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旱增效栽培技术】抗旱栽培技术_第1页
【玉米抗旱增效栽培技术】抗旱栽培技术_第2页
【玉米抗旱增效栽培技术】抗旱栽培技术_第3页
【玉米抗旱增效栽培技术】抗旱栽培技术_第4页
【玉米抗旱增效栽培技术】抗旱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抗旱增效栽培技术】抗旱栽培技术 xx年夏季(68月),重庆、四川持续高温少雨,两省(市)夏季平均降水量为345.9mm,只有常年同期的67%,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土壤失墒快,伏旱迅速发展加重,重庆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伏旱、四川出现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伏旱,给玉米生产带来极大影响。 玉米一生耗水总量,春玉米约每亩170400m3,夏玉米约124296m3。蒸腾系数在240368之间,每生产1kg籽粒约耗水600kg左右。玉米苗期需水较少,适当干旱(蹲苗)有增产作用,一般不需浇水,如干旱靠近抽雄期则减产明显,特别是“卡脖旱”,抽雄灌浆期间需水达一生高峰,此时缺水减产最多。 归结起来,玉米要夺取抗旱丰收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抗旱和丰产性能好的品种,是提高旱地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耐旱高产的玉米品种具有如下特点:根系发达、生长快、入土深;茎叶茸毛多,气孔开度小,蒸腾少,在水分亏缺时光合作用下降少,光合强度高、灌浆速度快、灌浆时间长、经济系数高,因而产量高。 二、播前种子抗旱锻炼 采用干湿循环法处理种子,提高抗旱能力。方法是将玉米种子在2025温水中浸泡两昼夜,捞出后晾干播种。经过抗旱锻炼的种子,根系生长快,幼苗矮健,叶片增宽,含水量较多,一般可增产10%。另外,还可以采用药剂浸种法:用氯化钙1kg对水100kg,浸种(或闷种)500kg,56小时后即可播种,对玉米抗旱保苗也有良好的效果。 三、肥床控根育苗 此方法具有减少用工,成本低,简便易行的优点。 1.苗床准备选用管理、浇水方便的地块,每亩用67m2作苗床,下垫废旧薄膜,上铺56cm厚营养土(85细土,14沤熟细粪,1普钙拌匀)。 2.播种撒播密度为1 0001 100粒/m2种子,盖11.5cm厚腐熟厩肥,浇透水,再加盖松毛或麦秆保湿。 3.移栽一般浇23次水即出苗,达到34叶便可移栽,移栽时施足底肥,挑选壮苗带土移栽,栽后浇透 水。 四、适期套种,择期避旱 利用玉米苗期较耐旱的特点,实行麦田套种,使玉米的需水规律与自然降水基本吻合,可基本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玉米套种时间一般在3月底进行(育苗移栽相对早一点),这时一般年份都有一次降雨过程,利于出苗;出苗后又常遇干旱,此期干旱对玉米幼苗影响不大,因这时玉米叶面积小,需水少,经短时抗旱锻炼,还能起到蹲苗的作用,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吸收功能,提高抗灾能力。汛期来临时,玉米已进入大喇叭口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这时一般降雨较多,能满足玉米的需要。同时,玉米套种既避免了“芽涝”,又延长了生育期,能充分发挥中晚熟大穗玉米品种的增产潜力,获得高产。 五、蓄水保墒综合措施 1.秋季深耕秋季深耕深翻,以土蓄水,是解决旱地玉米需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1040cm的耕层范围内,产量随耕翻深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以耕翻40cm产量最高,比耕深20cm的增产20%左右。因此,要想使旱地玉米增产,必须在种麦前加深耕层,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水源,提高玉米产量。早春土壤解冻初期要及早进行耕耙,精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雨后待地表稍干后及时整地耙耱,土壤含水量可提高0.5%3%。 2.施有机肥沟施有机肥保墒麦田套种玉米,在土壤解冻后返浆初期,于准备套种玉米的空行上开沟施肥,开沟深度为2025cm,亩施有机肥2 000 2 500kg,并及时覆土10cm左右,使土壤保持上虚下实。 3.麦秆覆盖玉米行间覆盖小麦秸秆对节水保墒、培肥地力有重要的作用。覆盖麦秸秆一般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18%45%,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培肥了地力,并对抑制玉米田杂草也有明显的效果,可达90%以上。铺施方法:麦收后雨季到来之前,在玉米行间覆盖碎麦秸,每亩300500kg。 六、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旱能力 1.中耕促根中耕一般应进行2次,苗期可浅耕1次,以松土、除草为主。随幼苗生长到拔节前,再中耕1次,掌握苗旁宜浅,行间要深的原则,主要作用是松土,除草,改善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减少地面径流,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玉米抗旱能力。 2.肥水管理 (1)增施磷、钾肥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玉米抗旱能力。要改“一炮轰”施肥为分次施肥,肥力高的地块氮肥以352比例为好,即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做苗肥,50%氮肥用做穗肥,20%氮肥用做粒肥;中肥力地块氮肥以361比例为好,即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用于苗期,60%氮肥用于穗期,10%氮肥用于粒期。根据试验,旱地玉米适宜的施肥量为亩施纯氮1821kg,P2O5施3.55.5kg,K2O施56kg。 (2)施沟肥或控向施肥幼苗有趋肥性,根系向有肥的下面伸展,促使根系发达,提高抗旱能力,达到春季蹲苗发根作用,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为生殖生长打下良好基础,促进产量提高。 (3)积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努力扩大灌溉面积,增强抗灾能力。 3.集雨节水膜侧栽培该技术已经四川省农科院多次试验示范,关键是改80cm幅宽地膜覆盖大垄双行玉米为40cm盖在行间,实行膜际栽培。沟施缓释肥,待雨盖膜,小垄双行,膜际栽苗,交替用水。主要作用在于抑制玉米行间和株间蒸发,保墒抗旱;有效集纳盖膜后降水;间隙性降雨与季节性干旱交替发生,使玉米根区处于干湿交替环境,有利于根系下扎,促使根系生长发育;有利于缓解根区高温危害,维持生长中后期根系正常生长所需 的温度,可极大地缓解传统地膜玉米后期早衰的问题,延长灌浆期;降低成本。 七、应用新技术,增强玉米抗旱性 玉米抗旱增产剂是一种由超强吸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