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酸碱盐习题一 选择题1.1 基本定义概念题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 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 D难溶性碱2. 下列物质中属于正盐的是( )A.Na2CO3 B.NaHSO4 C.Cu(OH)2 D.Cu2(OH)2CO33. 下列各物质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A.NaOH B.CuO C.Cu(OH)2 D.H2O3.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A.酒精 B.冰醋酸 C.烧碱固体 D.氯化钾溶液4. 下列各组物质的俗称、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有 ( ) A.食盐、氯化钠、NaCl B.纯碱、碳酸钠、Na2CO3C.胆矾、硫酸铜、CuSO4 D.盐酸、氢氯酸 、HCl6. 稀释浓硫酸时,是将浓硫酸注入水中,而不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其原因是( ) A.浓硫酸的量小,水的量大 B.浓硫酸容易溶在水中C.因放出大量热,使水沸腾,使硫酸液滴飞溅D.浓硫酸是油状的粘稠液体7. 对于盐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挥发性酸 B.工业上用的盐酸往往带黄色C.它是氯化氢的水溶液 D.紫色石蕊使盐酸变蓝色8. 下列各组反应中,都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碳酸钠溶液加入石灰水氯化镁溶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灼热的四氧化三铁中通入一氧化碳灼热的木炭通入硫的蒸气 A. B. C. D.9. 下列哪一组物质全都不溶于水 ( )A.CaO、CaCl2、CaCO3 B.Cu、CuO、Cu(OH)2C.SiO2、Fe(OH)3、AgNO3 D.Fe2O3、Mg(OH)2、K2SO410、下列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 )A.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B.还原反应、置换反应C.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11、某溶液的pH值10,若将该溶液的pH值降到约等于4,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入适量的( ) A.蒸馏水B.pH值1的溶液 C.pH值14的溶液 D.食盐水12、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1.2 离子共存题13、 欲使溶液中含有大量的Mg2+,K+,Cl,NO3,SO42,(除去水电离出的微量H+和 OH外)不含其它离子,在蒸馏水中应加入 ( )A.AgCl、K2CO3、MgSO4 B.Na2SO4、Mg(OH)2、KClC.MgCl2、KNO3、K2SO4 D.AgNO3、KCl、MgSO414.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Cl2、HCl、Na2SO4、AgNO3 B.Ma2CO3、HCl、NaOH、CaCl2C.NaCl、KNO3、NaOH、CaCl2 D.Ba(OH)2、Ba(NO3)2、Na2SO4、CaCO315、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FeCl3 、Ba(OH)2、KNO3, BNa2CO3、CaCl2、Zn(NO3)2 CCuSO4、KCl、NaCl DMgCl2、NaNO3、Na2SO416、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但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气体放出的是( ) ACaCl2、KOH、Na2CO3 BNa2CO3、BaCl2、HCI CK2SO4、HCI、NaOH DCuSO4、HCl、NaCl17、 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 K+、OH-、C03 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 ( )AK+、OH-、H+ BK+、OH-、CO3 2- CBa2+、OH-、NO3- DOH-、K+、Ba2+18、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式样少许溶于水,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物质的组成中( ) A.一定有K2SO4 B. 一定有NaCl C.一定有Na2CO3 D.可能有NaCl1.3 除杂题19、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ANaOH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 BC(CuO)选用稀硫酸CNaCl溶液Ba(OH)2选用硫酸铜溶液 DMnO2(KCl)选用水20、把足量的铁粉,分别加入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是 ( )ANa2SO4 CuSO4 BH2SO4 CuSO4 CHCl H2SO4 DCuCl2 Cu(NO3)221、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钙杂质,除去此杂质可选用适量的( )A.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硝酸银溶液22.、下列物质中,能跟BaCl2、Al2O3、(NH4)2CO3都发生反应的是( )A.CO2 B.H2SO4 C.CuSO4 D.KOH1.4 鉴别题23、不能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含氯元素的化合物是( )A.盐酸 B.氯化钙 C.氯化钾 D.氯酸钾24、在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AFe BFe2O3 CCuO DFeO25、下列物质中,与盐酸,氯化铁溶液,碳酸钾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钠 B.硝酸钡 C.金属铝 D.氢氧化钡溶液26、下列物质中,能跟AgNO3溶液.CuSO4溶液Na2CO3溶液反应,并都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盐酸 B.澄清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27、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在一起能进行反应,但不产生沉淀和气体的是( ) A.生石灰和盐酸 B.氯化铁溶液和烧碱溶液 C.纯碱和硝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28.、能把Na2CO3、Ba(OH)2、BaCO3、Mg(OH)2四种白色粉末一次区别开的试剂是( )A.石灰水 B.稀硝酸 C.稀盐酸 D.稀硫酸 29、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 是 (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1.5综合应用30、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苛性钠碳酸钠 浓盐酸 浓硫酸 熟石灰 A B C D31、现有Ba(NO3)2:溶液、KCI溶液、K2SO4溶液、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 可通 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 A B C D32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A1种 B2种 C 3种 D 4种 33 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34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D硝酸和碳酸钙35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 36以铁矿石(含Fe2O3)为原料炼铁时,一氧化碳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燃料37某溶液中含Fe3+,Mg2+,SO42-,NO3-,其中Fe3+,Mg2+,SO42-的个数比为3:3 :1,可推知溶液中Fe3+,SO42-,NO3-的个数比是( ) A3:2:1 B1:2:1 C3:1:15 D3:1:1338、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有: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铁钉的质量减轻;溶液的质量增加,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39、 不能用稀酸和金属单质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有下列中的( ) A.MgCl2 B.Al2(SO4)3C.ZnCl2 D.Fe2(SO4)340. 对于浓硫酸的稀释操作,现提出如下注意事项:边稀释,边搅动溶液;将水沿器壁加入到浓硫酸中;稀释操作要缓慢进行;可在量筒中,也可在烧杯中稀释,其中不正确的( ) A.和 B.和 C.、和 D.、和41、要除掉二氧化硅中所含的杂质氧化镁,应采用的方法是( )A.加冷水使杂质溶解,经过滤去掉滤液B.加酸使杂质溶解,经过滤去掉滤液C.加碱使杂质溶解,经过滤去掉滤液D.加热水使杂质溶解,经过滤去掉滤液42、下列氧化物中属于碱性氧化物,且能与水反应,水溶液pH7( )A.CuO B.Fe2O3 C.ZnO D.CaO43、下列四种物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其中一种与其它 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 A.氯化铜 B.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钠 D.硝酸4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可得到烧碱的一组是( )A.NaCl和Ca(OH)2 B.NaCl和CO2C.Na2CO3和Ba(OH)2 D.AgCl和NaNO345、 下列物质不能和Hg(NO3)2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Ag B.Zn C.Fe D.Cu46、 下列潮湿的气体能被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CO2 B.CO C.SO2 D.H2S47、某溶液的pH值6,要使pH值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浓盐酸 B.加入pH2的溶液C.蒸发水使溶液浓度增大 D.加氢氧化钠溶液48、下列各气体:二氧化碳氯化氢氢气氧气,其中不能用氢氧化钠进行干燥的有 ( )A.和 B.和 C.和 D.和49. 下列各组中两物质的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并生成沉淀,将沉淀滤去后的溶液蒸发,可 得到食盐晶体的是( )A.硫酸钠和氢氧化钡 B.氢氧化钡和氯化钾C.硝酸银和氯化钡 D.氯化钡和硫酸钠50、 用实验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硫酸铜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锌溶液 D.稀硫酸51. 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甲与K2SO4溶液反应、乙与KCl溶液反应,丙与KOH 溶液反应均可生成KNO3,那么,甲、乙、丙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A.甲为Ba(NO3)2,乙为AgNO3,丙为稀HNO3B.甲为稀HNO3,乙为AgNO3,丙为NaNO3C.甲为Ba(NO3)2,乙为NaNO3,丙为稀HNO3D.甲为NaNO3,乙为稀HNO3,丙为AgNO352. 下列四种物质中,在一定情况下能与其它三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A.氯化铜 B.二氧化硅C.氢氧化钠 D.硫酸53. 金属元素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0,它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已知它的磷酸盐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165,则它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6 B.236 C.428 D.无法计算54. 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MgCO3HCl B.KNO3BaSO4C.AgNO3HCl D.NaOHNH4Cl二 填空题1、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时,溶液变黄,并常有气泡产生,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_ _2、 将一根光亮的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是_ ,这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 。3、向水中加入 _ 或 _ 物质后会产生放热现象。4、在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 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显出一间红色小屋,最后喷洒C时红色小屋又消失了,回答下列问题:滤纸上的小屋事先是用_试剂画出的。无色溶液A是_ ; B是_ ; C是_ 。5、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下列事实: (1)露天堆放的生石灰逐渐变质 _ (2)工业上用纯碱和熟石灰制取烧碱 _(3)向纯碱中加入盐酸,有大量气体放出 _(4)锅炉中的水垢可以用盐酸来清洗 _(5)铁钉放在硝酸汞溶液中表面会产生一种银白色的物质 6、硫酸铜与某些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写出3个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并分别说明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现 象用 途(1)与金属(2)与碱(3)与盐 7、 取少量白色的晶体放入一干燥试管内加热,试管壁上出现水珠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试纸变蓝色;把试管内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此白色晶体名称为_,白色晶体受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8、将有一氧化碳、氯化氢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剩余 _气体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铁,充分反应后还有 _气体9、 把两根铜丝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其表面变黑,这黑色物质是_,将其中一根插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里,溶液变成 _色,化学方程式为_ _;将另一根重新灼烧到红热,迅速插进盛有少量石灰水和 _气的集气瓶里(用纸盖盖严瓶口,以免气体外逸);看到表面变黑的铜丝又恢复了原来的红色,同时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 _和 _三 简答题1、已知盐酸溶酸中含有水分子(H:O)、氯离子(Cl)和氢离子(H),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请你猜想在盐酸溶液中可能是哪一种微粒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猜想:_ 实 验 步 骤实 验 现 象实 验 结 论2、 有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钾、氯化钾四种无色溶液,都可以和某些物质反应生成化合物X,X是_写出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并注明反应类型:氢氧化铁加热生成氧化物和水:_( )硫酐跟水:_ ( )铜片跟硝酸银溶液:_ ( )二氧化硫跟烧碱溶液:_ ( )氢气跟灼热四氧化三铁:_ ( )硝酸铜加热生成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_ ( )五 计算题1、欲制得12.8克铜,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