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玉米浚单2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雷竹笋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杂交玉米浚单2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雷竹笋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杂交玉米浚单2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雷竹笋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杂交玉米浚单2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雷竹笋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杂交玉米浚单2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雷竹笋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杂交玉米浚单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雷竹笋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重点介绍浚单20品种、单株性状、品种品质、抗(感)病虫害的能力、产量表现等特征特性,以及选种、播期安排、合理密植、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主要栽培技术。 关键词杂交玉米浚单20;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浚单20系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xx年通过国家和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玉xx054。 1品种 母本为9058,国外材料6JK导入8085泰(含热带种质);父本为浚92-8,为昌7-25237。 2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清秀,株高242cm,穗位高106cm,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紫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6.8cm,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2g。出苗至成熟需97d,比农大108早熟3d,需有效积温2 450。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2a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抗小斑病,感黑粉病,中抗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58g/L,粗蛋白含量为10.2%,粗脂肪含量为4.69%,粗淀粉含量为70.33%,赖氨酸含量为0.33%。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2g/L,粗蛋白含量9.4%,粗脂肪含量3.34%,粗淀粉含量72.99%,赖氨酸含量0.26%。 3产量表现 xxxx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42点增产,5点减产,2a平均产量9.19t/hm2,比农大108增产9.19%;xx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83t/hm2,比当地对照增产10.73%。泗阳县xx年引进种植,xx年推广种植至今,产量水平比我县平均单产增加22%39.5%,高产田夏播产量超过10.5t/hm2。 4主要栽培技术 4.1种子选择 选购种子的纯度要达到96%以上,种子的净度达到98%以上,要求无虫蛀、无霉变、无杂质、无破碎粒、光泽饱满。种子含水率不高于13%,发芽率要达到85%以上。 4.2播期确定 对春茬玉米播期应安排到5月10日之前;油菜茬、大麦茬玉米播种期要推迟到6月10日以后。 4.3播种密度 浚单20株型紧凑,适宜密度为66.75万株/hm2,但做饲用青贮的玉米播种密度可再增加6 0007 500株/hm2。 4.4查苗定苗 播种7d后,进行查苗,发现缺苗断垄,及时催芽补种。三叶期疏苗、间苗,五叶期定苗。定苗时拔掉病虫株、异株、弱株,保留健壮株,为防有缺株,两侧可留双苗。 4.5合理施肥 施肥上应遵循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氮磷钾与微肥配合、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施用量,如有机肥充足,化肥可适当减量。一般产量达7.5t/hm2玉米的田地,需施纯氮195225kg/hm2(折尿素450525kg/hm2)、五氧化二磷6075kg/hm2、氯化钾200kg/hm2左右。产量为9t/hm2玉米的用地,需施纯氮255kg/hm2(折尿素570kg/hm2)、五氧化二磷7590kg/hm2、氯化钾225kg/hm2左右。磷、钾肥玉米苗期需求量大,应在播种或苗期一次施入,氮肥应分23次施入。产量为7.5t/hm2玉米的田地分2次施入,即苗期施30%、大喇叭口期施入70%;产量9t/hm2的田地分3次施入,即苗期20%、大喇叭口期施入65%、抽雄吐丝期施入15%。 4.6病虫草防治 4.6.1草害防治。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可用50%乙草胺乳油1 350mL/hm2或40%阿特拉津胶悬剂2 250mL/hm2,对水600kg喷雾,防治禾草和莎草。玉米生长中后期,可用20%克无踪水剂1 5003 000mL/hm2,对水450kg,在玉米行间底叶以下定向喷雾。 4.6.2病虫害防治。播种前用辛硫磷乳油0.1kg,对水4kg拌和50kg种子,堆闷23h播种,以防治苗期地老虎、蝼蛄;防治玉米大、小斑病,除选用抗病品种和包衣种子外,可在病害发生期,用70%代森锰锌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次间隔1015d,连续喷23次;蛀心螟虫,可用1%对硫磷颗粒剂丢心防治;穗期玉米螟、粘虫等选用辛硫磷等低毒害、低残留杀虫剂于剪花丝后喷注穗顶防治。 4.7水分管理 苗期(出苗至拔节前约20d)要控制肥水和深中耕,可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旱抗倒能力;玉米拔节后,需水量逐渐增大,特别是大喇叭口期是需肥需水高峰期。此期遇旱,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