youssef和Avolio,xx)。Luthans等人认为心理资本是一个高层次的核心构念,它整合了不同符合POB标准的心理能力,并考虑了能力之间的协同作用,即心理资本的整体作用可能大于各个部分(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的作用之和。 二、心理资本对学生的影响 尽管心理资本的概念提出才短短几年,但是在学习领域进行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心理资本及希望、乐观和坚韧性、自我效能维度,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例如,Snyder等人进行的一个初步的实证研究表明,学生的希望水平不仅与平时成绩相关而且能很好的预测期末成绩(Snyder et al.,1991),龙瑾、余鹏等人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因子,自我效能越高,心理幸福感水平越高,反之亦然。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乐观的学生较之悲观者有更少的压力、孤独感,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学习成绩更好。 Valle及其同事对860位1018岁的青少年进行了一年的纵向研究。他们发现,学生的希望水平是幸福感很好的预测因子,并且希望在青少年压力事件和内在行为之间起到缓冲作用。该研究还发现,希望水平可以预测青少年一年之后的内在问题行为。鉴于希望水平对学生的作用显著,有学者对开展了希望的干预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比如,Edwards等学者开展了“儿童希望项目”,该计划有效提高了中学生的希望水平。Valle及其同事认为老师和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希望的计划,比如,鼓励他们进行希望的思考,从而使孩子更勇敢地面对逆境。 Kwok.O考查了445名识字水平低于当地常模的学生,随后用老师评定和自我评定方法将这些学生分为高韧性组和低韧性组,经过一年的追踪调查,发现,相比于其它因素(如认知水平,外在表现,和家庭经济情况)韧性水平更能预测一年级学生当前和未来的阅读水平和数学成就。而且高韧性学生总的学业成就要比低韧性组的好。 另一项关于韧性的研究,Ingersoll KA等人在学校背景下,分别对韧性水平不同的问题少年以及表现良好的少年,进行了一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高韧性组少年比低韧性组和正常组更少地表现出弃学、逃课、和吸毒等不良行为。此外,他们的研究还发现,一年后,高韧性组的问题少年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低韧性组,但是显著低于正常组水平。该项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为了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应该开始关注学生韧性的研究、开发和管理。但由于高韧性的问题少年相比于正常组的少年,自尊心较低,表现出更多的不良行为,因此,对于不良表现的问题少年,除了要开发韧性这个积极的心理能力外,还应该全面重视各项积极心理能力的发展。 还有研究表明,学生群体中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与学生的归因方式有关,如Redlich,Debus&Walker的一项研究发现,将成功归因于能力会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任务过难、运气不好等不稳定因素,也不会降低多少学业自我效能感;而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而不是自己的能力时则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增强没有多大帮助,但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另一项研究,申艳蛾认为,帮助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的归因分析,有助于学生从自身寻找学业成败的因素并根据表现来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对未来成功的期望,从而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以上的研究表明学生积极的归因(即乐观)有助于增强自我效能,而自我效能和乐观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心理资本的协同作用。 此外,台湾学者杨惠贞研究的表明,资讯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会随着自我效能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学习倦怠指的是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有关研究表明,学习倦怠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价值,它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可能在同龄群体间具有传染性,造成潜在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心理资本的干预来提高自我效能来降低学习倦怠,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另一项研究,潘清泉等人将Luthans的心理资本四因素模型运用于贫困大学生的研究,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各个维度比非贫困大学生均显著较低。学生的心理资本、自信、希望、坚韧性和乐观维度对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正向预测作用。该研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验证了心理资本及其四个维度与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存在正相关,这与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取得的结果相一致。 以上的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力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开始关注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开发和管理。但是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和行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强调研究心理资本的必要性的同时,不能忽略其他因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满意度和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还应该采取系统的观点来全面考察心理资本产生积极影响作用的预测因素、调节因素、中介因素及后果等。 三、心理资本在学习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影响个体的态度与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应该关注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解决与治疗,更应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问题。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竞争激烈的21世纪必将对学生的心理资本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心理资本在学习领域中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的研究中,以题名或关键词为“心理资本”,年限为“1989xx”,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共有45篇文献,其中只有7篇文章涉及到学生群体。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1.加强干预实证研究 心理资本的干预是心理资本研究中最重要的一块内容。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Luthans教授所提出的干预模型。他指出:通过设计目标与实现目标的途径以及制定消除障碍的计划来树立希望;通过宽容过去,正确评价现在和为未来寻找机会来培养乐观精神;通过熟练掌握/成功、替代学习/模仿等途径来提升自我效能感/信心;以及通过风险聚焦策略、资源聚焦以及过程聚焦来增强坚韧性。 目前,学生的心理资本干预尚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很少,但也有学者着手研究这个问题,例如,Luthans,Avey和Avolio进行的一个以管理专业学生为对象的微观干预(micro-intervention)研究中,研究结果发现接受微观干预的实验组被试的心理资本水平显著的提高,而接受无关干预的控制组被试的心理资本水平没有提高。因此,加大心理资本在学习领域中干预的实证研究也是未来的研究趋势之一。 2.尝试认知神经基础研究 近年来,有学者发现优势领导者的心理资本及希望、乐观、坚韧性和自我效能水平明显高于一般领导者,并且他们的脑电相关电位存在差异。因此,我们还可以从认知神经基础入手,探讨不同心理资本水平的学生是否存在着生理基础上的差异。 3.推行 _ 最后,由于心理资本最初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较大差异,西方的心理资本研究成果和中国的研究是否一致,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因此,有必要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资本结构,并对西方心理资本理论进行验证。同时还应在研究方法上下功夫,拓宽目前单独的横断研究,加强心理资本的纵向研究等,这才能更有效地明确心理资本在学习领域中所起的作用。 _: 1Luthans F,Luthans K,Luthans B.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Going 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J.Business Horizons,xx,47(1):45-50. 2Luthans F, Youssef C M, and Avolio B J. Psychological capital.Ox-ford,U K:Oxford University Press,xx. 3Seligman MEP, Csikszentmihaly.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25(2):5-14. 4Gable S.L, Haidt J. What (and why) is positive psychology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xx,(9):103 -110. 5Luthans F. The need for and meaning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xx,(23):695-706. 6Luthans F.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Developing and managing psychological strengths.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tive.xx,(16):57-72. 7 Luthans F. The case for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OB)J. Current Issues inManagement,xx,(1):10-21. 8Luthans,F,Youssef, C M. Emerging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Management,xx,33:321?349. 9 Luthans,E,Youssef,C.M. Human,social,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Organizational Dynamics,xx,33:143-160. 10Luthans F,Youssef C M,Avolio B.李超平,译.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xx:1-130. 11 Snyder,C. R.,Harris,C.,Anderson,J. R.,Holleran,S. A.,Irving,L. M.,Sigmon, S. T., etal. The will and the ways: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dividual-differences measure of hop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门卫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广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杀鸡杀鸭测试题及答案
- 病号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宝鸡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民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 教育哲学考试题及答案
- 炭疽防治考试题及答案
- java容器面试题及答案分享
- 2025年广东惠州仲恺高新区中小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食品配送车辆管理制度
- 2025智联招聘行测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12643-2025机器人词汇
- 自由职业者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DBJ∕T 13-262-2017 福建省里氏硬度法现场检测建筑钢结构钢材抗拉强度技术规程
- DL-T 5876-2024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
- 价值观使命培训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资料编制指南
- 十期牛黄清心丸
- 2024-2025学年四川成都田家炳中学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 外科学-心脏疾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