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药物名称的结构分析 中成药药物名称大全_第1页
中成药药物名称的结构分析 中成药药物名称大全_第2页
中成药药物名称的结构分析 中成药药物名称大全_第3页
中成药药物名称的结构分析 中成药药物名称大全_第4页
中成药药物名称的结构分析 中成药药物名称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成药药物名称的结构分析 中成药药物名称大全 摘 要:中成药的药物名称属于医学术语的一部分,其使用对象涉及到医务工作者和普通大众,所以药物名称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又要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本文以906种中成药药物目录为依据,对中成药药物名称的结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且进一步对药物名称中功效类的词语进行了分析,指出药物名称的优缺点及有待规范的地方。 关键词:中成药药物名称,功效性状类,成分性状类,使动用法 :R286;H083;N04 :A :1673-8578(xx)01-0007-03 Structures Analysis of Nominal Expressions Referr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NG Huiman Abstract: Na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long to medical terminology. Those who use them involve both medical workers and mon people. So na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ould have special property and readability as well. Based on the name list of 906 kinds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structure types of Chinese medicine names, and took the efficacy words in the names as a case analysis. Finally,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drug names, and suggested how to standardize these names. Keywords: na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kinds of efficacy and shape, the kinds of position and shape, causative expressions 郑述谱提出:称名术语学研究专业词的结构形式、专业概念的称名过程,以及如何选择合理的称名形式等问题1。药物名称属于称名术语学的研究范围,同时又是医学术语的一部分,但是,它和一般的医学术语又有一定的区别。一般的医学术语的使用对象仅限于医务工作者,而药物名称是介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并且患者是最终的使用者;药物名称牵涉到患者对药物的理解,所以一般的药物名称应该比医学术语更通俗,便于普通人的理解。本文调查了北京市医保中成药目录共906种中成药,发现中成药的命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下面的分析中,首先列举中成药名称的结构类型,然后指出其问题所在。 一 药物名称的结构类型 药物名称是术语的一种,它的结构类型比较单一,一般为定中结构,中心词大多表示药物性状类的词语,比如口服液、片、颗粒等等。中心词前面一般是多项定语,数目不等,最少一项,最多三项。我们依据定语的语义类型,将药物名称的结构分为两大类:功效性状类和成分性状类。 1.功效性状类 “功效+性状”或“病名+性状”是这一类药物名称的基本结构,其他结构都是在这一结构上再添加定语构成的。共分为15小类,列举如下: (1)功效+性状:补肾益脑胶囊 舒肝和胃丸 启脾丸心脑通胶囊清热解毒口服液 肥儿丸 胃复春片 偏瘫复原丸追风透骨片一清软胶囊保和丸 拨云退翳丸 (2)病名+性状:流感丸 (3)病名+功效+性状:感冒清热颗粒 (4)成分+功效+性状:香砂养胃颗粒羚羊清肺丸 河车大造丸 (5)成分缩略语+功效+性状:艾附暖宫丸瓜霜退热灵胶囊 (6)成分缩略语+病名+性状:桑菊感冒片 (7)功效+成分+性状:止咳橘红颗粒 (8)病名+成分+性状:冠心丹参片 (9)适宜的人群+功效+性状:儿童清肺口服液 (10)适宜的人群+病名+性状:小儿感冒颗粒 (11)动词+量词+功效+性状:加味逍遥丸 (12)书名+功效+性状:金匮肾气丸 (13)姓氏(或姓名)+功效+性状:黄氏响声丸 (14)姓氏+成分+病名+性状: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15)成分+功效+数量词+性状:红花清肝十三味丸 这一类药物名称中的定语分别是:功效、病名、成分(成分缩略语)、适宜的人群、书名、姓氏、数量词及动词和量词构成的短语。除了数量词和动量短语以外,其他的都是名词。多项定语的基本排列顺序是按照逻辑上的语义关系,药物功效和疾病类信息同药物性状的语义关系最密切,是药物名称信息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信息,它后面应该紧跟性状类词语,中间不易插入其他成分。药物成分和药物性状之间的关系仅次于功效或疾病类词语,它的位置一般在功效或疾病名称的前面。比如“香砂养胃颗粒”“羚羊清肺丸”中“香砂”和“羚羊”都是药物成分,它们位于“养胃”和“清肺”功效类词语的前面。但是(7)(8)(15)这三类在功效和性状之间都插入了其他成分。例如,在(16)(18)中,“止咳”“清肝”是功效,(17)中的“冠心”是病名,它们应该处在紧邻性状的位置上。所以,我们认为下列每组中的b结构优于a结构。 (16)a 止咳橘红颗粒(功效+成分+性状) b 橘红止咳颗粒(成分+功效+性状) (17)a冠心丹参片(病名+成分+性状) b丹参冠心片(成分+病名+性状) (18)a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成分+功效+数量词+性状) b十三味红花清肝丸(数量词+成分+功效+性状) (16)(18)中的b跟a相比,功效或病名紧邻药物性状,结构更清晰,语义也更明了,更便于患者的理解和记忆。其他各定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基本上都差不多,彼此之间的排列顺序没有固定的格式。 2. 成分性状类 这一类命名的基本结构是“成分+性状”,其他结构都是在此基础上添加其他定语构成的,一共包括七小类。 (19)成分+性状:乌鸡白凤丸夏枯草胶囊 (20)成分缩略语+性状:杞菊地黄丸 双黄连口服液 (21)程度修饰语+成分+性状:强力枇杷露 (22)成分+数量词+性状:肉蔻五味丸 (23)数量词+成分+性状:六味地黄丸 (24)加工方法+成分+性状:炙甘草合剂 蜜炼川贝枇杷膏 (25)产地+成分+性状:桂林西瓜霜喷雾剂 前面已经指出,成分和性状关系紧密,其对应的词语应该毗邻排列。以上七个组合中只有(22)的结构是“成分+数量词+性状”,在成分和性状之间插入了数量词。我们认为应该把“数量词”调到“成分”的前面,改为“数量词+成分+性状”(五味肉蔻丸)。 这一类结构从药物名称上并不能直接获得药品功效的信息,患者需要从药物的成分推知药物的功效。对于比较常见的药物成分患者可以做一定的推测,比如“强力枇杷露”,枇杷是南方常见的水果,以止咳著称,可以就此推测该药是止咳药。但是对于一些不太常见的药物成分,比如“夏枯草胶囊”,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夏枯草为何物,更无从推知该药功效了,要了解药物的功效只有查看药物说明书上关于药品功效的介绍。 另外,在功效类和成分类这两类药物名称中,药物成分类的词语都有使用缩略语的现象,比如:桑菊感冒片,“桑”指“桑叶”,“菊”指“菊花”。冯志伟提出术语的选择应遵循的八条原则:准确性、单义性、系统性、语言的正确性、 简明性、 理据性、稳定性、能产性,并且指出在术语中尽量不使用简称2。药物成分使用缩略语是为了追求药物名称的简明性,如果不引起误解,可以适当使用。如果有可能引起误解的话,就违背了准确性的原则,最好还是不要使用。譬如“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是三种药物成分的缩略语,而黄连本身又是一种药物成分,单就药物名称本身看,很容易误导患者对药物成分的误解,这一类缩略语最好不要使用3。 二 药物名称中对药物?功效的描写方法 就搜集的语料来看,大部分药物名称对药物功效的描写采用了两种手法:使动用法和修辞手法,下面分别论述。 1.古汉语中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动+宾”的意思,是古汉语常见的用法,现代汉语一般用递系结构而不用使动用法。药物名称的使动用法包括三类,分别如(26)(28)所示。 (26)ADJ/V单+N单 :活血止痛胶囊 蛤蚧定喘胶囊 固肾定喘丸 除痰止嗽丸 固本益肠片 (27)N双+ ADJ/V单 :脑心通片枫蓼肠胃康冲剂 鼻炎康片 (28)N双+ V双 :偏瘫复原丸中风回春丸 (26)是单音节形容词或者不及物动词后面加上一个单音节的名词,比如,“活血止痛胶囊”中,“活血”就是“使血活”,“止痛”就是“使痛止”;“固肾定喘丸”中,“固肾”就是“使肾固”。这一类完全是古汉语使动用法的保留。(27)是双音节名词加单音节形容词或者不及物动词,比如,“脑心通片”中,“脑心通”就是“通脑心”,也就是“使脑心通畅”。(28)是双音节名词加双音节形容词或者不及物动词,“偏瘫复原”就是“使偏瘫复原”。 从形式上看(27)和(28)都是“宾+动”的语序,而在理解上则为“动+宾”的语序,调整的原因是因为韵律。我们看一下这三类的韵律结构:(26)是1+1结构,(27)和(28)分别是2+1和2+2结构。冯胜利指出,汉语的构词音步从左边算起,叫作“右向音步”。反之,从右向左的音步为短语音步,叫作“左向音步”, 1+1(最小音步),不存在“左向”和“右向”的区别,故可称之为“无向音步”4。(26)结构属于无向音步,可以左向也可以右向,可以成词,也可以构成短语。(27)和(28)结构把双音节名词放在前面,即构成“右向音步”,也就是构词音步。下面分析一下“脑心通片”和“通脑心片”的音步: 从(29)可以看出,“脑心通片”是右向的构词音步,而“通脑心片”的音步是一个左向的短语音步和一个右向构词音步,“脑心通片”是一个合法的词,“通脑心片”就不是一个合法的词。同理“偏瘫复原丸”是一个右向构词音步,“复原偏瘫丸”是一个不合法的词。 按照这一规律,这一类药物名称中有些名称结构不太合适,比如“妇乐颗粒”的结构是“N单+Adj/V单”,调整为(26)那样的“Adj/V单+N单”结构 (乐妇颗粒)就比较好。而像“滋心阴口服液”,结构为“Adj/V单+ N双” ,调整为(27)那样的结构,也就是“N双+ Adj/V单”(心阴滋口服液),比较符合汉语的表达。另外,还有一些结构,从表达上看显然有冗余信息,如“护肝宁片”中,“护肝”是动宾结构,后面加一形容词,既不像古汉语的使动用法,也不符合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妨将双音动词短语改为双音节名词,“护肝”改为“肝炎”,名为“肝炎宁片”;或者把“宁”字去掉,改为“护肝片”。 整体上看,这一类药物名称结构简单、意义明了,同时也表明了中药渊源的历史,值得推崇。但是,中药在命名时最好依据这三种结构模式,不要随心所欲,以免违背“语言的正确性”。 2.2 其他类型及其问题 也有一部分药物在对药品功效的描述上采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河车大造丸”中“大造”比喻吃了这个药就像重新换了一个人,“中风回春丸”中“回春”比喻病人仿佛又回到了春天一样,“一清软胶囊”中“一清”比喻把体内的火全部清除了。类似的还有“朝阳丸”,等等。在医学术语中,笔者认为最好不使用修辞手法,原因有两点:一、修辞手法有可能夸大药物的疗效,从而误导患者;二、修辞手法有时表意不够准确,有可能引起误解。“肥儿丸”在理解上就有歧义:可以把“肥儿”当作一个词来理解,就是肥胖儿童吃的药;也可以把“肥儿”看作一个短语,“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肥儿是一个使役结构,意为“使儿肥”。这个药物名称的真正含义是后者。术语命名中最重要的两条原则是:准确性和单义性。对于药物功效的描述采用修辞手法很容易违反这两条原则。 其次,有一部分药物名称令人费解。比如“少腹逐瘀胶囊”中,“少腹”二字让人费解。查一下其药物功效的说明,推测“少腹”可能指的是“小腹”,属于以讹传讹造成的历史错误,建议最好改过来,以免消费者误解。“醒消丸”也令人费解,该药的功效主要是“活血消肿,止痛”,但是“醒”在这里究竟是酒醉、麻醉或昏迷后神志恢复正常状态,还是醒悟觉悟的意思?从功效看,似乎两者都不是,“醒”字令人费解。“寒喘祖帕颗粒”中的“祖帕”含义不明,其他像“小建中冲剂”“铁笛丸”“左归丸”“五子衍宗口服液”“巴特日七味丸” “百癣夏塔热片”,等等,都不好理解,从药物名称上很难获得任何关于药物功效的信息。 另外,还有一些同功效的药物名称采用了不同的词语,比如健脾方面的药,“健脾丸”“醒脾养儿颗粒”“人参归脾丸”“小儿启脾丸”等,药物功效基本相同,但命名却不相同。我们不太清楚“健脾”“启脾”“醒脾”“归脾”在功效上的差异何在。如果其间没有差异,是否需要规范? 三 小结 中成药的药物名称既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继承,又和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其名称既要体现中医的博大精深,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又要通俗易懂,并且中成药药物名称作为医学术语的一部分应该遵守规范性的原则。的确,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了中药命名中许多规范的地方,比如所有中药名称的最后一个字都是中药的性状,并且大部分的中药名称都不长,一般都在七个字以内,这些都是值得推崇的地方。同时,也指出了一些结构不合理的名称。对于那些不太规范的地方,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作为本文的结语: 1. 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